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俄建立能源外交关系的基础

来源 :今日湖北·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TA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源外交是中俄经贸合作的重要部分,加强两国之间的能源合作对巩固两国政治关系,提升两国经贸合作有重要意义。中国与俄罗斯之间开展能源外交有着深厚的基础。 一、中国能源安全面临着严峻挑战,需要寻求新的能源合作伙伴 其主要表现为国内能源供需矛盾的突出。 首先是能源需求猛增。根据国际能源机构统计:1986-1990年,我国石油消费需求年增3.7%;1990-2000年,我国石油消费需求年增7.6%;2003年,我国的石油消费需求同比增长11.1%。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 与此同时,我国石油消费在世界消费中的比重在不断上升。根据BP统计,1992年我国石油消费占世界石油消费的4%,2003年则上升到7.6%。我国石油需求迅速增长,拉动了世界市场需求旺盛。据国际能源机构统计,世界石油消费需求增加的25%来自中国,2003年这一比重上升到33%。中国地质科学院的估算是未来20年我国石油需求将年均增长7.7 %,与上世纪90年代的增速基本持平。 但另一方面,我国的总体石油储量不足,增产也有限。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人均石油可采储量只有2.6吨,全球人均为23.5吨,是世界平均值的11.1%。我国剩余石油探明储量也只有33亿吨,占世界剩余探明储量的2.3%,排名第11位。而且,由于现有的油气田大都进入开采的中晚期,可采价值不高,东部的许多高产油田继续开采的难度大,多年来其产量出现了停滞不前的现象。因此,在可预见的未来,我国的石油难以实现大幅度的增长。 其次是我国石油进口依存度风险加大。据国际能源机构统计,2003年我国石油产量为341万桶 /日,供需缺口达208万桶 / 日,全年供需缺口为1亿吨。2004年我国的石油消费需求持续旺盛,供需缺口超出1.4亿吨。 如果按2020年经济翻两番来计算,届时我国所需石油消费将达到9.2亿吨。期间,即使是能源使用效率提高一倍,到2020年我国石油消费仍然需要4.6亿吨。但是,届时我国的石油生产能力估计却只有在1.8-2亿吨之间。也就是说,要保障实现经济翻两番的目标,我国每年的石油缺口在2-3亿吨左右。中国地质科学院的报告就预测,未来20年我国石油需求总缺口将超过60亿吨。 1993年,我国由石油出口国变成净进口国,当年进口石油为970万吨。2003年,我国进口原油9112万吨,增长了31.3%,成品油进口达2824万吨,增长38.8%。2004年我国原油进口超过了1亿吨,对外依存度达40%左右。而根据国际能源机构《2002年世界能源展望》报告预测,到2010年我国将每天净进口石油400万桶(年进口约为2亿吨),2020年将进口800万桶(年进口约为4亿吨),2030年将进口980万桶(年进口约为5亿吨)。届时,我国的进口依存度将分别上升到61%、76.9%和82%。 再次是石油进口地域过于集中,运输线路存在安全风险。我国石油进口严重依赖中东地区,且国家过于集中。2003年在我国石油进口中,中东占50.9%,非洲占24.3%,亚太占15.2%,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分别占5.8%和1.3%,其他地区只占2.5%。然而在10年前,我国石油的进口结构中,中东和亚太地区各占42%。此外,我国石油的进口国目前主要集中于沙特、伊朗、安哥拉、阿曼、也门和苏丹等高风险国家。还需关注的是,我国的石油进口以海运为主,运输航线几乎集中在阿拉伯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中国南海和台湾海峡一线,而这些地理要点大都受制于美国的影响,加之台海、南海问题等,海上运输风险对我国能源安全的威胁在增大。 这些风险与挑战的存在,急需我国寻求多元化的进口战略,而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则为我国解决能源安全问题找到了一个突破口。 二、中俄两国在能源领域具有互补、互需的需求基础 中国是全球石油天然气消费量较大、需求稳定的能源消费大市场,俄罗斯是全球油气储量最大、开采能力最强的能源输出国家,两国都致力于本国的经济发展,在能源领域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首先,中国作为能源消费大国,“其人口占世界的22%,国土面积占世界的7%,石油储量仅占世界储量的2%”。 近几年来,中国国内能源自给率不断下降,石油消费需求却急剧增长,石油供求缺口不断扩大。此种情况导致中国必须拓展能源外交,发展与各个能源生产大国的外交关系来实现能源进口多元化。如果能够更好地利用俄罗斯的油气资源,则将使中国的能源供应来源进一步多元化,从而减少对中东石油的依赖程度。据统计,俄罗斯目前石油探明储量为486亿桶,占世界的4.7%,居世界第8位,最终可开采的常规石油资源也达361亿吨,占世界总量的约16.1%。