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诗歌教学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yls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歌是心灵世界的一朵奇葩,无数诗人用心灵浇灌它,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它是一种高雅艺术,它以精练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愫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自“诗三百”以来,经楚辞、汉乐府、魏晋南北朝诗,迄唐诗宋词元曲,其间不绝如缕的是两千多年来诗人们忘情于其间的醉心之作。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之豪情壮志之辞,也有“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之羁旅思乡之作,更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感时怀世、哀伤民生之音。面对优秀的文化财富,如何去品析、研读、讲授,是许多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比较注重教师的讲解分析、细嚼后的强行灌输,此种做法不利于增加学生的知识积淀,训练学生的鉴赏能力,更不利于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面对传统教学,我采取批判吸收的态度,再溶于新课标主动探究等理念,以期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他们综合能力,故将诗歌教学中的体会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重视朗读积累,在反复吟诵中提高理解能力
   诗歌本是用于歌唱的,是人类情感的载体。诗歌所特有的鲜明节奏、和谐音韵,只有通过朗读才能体会出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该重视和运用这种方法。通过朗读,体会出诗人或喜或悲或怨或怒的情感,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获得与诗人感情上的共鸣。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它不仅指出了诗歌的可读性,而且向我们暗示了学习诗歌的一种方法——积累。积累可以说是获取知识的重要前提。那么,作为教师就要在如何保证学生学习诗歌的量的规定上下一番功夫。日积月累,效果肯定非常明显。
   二、借助多媒体,优化诗歌教学过程
   诗歌是想象和激情的语言。它或寄情于花草,或抒发个人情感遭遇。诗歌所特有的含蓄和意境,给我们带来无穷的审美享受,同时也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如何让学生把握诗歌的感情意蕴,由文字感知上升到心灵的体味,与诗人产生感情上的共鸣,成为诗歌教学的一个难点。而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有效地弥补常规教学的不足,调动学生所有的感觉器官,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诗歌特定的氛围情趣中,以声传情,以形传意,寓教于乐。
   三、讲究方法,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
   诗歌作为一种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除了在形式上具有其特定的声韵、节奏、格律等要求外,好的诗歌还必然表现出艺术思维和艺术语言高度的创造性的特征,以便调动读者的创造性思维再创诗境。这就要求语文教师针对这一特点,探究诗歌教学中的方式、方法,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
   1.知人论世鉴赏法
   创作往往“感于哀乐,缘事而发”,诗词作品常常是作者经历、思想感情的外化。“知其人,方能解其言。”只有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了解他的为人和经历,才能更好地理解他们的作品。这种结合作者的生平和时代背景来理解作品的方法就是所谓的“知人论世”。它既是阅读欣赏文学作品的前提条件,也是一种基本方法。
   2.抓住意象赏诗法
   意象就是出现在作品中的主观感情的物象。意象在作品中以个体形式存在,多个个体联接起来的整体,便是我们常说的意境。我们可以从诗歌的意象角度切入,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仔细体味,通过联想、想象感悟诗词营造的意境,从而准确“入情”。
   3.关键词句推敲法
   写作讲究炼词炼句,作者将其万千心绪凝于诗词等作品中。抓住关键字、词、句赏析诗词,可直接披文入情,品味作者当时迸现的情感,体会炼词炼字之妙境。
   诗词鉴赏分析的切入角度与方法还有很多,在具体分析时,我们也不能仅仅简单地套用某一种,而应该综合并用,尽可能进行多方位的深入思考。
   总之,诗歌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应当确立,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应当成为新时期语文教师不断深入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其他文献
