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普通话朗读

来源 :哲理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ingl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普通话朗读在语文教学中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吟哦讽诵”是语文课的基本要求。作为中学教师,应在教学中重视普通话朗读,正确引导学生诵读,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关键词]吟哦;讽诵;音乐美;形象美;含蓄美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4X(2009)12-0011-02
  收稿日期:2009-11-10
  作者简介:陈蔚华(1960-),女,广西浦北人。浦北县龙门中学政教处副主任兼任九年级语文教学工作。研究方向为中学语文教学。
  
  普通话朗读教学不但是中学语文教学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且它与各个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密切相连,对促进学生说话能力,使其更深切地体味到文章的思想感情,领略到文章的音乐美、含蓄美和形象美,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如能从朗读的重音、停顿、语调、速度等几方面来考虑,设计出绘声绘色的朗读教学,这对学生本人,乃至对整个班级、整所学校有着无与伦比的作用。把朗读吟诵做到使听者感到声声入耳、心心相印,使读者感到耳濡目染、心领神会,技巧是关键。
  古代教育家重视“吟诵”,认为只有拿调去读,才能进入文章的情境之中,体味出其中的妙处。老一辈语文教育家和当代语文教育家都提倡朗读。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就对学生提出要求:“‘吟哦讽诵’就是要放声读,读得正确、流畅,沉浸其中,读出文章的味道来。”那么,朗读究竟有哪些好处呢?
  
  1.朗读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说话能力的提高。这是朗读训练作用最浅显,也是最基本的一点
  
  朗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更好地感知文章的美学因素,而且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的思维能力强了,他的概括能力、表达能力、组织语言的能力也就自然而然地强了。这些能力作用于说话上,学生必然会说得趋于简明、流畅、连贯、得体、有条理,同时,如果学生经常性地朗读,其结果必然是熟能生巧。表现在说话上,学生就能逐步取得发音清晰、音量适中、感染力强的效果。一般而言,朗读能力强的学生,他的口头表达能力也通常比较强。这也验证了朗读能够促进学生说话能力提高这一点。另外,因为朗读时要求采用普通话,这自然会提高学生说普通话的能力。
  所以说,朗读是培养语感的一种好方式,应切实地加强训练。放声朗读文章,可以增强语音的感受能力、语义的感受能力和语法的感受能力。如果对精美的文章反复地朗读,会增强对语言规范的敏感和鉴别能力。反之听到不正确的读音或词不达意,生硬不通的句子,就会从感情上感到不适,并加以排斥。
  
  2.朗读能够有助于深刻地体味文章所抒发的鲜明独特的思想感情。这是朗读训练所应达到的基本目标之一
  
  我们常说,作家在创作时总是披情入文,文章的思想感情是通过作家塑造的丰富的艺术形象来展示的。学生在朗读课文时,把书面语言还原为口头语言,作者的语言就似乎成了读者自己的语言。与此同时,学生的头脑中会连续再现文章中的抒情载体——艺术形象。这样一来,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到文章中蕴含的思想感情,从而产生强烈共鸣,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如在学习《周总理,你在哪里》这首诗时,教师只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让学生真切地演绎人民对总理的深情热切地呼唤和山谷、大地、松涛、海浪、广场的回音,学生就能更深刻地感受到总理与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感情。
  由此,教师应加强指导学生朗读,尤其是应该精读的文章,更不能粗观大意,浅尝辄止,必须反复朗读。在朗读中推敲文章的含义、情调、韵味,想象作者写作时的心境和情感,代作者说话,代作者表达思想,抒发情怀。经过这样的朗读,对文章的理解才会加深。
  
  3.朗读有助于学生更直观地领略到文章的音乐美
  
  我们知道音乐是以其特有的节奏旋律来打动人心,感染听众,从而显示艺术魅力的,好的音乐,总给人余韵袅袅,绕梁三日的美感。古今好的诗文莫不如此。在汉语中,汉字有四种声调。由汉字组成的文章只有通过朗读,学生才能直观地体味到汉字铿锵有力、抑扬顿挫的独特魅力,感受到文章的音韵美。同时,文章还有急切舒缓、起承转合的律动的特点,学生也只有通过恰当地朗读,才能从语调的高低、节奏的急缓、语速的快慢感受到文章的旋律美。特别是,中学语文课本中编排了一定数量的古诗词,它们一般都具有句式整饬、平仄相配,节奏鲜明,句末押韵,好似高山流水的特点。教师在教学古诗时,只有指导学生反复朗读,才能让学生直接体会到古诗所具有的音乐美,感受到古诗的美学感染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热情。除此,在《荷塘月色》、《春》等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中,朱自清运用了不少的叠词,朗读它们,犹如一个个跳动的音符贯穿于文章中,有效地增强了文章的节奏感,通过朗读,学生能够更好地领悟到朱自清散文所具有的音乐美。
  
