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美国》是美国著名文艺评论家、小说家、社会活动家苏姗·桑塔格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作者用极具后现代性小说的创作元素向读者展现了主人公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揭示了其自我身份变革、超越自我的心路历程,以及探讨人生与艺术的真谛。小说运用多变的叙事视角、多元的叙事者身份以及丰富的表现手法,突显出桑塔格娴熟的创作技能,更通过主人公的刻画揭示作者身份的自我意识,主人公玛琳娜的自我变革和再生与作者桑塔格的人生信念的统一。
关键词:苏姗·桑塔格 后现代性 叙事技巧 自我意识
一 引言
从处女作长篇小说《恩主》的问世到其收关之作《在美国》的出版,苏珊·桑塔格在时隔30多年的小说创作中坚守着“反对阐释”与“新感受力”的文学艺术理论。由于深受欧洲新小说写作、存在主义哲学以及一批先锋艺术家的影响,桑塔格在文学批评及创作领域上大胆革新,特立独行,富有强烈的批判意识与深邃的思想锋芒。“反对阐释”作为其美学思想的基础源于桑塔格对于西方传统形式主义美学的亲睐,她认为艺术形式高于艺术内容,并坚持感觉与体验对文艺作品理解的重要作用。为了替代“阐释”,桑格塔提出了“艺术色情学”的口号,用来诠释“新感受力”理念并进一步扩展其美学思想。桑格塔认为文艺作品不能束缚于某一种理解或阐释,而应调动一切感性体验,注重审美的快感,享受文本的结构和形式所带来的快乐。然而,社会的巨大变革影响了桑塔格的创作风格。她一改早期注重审美纯形式化的、结构化的文学理念,审时度势地在作品中融入了现实主义手法,饱含人文主义关怀,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主题涉及政治、历史、道德,尤其关注女性主义的叙事声音。在叙事风格上,桑塔格摆脱传统小说叙事模式的羁绊,继续保持早期作品中的不确定性,碎片式叙述,叙事视角不断转换,开放式结尾等小说创作的后现代主义技巧。作为最后一篇长篇小说,桑塔格寄予它全部的创作灵感,集中展现了她娴熟的叙事技巧,把对世界的复杂性的理解,对人类追求意志的自由融入作品之中。
《在美国》虽然以历史题材为蓝本,但通过历史与虚构、现实与历史、文学与历史的无界限,桑塔格在作品中极力抒发个人情感,通过想象力的解放使这部作品充满着历史的“断裂,矛盾与虚幻的景观”。小说主人公玛琳娜是以美国著名波兰裔演员海伦娜·莫德耶斯卡(Helena Modrzejewska,1840-1909年)为原型,讲述了主人公戏剧演员玛琳娜在祖国事业蒸蒸日上之时,因感于中年危机,离开波兰远赴美国重新寻求自我价值。在美国,她与丈夫和一批追随者建立傅立叶所提倡的“法伦斯泰尔”式的和谐社区,但终因旱灾以及经济萧条而以失败告终。然而,在强烈的自我重塑意识之下,玛琳娜决定重返舞台,努力克服语言障碍,通过巡回演出赢得美国观众的喜爱,获得事业第二次成功的经历。虽然取材于历史,但《在美国》这部小说却对真实的历史人物进行了重构,在创作中,作者与主人公存在相似的人生经历与信念,可以说,桑塔格通过这部小说向读者传达一种了自我意识,即坚持不懈地追求人生的不同奋斗目标,听任内心召唤,孜孜以求理想的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在这部小说里,我们可以完美地诠释桑塔格艺术的一生,文学的一生,社会进步鞭策者的一生。
二 《在美国》叙事的后现代性
1 叙事视角与自我意识
作为一种叙述技巧,叙事视角不能独立于文本情境之外,而要紧密依靠小说的代言人——叙事者讲述传播文本内容。通过灵活多变的叙述技巧,文本更显层次化,立体化。作者或以第一人称介入,或以第二人称与人物直接对话,或者采用全知的“作者型”叙事发表评论。例如在0章节,叙事者“我”以古怪的隐形入侵者的身份闯入一场宴会,并以作者的语气探索个人与小说人物之间的关系,直接向读者介绍创作思路、篇章布局、人物塑造的目的及个人感受,以此模糊了生活与艺术之间的界限。
