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创新意识培养方法研究

来源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5033022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高职学生素质状况及创新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的生源一般都是低于普通高校分数线的高中毕业生和中专、职高、技校的"对口生",相对于普通本科来说,高职院校学生的层次参差不齐,大部学生文化基础较为扎实,有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有明确的学习目的,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有较强的自我约束能力,有良好的生活习惯。但也有很多学生综合素质较差,主要表现在文化基础较差,学习困难较大;接受能力参差不齐,学习困难相对较大;对高职教育认识模糊,学生自卑心理较为严重。高职学生学生有创新意识,但缺少创新热情和勇气;学生有独立思考意识,但缺少在客观现实环境应具有的自信;学生思维敏捷,但缺少创新性思维方式;学生有创新热情,但缺少创新技能。[1] 这要求我们发挥学生的长处,补充学生的不足,结合高职学习教育特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二、影响高职学生创新意识的原因
  影响高职学生创新意识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中国传统文化长期以来形成的民族心理影响是造成高职学生创新意识淡薄的原因之一。古训有"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民谚有"枪打出头鸟"等。这种意识几千年代代相传,形成了过于求稳趋同,不敢求异冒险的心理,这种心理由社会、学校、家庭传递给了学生。原因之二是长期形成的一些保守死板的教学方式和内容,使得高职学生从小就墨守成规,缺乏创新意识。原因之三,我国学生从小学开始,学习的目标就直指高考。除了学校的课业以外就是各种与提高考试成绩有关的课外辅导班,许多本来蕴含在各种知识和技能中的创新元素慢慢被抛弃,学生掌握的知识成了一种纯粹应付考试的工具性技巧。学生的好奇心被大量的题海所淹没,大脑被更多的课本知识所充塞,没有空间去思考其他的问题。
  三、高职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方法
  培养高职学生创新意识,提高高职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社会竞争能力,以满足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需要,需要实现方法的突破。
  (一)转变教育观念
  教育观念是人们头脑中对教育现象的反映,它是一个精神或态度的体系,即集中反映教育现实的变化,又深刻地影响着教育现实的存在,对教育行为具有制约作用。先进的教育观念能够指导教育教学工作,把教育落到实处,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优秀人才,能推进现代化事业的顺利进行。落后的教育观念影响人的正常发展,也会阻碍教育的前进。目前高职院校中存在着各种传统的教育观念,主要有:鄙薄职业教育的观念、惟书惟上、重理论轻实践等等,这些都导致了高职教育的职业定向不明。随着高职教育大众化的来临高职教育要改革、要发展,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是先导,所以高职院校和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必须对传统的教育观念重新审视,应摒弃陈旧过时的传统教育思想观念及机械呆板的思维定式,树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全新的教育思想观念,构建新型人才观、素质教育观、学生主体观,这既是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前提,也是深化教育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人才的先导。
  (二)加强创新理论教育
  创新教育既是一种反映时代需要的新思想新理论,也是一系列"为创新而教"的教育教学活动。从广义上说,创新理论教育就是为了使人能够创新而进行的相关理论方面的教育。凡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素质、提高人的创新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教育理论都可以称之为创新理论教育。对于学校教育来说,创新理论教育是指把提高人的创新性当作重要培养目标之一,并在全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意加强学生各种创新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和教师的创新性都得到有效提高的教育理论。如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创造学、哲学、心理学、人才学方面的理论教学、培训和指导。运用创造学的理论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培养创新精神和實践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所培养的人才只有具备创新精神,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再次发现、重组知识,联系社会实际,动手、动脑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性个性品质,使他们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能够善于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思想、新事物、新方法,掌握其中蕴含的基本规律,并具备相应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
  (三)培养教师创新意识
  高职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无和创新能力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创新意识强弱、创新能力高低。创新型教师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学生的主导力量,教师不断地运用自己的技能和智慧,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为学生提供发挥创造力的环境,师生共同参加创造活动。没有创造力的教师培养不出具有创造力的学生。创新型教师的基本条件,除了具有扎扎实实的文化功底之外,还应具有优良的专业素养。造就一支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成为培养高职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条件。
  (四)注重实践教学,改变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有其培养创新人才的优势,即校办企业、实践实训基地,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进行专业实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教学是高等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本科教育的教学特点,抓好高职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对于提高高职学生的技术、技能水平,提高解决实际工作能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解放学生思想,寻求技术的更新,技术创新,对高职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作用。在实践教学中有更多、更好的给学生锻炼自我、发展自我的机会,所以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学习效果具有积极的作用。
  (五)形成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
  一所学校特定的文化底蕴集中反映了该学校的历史传统、精神风貌、目标追求、价值体系、道德情感和行为规范。如齐齐哈尔职业学院在校园建设文化中通过潜移默化地"浸泡"、"渗透"和"熏陶",将其内化为一定的文明素质,构建自己的大学精神。文化往往更直接地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影响,它对于人的思维及其行为方式具有潜移默化的规范、引导作用。校园文化建设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建立起一种创新活动为特征的精神,在高校内部形成鼓励创新的氛围和环境。任何组织在发展中,不可避免地用技术体系、管理体系、组织措施、有形的教育、无形的影响来保障组织活动目标的实现,从而形成特有的文化。而高校创新教育教学活动也应当运用各种手段与校园文化有机地融合起来,形成创新型校园文化,以促进高校创新活动的效率。构建创新型的校园文化,培育全体师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有利于形成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有利于提高师生的创新能力。
  (六)建立创新的奖励机制
  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脱颖而出,突破原有的奖励模式,设立不同奖励等级,通过评定,定期举行全校创新表彰大会,对在创新工作和学习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鼓励学生参加国内外各类竞赛,拓宽学生视野。从而形成人人参与创新,人人热爱创新,人人在创新中受益的文化氛围,从而提高高职学生的创新意识。
  因此,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意识要提高学生对高职教育的认识,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不同类别,只有学生充分认识到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作用,产生对高职教育的信心,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教会学生创新的理论知识,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精神;要培养高职学生的兴趣、自信心、意志、情绪、性格等因素,为创新意识培养打好基础;要提高教师的理论和技术水平,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环节的作用,更好的指导学生的学习,引导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要营造创新的文化氛围,同时建立激励创新的奖励机制。
  
