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即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是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这与“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是相符的,我们的教学需要扎根生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为目标。
一、现代化意识的启蒙教育
1.渗透竞争意识的启蒙教育
初中生物教学中有许多渗透竞争意识的契机,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例,接受到竞争意识的熏陶。例如作物与杂草,在其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彼此争夺着空间、水分、阳光、营养物质等;同种动物,彼此为争夺食物、空间、配偶往往发生激烈的竞争;在捕食动物和被食动物之间存在着捕食和反捕食的关系,等等。这一系列的生命现象,就是生物竞争现象,这是生物界生存发展和进化的规律之一,当然也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客观法则,只是竞争的内容、方式不同而已,从而激励学生发奋图强,积极进取。
2.渗透适应意识的启蒙教育
当今学生要具备适应新环境的意识和能力,中学阶段正是启蒙和培养他们适应意识的关键时期。
我们在学习各类生物特征时,贯穿了“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这一主线,例如苔藓植物没有输导组织所以植株矮小;仙人掌肥厚茎、针形刺,骆驼刺发达的根都是与干旱环境相适应的;雪地生活动物雪白的保护色,毒蛾幼虫鲜艳花纹的警戒色,尺蠖、枯叶蝶和竹节虫的拟态,都是动物在体色、外形和结构上与周围环境相适应的实例。这样的例子可谓屡见不鲜。在教学中抓住典型实例,及时地引导学生以适应观念去看待人类社会,从而具备适应意识,将会使学生受益终身。
二、融入自然、回归生活的教育
1.环境教育
进行环境教育的目的是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渗透,帮助学生认识生物与环境相依相存的关系,树立人类与环境和谐发展的观点,培养自觉参与环境保护的好习惯。为此,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已有的知识和各方面的能力, 进行分层教育。针对初一年级以植物学知识为主,来开展热爱植被、关注环境的主题教育,例如调查苔藓植物的数量与分布来监测空气污染的程度,了解植物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与水土保持的关系,调研植物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关系。针对初二年级以生物多样性知识为主,开展动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主题教育,如蚯蚓对土壤的改良、青蛙惊人的捕食能力、益鸟的保护等。在教学过程中,要认真挖掘教材,抓住环境教育的切入点,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逐渐增强其环保的意识。
此外,以大自然为课堂,到大自然中去,调动学生的所有感官,去听、去看、去体验、去发现……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感情。例如我们组织学生调查校园、公园中的植物种类和分布;了解本市美化、绿化的植物种类;给校园草坪设计“禁踏”标志;班级分片包干美化校园绿地。这些活动在学生中引起强烈反响,学生们在大自然美的熏陶下增长环境科学知识,发自内心地去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2.回归生活
知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生物教学始终要为社会生活服务,要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教师要把握时代脉搏,时刻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并把相关内容适时、适量地与教材内容相结合,设计出相应的探究课题,激发学生主动探究,获得结论,指导自己的日常生活。
例如,在讲述《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这节内容时,列举“苏丹红”与肯德基、“瘦肉精”与猪用混合饲料、“吊白块”与豆腐、“三聚氰胺”与婴儿奶粉、“地沟油”等事件,触目惊心,对学生震撼很大,我因势利导地设计了一个有针对性的探究课题——“调查学校门口小吃摊点的卫生状况”,这个探究课题简单易行,又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探究热情高涨,很快探究结论陆续出台,诸如餐具没有洗净消毒、食物都露天摆放、收钱的手又直接拿食物、操作人员的服装甚至手都污秽不堪……经过讨论交流,所有学生都认为小吃摊的卫生状况令人作呕,当即表示再也不在这样的地方用餐了。无须说教,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材中的“资料分析”“观察与思考”,给我们提供了一些社会生活实例,不拘泥于教材,适时、适当引入可供分析的社会生活实例充实教学,对突破重、难点也是很有帮助的。例如:2008年奥运会前,很多运动队为何选择云南海埂作为训练基地?——探究血液与人体供氧的原理;本校的双胞胎,为什么有双胞胎姐妹、双胞胎兄弟、龙凤胎?——探究同卵双生和异卵双生;“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句谚语反映了什么样的生物学问题?——探究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与气温的关系。通过引入生活问题,进行探究讨论,不但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表达交流、解决社会生活问题的能力,也能指导学生健康地生活,达成教育的最终目的。
