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 结合我院门诊早产儿视网膜病(ROP)的筛查情况,对该病的特点以及临床意义进行探讨;方法: 从我院2012年1月-2014年6月门诊接收的ROP筛查的低体重儿、早产儿等新生儿中选取126例,对其ROP筛查结果进行回顾分析,探讨体重以及胎龄在该病中的因素;结果: 18例患儿表现出不同程度的ROP表现,共有30只病眼,ROP患儿中40%(4/10)患儿胎龄<30周,50.00%(9/18)ROP患者体重<1500g,故低体重以及低胎龄均时导致其ROP的主要因素;结论: 在早产儿视网膜病中,患儿都具有低胎龄、低体重的特点,而在门诊筛查中通过有效的分析可及时掌握早产儿视网膜情况,并及时给予患儿有效治疗,在提高早产儿生存质量上有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早产儿视网膜病;特点;筛查
随着新生儿医学技术的快速进步,新生儿的临床救治水平也有了显著提升,这使得越来越多的早产儿成功治愈,并健康成长。早产儿视网膜病(ROP)是一种以早产儿视网膜血管出现异常为主要表现的双眼疾病,该病多出现在低体重或者早产儿中,情况严重的患儿,还可导致其终生失明。尽管到了该病的晚期,可运用玻璃体手术对患儿进行治疗,但这势必会给社会、家庭造成较大的经济和精神负担。为此,加强ROP的早期筛查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更是提高ROP的临床治疗和预后效果的关键,现结合我院在ROP筛查的相关情况,对其特点和意义进行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工选取126例研究对象,所有对象均选自新生儿科出院2012年1月-2014年6月门诊接收的ROP筛查的低体重儿、早产儿等,孕周时间为28-40周,产儿出生体重为1000-2000g,其中4例为双胎,10例孕周低于30周,18例产儿出生时体重低于1500g。
1.2 检查方法 首先采用复方托吡卡胺眼药水滴入需要接受ROP筛查的儿童双眼,且保持15min滴入1次的方式进行散瞳,共进行3次。在这个过程中,对新生儿的家长讲解ROP筛查的重要性和具有筛查方法,确保家长能够配合筛查工作,同时签订知情同意书。采用儿童开睑器进行开睑,采用倍洛喜行表面麻醉,间接检眼镜结合+28.0D非球面镜以及巩膜压迫器对新生儿的眼底进行检查,观察受检新生儿的视网膜情况,重点了解血管发育情况,并及时对相关异常情况进行登记录。
1.3 诊断标准 本次研究以国际ROP会议1984年所拟定的《ROP国际分类标准》以及后期相关修订标准[1]对患儿进行确诊。根据患儿眼部病变情况可将视网膜分为3個区,分别为:①Ⅰ区:将视乳头作为中心,将视乳头与黄斑中心凹之间的距离的2倍作为半径,在这个圆周内即为Ⅰ区;②Ⅱ区:同样将视乳头作为中心,从Ⅰ区到鼻侧锯齿缘之间的距离为半径,所画出的圆形排除Ⅰ区之外的外环形区域即为Ⅱ区;③Ⅲ区:排除Ⅱ区之外所剩下的颞侧区域即为Ⅲ区。根据病变范围可将其运用眼底的钟点数(1-12点)来进行表示。根据标准可将病变程度分为1-5期,分别为:①1期:视网膜在有血管和无血管之间产生分界线;②2期:分界线表现为较为显著的增高和增宽,同时分界线呈现为嵴样隆起;③3期:在嵴处表现出纤维血管膜增生,同时伸入到了玻璃体;④4期:在纤维血管膜牵拉部分出现视网膜脱离,根据其是否致使黄斑为受累及可将其分为表示为未累及(4A)以及累及(4B)期;⑤5期:表现为全视网膜脱离,同时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漏斗状。
1.4 随访 所有未出现眼底血管异常情况的早产儿,均给予其每两周的眼底检查,直到早产儿的胎龄矫正,达到42周。针对出生后非常不稳定的患儿或者曾经有过吸氧史的早产儿,在对其进行眼底检查时,即使未出现血管异常情况,但完成胎龄矫正之后,仍然应以每两周一次的频率给予其眼底检查。
2 结果
2.1 早产儿ROP筛查结果 本次研究所选取的126例新生儿,共对252只眼进行检查,其中18例表现出不同程度的ROP表现,其中12例表现为双眼患病,6例表现为单眼患病,共有30只病眼,ROP的患病率达到了11.90%;30只病眼中,男孩23只,女孩7只,左眼11只,右眼19只;5只为Ⅲ期,6只为Ⅱ期;15只为Ⅰ期,3只在接受检查时,已经出现了退行性病变,1只在检查中发现 有视网膜末梢血管轻度扩展,但并未形成分界线。
2.2 ROP发病因素 根据表1ROP患儿与非ROP早产儿胎龄以及体重的对比结果来看,可以观察到在ROP患儿中,低体重以及低胎龄均时导致其ROP的主要因素。当然这两大因素并非唯一的致病原因,感染、酸中毒以及基因多态性等也是致病的主要原因。
3 讨论
在我国新生儿医疗技术水平快速提升的同时,早产儿成活率也在随之提升,这使得早产儿的生存质量成为了当前关注的热点话题。ROP是早产儿中非常多见的一种疾病,该病的发病率随着早产儿成活率的提高不断攀升,截至目前为止,我国年平均150-200万早产儿中就有30-40万早产儿表现为不同程度的ROP[2]。加强门诊ROP筛查力度,是当前治疗ROP的重要措施。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来看,在ROP中患儿主要表现为低体重、低胎龄,为此在对早产儿进行筛查的过程中,我们应当更加注重对低体重、低胎龄早产儿的筛查,一旦发现有ROP表现必须及时给予其临床治疗,确保治疗效果和预后效果均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 沈璟,李杨方,吴茜,等.早产儿视网膜病(ROP)筛查及早期干预临床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6):1131-1132,1034.
