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发展大势论

来源 :时代名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err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入刊理由: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很多问题也随之凸显,比如区域发展不均衡,社会收入分配不公,贫富差距不断拉大,城乡二元经济和“三农”问题,人口、资源、环境间的矛盾等。而破解之道,在于调整目前效率优先的发展政策,转向效率与公平并重,这将是中国未来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大趋势。
  效率优先的发展思路在促进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导致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进一步扩大。重新审视效率优先的发展思路,着眼于未来中国区域经济均衡协调发展的政策指向,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因此,及时将效率优先的发展政策调整为效率与公平并重的思路是中国未来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趋势。
  一、效率与公平并重
  毋庸置疑,效率优先的发展思路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样的政策取向也导致了社会收入分配的严重不公,贫富差距的不断拉大。根据基尼系数来判断,中国已经是世界上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基尼系数已经达到0.5左右,远远超越警界线(见下表)。
  中国1990~2011年基尼系数
  如果继续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发展思路,必将进一步加剧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破坏国民经济的均衡、协调发展。事实上,效率与公平并非完全对立的,公平促进效率,不公平导致低效率。没有公平,效率难于持久保持;没有效率,公平也难于实现。高效率的社会,其资源配置、管理体制、运作机制及分配体制等都应该是合理、公平、公正的。同样,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其资源配置也定是科学、合理和高效的。更为重要的是,效率与公平的有机统一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与前提。有效率,社会才能健康发展;有公平,社会才能稳定和谐。
  二、区域间统筹协调发展
  区域间统筹协调发展战略是政府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从中国区域发展全局出发,全面综合地考虑各区域发展的各个层面、环节,以政府资源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为保障,整合社会资源,充分发挥各区域比较优势基础上提出的。目的是逐渐缩小区域间发展差距,促进各区域均衡协调发展。
  区域间统筹协调发展,具体来说,就是要使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和地区内部的不同区域之间相互适应、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相互衔接、相互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相互配合。通过非均衡的手段,最终实现均衡协调发展的目的。破除地区封锁和地方保护主义的藩篱,努力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功能。可以预见,区域间统筹协调发展,是未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
  三、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城乡二元经济和“三农”问题,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而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是有效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关键。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内涵是要把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市民与农民作为一个系统整体,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统一规划中,建立一套完整的以解决二元经济与二元社会为目的的有效体制与机制,实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城乡一体化发展。
  长期以来,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严重不足,发展严重滞后。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就是要加大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积极改善农业、农村的生产与生活条件,增强可持续的自我发展能力。其重点是加大对农村教育、卫生、科技、文化和社会保障等的投入,加强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切实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科学编制发展规划,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予以推进。同时,必须加快城镇化进程,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积极推进非公经济发展,壮大经济实力,打造优势产业,为城乡一体化提供产业支撑。
  四、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
  在可预计的未来一段较长时期,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必然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否则,经济的增长将很难维系。这就需要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要以人口适当控制、资源永续利用、环境不断改善、生态良性循环为基础,积极推进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优化与升级。
  资源、环境的持续供给,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自然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不仅为本代人还为后代人提供了可持续的供给,其数量和质量构成了区域经济活动规模的限度。这就要求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各种自然资源,提高资源产出率,增加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益,建立节约型社会。
  环境是自然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支持能力,同时,环境又是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人为后果。人类社会对资源的索取和利用不能超越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否则,将导致生存与发展的环境不断恶化,最终导致无法挽回的后果。
  五、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
  西部大开发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系统工程,预计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将仍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因为它不仅关乎西部地区的繁荣事宜,而且关乎整个国民经济稳定协调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西部大开发已经走过十个年头,在取得瞩目成就的同时,仍然面临许多矛盾和问题。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小,产业配套能力弱,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低,粗放型经济特征明显,比较优势没有在国内外市场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国家要在产业布局上加大对西部地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支持力度,逐步改变西部地区现存的经济格局。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出现了大规模的产业转移现象,这为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规模扩大提供了契机。因此,西部区域要积极创造条件,改善基础设施,围绕区域资源与产业优势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发展步伐。