  4.朗读能够增强学生对文章含蓄美和形象美的感受能力
  
  含蓄,是指用少量的、具体的、可感触的艺术形象,来表现丰富的生活内容和思想感情,把诗意藏在富于概括性和内涵丰富的形象中,以瞬间表现永恒,以有限传达无限,以少胜多,给人以推理和想象的广阔空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观书须熟读,使其言皆者出于吾云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出于吾之心”。这些话语道出了反复朗读对于理解文章含义所起的重要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特别是教学诗歌时,只有指导学生反复地朗读,才能让学生将文章中隽永的意境,深厚的蕴涵更好地品味出来,从而更好地欣赏到文章的含蓄美。
  另外,文学作品虽然没有雕塑、绘画等艺术类型作品那么直观,但它的形象性却是一般艺术样式所无法比拟的。在文学作品中,具体、生动、可感的、概括的、具有审美意义的生活图画,构成了艺术形象。通过朗读,学生可以更好地体会到文章语言绘声绘色的特点,从而在脑海里清晰地浮现出课文所描绘的形象、画面,生动地再现各种人物的音容笑貌。如课文《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高潮部分:描写鲁达如何三拳打死镇关西的情节,施耐庵独具慧眼,敏锐地把握好写作的角度,从味觉、视觉、听觉捕捉主体和喻体“质”的相似点,让学生读来有味、有色、有声、有形、有神、有情,照射出鲁智深疾恶如仇、勇猛刚强的光彩形象。
  萧蕴曾说:“读、吟、诵及至唱,是学习语言、体味意味意境不可缺少的过程。”所以通过朗读吟诵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在阅读中品味文字所包含的丰富内涵,力求准确生动地传达出作者的“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获得广泛的美感体验,这是我们语文教学所要追求的一种境界。
  
  [参考文献]
  [1]周振甫.论诵读.“读卷有益”网
  [2]叶绍钧,朱自清.精读指导举隅.商务印书馆,1944.
  [3]林炜彤.听说读写必须并重.
  [4]张英华.“读”中品“味”.语文教学与研究.1999(8).
  [责编 刘宇帆]
其他文献
[摘要]由于教学方式的单一,文本解读的乏味和古诗文自身的“历史隔膜”,使古诗文教学陷入一种隔靴搔痒的尴尬境地,为此我们应:1 让学生多吟咏诗文,形成语言感悟能力;2 引导学生细读古诗文,品味古诗文;3 调动学生形象思维,深刻领悟古诗文的文意、诗意。  [关键词]古诗文;教学;诵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4X(2009)08-0026-02    
教育部日前发出通知强调,各地对超大规模的普通高中学校和校园要严格控制。普通高中不得自行贷款新建、改建和扩建学校,各地普通高中建设要积极争取政府加大投入,坚决纠正通过高
目的探讨乳头溢液患者行乳管镜检查的镜下诊断联合乳管镜检查中冲洗液薄层液基细胞学(TCT)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3年3月份及2014年4—6
中等专科学校升格为高等专科学校以后,由于学校管理模式受到原有框架的影响,新的院系两级管理等制度方面存在亟须解决的问题。为此,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审视中等专科学校升格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电视广告作为商品营销手段的同时,还担当传播文化的角色。中美文化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表达模式的差异在李宁和耐克的电视广告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并
分析当前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程序设计类课程维度和层次的划分方案,就如何实施本方案从课程体系改革的角度进行了探讨,并以衡阳师范学院网络工程专业的程序
目的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alpha,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VEGF-A)、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
随着近些年西部高校的扩招和新发展,学校的内部权力和利益面临新的分配。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有效性缺失问题也凸显出来。其中有西部高校办学的外部环境的影响,有西部高校内部行政
[摘要]对自己严格,对学生严格;了解到细处,落实到细处;耐心教诲,持之以恒定能把班主任工作做好。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严心;细心;恒心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4X(2009)12-0009-02  收稿日期:2009-11-10  作者简介:黄福心(1956-),男,广西浦北龙门人,广西浦北龙门中学高级教师,1975年9月参加教学工作,198
目的 探讨开放性乳突根治术及乳突削减术治疗儿童中耳胆脂瘤的处理方法及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开放性乳突根治术及乳突削减术治疗5-12岁中耳胆脂瘤儿童病例32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