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教育”理念在生物教学中的践行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go02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即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是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这与“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是相符的,我们的教学需要扎根生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为目标。
  一、现代化意识的启蒙教育
  1.渗透竞争意识的启蒙教育
  初中生物教学中有许多渗透竞争意识的契机,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例,接受到竞争意识的熏陶。例如作物与杂草,在其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彼此争夺着空间、水分、阳光、营养物质等;同种动物,彼此为争夺食物、空间、配偶往往发生激烈的竞争;在捕食动物和被食动物之间存在着捕食和反捕食的关系,等等。这一系列的生命现象,就是生物竞争现象,这是生物界生存发展和进化的规律之一,当然也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客观法则,只是竞争的内容、方式不同而已,从而激励学生发奋图强,积极进取。
  2.渗透适应意识的启蒙教育
  当今学生要具备适应新环境的意识和能力,中学阶段正是启蒙和培养他们适应意识的关键时期。
  我们在学习各类生物特征时,贯穿了“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这一主线,例如苔藓植物没有输导组织所以植株矮小;仙人掌肥厚茎、针形刺,骆驼刺发达的根都是与干旱环境相适应的;雪地生活动物雪白的保护色,毒蛾幼虫鲜艳花纹的警戒色,尺蠖、枯叶蝶和竹节虫的拟态,都是动物在体色、外形和结构上与周围环境相适应的实例。这样的例子可谓屡见不鲜。在教学中抓住典型实例,及时地引导学生以适应观念去看待人类社会,从而具备适应意识,将会使学生受益终身。
  二、融入自然、回归生活的教育
  1.环境教育
  进行环境教育的目的是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渗透,帮助学生认识生物与环境相依相存的关系,树立人类与环境和谐发展的观点,培养自觉参与环境保护的好习惯。为此,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已有的知识和各方面的能力, 进行分层教育。针对初一年级以植物学知识为主,来开展热爱植被、关注环境的主题教育,例如调查苔藓植物的数量与分布来监测空气污染的程度,了解植物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与水土保持的关系,调研植物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关系。针对初二年级以生物多样性知识为主,开展动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主题教育,如蚯蚓对土壤的改良、青蛙惊人的捕食能力、益鸟的保护等。在教学过程中,要认真挖掘教材,抓住环境教育的切入点,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逐渐增强其环保的意识。
  此外,以大自然为课堂,到大自然中去,调动学生的所有感官,去听、去看、去体验、去发现……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感情。例如我们组织学生调查校园、公园中的植物种类和分布;了解本市美化、绿化的植物种类;给校园草坪设计“禁踏”标志;班级分片包干美化校园绿地。这些活动在学生中引起强烈反响,学生们在大自然美的熏陶下增长环境科学知识,发自内心地去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2.回归生活
  知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生物教学始终要为社会生活服务,要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教师要把握时代脉搏,时刻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并把相关内容适时、适量地与教材内容相结合,设计出相应的探究课题,激发学生主动探究,获得结论,指导自己的日常生活。
  例如,在讲述《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这节内容时,列举“苏丹红”与肯德基、“瘦肉精”与猪用混合饲料、“吊白块”与豆腐、“三聚氰胺”与婴儿奶粉、“地沟油”等事件,触目惊心,对学生震撼很大,我因势利导地设计了一个有针对性的探究课题——“调查学校门口小吃摊点的卫生状况”,这个探究课题简单易行,又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探究热情高涨,很快探究结论陆续出台,诸如餐具没有洗净消毒、食物都露天摆放、收钱的手又直接拿食物、操作人员的服装甚至手都污秽不堪……经过讨论交流,所有学生都认为小吃摊的卫生状况令人作呕,当即表示再也不在这样的地方用餐了。无须说教,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材中的“资料分析”“观察与思考”,给我们提供了一些社会生活实例,不拘泥于教材,适时、适当引入可供分析的社会生活实例充实教学,对突破重、难点也是很有帮助的。例如:2008年奥运会前,很多运动队为何选择云南海埂作为训练基地?——探究血液与人体供氧的原理;本校的双胞胎,为什么有双胞胎姐妹、双胞胎兄弟、龙凤胎?——探究同卵双生和异卵双生;“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句谚语反映了什么样的生物学问题?——探究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与气温的关系。通过引入生活问题,进行探究讨论,不但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表达交流、解决社会生活问题的能力,也能指导学生健康地生活,达成教育的最终目的。
  “生活教育”理论还在不断创新、不断完善之中,在实践中学习,在育人中反思,教师与课改一同成长。
  
  (作者单位:河南省焦作市实验中学)
其他文献
数学本身所涉及的都是一些具体问题,这些具体问题都离不开学生的日常生活。数学就应该遵循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且用于生活的理念,使学生在生活实际中体会到数学的用途,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减少对数学的畏惧感和枯燥感。这对于更好地激发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用数学的兴趣以及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应用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创设情境,培养学习兴趣  数学知识生活化,生活世界数学化这一理念越来越受到老
幼儿在美术学习中呈现缺乏个性和创造性的现象,许多命题无法真正激发幼儿对美术的兴趣,且教师多以直接示范、临摹为教学方法,因此,幼儿的个性和创造性无法真正得以体现。  我们认为幼儿的美术表达是一种高级的、复杂的思维活动。幼儿的美术表达是其随着心智的成长对客观世界和主观心理的能动反应。适宜的幼儿园美术课程设置应该遵循幼儿的成长规律。因此我们提出:小班——游戏化美术课程、中班——无范式主题画课程、大班——
本文从绝句创作艺术的角度,论析了绝句诗歌画面中因审美视点的不同及移变,在诗歌画面的空间展示及诗歌意境的铸造上的独到之处。概括出“平远眺视”、“旋回游视”、“俯身悬视
尽力避免产生错误和少走弯路是一切学习活动最好的开始,这比出了问题再纠正要好得多。因此学习歌唱最好的方法是追求自然,越自然就越容易,如果能够顺着最单纯、最自然的方向去奠
摘 要: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的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现象严重,部分学生数学的兴趣不浓。因此,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越来越重要,也是值得我们数学教师共同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数学教学;学生;学习兴趣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教师要把学生当作朋友。教师在多数学生心目中是很威严的,很多学生都有点“怕”教师。作为教师我们要主动亲近学
全球著名脑神经学家Eric Jensen在过去的10年里,通过对大脑的研究表明,音乐、舞蹈以及视觉艺术能使学生有更灵活的视觉能力,能带来更大的益智效果,音乐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
音乐给动作以灵魂,它是激发教师创作灵感的钥匙。在小学形体课教学中巧妙合理地运用音乐给孩子个性化带来了生机,也给教学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
云南师范大学政治经济系简介政治经济系(原政治教育系),已形成多层次办学的格局。既有本专科生,又有硕士研究生;既有全日制学生,又有函授学生;既有师范类专业,又有非师范类专业班。全
所谓教育理念是指教育主体在教学实践及教育思维活动中形成的对“教育应然”的理性认识和主观要求。它可以是系统化的,亦可是非系统的,单一或彼此独立的理性概念或观念。它取决于教育主体对“教育应然”即教育现实的了解和研究程度,以及他们指导教育实践的需要。自我校开办幼师专业以来,在抓牢音乐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如何引用新的理念组织课堂,营造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一直是我们音乐教师探讨的课题。   一、音乐课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课堂教学评价的作用日益得到肯定,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新理念的倡导下,课堂上,教师们尤其喜欢使用赏识性评价。希望通过这种评价来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