抓关键词解病句题,已经成为老师和学生经常用的一种方法,在这里把与数字有关的语病进行总结归纳分析及评讲。   归纳起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类型:   1.“减少(缩小、降低、下降)×倍”,如:   ①三T企业抓技术革新,今年比去年产量翻了一番,成本却下降了一倍。   “下降一倍”则成本为零,这怎么可能?“减少了一倍多”更是荒唐。减少、缩小、降低和下降不能成倍,后面只能跟分数或实际数量,如:  
期刊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积累“寻、理、信、遇”等实词词义;帮助学生借助工具书巩固文言文的相关知识,理解文章内容。   2.技能目标:掌握古代的文化常识,培养分析古文的能力,拓展探讨问题的思路。   3.情感目标:了解《贞观政要》的主要思想及其进步意义; 感悟唐太宗对于纳谏的认识,体会封建帝王的治国思想。    【教学方法】   1.诵读   2.合作探讨   【教学过程】  
期刊
近一年来,多次参加市区两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新课程改革研讨会,许多教师都提到了一个有些尴尬又令人深思的问题:新课程既有必修课,又有选修课,并且阅读量也偏大,怎么赶进度似乎都完不成教学任务。单从教学内容本身来看,这确实是一个问题,但我们的教师似乎忘了新课程改革本身的目的是什么,那就是要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教师只是一个参与者和引导者,也就是说,在新课标下,教师应该有这样的理念——学生才是学习的主
期刊
俗话说,文似看山不喜平。一篇平庸无奇的文章是无法吸引读者的,而使文章能吸引读者是从事文学创作的基本要求之一,也是提高自己文学创作水平的关键。如何才能使文章吸引读者,归纳起来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情节曲折,引人入胜   高尔基说:“文学的第三要素是情节及人物之间的联系、矛盾、同情、反感和一般的相互关系,某种性格、典型的成长和构成的历史。”文学作品的情节是对社会生活中矛盾冲突的反映,而现实生活
期刊
哈利波特作者罗琳在哈佛大学的演讲中谈到想象力的重要性。罗琳说,想象力是一种能促使人类预想不存在事物的独特能力,是所有发明和创新的源泉。想象构成了创新的基础,是一种极其可贵的思维品质。   阅读教学中,笔者尝试从下面三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一、增加储备,培养想象   知识经验是发展学生想象力的基础,往往能迸发出想象的火花。语文教学要开拓学生的视野,扩大知识范围,就得增加表象储备。创造
期刊
在否定失当这一类语病中,有些句子因为使用了特殊否定词或特殊否定句式而造成了语病。如果我们按一般否定失当去理解,往往很难辨别出来,因此需用我们抓住以下几种特殊的否定词认真辨析。   一、使用同义否定形式的复合词引起否定失当   例1.人类的智慧在于不断征服大自然,使未来的世界更加美好。然而,大自然好像有意与人类作对,让疾病无时无刻地困扰着人们的身心健康。   这个句子本身要表达的意思为:大自然
期刊
艺术手法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在高三语文复习过程中是一个难点,也是高考的一个必考点。诗歌鉴赏、文学类文本阅读都涉及到艺术表现手法。考试说明要求“把握作品内容,注意传统文化底蕴和表现方法”。在学生写作的过程中也涉及到如何巧妙地熟练运用表达技巧的问题。所以,“艺术表现手法”也是高三语文复习的一个重点。   一、带领学生搞清楚什么是“艺术手法”   “艺术手法”这个概念,很多学生搞不明白。这很大程度上影
期刊
高考中对诗歌鉴赏的考查,无非就是对诗歌形式和内容的考查,即对诗歌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进行初步的考查;对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进行综合评价。那么如何去征服高考鉴赏诗歌的这座高峰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了深入的探究,从四个方面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一、培养学生对题意的理解能力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高考试题指向明确,要求简明,解答前一定要仔细审题,注意弄清题目中的
期刊
语文教育专家刘国正先生曾说:“板书是一种教学艺术,既要醒目,又要悦目,对教学起画龙点睛作用。”为了充分发挥板书作用,让学生了解课文中的点睛之笔,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进行板书设计,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1.首先给学生讲一些板书的基本知识,介绍一些板书类型。如结构图板书,形体板书,文字符号板书,整体板书,局部板书等等。打开学生创作思路,掌握科学方法,找到切入点。   2.将自己设计积累的板书样式
期刊
高考在即,十年寒窗只为“一鸣惊人”。 虽然语文博大精深,但高考语文有规律可循,有技巧可应对。现就树立并保持“清醒”的高考语文答题意识问题与学子共勉。   一、审题意识   “磨刀不误砍柴工”,仔细审读并深入研究题干是关键。   1.勾画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学生高考时因紧张或没有养成“精”读的习惯,读题时易漏读、误读,以致答非所问。而命题人在设置题干时常变化多端,如“选出最准确的”“选出正确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