然而,我们需要看到这种叙事背后是作者身份及自我意识超越的体现。真实世界的海伦娜迫于政治压力于19世纪来到美国,而小说中的玛琳娜在波兰演艺事业达到巅峰之时离开祖国到美国实现乌托邦社区的理想完成“自我革新”和“精神复苏”,而在社区夭折之后,重返舞台的玛琳娜攻克语言难关,在异国他乡再次获得成功。回顾桑塔格的成名之路,我们可以清晰看出作者植入自我意识的痕迹。世间之事变化无常,桑塔格的人生转折点在于她的两次重病。在与疾病抗争之时,她更关心眼前的世界,正如在采访中她说:“我力图理解我所生存的世界。但我的思维很具体,也很实际。我用具体的历史现实衡量我的一切思想行为。”此后,桑塔格在文艺批评与创作中更加犀利。在《疾病的隐喻》中,她揭露了现实中病人所饱受的歧视与人情淡漠,从中所折射出的残酷现实使桑塔格更加坚定信念战胜病魔,并用笔触鞭挞探讨“仅仅是身体的病,为何会变成道德批判,又为何会转换成一种社会压迫和歧视”。这种隐喻是超出生理疾病的浅层表达,从社会层面表达对社会重压的反抗,对道德的批判。桑塔格的写作在继续之前的形式表达之外,更加深对社会道德形式的考量。在后期的小说创作中,从历史的角度深度挖掘社会现实的方方面面,这种从注重形式到关怀历史,从关注唯美到道德考量的转变,体现了桑塔格不断超越自我的伟大实践。
2 叙事者、作者与评论者的统一
《在美国》作为后现代小说的典范,其元小说的特征也较为明显。元小说可以用最通俗的语言定义为:在创作小说的同时又对小说创作本身进行评述。这两种过程在形式上紧密结合,从而打破了“创作”与“批评”的明显界限,使它们合并为“阐释”和“分解”的概念。在这部小说中,作者对于故事情节与人物描写比较清淡,而对于评论部分的笔墨则相对较多。可以说,文中的每一句评论都体现出桑塔格丰富的文学内涵,敏锐而又犀利的哲学思维,同时又是一个充满社会良知的世界公民。例如,对于社会对女性的歧视和偏见,桑塔格借叙事者的口吻写到:
天命难违,女人更难改变自己的命运。你们男人要容易得多。你们会因为鲁莽、勇敢无畏、独树一帜、敢于冒险而受到褒奖。而一个女人内心的顾虑就多得多,她必须行动谨慎、和蔼可亲、胆小怯懦……我表现出勇敢无畏,那不过是在做戏…… 在现实生活里,桑塔格作为女性知识分子并且经历两次疾病之后,深觉社会对女性的不公,在采访中曾反问“如果我是男子,人们还会说我很聪明吗?我想不会。”从另一角度,我们分析主人公玛琳娜的心路历程,也无不体现作者借叙事者展示桑塔格的“一体两性”的特质。所谓一体两性,指在一个人身上同时具有男性和女性两种人格特征。作为一种文学创作心态与美学风格,需要作者具有男性力量和女性力量的融合。主人公玛琳娜一方面拥有女性向往的魅力无限的外表与优雅的气质,另一方面又具有当时男权社会的权威与顽强坚毅的性格。美貌的容颜绝不是玛琳娜获得演艺事业成功的重要因素,她的刚毅的性格,吃苦耐劳的品质,不断学习超越自我的意识使她不仅赢得了荣誉,更实现了自身的价值,在男权社会里享有独特的权威地位。而作者桑塔格又何尝不是这样一个兼有双性格的人呢?从欧洲求学回国后,为了能心无旁骛从事文艺创作,她毅然与前夫离婚,独立带着7岁的儿子开始自己奋斗拼搏的一生,对于儿子她尽力做好一个母亲,但对自己梦想的追求却超过女性所承受的种种压力。在饱受争议的文艺创作之路上,其个性化及强烈的自我意识伴随着桑塔格传奇浪漫的一生。在小说中,这种自白式的描写只要读者细细体味便能有所感悟。
3 叙事表现风格的多样化
如前所述,桑塔格在欧洲求学期间受到先锋艺术思潮的影响,在文学创作中离经叛道,突破陈规,创新艺术表现形式。虽然桑塔格自己并不喜欢被人称为后现代主义小说家,但从其文艺理论与创作实践的具体考量与分析,就其小说的叙事风格和技巧来看,具有浓厚的后现代主义色彩。无论是表现手法,叙事角度还是审美范式上都突破束缚,独具匠心,为了凸显历史的多重性,冲突与断裂,在作品中融内心独白、对话、个人回忆、日记、广告、新闻报道、信件和意识流等艺术表现手法于一体,情节呈跳跃式的、不连续的组合,“使历史内在非连续性、歧异性暴露无遗,自由穿梭于历史、文学、现实之间,充满浓郁的浪漫气息。”
