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宣汉背篼戏的艺术特征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n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宣汉背篼戏产生于清代,分布在以宣汉为代表的川东地区,是川东民俗风情的真实写照。背篼戏的特点是集口技、腹语、器乐、杂技等多种技艺于一体,对表演者有着极高的才艺要求。作为反映大巴山地区人民生活生产的“土特产”、“活化石”,背篼戏的艺术价值和研究意义是不容忽视的,文章将就宣汉背篼戏的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进行阐述。
  关键词:背篼;艺术;发展
  一、宣汉背篼戏概述
  宣汉背篼戏,又称“相书”,清代后期由长江下游传入川东北地区后与当地方言、民俗结合,并逐步演变成为一种集口技、器乐、腹语、杂技于一体的四川大巴山区的代表曲艺。其特色是艺人在演出时置身背篼(或屏帐、屏风)之中,仅凭自身一张嘴,再加上几件背篼戏表演所需要的道具(如响板、折扇、铜铃等)模拟各种声音,营造环境氛围,模拟人物对话,制造幽默诙谐的故事情节,观众虽然“只闻艺人声,不见艺人貌”,但是却能被表演者那绘声绘色、妙趣横生的表演感染得如临其境。背篼戏常用大巴山老百姓熟悉的歇后语、打油诗、吟诗等手段,以幽默讽刺见长,具有浓郁的本土气息,是大巴山民俗文化资源的瑰宝。
  二、宣汉背篼戏的历史渊源
  宣汉背篼戏,虽然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且广受百姓喜爱,但是它却并不是完完全全土生土长发源自本地的艺术品种。其前身是中国一门古老的民间艺术——“口技”。
  口技在中国的历史相当悠久,早在公元前一百多年的汉朝,由司马迁所著的《史记.孟尝君列传》中“鸡鸣狗盗”的典故便是“口技”的写照。而后的宋朝,口技迅速发展,南宋耐得翁所著的《都城纪胜》和孟元老所著的《东京梦华录》中都对口技有详细的记载描述。到了清朝,被后人冠以“中国短篇小说之王”的蒲松龄,还专门撰文《口技》一篇,文章生动形象的描述了口技表演者精湛绝伦的艺术功底,展现了口技的无穷魅力。 但是,口技流传到四川地区时,已经是清代咸丰年间,当时经由江浙传入成都和川东北地区的这门民间艺术,历经几代艺人的不断改良、创新、集众家之长,逐渐才形成了独具本地特色的曲艺——相书(亦称背篼戏)。现如今,无论是江浙一带还是北京、上海这种民间口技早已消失,但是,后来流入四川并经改良的相书(背篼戏)到今天都仍然活跃在曲艺舞台上,这也不得不让人感到无限唏嘘。流传到四川经改良后的相书即便是在现代化的今天,也一直保持着明清以来的古老传统形态,四川人天生喜乐、闲逸、乐观、豁达的娱乐方式,可能也是相书这种传统文化能延续到今天的原因之一。
  三、宣汉背篼戏的发展历程
  1932年红四方面军在大巴山区建立了川陕革命根据地总指挥部,红军为了在此丰富百姓的生活,并借以曲艺为宣传抗日武器,便在当地建立了文艺宣传队。宣传队的表演节目多为曲艺,其中就包括了深受百姓喜爱、通俗易通的背篼戏。
  背篼戏自清代传入四川地区以来,经几代艺人的不断改良创新,已经具备了较完善的艺术形态。同时,在抗日战争时期,大量的北上广民间艺术团体流落到大巴山,更是为背篼戏注入了更多的新鲜血液,这一时期的大巴山曲艺圣地宣汉的民间文艺空前繁荣,并造就影响了一批独具巴山特色的背篼戏艺人:如,向世安、郑持伦、李隆武、赵成恒、张把戏等。
  四、宣汉背篼戏的表演形式
  背篼戏因演出时表演者置身在背篼(布帐、屏风或被单)之中,观众只能听到其声音而看不到其动作和样貌而得名。观看背篼戏时,表演者运用口技等技艺,仅凭一人营造出整个故事的环境氛围,让人对故事情节浮想连篇,得到艺术享受。背篼戏的特色,是富于辛辣幽默的喜剧风格,所使用的谐音、语误、吟诗、歇后语等手法,常常让观众捧腹不已。背篼戏的内容大多是贴近老百姓们生活的,有的是揭露剥削者丑恶嘴脸,有的是歌颂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理想的追求,还有表现市井生活以及家长里短的,使人听后放松愉悦,回味无穷。
  五、宣汉背篼戏的传统节目
  宣汉背篼戏与口技密切相连,它源于口技,但又不同于口技。因此,许多流行的节目是人声模仿各类家畜家禽的叫声,如《百鸟朝凤》、《麻雀闹林》等,这类节目很好的表现了大巴山深处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的情形,抒发了大巴山区人民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而《办陪奁》、《媒人婆上门》、《姑娘算命》等模拟当地百姓市井生活场景的节目,则又表现了山区人民火辣外向、粗狂顽强、乐观豁达、刚直重义、热情勤劳的秉性。以及面对恶劣自然环境,不埋怨不放弃的苦中作乐人生观;大巴山地处中国西部,这里崇山峻岭、山高路险,自古以来交通不是非常便利,与外界相比相对闭塞,这里的人都有着一颗奋斗和冲出去探索世界的心,因此,还有一大部分背篼戏的节目内容是描写巴山儿童求知好学的,如《小刚上学》、《我要去上学等》。
  六、背篼戏的未来展望和发展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许多传统音乐文化已经与当下人们的生活渐行渐远,一些曾经深受百姓喜爱,广泛流传于世的传统音乐文化艺术濒临枯竭和消亡的境地,背篼戏这门曾经风靡川东北的艺术形式,也毫无例外的陷入如此困境。然后,我们不能不意识到,背篼戏这门传统音乐文化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区域民族性格、文化艺术及生活习俗等方面起着极其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因此,重视和保护并使其不致流失与消亡,是当下音乐学界所面临的一个势在必行的重要问题。
  (作者单位:成都大学(成都学院)艺术学院)
其他文献
