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瑟曦王后是《冰与火之歌》中刻画最为丰满的人物之一,本文运用原型批评理论,将其与希腊神话中的天后赫拉进行比较,从婚姻、性格、夺权失败等方面分析其神话原型,通过原型分析为這一角色从手握大权到游街示众的命运巨变提供解读的新视角。
【关键词】冰与火之歌;瑟曦;原型批评
【作者简介】张弛,中国信息安全研究院。
一、概述
J.R.R.托尔金的《魔戒》和C.S.刘易斯《纳尼亚传奇》系列之后,西方奇幻文学界似乎陷入了低迷状态,直至1996年,矮脚鸡图书公司在美国出版了乔治·R·R·马丁的奇幻文学史诗——《冰与火之歌》,其恢弘瑰丽的想象和史诗般的宏伟架构迅速吸引了大批读者,重新点燃了奇幻文学的希望之火,在全球范围内引发热议,至2014年,该系列已出版的五卷被译为三十多种文字在各国发行。2011年,该书被美国HBO电视网改编为电视剧,影视化进一步带动了“冰火热”升温,其影视作品《权力的游戏》于2015年破纪录斩获了第67届艾美奖中的12项大奖,将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剧情等重量级奖项收入囊中。2016年12月,该剧被美国电影学会选为2016十佳剧集。
《冰与火之歌》系列围绕虚构的“日落王国”——维斯特洛大陆上人民在当时的政治背景下经历的王朝斗争、异鬼侵略、冒险游历呈献给读者一个波澜壮阔的史诗传奇。与大部分奇幻文学不同的是,乔治·R·R·马丁延续其偶像托尔金的做法,即小说中的人本身几乎都不具备使用魔法的能力,并且基本遵循现实世界中人的生命规律,其魔法氛围的渲染主要集中在“异鬼”、“魔龙”等魔法生物上,是一部相当“低魔”的奇幻小说,其引人入胜的强大吸引力一大部分来源于书中成功塑造的数百个极度“拟真”的人物。瑟曦·兰尼斯特是书中的主要人物之一,推动着整个故事的发展,本文意在通过原型批评的方法分析瑟曦·兰尼斯特的神话原型,进一步加深对这一人物的理解,分析其悲剧命运的成因,以期更好地理解这部奇幻文学的鸿篇巨制。
二、神话原型批评
原型批评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流行于西方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批评流派,对当时西方的文学研究,尤其是在中世纪文艺复兴的研究方面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主要的思想来源和理论基础有二:一是以弗雷泽为代表人物的文化人类学,二是以荣格为代表人物的分析心理学。
人类学兴起于19世纪末,通过比较各地、各族、各国之间文化的异同来研究整个人类文化的起源、发展和变迁,其中,弗雷泽的12卷巨著《金枝》搜集了几乎全球范围的巫术仪式、神话和民间习俗,确立了交感巫术原理,明确了从巫术到宗教再到科学的发展过程,是20世纪初人类学研究的集大成者,被誉为人类学百科全书,给予后续研究者巨大的启示。荣格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为基础,将无意识概念拓展为“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荣格认为,人类自原始社会以来世世代代的普遍性的心理经验能够通过“集体无意识”的形式积累并遗传,“它既不产生于个人的经验,也不是个人后天获得的,而是生来就有的”。个人无意识的内容是各种各样的“情结”,而集体无意识的内容,那些“自从远古时代就已存在的普遍意象”就是“原型(Archetype)”,遍布于人类集体无意识的众多原型为艺术创作、文学创作提供了素材和主题。
基于前者的研究,诺思洛普·弗莱建立了以神话—原型为核心的一套系统的文学批评理论,其《批评的解剖》一书可以说是神话原型批评的集大成者,该书进一步明确了文学批评中“原型”的定义,即文学作品中“一种典型的或重复出现的意象”,并大胆提出了文学的循环发展理论,建立了一种整体文学观。通过对神话原型的深入研究,读者和批评家可以从新的视角,透过艺术作品中一些表面上没有什么关联的文本解读出原型模式,了解作品表层之下的深层内涵。
