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头小黑猪死了

来源 :辽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bohz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头小黑猪死了,死在了猪圈一角的猪窝里。任凭我的母亲趴在猪圈的墙头上,咋“咯咯”地叫它,拿长长的秫秆一下一下地招呼着它,它都不能起来了。如果不听它的喘息声,不看它的喘息态,小黑猪就像睡着一样。母亲多么希望它像往常一样,仅仅是睡着而已。睡醒了,就“哼哼”地起来拉屎撒尿,然后等着母亲喂食。
   也许,对小黑猪的死,母亲的心里已经有了准备。小黑猪已经一个星期没好好吃食了。母亲知道它生病了,就一天没遍数地趴到猪圈墙上去看。头几天,母亲扔些山杏核给它,让它“嘎嘣嘎嘣”地嚼个响,解解毒。这似乎是山屯人解决小猪不吃食的偏方。母亲把最鲜嫩的苦麻菜和婆婆丁扔给它,就像我和妹妹有个头疼脑热的时候,母亲炖一小碗鸡蛋糕给我们。
   春节过后不久,小黑猪就离开了老刘家的那头母猪,被母亲抱进了我家的猪圈里。老刘家在我们那个山屯的西沟住,是全屯唯一养母猪的人家。他家的母猪,一年要下两窝猪羔儿。每窝猪羔儿一生下来,就被屯里的人预定个精光。抓猪羔儿的时候,都是清一色的赊账,猪养大了,杀了、卖了再清帐。
   小黑猪抱进我家,就成了我们家的新成员,甚至成了母亲的又一个孩子。母亲常常蹦到猪圈里,用一个破旧的桃木梳子给小黑猪梳理体毛。小黑猪趴在窝里,有时还翻过身子,把肚蝈蝈亮出来,四条腿自由地收缩着,享受着母亲的梳理。有时,我和妹妹们气着母亲的时候,母亲就会说,给你们吃的饭还不如喂那头小黑猪,到时还能多杀几斤肉。
   在我的眼里,猪圈就是小黑猪的别墅。我家两间房子的炕上,要睡着父亲、母亲和我们六个姊妹兄弟共八口人,可与这大炕差不多一般大的猪圈里,就住着一头小黑猪。小黑猪在圈里“哼哼”地思考着,把主人赐给它的豪宅,按照自己的需要,分成了几个功能区。吃食在东墙角,运动在中心区,拉屎撒尿在南墙根,睡觉在北墙角。
   小黑猪在猪圈里快乐地成长着。它“哼哼”地仰望着时不时就趴在墙头上的母亲,肯定读懂了母亲的心思。母亲一瓢一瓢添进它槽子里的食,无非就是些饭米汤、淘米水和刷锅水,上面扬几把高粱糠。这些汤、水汇在缸里,就成了喂猪的泔水。小黑猪把嘴往槽子里一插,就不抬头地“吱吱”喝起来,从不在槽子里“咕噜咕噜”地捞底。为此,母亲常对屯里人说,我们家的小黑猪就是上食。
   开春了,我和妹妹们就成了小黑猪吃食的主要供给者。当山屯的田野中长满绿色的时候,小黑猪就不再“吱吱”地以母亲添的泔水为主食了。我们挎着荆条筐跑进田野里,把苦麻菜挖回来,把山生菜薅回来,把榆树叶捋回来。这挖回来、薅回来、捋回来的棵棵叶叶,都会让小黑猪吃得津津有味,吃成大肚蝈蝈。
   看着小黑猪贪婪的吃相,我的嘴里禁不住唾液泛涌。我想,我们挎回来的棵棵叶叶,味道一定鲜美。我甚至也想变成一头小猪,“哼哼”在猪圈里,一口一口地狼吞虎咽着,或细细地咀嚼着绿色的棵棵叶叶。小黑猪愿意吃的,我和妹妹们就愿意为它挖、为它采、为它捋。我们干得高兴,小黑猪吃得高兴,母亲就看着我们高兴。母亲高兴些,我们的心里就幸福些。
