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商法的交易安全研究

来源 :资治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rgw919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伴随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不断地加快,我国商品贸易发展迅速。在商品交易的过程中,应该有相应的法律对交易的安全进行有效的保护,确保商品交易的顺利进行,我国民商法对此保护也在不断加大力度。本文以民商法中对交易安全的保护进行详细的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民商法;交易安全;研究
  前言
  民商法是我国法律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本文针对民商法律中对交易安全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民商法的条款中对交易行为进行了明确的规定,通过合理有效的实施,有利于保障商品交易的安全,保障经济建设,构建法治社会。
  一、概述
  1.什么是民商法。民商法,指的是民法和商法。其中民法当中又包涵了债权法、侵权行为法、物权法、人身权法、婚姻家庭法、知识产权法以及继承法等各种法律;商法当中又包含了商行为法以及商主体法,涵盖了企业法、公司法、票据法、保险法、海商法、破产法等各种法律。民法和商法的关系,有两种体例:一是民商合一,一是民商分立。
  2.交易安全概述。如果要对交易安全进行研究,首先要研究民商法在我国商品交易安全当中的真正内涵,笔者认为其中主要包含了下列四点。第一,交易行为安全问题。指的是交易的过程当中财产权利转移的相关法律行为。交易活动当中,通过法律来规范交易双方存在的交易行为,以确保交易整个过程的安全性。第二,动安全。我们所说的动安全,指的是交易的过程当中会取得的各种新的利益。第三,静安全。我们所说的静安全指的就是国家法律对于公民合法财产进行的保护,使公民合法财产不会在交易当中被任意夺取,要按照我国民商法的各种法律条款来规范其交易行为。第四,保护公民的善意交易。
  二、民商法对交易安全的保护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商品种类增加,交易类型日益多样化。在商品交易中的风险增加更多,这些交易安全的存在,损害了交易主体的利益,同时也影响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建设。法律具有保护效益,针对交易安全中风险的存在,民商法对商品交易的交易安全进行了保护,同时针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进行补充和完善。下面对民商法中的保护交易安全进行具体研究。
  1.民商法中的外观主义与交易安全保护。外观主义的目的在于保证交易中的交易公平,保护交易双方的交易安全。在民商法中,外观主义主要体现在票据方面。包括票据的证明力,票据的文义性等。外观主义在交易安全中扮演法律证明的角色,同时也是维护权利的一项重要依据。民商法中外观主义的表现类型主要有:(1)动产和不动产善意取得。对动产和不动产的占有是动产的动产使用权的表现,(2)票据权利的善意取得(3)对商事、社团登记的信赖。民商法中的外观主义对交易安全保护首先可以实现交易风险分担。
  2.民商法中的公示主义与交易安全保护。公式主义主要是指,将民商事作为主体对于其利害关系相关的利益营业事实要承担公示告之义务的相关法律要求。公示主义的完善对民商发中交易安全的保护往往在下列方面有所体现:第一,民商事登记当中,必须以登记事项公告的相关规定为依据严格执行,以确保民商事登记活动的全面性。第二,在以往的交易当中,只往往过于重视公示登记所具备的效力,将公告的效力忽视。进而导致了公示制度所具备的效力并不高,在今后的发展中,应更加注重制度的相关完善,从而保证公示制度的效力。
  3.民商法中的强制主义与交易安全保护。法律可以说是强制的一种效应,能够全面地约束公民的行为。在民商法当中所包含的多个条款均是为了约束公民的财产、商业以及贸易等各个方面的交易行为。公民一旦对这些法律进行触犯,就要依据法律中的相关条款进行相应的处罚。例如,在《公司法》的第十九条当中明确规定,如果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必须由我国国务院授权的相关部门批准之后才能营业。
  4.研究民商法当中的诚实信用基本原则。在我国的民商法当中存在的诚实信息原则,是一种具有平衡性、补充性以及不确定性特征的条款,其中补充性是我国民法中非常显著的一种特征。民商未能当中的诚信原则补充条款与一般的补充条款不同的是:一般补充规定主要是在当事人在相关问题没有任何约定的基础上才会在合同当中成为当然补充条款,但是诚实信用原则下,不管当事人有没有特别的约定,都会当然地成为合同的必须补充条款。诚实守信原则体现了国家干预,它能够促使相关人员认真履行自己的义务,保证交易质量,保护交易安全。此时诚信原则在补充合同中的具体规定是不足的,但是诚信原则具备较强的强行力,所以当事人不能够以特别约定为缘由将诚信原则适用排除。
  三、结语
  通过本文的探讨,对民商法中保护交易安全的内容有了大致了解。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商品交易形式将更加多样化。民商发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以后的发展中将会假如更大条款,更加适应中国的国情和社会发展状况,确保商品的交易安全。同时,相关人员也应加大研究力度,发挥民商法对交易安全的最大保护力度,促进法制社会的建设和商品交易的安全。
  【参考文献】
  [1]丁南,贺丹青.民商法交易安全论[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06:64-69
  [2]张世伟.民商法对交易安全的保护探析[J].法制与经济,2015,19:119-120
其他文献