并且,俄原始石油资源只有1/3投入开发生产,远东地区、西西伯利亚地区和北极诸海域广大地带的石油资源的勘探程度也只有8-10%,即使是开发程度最高的西伯利亚原始资源也才开发了40%左右。因此,从长远发展观点看,俄罗斯具有巨大的石油生产和出口潜力。天然气方面,俄的探明储量为1700亿立方米,居世界之首,占全球总储量的33%,为中国的40倍,美国的10倍,比中东各主要产油国的总和还多。因此,油气资源蕴藏丰富的俄罗斯能成为中国能源的重要来源之一。 另外,中俄两国领土接壤,石油运输便捷,经陆路运输可避免海上运输带来的风险。而且,该地区远没有像中东那样复杂的石油地缘政治形势。所以,俄罗斯应成为中国能源外交的重点开展对象。 其次,俄罗斯作为能源出口大国,能源的出口直接关乎俄罗斯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未来的俄石油生产和出口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开发远东和东西伯利亚石油产区的能力,开发这些地区是俄能源战略的重点之一。为确保其能源出口安全,俄正致力于实现出口市场的多元化。开拓亚太市场是俄罗斯能源战略的重要方面,而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中国已经成为能源消费大国,对俄来说,中国能为其东部地区的油气资源提供稳定的销售市场。 综上可见,中俄之间在能源领域的合作是互需、互利、互补的双赢合作。 三、两国政府的密切协调为双方的能源外交奠定了良好的政治基础 自上个世纪90年代后,中俄两国关系发展顺利,取得了显著成绩。1992年两国建立了“睦邻友好和互利合作的关系”,1994年形成“建设性的伙伴关系”,1996年更是确立了“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并建起两国领导人定期会晤机制。2001年7月双方签署《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将中俄世代友好,永不为敌的和平思想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2004年10月中俄两国元首批准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实施纲要》,两国外交部长则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中俄国界东段的补充协定》。这两个文件的签署在两国关系发展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标志着双方的关系进入了新的阶段。同时,中俄双方在促进世界多极化发展、打击恐怖主义、反对民族分裂主义等方面存在着广泛的共同利益,两国在涉及双方利益的重大国际问题上的相互理解与支持也日益增多。所有这些,为两国的能源外交奠定了良好的政治基础。双方在平等互利、优势互补的基础和原则上,在两国政府高层、中俄企业及民间友好人士的积极推动下,开展了积极的合作。 四、良好的经济合作为双方能源外交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自普京上台后,俄罗斯将发展国内经济作为其执政的中心任务,并以此作为其恢复大国地位的依托。而同时,中国也正面临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历史任务。加强两国的经济合作,实现双方的优势互补理应有助于各自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然而,在上世纪90年代,两国的经贸关系却长期处于滞后的状态,这显然与两国政治关系的发展水平不相适应,也使得两国关系缺乏牢固的物质基础。为此,两国领导人和政府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2004年10月14日两国元首发表的联合声明中就特别强调:“全面深化包括能源和投资合作在内的中俄经贸合作,是巩固和发展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因素……双方将共同采取有效措施,制订全面合作的中长期规划,扩大机电产品贸易,完善经贸及投资合作的形式和方法,重点落实好各领域的大型合作项目。” 而开展能源合作是改变目前两国经贸关系状况的最佳途径之一,它已成为两国经济合作的重点。 实际上,近年来两国的贸易额一直在稳步增长。2004年中俄进出口总额达到212亿美元,突破了1996年两国元首确定的200亿美元贸易额的目标。2004年6月温家宝总理访俄期间,双方确定到2010年中俄的贸易额达到600亿美元的目标。中俄能源外交的深入发展将扩大两国经济的互补性,也必然给双方带来重要的经济利益,有利于拓展两国经济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中俄能源外交合作将在双方经贸合作中起着龙头作用。 五、两国的能源外交具有良好的地缘政治与经济基础 从冷战后的地缘政治格局来看,中俄两国的国际安全环境都不容乐观。