   小黑猪几天不好好吃食,扔了几把山杏核也没解过来,母亲就断定它真的生病了。母亲赶紧找来了刘兽医。这头小黑猪就是从刘兽医家抱来的。母亲用祈求的目光看着刘兽医,着急得像我和妹妹们得了病一样。读母亲的脸色,就能读出母亲的心语来。母亲肯定在说,这头小黑猪可是我们家的希望啊!它有个闪失,我连猪羔儿钱都给不上你了。
   刘兽医说了一句“这几天猪都得了病”后,就挨着给小黑猪打了两天针。为自己的猪羔儿钱,更为亲亲的乡情,刘兽医尽了最大的努力。可小黑猪还是没能食欲大开。它丢下了宽敞的圈舍,收起了漂亮的蹄夹,闭上了晶亮的眼睛,停止了“哼哼”的声息。母亲跳进猪圈里,拿着那把破旧的梳子,默默地在小黑猪的身上梳理起来。
   家里的那条小花狗也跳了进来,在母亲的身后摇着尾巴。母亲给小黑猪喂食的时候,小花狗就在猪圈门的木头栅栏处静静地候着。小花狗知道,小黑猪吃饱的时候,就会仰起头冲着小花狗“哼哼”两声。于是,小花狗就跳过木头栅栏,跳到猪食槽子前,来舔食槽子中剩下的残羹。在槽子边,小黑猪总是撅起嘴巴,拱拱小花狗。
   能吃到这样的残羹,小花狗知道是沾了小黑猪的光。不知是啥原因,母亲总是在槽子里多添一瓢撒着高粱糠的泔水,总是让小黑猪去“哼哼”地施舍小花狗。吃完了槽子中的泔水,小花狗就陪着小黑猪,做一会儿柔道似的运动。有了“哼哼”与“汪汪”和谐的声息,母亲的脸上就写满笑容。也许,小花狗在母亲的身后摇着尾巴“汪汪”着,一定是想叫醒小黑猪。
   几只小耗子,也是猪食槽子边的常客。槽子边一个不大不小的墙缝,已经被前来偷吃猪食的小耗子们踩成一条光溜溜的道。我想,小耗子的洞就在不远的地方,或许就在猪圈墙的墙底下。小耗子真会找地方,如果把洞穴挖在了我家的宅屋里,那洞口说不定早就让我的父亲用石头堵上了。我家的宅屋里,经常发现耗子洞。挖洞的耗子,以为宅屋里有人的气息,有冬暖夏凉的环境,住起来会安生些。可父亲却不允许耗子们同我们住在一起,耗子洞都被父亲严严实实堵起来。
   耗子真是不容易。生产队在东大地里平场院,整个山屯的高粱、谷子、豆子,都一排排、一垛垛地堆到那里。许多耗子闻到了新粮的气息,就拉家带口地迁徙到那里。挖了新洞穴,耗子们真的过起了天堂般的日子。想吃高粱就到高粱堆那,想吃绿豆就到绿豆堆那。吃饱了,还要在洞里储满过冬的粮食。可是,到了生产队打完场的时候,耗子洞里的粮食,都被人们挖回家去,当成喂鸡的饲料了,真是不讲情面。于是,耗子们还要无奈地去过漂泊的日子。
   可猪圈里的耗子们就幸运多了。小黑猪从住进圈里的那一天起,就认识了这些小妖们。小黑猪甚至想,小耗子都长我这么大多好,也会有一个大大的圈住着。为了让那几只小耗子,能及时出来分享一些吃食,小黑猪吃槽子里的泔水时,故意把“吱吱”的声响弄大。小耗子的家,不管是在墙底下,还是在稍远一点的地方,只要有小黑猪“吱吱”的吃食声,它们就会有吃食分享,就会有奔跑的快乐。
   喜欢小黑猪声息的,还有槽子底下的一窝蚂蚁。小花狗、小耗子离开后,蚂蚁就排着整齐的队伍来打扫战场。它们的家,离寻找食物的场子太近了。我家门前那棵柳树下的蚂蚁,要爬到几丈高的树冠中去寻找食物,总是来来回回地奔波着。有时,我常常看见一只蚂蚁,在野外孤苦伶仃地行走着,真的担心,它就是在我家门前柳树下住着的蚂蚁。或许,它是在柳树上寻找食物时,被大风吹丢了,不能再找回自己的家。