小说的2、3章均以议论抒情开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桑塔格把人生比作一个大的舞台,人生百态,喜少悲多,也许这就是人生,真实的人生只能靠个人把握,命运总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这也许就是桑塔格人生经历的最大感悟。
上帝也是演员,上帝出现在无数的场合,穿着各式各样的古老服装,演出无数悲剧和少数几出喜剧;他通常扮演男角,但形式多变,轮廓鲜明……
上帝了解这些吗?他也许了解。但他无可奈何:因为他是演员。上帝吐了一口唾沫。
第4章以玛琳娜给医生朋友亨利克写的一封书信开始,但中间又夹杂着日记。在此,书信作为一件承载的工具,用以夹叙夹议,比起平铺直叙更具审美的艺术效果。借助日记,玛琳娜把到美国后的种种遭遇,自己的情感生活,社区的不幸夭折以及对自己命运前途的怀疑全部通过日记得以宣泄。小说第8章几乎是玛琳娜混乱的内心独白,句子前后矛盾,前后颠倒,倾诉对象不断转换。作者用意识流的表现形式告诉读者玛琳娜内心的矛盾与巨大的精神压力。从创作艺术角度分析,这样的表现形式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有血有肉,丰富饱满。读者在阅读作品时会被小说独特的组织结构所吸引,真正需要各种感官的调配来理解人物,理解作品中所包含的的作者自我意识的流露。
三 结语
作为桑塔格的最后一篇长篇小说,《在美国》收获了美国的全国图书奖和耶路撒冷奖。由于《在美国》摒弃传统小说创作中的几种要素,如背景介绍、情节描写和人物刻画,阅读该作品时,读者需要积极参与构建其历史背景与故事情节,通过缜密的感知与深刻思考体会作品所蕴含的的深层含义。作为一种传记,其艺术表现形式上的人物,事件及历史细节的描写必定要在艺术家的艺术理论上得以体现,那么“作家的人格会出现在作品中,其本身会变成一种力量”。通过小说的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作者在小说中思想信念的自我意识的流露通过玛琳娜作为代言人传递给读者。文中所运用的后现代叙事技巧清晰地展现了桑塔格自我意识的心理轨迹。主人公玛琳娜的自我变革与再生与桑塔格的人生信念是统一的。在桑塔格看来,人生就是不断自我改进,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与传统意义上的小说家不同的是,桑塔格使她的创作彻底感官化来掌握人的心、控制人类的嗅觉,从而散发出独特的魅力。
关键词:苏姗·桑塔格 后现代性 叙事技巧 自我意识
一 引言
从处女作长篇小说《恩主》的问世到其收关之作《在美国》的出版,苏珊·桑塔格在时隔30多年的小说创作中坚守着“反对阐释”与“新感受力”的文学艺术理论。由于深受欧洲新小说写作、存在主义哲学以及一批先锋艺术家的影响,桑塔格在文学批评及创作领域上大胆革新,特立独行,富有强烈的批判意识与深邃的思想锋芒。“反对阐释”作为其美学思想的基础源于桑塔格对于西方传统形式主义美学的亲睐,她认为艺术形式高于艺术内容,并坚持感觉与体验对文艺作品理解的重要作用。为了替代“阐释”,桑格塔提出了“艺术色情学”的口号,用来诠释“新感受力”理念并进一步扩展其美学思想。桑格塔认为文艺作品不能束缚于某一种理解或阐释,而应调动一切感性体验,注重审美的快感,享受文本的结构和形式所带来的快乐。然而,社会的巨大变革影响了桑塔格的创作风格。她一改早期注重审美纯形式化的、结构化的文学理念,审时度势地在作品中融入了现实主义手法,饱含人文主义关怀,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主题涉及政治、历史、道德,尤其关注女性主义的叙事声音。在叙事风格上,桑塔格摆脱传统小说叙事模式的羁绊,继续保持早期作品中的不确定性,碎片式叙述,叙事视角不断转换,开放式结尾等小说创作的后现代主义技巧。作为最后一篇长篇小说,桑塔格寄予它全部的创作灵感,集中展现了她娴熟的叙事技巧,把对世界的复杂性的理解,对人类追求意志的自由融入作品之中。
