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化·融合·内嵌:提高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效益的路径

来源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fy10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落实核心素养中关于传承优秀文化的具体要求出发,提出落实优秀文化传承的可视化路径在于“外化·融合·内嵌”.学校通过对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让学生充分了解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故乡文化及家族历史,科学展望家园建设;汲取地方文化中的智慧,为丰富人生注入不竭的动力.
其他文献
当今,广大教师越来越重视语文学科素养的培养.但是,在处理文言文时,不少老师仍然采用填鸭方式与题海方式来简单粗暴地应对教学.如何利用好文言文这一传统文化的载体,把文言文的内容与思想融入现实情境之中,是我们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项目化研究,就是将文言文的内容学习与理解应用结合起来,创设真实情境,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的一种教学探索.
一rn“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是“2017年版课标”设置的一个学习任务群,该任务群的学习贯穿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个阶段,可见其受重视的程度.但是,整本书阅读教学在高中主要以独立课堂的形式出现.也就是说,整本书阅读教学与常规课文教学时常分处两个领域,很少能够有机衔接、相互勾连,这不能不说是令人遗憾的事.就作用而言,“整本书阅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课程内容狭窄的现状,促进语文课程内部学习领域、外部相关学科的整合.”(徐鹏《整本书阅读:内涵、价值与挑战》,《中学语文教学》2017年第1期)而找到“整本书阅读”勾
期刊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语文实践活动情境包括个人体验情境、学科认知情境和社会生活情境.这些情境具体表现为认知语境、上下文语境、情境语境、文化语境和虚拟语境等.因此,教学时,我们可将认知语境转化为个人体验情境,让学生有自己的阅读发现;将上下文语境、情境语境和文化语境等转化为学科认知情境,让学生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及作品的一般规律;将虚拟语境转化为社会生活情境,让学生迁移运用所学知识,最终实现诗歌的情境教学.
期刊
授课时间:2020年11月16日rn授课学生:清澜山学校6-8年级学生rn一rn(课前暖场,播放歌曲《灯塔》.师生问好)rn师:大家一定以为我是今天的上课老师,是今天的主持人.其实不是的,我是今天的第二主持人.今天的第一主持人,有请李德元.(生欢呼)rn不久前,我们举行了李德元作品研讨会.今天他荣升为主持人.好!德元,今天我们的主题是关于未来作文怎么写.当王老师提出“未来作文”的时候,你觉得在你的心目中“未来作文”是一种什么样的作文形式呢?rn李德元:好问题!未来作文可能是作文的革命,一种创新的写法.
期刊
循证教学是指运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好的教学研究成果,结合教师个人的专业素养和教学经验以及学生的独特个性与实际情况,对教学策略与教学情境进行检视并优化.循证教学作为有效教学的新范式,力求克服单纯依赖经验进行教学,谋求教师的专业智慧与最佳教学研究成果之间的融合,缩短教学理论与实践的距离,从而提升教师教学的科学化水平,实现理性教学.
期刊
王君老师在谈名著教学时说,教师要做优秀名著的“经纪人”.其《祥子财商辨——聊书课》,别具匠心地聚焦祥子的“财商”进行专题式阅读,并运用“三级聊”的方式,出人意料地“破”了整本书阅读的“为了读书而读书,为了解读而解读”的“书”字局和“只习惯于面面俱到地从\'整本书\'人手,永远在\'面\'上的\'整\'字局,真正实现了做名著\'经纪人\'的梦想”.
期刊
文章结合教学实践,阐述指向教学品质的文言文课堂由思维宽度、深度和厚度三个维度构成,改变了传统文言文扁平化教学,更有利于学生文言文理解、运用能力的提高及审美能力的培养.
《唐诗三百首》诗词类整本书阅读教学可借助《中国诗词大会》这一项目式学习方式的表现力和趣味性,引领学生聚焦学习任务、创设阅读情境、启动科学评价,并在情境中展开深度阅读和思考,在思维碰撞和实践活动体验中增强对诗词的理解,掌握诗词学习的方法,感受中华博大精深的诗词文化魅力,逐渐提升语文素养.
教材所选文言文均是中华传统经典作品中的明珠,教师授课教学用语要规范,不能用西式口语,这样才能引领学生走近古人,认识到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才有利于实现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目标,增强文化自信.
本节《桃花源记》第二学时的课颇有创意.该节课对“文”进一步挖掘,引导学生领略桃源美景,感悟思想情感,从而培养其语文素养.只是“设计味道”太浓,未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有一些待改进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