三、瑟曦的神话原型
瑟曦·兰尼斯特是《冰与火之歌》中处于权利中心,直接推动剧情发展的主要角色之一。她心高气傲,野心勃勃,出身显赫且手握重权,但在第五部中落得游街示众的下场。通过分析,不难发现这一人物在婚姻、性格等方面与希腊神话中的天后赫拉有着极大的相似性,这为我们解读瑟曦的悲剧命运提供了新的视角。
1.婚姻。希腊神话中,赫拉嫁给了推翻父亲统治权的新一代神王宙斯。希腊神话众神时期,神王基本都与血亲结合,初代神王乌拉诺斯与地母盖亚结合,其子第二代神王克鲁诺斯与姐姐瑞亚结合,宙斯也延续了这一传统,娶姐姐赫拉为妻。作为婚姻和已婚女性的守护神,赫拉自身的婚姻生活并不幸福。宙斯与赫拉最初是否存在爱情很难判断,但已婚的宙斯在神界、凡间依旧四处留情,心高气傲的赫拉无疑是十分失望且痛恨的,从勒托到迈亚,从伊娥到塞墨勒,神王留下数不清的风流韵事和数量众多的私生子。
瑟曦作为兰尼斯特家的长女,在夺取权利的大战开始时,因为嫁给了劳勃·拜拉席恩,变成了七大国的至高王后。虽然两人的结合是出于利益考虑,瑟曦最初还是期望着幸福的婚姻生活,但“先民”的国王,物欲旺盛的劳勃先是在新婚之夜喊出了另一个女人的名字,此后又跟众多女人发生过关系,生下十六个私生子女,使得瑟曦对他痛恨至极,自此,她和劳勃之间只有婚姻没有爱情。
2.性格。赫拉出身高贵,后成为神王之妻,骄傲任性,其最广为人知的性格特质是善妒,因丈夫宙斯屡次出轨而十分多疑,对丈夫的情人和私生子极端无情,其对情敌及情敌子女的迫害和宙斯的出轨韵事一样流传深广。赫拉不让怀有宙斯子女的勒托在地上分娩,并且派巨蛇皮同追击;派牛虻昼夜不停地折磨伊俄;诱骗塞墨勒看宙斯真身而被烧死;仅仅因为埃葵娜王国与宙斯的一个情人同名,就给全岛送去瘟疫,导致一国尸横遍野;更是使尽手段试图杀死宙斯和阿尔克墨涅的儿子赫拉克勒斯。但与此同时,赫拉也有其善良的一面,最为著名的例子就是因怜惜被雨淋湿的杜鹃(宙斯化形而成)将其抱至胸口取暖和怜爱刚出生的婴儿(赫拉克勒斯而给他喂奶)。小说中的瑟曦同样出身优渥,兰尼斯特是当时最富有的家族,且帮助劳勃上位,可谓有权有势。家族长女瑟曦骄傲任性、富有野心,寡情善妒。对于丈夫劳勃的私生子们,尽管庶出的子嗣不可能威胁到她的儿子,瑟曦仍旧试图将他们全部杀害;瑟曦从未停止过对其他女性的嫉妒,获得了雷加和劳勃青睐的莱安娜·史塔克被她称为“小狼女”,年轻美丽、广受拥戴的玛格丽被其评价为“穿得像个妓女”;此外,瑟曦偏执地将于母亲的早逝和儿子被毒死归罪于弟弟提利昂,想方设法欲置提利昂于死地。与赫拉一样,瑟曦的性格也并不是纯然冷酷,当御前首相知道了关于王位继承的重大的隐藏秘密的时候,瑟曦并没有杀掉他,而是将他逐出王国。
3.夺权失败。赫拉因恼怒丈夫的不忠,曾联合雅典娜、波塞冬、阿波罗密谋翻宙斯的统治,差点成功,但因内讧和海洋女神忒提斯的介入宣告失败,赫拉作为主谋被宙斯用金手铐吊在空中鞭打。瑟曦在成为摄政太后之后专注排除异己和迫害提利昂,导致国家内忧外患,瑟曦本人也因中总主教的圈套被教会拘捕监禁,在教会要求下赤身裸体游街示众,崩溃地哭倒在红堡门前。
四、总结
透过天后赫拉的原型,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瑟曦性格中的善良与狠辣,骄傲与决断,“在争权夺利的过程中,如果你不选择赢,那等待你的只有死”是她的信条。与赫拉不同的是,瑟曦更具野心,对权位的迷恋深入骨髓,同时又极为放纵自己的欲望。她一生都在追逐权利,先后将两个儿子送上王位,成为摄政太后,短暂的掌权没能让她放下执念,反而更为放纵欲望,丧失应有的决断,在权与欲的道路上迷失自我,做出大量自毁长城的决定,最终导致众叛亲离,痛失所有。
参考文献:
[1]诺思罗普·弗莱.批评的解剖[M].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2]吴持哲.诺思罗普·弗莱文论选集[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3]古斯塔夫·夏尔克.古希腊罗马神话[M].译林出版社,2010.
[4]袁元,彭家海.《冰与火之歌》中瑟曦的原型分析[J].现代交际, 2012(10):70-71.
[5]袁元.原型批评视域下的《冰与火之歌》[D].湖北工业大学, 2013.