《在美国》虽然以历史题材为蓝本,但通过历史与虚构、现实与历史、文学与历史的无界限,桑塔格在作品中极力抒发个人情感,通过想象力的解放使这部作品充满着历史的“断裂,矛盾与虚幻的景观”。小说主人公玛琳娜是以美国著名波兰裔演员海伦娜·莫德耶斯卡(Helena Modrzejewska,1840-1909年)为原型,讲述了主人公戏剧演员玛琳娜在祖国事业蒸蒸日上之时,因感于中年危机,离开波兰远赴美国重新寻求自我价值。在美国,她与丈夫和一批追随者建立傅立叶所提倡的“法伦斯泰尔”式的和谐社区,但终因旱灾以及经济萧条而以失败告终。然而,在强烈的自我重塑意识之下,玛琳娜决定重返舞台,努力克服语言障碍,通过巡回演出赢得美国观众的喜爱,获得事业第二次成功的经历。虽然取材于历史,但《在美国》这部小说却对真实的历史人物进行了重构,在创作中,作者与主人公存在相似的人生经历与信念,可以说,桑塔格通过这部小说向读者传达一种了自我意识,即坚持不懈地追求人生的不同奋斗目标,听任内心召唤,孜孜以求理想的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在这部小说里,我们可以完美地诠释桑塔格艺术的一生,文学的一生,社会进步鞭策者的一生。
二 《在美国》叙事的后现代性
1 叙事视角与自我意识
作为一种叙述技巧,叙事视角不能独立于文本情境之外,而要紧密依靠小说的代言人——叙事者讲述传播文本内容。通过灵活多变的叙述技巧,文本更显层次化,立体化。作者或以第一人称介入,或以第二人称与人物直接对话,或者采用全知的“作者型”叙事发表评论。例如在0章节,叙事者“我”以古怪的隐形入侵者的身份闯入一场宴会,并以作者的语气探索个人与小说人物之间的关系,直接向读者介绍创作思路、篇章布局、人物塑造的目的及个人感受,以此模糊了生活与艺术之间的界限。
然而,我们需要看到这种叙事背后是作者身份及自我意识超越的体现。真实世界的海伦娜迫于政治压力于19世纪来到美国,而小说中的玛琳娜在波兰演艺事业达到巅峰之时离开祖国到美国实现乌托邦社区的理想完成“自我革新”和“精神复苏”,而在社区夭折之后,重返舞台的玛琳娜攻克语言难关,在异国他乡再次获得成功。回顾桑塔格的成名之路,我们可以清晰看出作者植入自我意识的痕迹。世间之事变化无常,桑塔格的人生转折点在于她的两次重病。在与疾病抗争之时,她更关心眼前的世界,正如在采访中她说:“我力图理解我所生存的世界。但我的思维很具体,也很实际。我用具体的历史现实衡量我的一切思想行为。”此后,桑塔格在文艺批评与创作中更加犀利。在《疾病的隐喻》中,她揭露了现实中病人所饱受的歧视与人情淡漠,从中所折射出的残酷现实使桑塔格更加坚定信念战胜病魔,并用笔触鞭挞探讨“仅仅是身体的病,为何会变成道德批判,又为何会转换成一种社会压迫和歧视”。这种隐喻是超出生理疾病的浅层表达,从社会层面表达对社会重压的反抗,对道德的批判。桑塔格的写作在继续之前的形式表达之外,更加深对社会道德形式的考量。在后期的小说创作中,从历史的角度深度挖掘社会现实的方方面面,这种从注重形式到关怀历史,从关注唯美到道德考量的转变,体现了桑塔格不断超越自我的伟大实践。
2 叙事者、作者与评论者的统一
《在美国》作为后现代小说的典范,其元小说的特征也较为明显。元小说可以用最通俗的语言定义为:在创作小说的同时又对小说创作本身进行评述。这两种过程在形式上紧密结合,从而打破了“创作”与“批评”的明显界限,使它们合并为“阐释”和“分解”的概念。在这部小说中,作者对于故事情节与人物描写比较清淡,而对于评论部分的笔墨则相对较多。可以说,文中的每一句评论都体现出桑塔格丰富的文学内涵,敏锐而又犀利的哲学思维,同时又是一个充满社会良知的世界公民。例如,对于社会对女性的歧视和偏见,桑塔格借叙事者的口吻写到:
天命难违,女人更难改变自己的命运。你们男人要容易得多。你们会因为鲁莽、勇敢无畏、独树一帜、敢于冒险而受到褒奖。而一个女人内心的顾虑就多得多,她必须行动谨慎、和蔼可亲、胆小怯懦……我表现出勇敢无畏,那不过是在做戏…… 在现实生活里,桑塔格作为女性知识分子并且经历两次疾病之后,深觉社会对女性的不公,在采访中曾反问“如果我是男子,人们还会说我很聪明吗?我想不会。”从另一角度,我们分析主人公玛琳娜的心路历程,也无不体现作者借叙事者展示桑塔格的“一体两性”的特质。所谓一体两性,指在一个人身上同时具有男性和女性两种人格特征。作为一种文学创作心态与美学风格,需要作者具有男性力量和女性力量的融合。