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岗计划折射出的中国城乡教育的差异及其反思

来源 :报刊荟萃(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lin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特岗教师计划”是通过公开招聘高校应届或往届毕业生到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县、县以下农村地区学校任教,以促进教育公平为目标的一个匠心独具的政策。它虽然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义务教育阶段城乡教育的差距,但是“特岗计划”在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师的相继流失、教师队伍综合素质不高等问题,进一步拉大了城乡教育差距。基于此,文章对“特岗计划”现状进行分析,从国家层面,制度,地方管理和教师个人素质等方面提出解决的策略。以期改善当前农村教育资源状况,进一步促进教育的公平。
  关键词:特岗计划;城乡教育差异;促进教育公平
  近年来,调整城乡教育的结构,缩小城乡教育的差距已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决策的重要部分。但是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的匮乏,教育水平发展的滞后等都严重地影响和制约着乡村教育的发展。国家为了改善城乡教育发展差距的窘境,在义务教育决策和基金方面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特岗计划”的推行,使城乡教育环境差异得到进一步的缓和。但是制约教育质量的因素没得到根本的解决,“特岗计划”相关决策在推行中反而衍生出新的问题。
  一、“特岗计划”的政策分析
  所谓“特岗计划”是指通过中央和地方财政的支持,经过公开招聘高校应届或往届生到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县、县以下的乡村地区学校进行任教,在特岗计划内聘期为三年,聘期满后特岗教师可以获得相应的教师编制。这个政策设计的出发点是为了促进教育公平,逐步转变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局面,改善农村地区师资力量短缺和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状况。政策设计初衷是促进教育,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例如特岗师资队伍的不断流失;地方特岗要求降低,影响师资质量;一部分“浑水摸鱼”的教师为了特岗编制而混入教师队伍影响师资水平。这些都是制约特岗政策发展的现象。
  二、特岗计划对城乡教育带来的影响
  “特岗计划”自从2006年文件颁发推行至今,已逾十年。综合而言,特岗政策在城乡教育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影响。
  在补充农村师资方面,特岗教师为乡村师资注入新鲜血液,“特岗计划”的实施,迅速补充了农村教师队伍,保证了农村师资后备队伍,大幅度改善了贫困地区教师匮乏的困境。在教育教学水平方面,特岗教师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从事教学工作,很大程度提升了鄉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特岗人群大部分是新时代知识分子,他们的知识储备恰恰可以成为打开乡村学校基础教育革新动力的一扇门,为革新农村教育不断贡献。在教学管理方面,特岗教师为原有的乡村教师打开新的思路。也为乡村教育管理带去崭新的理念,激活农村教育教学管理层面的更新机制,缩小城乡学校差距。
  “特岗计划”在实施以来,虽然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城乡师资力量对比悬殊的局面,但是该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却依然存诸多问题,诸如,特岗招聘的教师队伍依然存在的相继流失现象,特岗教师中素质良莠不齐的情况,像这类问题,笔者只是根据其在乡村初中做特岗教师的一年期限里的经历所枚举的其中的两个事例,在“特岗计划”实施后层出不穷,无疑制约着农村教育的发展。
  三、提出对特岗计划在城乡教育差距中的建设性方案
  (一)完善制度决策
  健全招聘纪律。首先,政策应当考虑到特岗招聘的筛选标准,对特岗教师面试笔试方面的相关考核标准不能过于模糊性。其次,健全考核制度和福利保障体制。对于三年后考核优秀并且继续留任任教的特岗教师,按照相关规定转为正式的教师人事编制,而且其发放的工资纳入国家统一财政系统。同时,设置梯级的工资津贴体制,对于服务农村教学年限越久的,相应津贴应该越高,以此鼓励和刺激教师。
  (二)加强地方分配调任的监管
  探索合理的人才分配措施。根据各地域的具体情况,对特岗教师实行就近分配,意愿分配,根据生源地、户口、配偶所在地分配。避免一些特岗教师在一个地区待几年后任意向其他地区流动的现象。
  (三)提高教师待遇、生活条件
  完善学校设施,丰富教师业余生活内容。乡村学校留不住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基层建设的不完善以及过低的工资水平。此外,学校在组建教职工业余活动方面,应该予以重视,丰富教职工课下的生活内容,让学校成为一个温馨的可以留住青年特岗教师的另外一个“家”。地方政府应该对于学校的建设和教育经费财政支出予以重视,提高特岗教师的津贴,提高其福利待遇水平。同时,创建学习发展条件。学校尽量为特岗教师提纲职业培训,提供更多机会去参加外校听课、外校参观、县市优质课比赛等,促进青年特岗教师自身的发展,满足其职业期待值,用个人发展前景来留住他们。
  (四)转变教师职业观念
  在教学工程中,青年特岗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念,以正确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去教学,避免教学中出现负面情绪宣泄。
  四、结语
  “特岗计划”在拉近城乡教育差距的环节上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农村教育的对象、功能、机构和体系都需要不断地创造性调整和变革,而谁来作为农村教育创新措施的实践者?毫无疑问,是作为乡村学校教育的第一工作者——特岗教师。特岗计划则在其中扮演着平衡的作用,将教育资源进一步均衡化。
  参考文献:
  [1]高闰青.关于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特岗计划”的几点思考[J].当代教育科学,2013,(6):11-13.