孙中山先生是近代的民主主义革命家,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努力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为国家为民族奋斗一生。他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不断发展和更新思想观念,顺应社会发展趋势,跟随时代的前进而前进。  一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相继入侵中国,使中华民族陷于严重的民族危机之中。孙中山作为一名伟大的爱国者,早就怀有“改良祖国,拯救同群”的宏愿。但是,早期的孙中山与何启、郑观应等改良派关系比较密
期刊
摘要:文章试图从创作心理,创作模式,悲秋意象等方面简要分析悲秋文学的形成机制,构成要素,丰富内涵以及其对中国古代文人创作的影响。  关键词:悲秋;意象;悲秋文学;悲秋传统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有许多与秋相关的名篇佳作,如温庭筠的《更漏子》,李清照的《声声慢》,马致远的《秋思》等等。这些与秋相关的诗词所共同营造的是一个寂寞、孤独、凄凉……的意境,所共同传达的是内心的悲苦与哀愁。这些诗词作品意象选取的承
期刊
摘要:东区音乐公园是位于原成都红光电子管厂厂区原址的工业遗址改造项目。它在保留传统工业时代特色的基础上融入时尚气息,具有强烈的后现代性特征。一方面,它突破了固有的设计思维,给人以区别于现代主义设计的体验;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后现代主义消极的方面影响。  关键字:东区音乐公园;后现代性;消费;大众文化  东区音乐公园是在18万平方米的旧工业厂房原址上改建而成,保留了原厂区内能反映出老东郊记忆
期刊
摘要:作家戴维·洛奇是英国后现代文学时代闻名的小说家、文学评论家和理论家,也是一个思想家,他最善于发现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并通过文学作品巧妙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应对各种冲突,以独特的方式引导读者积极参与,进而挖掘各种隐藏的深层意义。文章通过对戴维·洛奇的小说《好工作》的初步研究,从文化角度分析对英国后现代文学中的校园文化与工业文化、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中的各种冲突与融合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期刊
据国家文化部统计,全国现有87万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省级前三批“非遗”目录已达万余种,“非遗”的各种表现形式及最终形成的商品和衍生品更是多达10万种。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预计3年之内形成3000亿人民币市场交易额。非遗产业化前景广阔。在农村乡民社会“非遗”项目的“产业化”探索方面,各地有一些成功的经验,既传承了传统的“非遗”技艺核心和文化蕴涵,又在文化内部规律允许的情况下有所发展。“非遗”项目
期刊
摘要:重庆地区独特的地域特征及巴渝文化造就了这一地区特有的传统民居建筑。文章从文化起源和地域特征入手,分析归类了传统民居的建筑形式和特点,最后从文化影响上进行分析探究。  关键词:巴渝;民居;建筑特点;文化影响  一、传统民居建筑的起源  (一)巴文化对传统建筑的影响  重庆巴渝地区,早在两百万年以前便有人类居住,具有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化。《山海经·海内经》记载:“西南有巴国,太皞生咸鸟,咸鸟生
期刊
摘要:我们就女性命运的悲剧性展开讨论。文章将通过现代话剧《八个女人》,溯源女性悲剧命运的自然根源,试析催化女同性恋产生的因素及其对原本悲剧的加重性,挖掘编剧别出心裁的场面设计对女性悲剧的暗示与深化作用。  关键词:女性命运;悲剧性;原始法则;同性恋;独立人格  《八个女人》是法国剧作家罗伯特·托马斯创作的现代侦探情景剧,讲述了上世纪50年代的法国故事。由武汉大学艺术系2008级表演班演绎的该剧在2
期刊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知识背景、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接受信息的渠道发生了很大变化,同时,接受的现代化教育较多,思想观念也随着发生了转变,历史革命传统积淀的印迹留存得较少,而适合现代信息特点的思想占据了主导地位。如何进一步发挥新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更好地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共产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成为一个亟须解放的问题。  一、拓展教育思路,努力提高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水平  积极拓展
期刊
摘要:琴歌作为琴乐艺术中的重要部分,在审美意识上与古琴艺术的传统是相辅相成的,同时传统文化中的儒、道、佛思想影响了琴人的美学修养和品味,他们在琴乐艺术中追求的是意韵与含蓄之美,以及自然质朴、淡泊超脱的风格和境界。  关键词:古琴;琴歌;秋风辞  一、琴歌的创作来源以及在古琴艺术中的地位及其发展  (一)琴歌的创作来源  中国传统乐器 “琴”,或七弦琴在近代称古琴,古代则直称为“琴”。而琴的名称最早
期刊
摘要:数个世纪以来,青藏高原文明的发展源远流长,研究发现西藏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存在着这样一个奇特的历程现象:七世纪以来,以吐蕃王朝建立为代表而发展起来的扩张性文明,到九世纪吐蕃王朝覆灭以后便戛然而止,逐渐消失了它的锐气,走向包容与内敛。这一现象与蒙古、萨拉森、塞尔柱突厥等同为扩张性游牧民族存在着较大的区别。本研究目的在于分析西藏文明在发展中所经历的变化,特别是后弘期佛教传入对西藏的影响,探讨其内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