主人公玛琳娜一方面拥有女性向往的魅力无限的外表与优雅的气质,另一方面又具有当时男权社会的权威与顽强坚毅的性格。美貌的容颜绝不是玛琳娜获得演艺事业成功的重要因素,她的刚毅的性格,吃苦耐劳的品质,不断学习超越自我的意识使她不仅赢得了荣誉,更实现了自身的价值,在男权社会里享有独特的权威地位。而作者桑塔格又何尝不是这样一个兼有双性格的人呢?从欧洲求学回国后,为了能心无旁骛从事文艺创作,她毅然与前夫离婚,独立带着7岁的儿子开始自己奋斗拼搏的一生,对于儿子她尽力做好一个母亲,但对自己梦想的追求却超过女性所承受的种种压力。在饱受争议的文艺创作之路上,其个性化及强烈的自我意识伴随着桑塔格传奇浪漫的一生。在小说中,这种自白式的描写只要读者细细体味便能有所感悟。
3 叙事表现风格的多样化
如前所述,桑塔格在欧洲求学期间受到先锋艺术思潮的影响,在文学创作中离经叛道,突破陈规,创新艺术表现形式。虽然桑塔格自己并不喜欢被人称为后现代主义小说家,但从其文艺理论与创作实践的具体考量与分析,就其小说的叙事风格和技巧来看,具有浓厚的后现代主义色彩。无论是表现手法,叙事角度还是审美范式上都突破束缚,独具匠心,为了凸显历史的多重性,冲突与断裂,在作品中融内心独白、对话、个人回忆、日记、广告、新闻报道、信件和意识流等艺术表现手法于一体,情节呈跳跃式的、不连续的组合,“使历史内在非连续性、歧异性暴露无遗,自由穿梭于历史、文学、现实之间,充满浓郁的浪漫气息。”
小说的2、3章均以议论抒情开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桑塔格把人生比作一个大的舞台,人生百态,喜少悲多,也许这就是人生,真实的人生只能靠个人把握,命运总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这也许就是桑塔格人生经历的最大感悟。
上帝也是演员,上帝出现在无数的场合,穿着各式各样的古老服装,演出无数悲剧和少数几出喜剧;他通常扮演男角,但形式多变,轮廓鲜明……
上帝了解这些吗?他也许了解。但他无可奈何:因为他是演员。上帝吐了一口唾沫。
第4章以玛琳娜给医生朋友亨利克写的一封书信开始,但中间又夹杂着日记。在此,书信作为一件承载的工具,用以夹叙夹议,比起平铺直叙更具审美的艺术效果。借助日记,玛琳娜把到美国后的种种遭遇,自己的情感生活,社区的不幸夭折以及对自己命运前途的怀疑全部通过日记得以宣泄。小说第8章几乎是玛琳娜混乱的内心独白,句子前后矛盾,前后颠倒,倾诉对象不断转换。作者用意识流的表现形式告诉读者玛琳娜内心的矛盾与巨大的精神压力。从创作艺术角度分析,这样的表现形式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有血有肉,丰富饱满。读者在阅读作品时会被小说独特的组织结构所吸引,真正需要各种感官的调配来理解人物,理解作品中所包含的的作者自我意识的流露。
三 结语
作为桑塔格的最后一篇长篇小说,《在美国》收获了美国的全国图书奖和耶路撒冷奖。由于《在美国》摒弃传统小说创作中的几种要素,如背景介绍、情节描写和人物刻画,阅读该作品时,读者需要积极参与构建其历史背景与故事情节,通过缜密的感知与深刻思考体会作品所蕴含的的深层含义。作为一种传记,其艺术表现形式上的人物,事件及历史细节的描写必定要在艺术家的艺术理论上得以体现,那么“作家的人格会出现在作品中,其本身会变成一种力量”。通过小说的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作者在小说中思想信念的自我意识的流露通过玛琳娜作为代言人传递给读者。文中所运用的后现代叙事技巧清晰地展现了桑塔格自我意识的心理轨迹。主人公玛琳娜的自我变革与再生与桑塔格的人生信念是统一的。在桑塔格看来,人生就是不断自我改进,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与传统意义上的小说家不同的是,桑塔格使她的创作彻底感官化来掌握人的心、控制人类的嗅觉,从而散发出独特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