  参考文献:
  [1]朱玉春.建材高职学生创新意识现状分析[J].玻璃,2008,(08):11-12.
  [2]庞惠启.青年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J].中国市场,2008,(22):112 ~113.
  [3]吴浪.论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J].才智,2008,(8):56~57.
  [4]何春岐,王永明.论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5):127~128.
  
其他文献
井研县委深刻认识到,经济和社会要跨越发展,干部的整体素质和执行能力是关键性因素,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大规模培养高素质干部。针对干部培训需求差别化、培训方式多样化、培训机构多元化、培训手段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县委遵循"重实际、讲适用、求实效"的原则,把由井研县委党校独立自主开发的《井研干教在线》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网络信息化的一项创新工程来建设,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有效地推动了井研干部教育事业的高效
期刊
一、教材简介  《家乡的美景 家乡的人》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苏教版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本单元以"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为主题,以"情"为线索,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各种家乡文化节活动,让学生参与到道德的体验过程中去,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活动目标  (一)了解和感受具有家乡特色的地域文化,感受家乡的可爱,激发热爱家乡之情。  (二)
期刊
"求职今日意如何,择业艰难百战多。"就业是高职学生人生的重大转折,面对目前不容乐观的就业形势,给高职学生带来了很大的思想、心理压力,也使部分高职学生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障碍,这既不利于就业,也影响了高职学生的工作和学习。正确分析高职学生就业中存在的心理障碍,指导大学生客观地认识社会、认识自己,及时调整自己的就业期待,做好充分的就业心理准备,把握好就业机会,这是高校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
期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的科学命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一次理论创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首要任务提了出来,这些充分说明了努力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顺利实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思想基础,是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不竭动力。而高校是知识密集、人才密集的区域,其作为思想文化建设的重
期刊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将人类带入了一个全新的数字环境。应运而生的数字化图书馆已经成为当前一种新的图书馆管理模式,新的信息技术与图书馆管理的紧密结合进一步推动了图书馆事业的蓬勃发展。而这种新技术、新管理模式的应用,形成一种新的图书馆管理文化。研究如何构建完善的数字环境下的图书馆管理文化,也成为当今图书馆管理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图书馆管理文化的现状  (一)图书馆管理文化体系内容  图书馆管
期刊
一、背景  所谓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是指环境保护部门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以该地区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为基础,对重点水污染物排放不超过总量控制指标的污染单位,发给其按种类、数量、去向排放污染物证件的制度。推行污水排放许可证制度,既可以限制排污者任意、过量排污,造成水环境破坏,又可以将各排污单位的排污情况纳入国家统一的管理轨道和控制范围,有利于环保机关对排污情况实施有效监管。  水污染物
期刊
一、军休干部档案资源管理概述  (一)军休干部档案资源管理的基本内涵  军休干部档案资源管理是将军队离退休干部的档案材料进行鉴别、分类、排序、编目、技术加工和装订成卷的工作。在此基础上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其进行综合化和信息化管理。  (二)军休档案资源管理工作的性质  军休档案资源管理是一项专业性、服务性、机要性的工作。  1、专业性  军休档案资源工作有自己专门的研究对象、理论体系和业务标准
期刊
一、建构主义与指导发现法  建构主义认为,认知是主体以自己已有知识经验为依托,理解和建构新的知识和信息的过程。建构主义的理论核心是研究学习者知识建构的机制问题,强调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在建构主义的理论指导下, 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景、会话、协作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
期刊
一、前言  近几年,非典、甲流等重大疾病一直侵扰着我国大学生的生命安危,困扰着国家和社会的正常秩序。而我国近几年的体质调研结果表明,大学生的体质总体呈下降趋势,为了全面了解和监控大学生的体质状况,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于2002年联合发出通知,从2004年新学年开始全面实行新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以下简称《标准》),对全国在校大学生进行体质测试工作,旨在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激励学生进
期刊
一、韩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一)德育课程  韩国的公民道德课程设在小学三年级到初三,各年级的公民道德课都由"个人生活""家庭近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国家民主生活"四部分组成,每部分包括五个教学要素,根据要素编排各年级的具体教学内容。其内容体系呈现出放射型的结构模式,即以个人为圆心,逐渐扩展到家庭、学校、社会、国家。"个人生活"部分包括尊重生命、诚实、实践意志、自主、节制等要素;"家庭近邻学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