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优通教育的理念

来源 :教育导刊: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rkelf6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理念即基于理的基本的教育观念。任何高度自觉的教育实践都有相应的教育理念,基于新时代对新的教育理念的呼唤,特此提出优通教育的理念。在中国历史和更加广阔的世界历史渊源上,既有许多人优质、全面而贯通发展的事实,又有许多寻求人的优质、全面而贯通发展的主张,优通是可行且可知的。这个理念的依据主要有人类的教育理念;人类的潜能;新时代的挑战和要求;新时代的条件。考其要义,优通教育是追求优良、美好、丰富、广博、宽绰,指向人的全通发展,将人生各个阶段和各个方面加以通盘谋划,并致力于实现教育、化育和发育等育人主线相贯通,
其他文献
语文德性教学是遵循语文学科特点和教学规律,在语言文字中挖掘、培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的思想道德,促进人内在人格发展和精神成长的实践活动。语文德性教学漫溢人文芬芳、嚼文以求得道、联结生活经验。教师需树立德性观念,营造德性氛围;深度解读文本,挖掘德性内容;扩宽渗透路径,实现德言同构;丰富教学活动,激活德性体验,让语文德性教学落到实处。
摘要:音乐可视化是信息可视化的一个分支,是音乐的一种表达方式。音乐可视化不仅是一个有关“美学”的议题,更是一个有关“音乐教学”的议题。音乐教学中的“可视化”,包含音乐线条可视、音乐色彩可视、音乐结构可视、音乐动作可视等。  关键词:音乐教学;可视化;美学  视觉与听觉是人类感知外部世界最重要的通道,是人类最自然、最常见的行为,“观看”和“聆听”是人类认知外部世界不可替代的感官活动,是最自然、最直接
摘要:专业化的教材解读除了明晰“编写了什么”,还需思考“为什么这样编写”,从而基于内容的分析,明确 “教学启示”。小学数学教材解读需要遵循以下原则:提升目标站位,指向具体学生。小学数学教材解读的具体策略包括:把握知识之间的联系结构,挖掘知识背后的思想方法,梳理情境之中的学习线索,关注相关辅助材料,比较不同版本教材。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材解读;教学目标;学习情况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文本依据。
广州市于2019年11月发出了《基于阅读的课堂教学改革广州行动宣言》。为落实“宣言”,塑造“基于阅读”的课堂教学精神,帮助教师和学生提供自我诊断和相互评价的工具,有必要建立“基于阅读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阅读客体”“阅读主体”“阅读支撑”、“阅读过程”和“阅读结果”是建立评价标准的五个基本出发点。“立德树人”“基于阅读”“多元评价”及“‘模糊定量’和‘微观定性’相结合”是评价“基于阅读的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
摘要:选入小学英语教材的大多数文本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活化交际场景的浓缩,均以对话形式呈现。教学时,要注重阅读方法指导:借助图片,揭示对话类文本的会话语境;依托问句,精准锚定对话类文本的会话信息;深挖逻辑,梳理对话类文本的会话结构;挖掘资源,延伸对话类文本的会话主题。  关键词:对话类文本;阅读方法;小学英语  小学阶段作为英语学习的起始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浓厚的阅读兴趣至关重要。对话类文
“互联网+”时代,幼儿园与社区的交往日益密切。通过分析在“互联网+”时代幼儿园与社区协同共育的内涵及必要性,文章提出将“互联网+”优势融入幼儿园与社区协同共育中并探讨了实施路径:以坚持幼儿园与社区双主体的教育理念为前提,运用合作载体,搭建协同共育合作网络平台;构建数字化育儿社区,缩小区域之间的差异;组建在线社区教师队伍;健全协同共育评价监督机制等。
“儿童中心”论由美国福禄培尔派成员海尔曼明确提出,后来得到霍尔、美国赫尔巴特学派、美国幼儿园支持者和进步主义教育者的支援与发展。而与此同时,“儿童中心”论自创立以来也一直遭受着质疑。进一步分析认为,百余年来,“儿童中心”论始终主张构建一种关爱儿童的人性化教育,一些批评没有把握住该学说的这一本质内涵,将不恰当运用“儿童中心”论所造成的问题归结于学说本身,有失偏颇,但也存在合理的批评,提出教育的确要从人之个体出发。理解这段历史,将对审思我国有关“儿童中心”论的争议有所启示。
摘要:生命教育的主题贯穿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内容的始终,旨在帮助学生初步树立积极的生命态度,领悟生命内涵,追求生命质量,塑造完整人格。立足课堂教学,开展基于单元或课时主题的生命教育实践活动,以专项调查提升生命认知、以主题探究体验生命价值、以情境体验感悟生命内涵、以多元评价明晰生命意义,是有效的尝试和探索。  关键词:生命教育;专项调查;主题探究;情境体验;多元评价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是以小学生的生
高校与中小学合作已经成为教师教育改革的主要形态,并为教师教育者和中小学教师的深度合作和共同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但在实践中,两者的合作及共同发展路径较为单一,亟需进一步加强。而以“教师自愿实践小组”为合作基础,以“课例研究”为发展载体,以“教师工作坊”为深度发展主要形式的互惠发展路径,当是实践共同体的重要选择。
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对基础教育教研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教研体系凸显为教学改革的核心力量。教研体系要适应新的要求,必须强化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教学研究,丰富教学研究内涵,实现教研工作重心的转移,构建以教学实践研究为核心的岗位职责体系,并以此作为教研体系建设的逻辑起点,在机构设置与队伍配备、岗位考核与评价、培训培养以及教研方式创新等方面加强系统性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