在欧洲,北约利用东扩并拉拢部分前东欧国家入欧盟,已将其控制线推到了俄罗斯的门口;在中亚,美国利用对阿富汗塔利班政权的颠覆加强了对该地区的控制;而在东亚,日美及日韩的军事同盟在不断巩固加强。这些都使得中俄在战略上处于被包围的态势。为降低腹背受敌的风险,中俄有必要携起手来合作进行有效防御。这种在地缘政治与安全方面相互借重的因素使得两国高层必将从战略高度来看待和处理双方关系。 同时,从地缘经济的角度看,两国比邻而居,拥有近4300多公里的漫长边界,交通十分便利。俄罗斯油气资源丰富的西西伯利亚、东西伯利亚及远东三个地区都邻近中国,这使得双方的能源合作在经济上有很大的现实性。而且,近年来,两国都积极参与亚太地区经济的一体化进程。这种地理上相邻、经济上互补的地缘经济状况为两国的能源合作提供了便利条件。 在上述基础之上,建立长期的能源外交关系并促进双方能源外交朝有利于合作的方向发展,对中俄两国来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1)可以促进两国经贸关系的进一步向前发展,是拉动两国经济增长的关键性因素。(2)俄可搭借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火车头,借助中俄能源合作恢复增强俄罗斯的经济实力。同时,中国也可借助俄能源改善自己能源进口不平衡的结构,减少能源运输风险,确保能源的稳定供应,以维系国内经济的持续增长。(3)中国是亚太地区最重要的门户,俄罗斯要实现其能源出口多元化的战略必须借助中国,以中国作为俄向亚洲地区供应石油天然气的出口,联合中国加强对日本、韩国等能源需求国的能源供应,加快促进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合作进程。(4)可改善中国能源买进不买出的状况。中国在国际能源市场上经常买高价油,浪费了不少资金,中俄建立长期的能源外交并促使其朝合作方向发展,可以一定程度上减轻中国在国际能源市场上的这种不对等状况。(5)中俄在能源市场上相互借重,有助于制约或削弱美国在世界能源市场上的霸权地位。 (作者单位:中共泰州市委党校)
其他文献
浩浩长江,穿越历史的沧桑,气势磅礴,滚滚而下,于入海处冲积出一片神奇的土地——“长三角”.这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长三角以占全国1.1%的国土面积.养育了全国6.3%
十七大后,一汽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继往开来,规划用10年左右的时间,通过科学技术的整体进步,全面形成有竞争优势和完整体系支撑的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企业快速发展,确保“三
知识经济时代正向我们悄然走来,它将对人类社会生活产生广泛而又深刻的影响.未来世界的经济增长模式和企业的竞争方式将为之改变,企业将更多地依靠知识创新和知识生产去迎接
30年,人届而立,对企业,已不年轻。  生命也罢、组织也罢,无论多么辉煌,“中年危机”这四个字,像一种因获得而伴生的枷锁,天然带着大江东去浪淘尽的无奈与美人迟暮的悲凉。  30年前做企业像是在爬山,只不过爬的是一座山。好产品、好技术、好服务、好渠道……一招鲜足以在市场上形成核心竞争力。但是现在,企业经营的规则变了。依然要爬山,但爬的是连绵不绝、无穷无尽的群山。如果不能适应,命运转换惨烈不过诺基亚:
期刊
标准化建设是合作基础rn“长三角要实现区域旅游一体化,区域旅游标准化建设是基础,需先行.在区域旅游合作过程中,各旅游要素实现顺利对接,必须有统一的标准.”上海师范大学旅
一、“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指导新时期加强党性修养的强大思想武器(一)时代在发展 ,客观要求我们加强党性修养要做到与时俱进加强党性修养 ,为什么要做到与时俱进呢?这主要是
期刊
摘 要:在现代社会关系中,公平成为调整的根本准则。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民事主体之间的权利对比,也随着经济水平的高低发生改变,出现不公平现象。因此,作为规范社会生活的权利法,民商法应该发挥其基本的调节作用。本文就通过解读民商法的基本概念,阐述民商法中均衡问题的来源定义,分析现代民商法中的均衡问题。  关键词:民商法;均衡问题;法律制度  民商法是指民法和商法,作为规范社会生活的权利法。民商法的出
清明的习俗中,要数古代流传下来的扫墓习俗,对后世影响最大。即使在那“破四旧”的年代,该习俗也没有被忘记、被破除。那么,“扫墓”是指什么呢?所谓“扫墓”,是“清扫墓地”或“扫
神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人们就有了影子。小二黑和小芹也有了影子。他们正坐在院子里晒太阳。他们早就老了,映在地上的是颤巍巍的影子。小芹说累了,小二黑就扶她回屋歇着。
根据最新完成的中国国内市场主要商品供求情况调查,今年中国86%的商品供过于求,将是市场供过于求的压力最大的一年。调查结果显示,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而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