  [2]高闰青.教育公平:“特岗计划”的理论基础和价值取向[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4,(2):21-24.
  [3]朱启臻,田牧野.从代课教师到“新代课”教师:对于农村教师问题的回顾与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4,(2):93-99.
  [4]尹利,陈洪刚.特岗教师对农村教育发展的影响探究——以承德围场地区特岗教学工作为例[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4,(4):4-6.
  [5]郭丽红.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对策思考[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2(8):81-84.
  [6]赵取花.乡村教师观念对教育公平的影响[J].科学导刊,2014,(9):97-98.
  [7]张济洲.农村“特岗教师”政策实施:问题与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7):26-28.
  作者简介:冯晶(1987—),男,汉族,广西浦北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教育学。
其他文献
摘 要:为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营造浓厚的校园创新创业氛围,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秉着“明德励志、务实创新、竢实扬华、自强不息”的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在成立至今短短的八年时间里,通过不断组织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竞赛,包括“挑战杯”、“互联网+”和“创青春”等各类创新创业竞赛,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同时对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建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在此过程中形
期刊
摘 要:本文立足我国高校治理实际,以分布式领导理论为视角,界定“高校治理”概念,分析我国高校治理结构,概述我国高校治理现状及问题,最后阐述分布式领导理论对我国高校治理的启示,提出我国高校治理模式新观念。  关键词:高校治理;分布式领导理论;治理模式  高校治理是高校运行良好秩序得以实现的制度安排,基于我国高校治理结构与分布式领导理论的耦合性,本文将从分布式领导理论视角探究我国高校治理模式,力图进一
期刊
摘 要:大学语文对提高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学修养有着重要的影响,然而现实中广大学生对大学语文的上课积极性却不高。基于此,本文从重视程度、教材内容、师资力量、授课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突破路径  在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推动下,大学语文课程已在许多高校广泛开设。但是大学生却对这门课不感兴趣、教学效果不理想。如何改变大学语文当
期刊
摘 要:本研究使用香港青年基金会研发设计的《抗逆力团体心理辅导课程》对成都市某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目的在于帮助发展学生的效能感、归属感、乐观感,让学生更能面对及克服成长的挑战,从逆境中复原,适应压力,发展社会的、学业的和职业的能力,进而转化为学生的内在抗逆力因素,应用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建立良好的“抗逆力”。  关键词:抗逆力;小学高段学生;团体心理辅导  20世纪80至90年
期刊
摘 要:近年来学术界对“双师型”教师的界定众说纷纭,学术界普遍认为“双师型”教师需同时具备理论素养和实践操作能力,然而不同的学科专业属性大不相同,因而如何界定与培养双师型教师成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故笔者将在本文中浅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的认识与思考。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双师型;教师  一、何为“双师型”教师  “双师型”教师的概念最早在1990年12月5日,上海冶金专科学校王义澄
期刊
摘 要:近年来,随着中外交流日益频繁,涉外企业对英语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缺口进一步扩大,因此涉外企业与高职院校加强英语应用人才的培养,是实现双赢的重要举措。本文将简单介绍现阶段校企人才合作方面存在的问题,重点探讨推动涉外企业与高职院校共同培养英语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涉外企业;高职院校;英语应用型人才;策略  十九大明确提出,要积极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因此涉外企业对英语应用
期刊
摘 要:战时思想政治工作,是公安机关在实施重大安保、维稳、抢险救灾等任务以及重大打击整治行动等特殊时期开展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战时公安工作的生命线,是公安机关有效履行战时职责的重要保障。[1]为积极应对严峻复杂的维稳形势,公安机关必须更新实战理念,调整工作重心,科学构建具有公安反恐特色的战时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将其作为提升公安民警维护社会大局稳定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战略举措。确保“政治过硬、业务过硬、责任
期刊
摘 要:人才培养是现代大学的重要职能,是“双一流建设”的要义之一。拔尖创新人才是社会进步的关键。而高校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摇篮,教师作为高校职能发挥的主力军,其在人才培养中的在作用显得尤其重要。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贯穿大学治理始终,新的知识生产模式的演进和世界高校教育国际化水平的提升进一步规约了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实践统一,坚持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在教育实践中的统一,既是大学“双一流”建设
期刊
摘 要:对于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界来说,2018年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年份。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和改革开放40周年等,都值得人们去展望和纪念。从历史发展角度来看,马克思哲学观对社会经济发展创设了独特的内在逻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重要支持。为此,文章在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基础上,结合社会发展实际具体探究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的当代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哲学观;变革;
期刊
摘 要:自媒体是信息化发展和网络媒体的高级阶段。袋子媒体的时代,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变得更加的自由化和民主化的,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很大的影响,自媒体对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是为教师提供了更加多样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促进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更容易被学生接受,但是自媒体所携带的信息良莠不齐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地分辨这些信息是学校开展思想教育的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