【摘要】“理想类型”方法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思想的核心心位置,既是韦伯在社会科学方面认识论的集中体现,同时又是其社会研究的基本概念工具。理想类型不是对实际社会存在的概括,只是理论家为了分析现象、理解现实而构想的理论模式,它是韦伯试图为社会科学研究奠定坚实的逻辑基础而建立的。  【关键词】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理性类型  一、韦伯简单介绍  马克斯·韦伯(1864-1920)是近代社会科学发展史上最
期刊
【摘要】《共产党宣言》对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本文将做一探讨。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共产党人;历史使命  《共产党宣言》是一个伟大的宣言,虽然100多年过去了,但今天重新温习这部伟大的著作,我们仍可清晰地体味到其中无尽的精神力量,仍可清晰地感受其对共产党人的使命要求,这些都是我们实现共产主义理想不竭的动力。  一、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共产党
期刊
【摘要】所谓人名,顾名思义就是人的姓名。人名在人们的日常社会交际中非常重要,是各自信息交流的重要符号。人名是种社会语言现象,它映射着社会历史、民族关系、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时代特征及文化传统。人名是社会成员的标记,在很大程度上折射着社会成员的思想、民族信仰和心理、审美观念,所以人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语言及文化资源。蒙古族人名文化是中华民族姓名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充实和丰富了中华民族姓名文化。 
期刊
或许是资讯所限,或许是不曾细心查阅,这般单单的将大陆与台湾两地的外交过往,用同一个时段为轴,以双方外交长官自述的方式呈现出来,冲击力于我可想而知。同时、同地、同背景,而阐述主体所处立场却是截然对立。这种剧烈碰撞的背后,似乎能够更为清晰与直观地获知整场事件的真相所在。  人们经常说读后感悟更多的应该来自于情感与哲理,但这段南非建交风潮的探寻,却多了对方法的体悟。而方法的升华,也由此为所得“情感与哲理
期刊
【摘要】作为全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文化在全球化时代如何发展不仅是中国本身的重要问题,也是世界文化变迁的重要问题。这不仅影响到中国民众的文化生活,而且影响到中国社会其他层面的发展方向,还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世界文化的前景。  【关键词】全球化;世界文化;中国文化  作为全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文化在全球化时代如何发展不仅是中国本身的重要问题,也是世界文化变迁的重要问题。这不仅影响到中国民
期刊
【摘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文化陈述,包括以政府为主体的供给力量、以企业为主体的市场力量和以社会组织、群众等为代表的社会力量,共同构成了我国农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设格局。  【关键词】现代公共文化服务;农村;主体  一、政府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最主要的供给力量  政府是农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最主要的供给力量。但核心力量并不代表政府是“全能”的,政
期刊
【摘要】二战后,中东局势动荡不堪,历经了几次中东战争以及近些年来爆发的“阿拉伯之春”革命浪潮。但作为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叙利亚、伊拉克等国的邻国,约旦王国的政局几十年来始终保持相对稳定,身处乱局之中却始终能独善其身,其原因值得人们深思。本文主要分析约旦是如何维护其政治和社会稳定。  【关键词】中东局势;乱局;政局稳定;原因  一、约旦维持了开明的二元君主立宪体制,民主化程度较高  约旦是世袭君主立宪
期刊
【摘要】接受美学,为文学翻译研究和文学批评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本文从姚斯所提出的接受美学角度对比郑振铎和冯唐翻译的泰戈尔英文诗集《飞鸟集》。通过对读者视野期待的分析而寻找译者如何综合运用各种翻译方法来实现原文和译文读者的视野融合。  【关键词】接受美学;期待视野;视野融合;《飞鸟集》  一、研究背景  1.作品简介。《飞鸟集》是印度诗人泰戈尔的代表作之一,它包括325首清丽的无标题小诗。《飞鸟集
期刊
【摘要】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所谓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  【关键词】文明;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环境  一、文明与生态文明的概念  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
期刊
【摘要】农业生态环境是农业发展的基本生产条件,农业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产品市场的安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基于环境伦理学的视角提出了农业生态环境治理“共同负担为主,污染者负担为辅”的财政分担方式,“以经济激励为主,行政管制为辅”的管控方式、“生态补偿和生态税费相结合”的管控手段、“以源头治理为主,末端治理为辅”的管控模式,以及“大力发展有机生态农业”的管控措施。  【关键词】环境伦理学: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