   槽子里所有细小的食渣,都被蚂蚁们有秩序地运走了,运进了它们修筑在槽子底下的巢穴里。我看见,蚂蚁在搬运食物时,时常三五成群甚至整支队伍在槽子的沿上停下来,相互触碰,像是在进行一场联欢活动或庆祝演出。我听不见,也看不懂。这个时候,小黑猪趴在窝里“呼呼”得最是惬意。蚂蚁们的仪式,一定是为小黑猪催眠的。有了槽子里细小的食渣,蚂蚁家族就可以饱食无忧了。
   小黑猪趴在窝里“呼呼”的时候,总有几只麻雀飞进来,落在它的嘴巴边。小黑猪嘴巴的短毛上积挂着许多的食渣,像寒冬早晨人的胡须上挂着的一层白霜。麻雀们不是奔着小黑猪的长相来的,它们喜欢的是小黑猪毛尖上挂着的食渣的味道。麻雀们甚至踩在小黑猪的嘴巴上,一口一口地啄食着。小黑豬却闭着眼睛,就是被啄醒了,也会佯装一个甜甜的酣睡态。
   小黑猪死了,猪圈里的一切会发生改变吗?母亲已经蹲在了小黑猪的身边,一遍一遍地梳理着它的体毛。母亲抱起它,紧紧地抱起它,向房宅东边的李子树下走去,身后跟着我和妹妹们,也跟着那条小花狗。在李子树下的土壤中,母亲为小黑猪找了一个新的家。我知道了母亲的用意。母亲把小黑猪埋在李子树下,是想让它的分量变成养料,在我家的李子树上,开出一树花香来,结出一树果红来。
   母亲凝望着李子树下湿润的新土,慢慢地蹲下来。“你走吧,再托生一头小猪,还来我们家。”母亲的话,声音不大,但我们都听得清。我看着母亲,看着妹妹们,也看着眼前湿润的新土,心里悄悄地说,等你回来了,我们还挖最鲜嫩的野菜,捋最鲜嫩的榆树叶给你吃。我知道,用不了多久,我家的猪圈里,还会有新的声息“哼哼”起来。
其他文献
你是不幸的  八点零的震级使你在瞬间蒙受劫难  你是幸运的  你有十三亿同胞及四海五湖的大爱温暖  你的昨天在记忆中永驻  你的明天在希望中诞生  伤痛短暂而悲壮  生活在动力中常新  摧不垮的信念使你坚强再坚强  你以不息的生命告慰逝去的亲人  你以前进的步履书写未来的华章  我心中的汶川啊  我至亲至爱的汶川  让我们的心紧紧贴在一起  你又是一座民族的丰碑  今天,是妻的生日  这是一个平常
期刊
母亲进城  晨曦,母亲叩门  拎着十八弯乡道的馨香  一包包捆紧的相思  还睡着回笼觉  季节更替轮回  可母亲的头发  似深秋的芦絮,泛起了白  教书三十载  天南地北学子问候时  仿佛地域在浓缩  岁月时有虚空  静寂的夜,台灯下  一杯腾腾的热茶  渐渐地卸着叶脉的光辉与葱笼  父亲胸中装着三山五岳  父亲爱喝酒,常约三两好友  酒酣处  歌声会牵回草原的辽阔  父亲爱研墨,字传乡里邻间  
期刊
姥姥  当铁钩推着钢圈去追风时  拄着花椒木拐杖  迈着三寸金莲的姥姥  却总能追上我的童年  那条长烟杆里的咳嗽  袅袅地竟跟云朵走了  翻晒脸上的褶皱  大棉袄里的后脊梁  总是姥姥挠得最止痒  在趔趄的生活里  “欺负”她成了插曲  已当爷爷的“外甥狗”  天真梦想着穿越  能懵懂地再欺负一回姥姥  那样的人间  该是怎样的奢侈  父亲  脐带汇成的河流  奔涌滔滔  铁样的阔肩,一恍惚  
期刊
瓷器之歌  月亮是一件瓷器,而星星  是瓷器里的一个大类。把它们  若隐若现,摆在天上  夜空是最美妙绝伦的展厅  白云在风中,把瓷器梦幻一面  演绎得淋漓尽致。而白鸽  是自带翅膀的瓷器  优雅从容,从枪炮上方飞过  白花娇弱,不惜冒着破碎危险  在旷野摆出,瓷器的圣洁  而远山的冰雪,最能够体现  大型瓷器的庄重、肃穆  浪花是另一种瓷器,大海  一次次举过头顶。而米粒细小  代表着最卑微的瓷