[6]同质与异化:原型解析现代史诗奇幻小说——以《冰与火之歌》为例[J].洪姣.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6).
【关键词】冰与火之歌;瑟曦;原型批评
【作者简介】张弛,中国信息安全研究院。
一、概述
J.R.R.托尔金的《魔戒》和C.S.刘易斯《纳尼亚传奇》系列之后,西方奇幻文学界似乎陷入了低迷状态,直至1996年,矮脚鸡图书公司在美国出版了乔治·R·R·马丁的奇幻文学史诗——《冰与火之歌》,其恢弘瑰丽的想象和史诗般的宏伟架构迅速吸引了大批读者,重新点燃了奇幻文学的希望之火,在全球范围内引发热议,至2014年,该系列已出版的五卷被译为三十多种文字在各国发行。2011年,该书被美国HBO电视网改编为电视剧,影视化进一步带动了“冰火热”升温,其影视作品《权力的游戏》于2015年破纪录斩获了第67届艾美奖中的12项大奖,将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剧情等重量级奖项收入囊中。2016年12月,该剧被美国电影学会选为2016十佳剧集。
《冰与火之歌》系列围绕虚构的“日落王国”——维斯特洛大陆上人民在当时的政治背景下经历的王朝斗争、异鬼侵略、冒险游历呈献给读者一个波澜壮阔的史诗传奇。与大部分奇幻文学不同的是,乔治·R·R·马丁延续其偶像托尔金的做法,即小说中的人本身几乎都不具备使用魔法的能力,并且基本遵循现实世界中人的生命规律,其魔法氛围的渲染主要集中在“异鬼”、“魔龙”等魔法生物上,是一部相当“低魔”的奇幻小说,其引人入胜的强大吸引力一大部分来源于书中成功塑造的数百个极度“拟真”的人物。瑟曦·兰尼斯特是书中的主要人物之一,推动着整个故事的发展,本文意在通过原型批评的方法分析瑟曦·兰尼斯特的神话原型,进一步加深对这一人物的理解,分析其悲剧命运的成因,以期更好地理解这部奇幻文学的鸿篇巨制。
二、神话原型批评
原型批评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流行于西方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批评流派,对当时西方的文学研究,尤其是在中世纪文艺复兴的研究方面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主要的思想来源和理论基础有二:一是以弗雷泽为代表人物的文化人类学,二是以荣格为代表人物的分析心理学。
人类学兴起于19世纪末,通过比较各地、各族、各国之间文化的异同来研究整个人类文化的起源、发展和变迁,其中,弗雷泽的12卷巨著《金枝》搜集了几乎全球范围的巫术仪式、神话和民间习俗,确立了交感巫术原理,明确了从巫术到宗教再到科学的发展过程,是20世纪初人类学研究的集大成者,被誉为人类学百科全书,给予后续研究者巨大的启示。荣格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为基础,将无意识概念拓展为“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荣格认为,人类自原始社会以来世世代代的普遍性的心理经验能够通过“集体无意识”的形式积累并遗传,“它既不产生于个人的经验,也不是个人后天获得的,而是生来就有的”。个人无意识的内容是各种各样的“情结”,而集体无意识的内容,那些“自从远古时代就已存在的普遍意象”就是“原型(Archetype)”,遍布于人类集体无意识的众多原型为艺术创作、文学创作提供了素材和主题。
基于前者的研究,诺思洛普·弗莱建立了以神话—原型为核心的一套系统的文学批评理论,其《批评的解剖》一书可以说是神话原型批评的集大成者,该书进一步明确了文学批评中“原型”的定义,即文学作品中“一种典型的或重复出现的意象”,并大胆提出了文学的循环发展理论,建立了一种整体文学观。通过对神话原型的深入研究,读者和批评家可以从新的视角,透过艺术作品中一些表面上没有什么关联的文本解读出原型模式,了解作品表层之下的深层内涵。
三、瑟曦的神话原型