  六、中部区域崛起
  “中原定,天下安”,中部六省(山西、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和安徽六省)地处中国内陆腹地,承东启西、接南进北、吸引四面、辐射八方,战略地位异常重要。但继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并涌现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区域之后,中部地区却成了“被遗忘的区域”,以至于中部地区经济发展严重滞后于东部沿海地区。而在未来的区域发展格局中,中部地区将会受到高度重视,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新的聚焦点。
  中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也是中国重要能源基地和原材料基地,且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人才荟萃,经济发展的基础与实力雄厚。近年来,中部崛起战略受到了高度关注,2010年8月,国家发改委通过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实施意见的通知》和《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城市群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旨在深入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下称《规划》),《规划》明确到2015年中部地区崛起的12项主要量化目标和一系列任务要求,提出2020年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总体目标,中部各省也在2010年12月完成了《规划》实施的具体工作方案。
  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是继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之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新的战略重点,是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
  责任编辑:周建英
其他文献
自2010年以来,罗崇敏先生先后出版了《教育的逻辑》《教育的智慧》《教育的价值》三部著作。这被称为“教育三部曲”的三部著作有一个共同的鲜活灵魂,就是要建设我们国家的现代教育体系,推进现代教育的实践。  那么,什么是现代教育呢?罗崇敏先生说,现代教育是根植于知识经济和知识社会的教育,是以人为根本的教育,是以教育价值为灵魂、以能力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是以制度教育为保障、以教育公平为基础的教育,是引领人类
期刊
中国古人常说:“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教育是治国理民之本。在奔腾不息的人类历史长河中,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是谱写不完的篇章。而如何写好教育诗篇,则是个令人神往不已,又探索不尽的桃花源。从古至今,对于教育人们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总结,而每一个新观点新理论的产生,往往都会带来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中华民族历来是个重视教育、热爱教育的民族,远在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专著《学记》,这
期刊
《南方周末》评论他道:“其行,挑战尺度;其思,超于常道;其政,频现‘奇观’。”他“30岁念初中”、38岁当上副科长、年近50成为正厅级的“一方诸侯”,一位频现“奇观”的“奇官”罗崇敏,究竟是怎样的一生,才能匹配你的传奇?  相信百年之后,人们将很难定义罗崇敏究竟是以什么样的身份在历史的长河中存在。若单说为官者,他偏偏满腹诗书经纶,且防微杜渐,颇有魏晋名士长袖莲步之风;若单说教育者,他提出“三生教育
期刊
入刊理由:  社会经济要持续发展,人力资源是核心。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如何充分发挥其效能是个重要问题,高数量、高质量的人力资源将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未来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推动因素,因此不容忽视。  人力资源是一种无形资源,也是最具活力的主动资源,它能不断更新人的知识、技能,提高人的创造力,从而使无生命的自然资源充分尽其所用。它不仅可以开发自然资源,创造新的物质资源以弥补其不足,而且高素质的人力资
期刊
入刊理由:  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云南民企联贷联保投资互助基金”的提出,给云南民营企业解决融资难题带来了新的希望,这样一个集股权投资与债券投资于一身的创新型基金必定会在中国资本市场上引起一场革命。  [编者按]  在98期杂志中,刊载了《民企联贷联保投资互助基金的新思考》上篇,文中重点介绍了当前中国经济的宏观背景和私募股权基金的现状。本期将继续推出下篇以飨读者。  民企联
期刊
入刊理由:  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主要取决于智力资本和配置,而当前社会最稀缺的资源,是在社会转型中能铸就人才的新的教育价值观和教育模式。知识惟有内化为大脑且外化为应用能力,并在实践中产生效应才是真正的力量。  教育是发展之道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下,教育作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逻辑前提,其经济和文化功能不断被再强化和重新解读。从本质上看,这正是知识经济时代语境中智力资本出现而引起生产力要素变
期刊
古人言: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皆忧其民、忧其国者,方可为官,方是好官。杨善洲就是这样的人,是党的好干部、人民群众的贴心人。他赤诚的一生、奋斗的一生、奉献的一生体现的是共产党人为人民利益奋斗终身、无怨无悔的崇高精神。这种精神,是每个共产党员立足的“根”、生存的“魂”,他的精神,无论在何时,无论在何岗位,都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传承。  中共云南省委书记白恩培对学习宣传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先进事迹高度重
期刊
入刊理由:  “山高人为峰”,这是新红塔的时代精神,是红塔集团精神文化的核心。今日的红塔,将越来越显现“以人为本”力量的发挥而实现对时局的支配,而红塔人也将以新的时代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主动迎接世界的挑战。  红塔的精神文化,在企业整个核心价值体系里是灵魂、是精髓。多年来,红塔工会在企业文化建设实践中深切感受到,红塔集团员工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来源于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而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表现又是企
期刊
入刊理由:  合理授权能极大提高执行力。然而在现实授权过程中, 要避免存在的种种问题。作为管理者,做好责、权、利的分配,知人善任,分解事务链,明确授权,必将有效提升企业、团队和个人的执行力。  最近一段时间,不止一位营销高管向笔者谈起过区域市场授权以及提高执行力的问题。他们的共同特征是:都供职于各自行业领域中具备一定影响力或规模的大品牌企业。通常,当你把某个问题摆上台面向“外人”道的时候,这个问题
期刊
罗崇敏先生在他的著作《教育的逻辑》《教育的智慧》中,均有专门章节来论述,在“三生教育”的基础上,应如何构建现代教育性质的课程体系,如何根据时代的需要来构建,如何以终身可持续发展为取向来构建,如何以“能力优化”为前提来构建。  教育的属性是人的属性,教育是人类自身的创造。教育作为人类社会一种特有的社会活动行为,本身就是服务于人的,是体现人类的特性和诉求的,人类就是通过教育来提高自身的生存能力、发展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