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词妙用 意韵深长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mstudi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的字以“AA”式重叠起来使用的词,就叫叠词,修辞学上称之为“重言”。从音韵学的角度来看,叠词既是双声又是叠韵,“叠韵如两玉相扣,取其铿锵;双声如贯珠相联,取其婉转”。(清·李重华《贞一斋诗说》)因此人们常用叠词来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强凋语意。
  叠词在文学作品中无论是用来刻画人物,状摹事物,还是用来描绘景物,抒发情感,常常都会收到多种多样的艺术效果,产生震憾人心的音意美。许多优秀的诗文,也正是由下成功地使用了叠词,不仅使描摹的形象更加鲜明,语言的音乐性更加强烈,诗文的含蕴也更丰富,意韵也更深长。
  元代白朴的一首小令《天净沙》也是描写美人的,它由14组叠词构成,奇妙之至:
  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
  事事风风韵韵。娇娇嫩嫩,停停当当人人。
  乍一看此曲是绘景,细读则写人。第1句是说美人的声音很动听,像春天里的黄莺歌唱、燕子呢喃。“莺莺燕燕”,是人们常用来描写女人的。第2句是说美人的身段像“花花柳柳”一样艳丽苗条。“真真”,是的的确确的意思。“事事风风韵韵”,是说美人的仪态美,无论做什么都很有风韵。“事事”,即每一件事。“矫娇嫩嫩”,是说美人很娇艳,又很年青。“停停当当”,是美得恰到好处的意思。“人人”,即人中之人,美人中的美人,最美的人。这首曲是在描述一群娇美年青的美女,在柳绿花开的春天里,穿行在花间柳下,像黄莺燕子一样嬉笑逗乐。这些都是很概括的描写。美人到底美得什么样儿,虽不具体,就诗的艺术性而言,这首小令词不够高明,但作者能如此全用叠词构成,也是别有一番意味的。
  运用叠词状物,尽态极妍,美不胜收。元杂剧《百花亭》的第三折中,运用大量叠词描绘果物就是成功的范例:
  这是家园制造,道地收来也:有福州府甜津津、香喷喷、红馥馥带浆儿新剥的圆眼荔枝,也有平江路酸溜溜、凉阴阴、美甘甘连叶儿整下的黄橙绿桔,也有松阳县软柔柔、白璞璞、蜜煎煎带粉儿压扁的凝霜柿饼,也有婺州府脆松松、鲜润润、明晃晃拌糖儿捏就的龙缠枣头……
  这段话从色、香、味三个不同的角度描绘了荔枝、橙桔、柿饼、红枣,其形其色其味真实可人,特别是对每一果物连用三个叠词强化其特征,充分展示出各个果物的不同风味,能调动起人的各种感觉器官,令读者历历在目,并真切感受到这些果物的可亲可爱,让人爱不释手,垂涎欲滴。
  运用叠词绘景,能使景物声色交融,声情并茂,达到“情貌无遗”的境界。杭州西湖花神庙绘景之联皆由叠词构成:
  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
  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
  这副对联上联是说此地到处是翠绿的草、树和红花,又有莺莺、燕燕在飞翔,在歌唱;下联是说这个地方年年的春天,早早晚晚春风都带来春雨,滋润着翠叶红花。“翠翠红红”。形容草树绿翠、红花艳丽,又草多、树多、花多,当也指美人的穿着;“莺莺燕燕”,一语双关,既指空中飞的莺燕,也指美女的姿态风度和声音。“风风雨雨”,当指春天气象;“年年暮暮朝朝”,指年年春天从早到晚都有风风雨雨。这副对联用了10组叠词,春雨伴春风,红花缀绿树,燕舞随莺歌的一片浓浓的春光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让人们能深切地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意味悠长。
  敦煌曲子词《菩萨蛮》运用大量叠词形象地描写了江上女子在春天里歌舞的景色:
  霏霏点点迴塘雨,双双只只鸳鸯语、灼灼银花香,依依金柳黄。
  盈盈江上女,两两溪边舞。皎皎绮罗光,轻轻云粉妆。
  这首词句句用叠词开头,不仅细致地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大自然的美与姑娘们的美和谐地融为一体的美丽图景,且构成了谐婉的声调,便于吟唱,唱起来随着曲调的抑扬婉转,把人们带进了诗情画意的境界,显示出它的艺术魅力。
  运用叠词抒情,更利于感情的抒发,可以取得言与意会,言随意遣的效果。_古代诗文中运用叠词抒情最妙的当推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名篇《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寒还暖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还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翠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声声慢》是李清照晚年的作品。