瑟曦·兰尼斯特是《冰与火之歌》中处于权利中心,直接推动剧情发展的主要角色之一。她心高气傲,野心勃勃,出身显赫且手握重权,但在第五部中落得游街示众的下场。通过分析,不难发现这一人物在婚姻、性格等方面与希腊神话中的天后赫拉有着极大的相似性,这为我们解读瑟曦的悲剧命运提供了新的视角。
1.婚姻。希腊神话中,赫拉嫁给了推翻父亲统治权的新一代神王宙斯。希腊神话众神时期,神王基本都与血亲结合,初代神王乌拉诺斯与地母盖亚结合,其子第二代神王克鲁诺斯与姐姐瑞亚结合,宙斯也延续了这一传统,娶姐姐赫拉为妻。作为婚姻和已婚女性的守护神,赫拉自身的婚姻生活并不幸福。宙斯与赫拉最初是否存在爱情很难判断,但已婚的宙斯在神界、凡间依旧四处留情,心高气傲的赫拉无疑是十分失望且痛恨的,从勒托到迈亚,从伊娥到塞墨勒,神王留下数不清的风流韵事和数量众多的私生子。
瑟曦作为兰尼斯特家的长女,在夺取权利的大战开始时,因为嫁给了劳勃·拜拉席恩,变成了七大国的至高王后。虽然两人的结合是出于利益考虑,瑟曦最初还是期望着幸福的婚姻生活,但“先民”的国王,物欲旺盛的劳勃先是在新婚之夜喊出了另一个女人的名字,此后又跟众多女人发生过关系,生下十六个私生子女,使得瑟曦对他痛恨至极,自此,她和劳勃之间只有婚姻没有爱情。
2.性格。赫拉出身高贵,后成为神王之妻,骄傲任性,其最广为人知的性格特质是善妒,因丈夫宙斯屡次出轨而十分多疑,对丈夫的情人和私生子极端无情,其对情敌及情敌子女的迫害和宙斯的出轨韵事一样流传深广。赫拉不让怀有宙斯子女的勒托在地上分娩,并且派巨蛇皮同追击;派牛虻昼夜不停地折磨伊俄;诱骗塞墨勒看宙斯真身而被烧死;仅仅因为埃葵娜王国与宙斯的一个情人同名,就给全岛送去瘟疫,导致一国尸横遍野;更是使尽手段试图杀死宙斯和阿尔克墨涅的儿子赫拉克勒斯。但与此同时,赫拉也有其善良的一面,最为著名的例子就是因怜惜被雨淋湿的杜鹃(宙斯化形而成)将其抱至胸口取暖和怜爱刚出生的婴儿(赫拉克勒斯而给他喂奶)。小说中的瑟曦同样出身优渥,兰尼斯特是当时最富有的家族,且帮助劳勃上位,可谓有权有势。家族长女瑟曦骄傲任性、富有野心,寡情善妒。对于丈夫劳勃的私生子们,尽管庶出的子嗣不可能威胁到她的儿子,瑟曦仍旧试图将他们全部杀害;瑟曦从未停止过对其他女性的嫉妒,获得了雷加和劳勃青睐的莱安娜·史塔克被她称为“小狼女”,年轻美丽、广受拥戴的玛格丽被其评价为“穿得像个妓女”;此外,瑟曦偏执地将于母亲的早逝和儿子被毒死归罪于弟弟提利昂,想方设法欲置提利昂于死地。与赫拉一样,瑟曦的性格也并不是纯然冷酷,当御前首相知道了关于王位继承的重大的隐藏秘密的时候,瑟曦并没有杀掉他,而是将他逐出王国。
3.夺权失败。赫拉因恼怒丈夫的不忠,曾联合雅典娜、波塞冬、阿波罗密谋翻宙斯的统治,差点成功,但因内讧和海洋女神忒提斯的介入宣告失败,赫拉作为主谋被宙斯用金手铐吊在空中鞭打。瑟曦在成为摄政太后之后专注排除异己和迫害提利昂,导致国家内忧外患,瑟曦本人也因中总主教的圈套被教会拘捕监禁,在教会要求下赤身裸体游街示众,崩溃地哭倒在红堡门前。
四、总结
透过天后赫拉的原型,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瑟曦性格中的善良与狠辣,骄傲与决断,“在争权夺利的过程中,如果你不选择赢,那等待你的只有死”是她的信条。与赫拉不同的是,瑟曦更具野心,对权位的迷恋深入骨髓,同时又极为放纵自己的欲望。她一生都在追逐权利,先后将两个儿子送上王位,成为摄政太后,短暂的掌权没能让她放下执念,反而更为放纵欲望,丧失应有的决断,在权与欲的道路上迷失自我,做出大量自毁长城的决定,最终导致众叛亲离,痛失所有。
参考文献:
[1]诺思罗普·弗莱.批评的解剖[M].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2]吴持哲.诺思罗普·弗莱文论选集[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3]古斯塔夫·夏尔克.古希腊罗马神话[M].译林出版社,2010.
[4]袁元,彭家海.《冰与火之歌》中瑟曦的原型分析[J].现代交际, 2012(10):70-71.
[5]袁元.原型批评视域下的《冰与火之歌》[D].湖北工业大学, 2013.
[6]同质与异化:原型解析现代史诗奇幻小说——以《冰与火之歌》为例[J].洪姣.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