“生活教育”理论还在不断创新、不断完善之中,在实践中学习,在育人中反思,教师与课改一同成长。
(作者单位:河南省焦作市实验中学)
一、现代化意识的启蒙教育
1.渗透竞争意识的启蒙教育
初中生物教学中有许多渗透竞争意识的契机,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例,接受到竞争意识的熏陶。例如作物与杂草,在其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彼此争夺着空间、水分、阳光、营养物质等;同种动物,彼此为争夺食物、空间、配偶往往发生激烈的竞争;在捕食动物和被食动物之间存在着捕食和反捕食的关系,等等。这一系列的生命现象,就是生物竞争现象,这是生物界生存发展和进化的规律之一,当然也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客观法则,只是竞争的内容、方式不同而已,从而激励学生发奋图强,积极进取。
2.渗透适应意识的启蒙教育
当今学生要具备适应新环境的意识和能力,中学阶段正是启蒙和培养他们适应意识的关键时期。
我们在学习各类生物特征时,贯穿了“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这一主线,例如苔藓植物没有输导组织所以植株矮小;仙人掌肥厚茎、针形刺,骆驼刺发达的根都是与干旱环境相适应的;雪地生活动物雪白的保护色,毒蛾幼虫鲜艳花纹的警戒色,尺蠖、枯叶蝶和竹节虫的拟态,都是动物在体色、外形和结构上与周围环境相适应的实例。这样的例子可谓屡见不鲜。在教学中抓住典型实例,及时地引导学生以适应观念去看待人类社会,从而具备适应意识,将会使学生受益终身。
二、融入自然、回归生活的教育
1.环境教育
进行环境教育的目的是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渗透,帮助学生认识生物与环境相依相存的关系,树立人类与环境和谐发展的观点,培养自觉参与环境保护的好习惯。为此,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已有的知识和各方面的能力, 进行分层教育。针对初一年级以植物学知识为主,来开展热爱植被、关注环境的主题教育,例如调查苔藓植物的数量与分布来监测空气污染的程度,了解植物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与水土保持的关系,调研植物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关系。针对初二年级以生物多样性知识为主,开展动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主题教育,如蚯蚓对土壤的改良、青蛙惊人的捕食能力、益鸟的保护等。在教学过程中,要认真挖掘教材,抓住环境教育的切入点,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逐渐增强其环保的意识。
此外,以大自然为课堂,到大自然中去,调动学生的所有感官,去听、去看、去体验、去发现……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感情。例如我们组织学生调查校园、公园中的植物种类和分布;了解本市美化、绿化的植物种类;给校园草坪设计“禁踏”标志;班级分片包干美化校园绿地。这些活动在学生中引起强烈反响,学生们在大自然美的熏陶下增长环境科学知识,发自内心地去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2.回归生活
知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生物教学始终要为社会生活服务,要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教师要把握时代脉搏,时刻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并把相关内容适时、适量地与教材内容相结合,设计出相应的探究课题,激发学生主动探究,获得结论,指导自己的日常生活。
例如,在讲述《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这节内容时,列举“苏丹红”与肯德基、“瘦肉精”与猪用混合饲料、“吊白块”与豆腐、“三聚氰胺”与婴儿奶粉、“地沟油”等事件,触目惊心,对学生震撼很大,我因势利导地设计了一个有针对性的探究课题——“调查学校门口小吃摊点的卫生状况”,这个探究课题简单易行,又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探究热情高涨,很快探究结论陆续出台,诸如餐具没有洗净消毒、食物都露天摆放、收钱的手又直接拿食物、操作人员的服装甚至手都污秽不堪……经过讨论交流,所有学生都认为小吃摊的卫生状况令人作呕,当即表示再也不在这样的地方用餐了。无须说教,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材中的“资料分析”“观察与思考”,给我们提供了一些社会生活实例,不拘泥于教材,适时、适当引入可供分析的社会生活实例充实教学,对突破重、难点也是很有帮助的。例如:2008年奥运会前,很多运动队为何选择云南海埂作为训练基地?——探究血液与人体供氧的原理;本校的双胞胎,为什么有双胞胎姐妹、双胞胎兄弟、龙凤胎?——探究同卵双生和异卵双生;“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句谚语反映了什么样的生物学问题?——探究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与气温的关系。通过引入生活问题,进行探究讨论,不但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表达交流、解决社会生活问题的能力,也能指导学生健康地生活,达成教育的最终目的。
“生活教育”理论还在不断创新、不断完善之中,在实践中学习,在育人中反思,教师与课改一同成长。
(作者单位:河南省焦作市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