[2] 张应金,黄建伟,黄润忠,等.早产儿视网膜病筛查及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2,8(2):164-167.
关键词:早产儿视网膜病;特点;筛查
随着新生儿医学技术的快速进步,新生儿的临床救治水平也有了显著提升,这使得越来越多的早产儿成功治愈,并健康成长。早产儿视网膜病(ROP)是一种以早产儿视网膜血管出现异常为主要表现的双眼疾病,该病多出现在低体重或者早产儿中,情况严重的患儿,还可导致其终生失明。尽管到了该病的晚期,可运用玻璃体手术对患儿进行治疗,但这势必会给社会、家庭造成较大的经济和精神负担。为此,加强ROP的早期筛查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更是提高ROP的临床治疗和预后效果的关键,现结合我院在ROP筛查的相关情况,对其特点和意义进行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工选取126例研究对象,所有对象均选自新生儿科出院2012年1月-2014年6月门诊接收的ROP筛查的低体重儿、早产儿等,孕周时间为28-40周,产儿出生体重为1000-2000g,其中4例为双胎,10例孕周低于30周,18例产儿出生时体重低于1500g。
1.2 检查方法 首先采用复方托吡卡胺眼药水滴入需要接受ROP筛查的儿童双眼,且保持15min滴入1次的方式进行散瞳,共进行3次。在这个过程中,对新生儿的家长讲解ROP筛查的重要性和具有筛查方法,确保家长能够配合筛查工作,同时签订知情同意书。采用儿童开睑器进行开睑,采用倍洛喜行表面麻醉,间接检眼镜结合+28.0D非球面镜以及巩膜压迫器对新生儿的眼底进行检查,观察受检新生儿的视网膜情况,重点了解血管发育情况,并及时对相关异常情况进行登记录。
1.3 诊断标准 本次研究以国际ROP会议1984年所拟定的《ROP国际分类标准》以及后期相关修订标准[1]对患儿进行确诊。根据患儿眼部病变情况可将视网膜分为3個区,分别为:①Ⅰ区:将视乳头作为中心,将视乳头与黄斑中心凹之间的距离的2倍作为半径,在这个圆周内即为Ⅰ区;②Ⅱ区:同样将视乳头作为中心,从Ⅰ区到鼻侧锯齿缘之间的距离为半径,所画出的圆形排除Ⅰ区之外的外环形区域即为Ⅱ区;③Ⅲ区:排除Ⅱ区之外所剩下的颞侧区域即为Ⅲ区。根据病变范围可将其运用眼底的钟点数(1-12点)来进行表示。根据标准可将病变程度分为1-5期,分别为:①1期:视网膜在有血管和无血管之间产生分界线;②2期:分界线表现为较为显著的增高和增宽,同时分界线呈现为嵴样隆起;③3期:在嵴处表现出纤维血管膜增生,同时伸入到了玻璃体;④4期:在纤维血管膜牵拉部分出现视网膜脱离,根据其是否致使黄斑为受累及可将其分为表示为未累及(4A)以及累及(4B)期;⑤5期:表现为全视网膜脱离,同时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漏斗状。
1.4 随访 所有未出现眼底血管异常情况的早产儿,均给予其每两周的眼底检查,直到早产儿的胎龄矫正,达到42周。针对出生后非常不稳定的患儿或者曾经有过吸氧史的早产儿,在对其进行眼底检查时,即使未出现血管异常情况,但完成胎龄矫正之后,仍然应以每两周一次的频率给予其眼底检查。
2 结果
2.1 早产儿ROP筛查结果 本次研究所选取的126例新生儿,共对252只眼进行检查,其中18例表现出不同程度的ROP表现,其中12例表现为双眼患病,6例表现为单眼患病,共有30只病眼,ROP的患病率达到了11.90%;30只病眼中,男孩23只,女孩7只,左眼11只,右眼19只;5只为Ⅲ期,6只为Ⅱ期;15只为Ⅰ期,3只在接受检查时,已经出现了退行性病变,1只在检查中发现 有视网膜末梢血管轻度扩展,但并未形成分界线。
2.2 ROP发病因素 根据表1ROP患儿与非ROP早产儿胎龄以及体重的对比结果来看,可以观察到在ROP患儿中,低体重以及低胎龄均时导致其ROP的主要因素。当然这两大因素并非唯一的致病原因,感染、酸中毒以及基因多态性等也是致病的主要原因。
3 讨论
在我国新生儿医疗技术水平快速提升的同时,早产儿成活率也在随之提升,这使得早产儿的生存质量成为了当前关注的热点话题。ROP是早产儿中非常多见的一种疾病,该病的发病率随着早产儿成活率的提高不断攀升,截至目前为止,我国年平均150-200万早产儿中就有30-40万早产儿表现为不同程度的ROP[2]。加强门诊ROP筛查力度,是当前治疗ROP的重要措施。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来看,在ROP中患儿主要表现为低体重、低胎龄,为此在对早产儿进行筛查的过程中,我们应当更加注重对低体重、低胎龄早产儿的筛查,一旦发现有ROP表现必须及时给予其临床治疗,确保治疗效果和预后效果均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 沈璟,李杨方,吴茜,等.早产儿视网膜病(ROP)筛查及早期干预临床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6):1131-1132,1034.
[2] 张应金,黄建伟,黄润忠,等.早产儿视网膜病筛查及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2,8(2):164-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