社会的动乱,给女词人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丈夫的死又给了她打击,在一个秋天的黄昏,面对南归的大雁、落地的黄花、雨打的梧桐,联想到自己坎坷的一生,不禁产生孤独、凄凉的感觉。开头就用了七对叠词,十分深入细致地表现了作者无限孤独寂寞的悲思情绪。“寻寻觅觅”,即是寻了这儿又寻了那儿,一无所获,只有“凄凄惨惨”而又“戚戚”了。“凄凄惨惨”表示境况,“戚戚”表示心中无限的悲哀。这七对叠词是全词感情的集中表现,放在开头,笼罩全词。接着下文进行描述:这天气是深秋,才寒又暖,人在此时,最难将息保养,心中最难过,即使喝两盏三杯酒愁还是无法解脱;这时候偏偏又是大雁从天空中飞过,曾经见过它的,如今又回来了,但过去的美好日子却一去不复返了,怎不叫人悲戚呢。此词上片已把一怀愁绪写得深入了。下片承接上片又描写惹人愁绪的满地黄花、令人难过的梧桐叶、“点点滴滴”的秋雨,这“雨”打在梧桐叶上,更打在词人心上,“点点滴滴”重叠更透露出词人内心的痛苦和无法排遣的愁绪.又同开篇7组叠词营造的愁惨而凄厉的氛围浑然一体。
  《声》词中叠词妙用抒发感情,变舒缓为急促,变哀惋为凄厉,使此词生色添光。
  现代诗文妙用叠词的也不乏其例。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里的“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的“曲曲折折”形象展示出了荷塘的宽广和静谧,“田田”二字把荷叶那“肩并肩密密地挨着”的情态形象地描绘了出来:“如一粒粒的明珠”的“粒粒”两字一叠,荷花“晶莹剔透”的形象仿佛跃然欲出;而“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的“脉脉”一词则赋予塘中流水以情窦初开的少女般的情怀;“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的“远远近近高高低低”更是在表现出树多之余,把这些树连绵成片、高低错落、层次分明的景致送进了读者眼帘。这些叠词的运用,不但形象传神地描摹出了眼前的景象,同时又加强了语意,使文气得到了舒展,此情此景,若是换作它词,其表达效果和意韵难免会稍逊一筹。
  叠词虽是相同的字的简单重复,但是从上面例子里,可以看出,恰到好处的叠词,不仅增强了诗文的鲜明性、生动性和表现力,而且在描摹景物或人物特征方面,或是在渲染意境氛围、衬托作者情感等方面,与作品主旨的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抒发也都配合得天衣无缝。可以说,这些优秀的诗文之所以使读者读来爽口并心觉其妙、心存韵味,就在于叠词的巧妙运用,刘勰所言“玲玲如振玉”、“累累如贯珠”(《文心雕龙·声律篇》)可谓对妙用叠词的生动形容。
  
  [作者通联:江苏江都中学]
其他文献
“五四”新文化运动,拉开了新文学的帷幕.在其后的文学史叙述中,代表着“旧文学”的桐城派在1920年代走向没落衰亡.但揆之以史实,在1930年代的上海,仍然活跃着一个阵容庞大的
抗战胜利前后,美国新闻界发起了世界新闻自由运动,获得广泛关注。借此,重庆《新华日报》等在国统区出版的中国共产党机关报或左派民主报刊,要求广泛的言论自由,这些自由包括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同时说.“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对话理论的引入.引起了语文界的高度兴趣和高度
一、引言    今年高考作文的“发展等级”是20分,与“内容”、“表达”三分天下。“发展等级”有四条,每条三点。在评分的操作过程中,不“求全责备”,“只要若干点”突出,就可得高分,甚至得满分——20分。而这只是问题的一方面;实际上,“发展等级”是在“基础等级”之上提出的更高一层的要求,也就是说,拿下“发展等级”中的高分、满分,绝对有助于拿下“基础等级”中相应点的高分、满分。  “发展等级”中的“丰
入冬以来,瓮福(集团)公司专用铁路站采取多项措施,做好低温雨雪天气防范应对工作,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畅通。据了解,地处贵州高原的瓮福专用铁路货物年吞吐量已达400万吨。为确保铁路
《语文课程标准》实施建议部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成为许多一线语文教师关心的话题。我们不妨借鉴一下“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的文学大师林语堂先生的一些论述,应会对课改背景下的作文教学有所裨益。    一、写作指导策略:“文章无法”与“作文六
<正>中国古代诗歌教育一直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古代诗歌鉴赏作为高考的一项内容,由来已久,与之相关联的对联之类的试题也屡屡出现。但是,纵观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历史,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