期刊
突然有这么一天,几个形迹可疑的人站在杜梨树下小声议论着。他们的眼里露出惊喜,像采矿人采到一块金子。甚至有人伸手抱住了杜梨树。  干什么,你们干什么?  刘锄头一声喝,搂树的那双手收了回来。  老人家,这棵树卖不卖?如果卖,我出这个数。说话的人伸出三根手指。  三万?刘锄头说。  老人家真会说笑话,那人往刘锄头这边走过来,三千,不是一棵杜梨树,我哪会出这个价。  就是,不少了,搁往年能盖一栋房子。旁
期刊
在这个众彩纷纭的网络世界,像我这样至今不用微信的人俨然成了“另类”。有朋友嘲笑我说:“没看到全屯子人连扫马路的,蹬三轮的,卖白菜的都抽空在微信上聊天、观景吗,你还这样老守田园,是要被社会淘汰的,还是作家呢!”对此我很不以为然。   我的不用微信,并非是排斥新生事物,也不是忙到没有时间去看一眼微信。其实我对新生事物,特别是文化艺术界的新生事物历来极为关注,早在9年前就曾经有过自己的微博。那是2008
期刊
一   董茶的学妹,不,应该是前女友。他毕业离京跟学妹分手后,就一直在锲而不舍地“修复”,而且再也没有与其他女孩有半点的“缘分”。   一年来,他总梦想着能跟学妹死灰复燃重温旧梦。他知道自己当年行事草率,负心在先,所以执意修复、找回丢失的“爱情文档”,但这没有用。打电话,学妹不接。聊QQ,学妹潜水。微信,拉入黑名单。然而……   一年前,董茶毕业时正值家乡搞“一街一品”的茶艺街建设。所以,学妹的眼
期刊
今年五·一黄金周,我和朋友携着海潮般的激情,从波涛汹涌的乐清湾驰向群峰巍峨、潭清溪碧的雁荡山中。   我急于寻觅气象万千的雁荡飞瀑,它牵动我太久的憧憬与思绪。庐山瀑布赠于诗仙想象的翅膀。那么,雁荡山飞瀑能赋予我什么呢?   蒙蒙细雨打湿了去三折瀑的石板小路,我与伙伴们在寂静的群峰间行走。   山溪哗哗地响在脚下,雨滴在绿芭蕉的阔叶上轻捷跳舞,蝉翼般淡薄的雾悄悄遮住害羞的翠峦叠峰……我搞不清脚下的路
期刊
惯常的短发,瓜子脸儿,细长的永远含着笑的眼睛,定格在黑白照片中,构成了二姑全部的音容笑貌。   看着二姑的遗像,透过照片仍能感受到老人家春风拂面的暖。   晚辈们围在她的遗体旁,听丧礼司仪说:亲人们都多看几眼吧,再不看就看不到了!我的泪水夺眶而出,一向惧怕亡者的我到二姑近前望了又望,竟然没有丝毫怕的感觉,看到她老人家的面容,感受到的依然是她的温暖和慈爱。   二姑是我家先生的姑姑,是孩子爷爷
期刊
序曲  流水早已风声遍布。阴谋和情话一样动听斑驳和斑斓一样好看  免于纷争。隐去了姓氏,隐去黄连的苦  以单名为款  不诉琴箫,不念真经  墨是黑色的。背景泛着岁月的黄  行书不够潦草  就多一些碎片,轮廓是最好的角落  既然人间已无烟火,江湖又多寒光  索性废了五官  宣纸是疆土,笔画是阡陌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合十便是天下  桃花煮雨  三月的天下,是桃花的  起伏的春风,起伏的东山,一树一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