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敌于国门之外?

来源 :管理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xinhuiai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规模,正在不断快速增长,已引起了全球瞩目,其中有成功的经验,但有不少企业也收获了惨痛的教训。招银国际投资银行高级副总裁郑磊认为:“对外直接投资曾经一直是专属于发达国家企业的经营活动,相关理论也主要是由发达国家的经济学家建立的,这些理论在解释发展中国家跨国经营时碰到了问题,因此,更无法起到理论指导的作用。”长期关注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实践的经济学博士郑磊,试图以中国企业为观察平台,通过解析二十多个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案例,建立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模式,并运用经济学实证研究方法进行检验,他写作的《海外鏖兵》一书对即将开展跨国经营的中国企业提出了建议。本刊记者就中国企业跨国经营问题采访了郑磊。
  
  管理学家:中国企业全球化最大障碍是什么?如何克服?
  郑磊:中国企业的全球化经营中碰到的障碍很多,既有本体的问题,也有环境的问题。就企业本身来讲,最大障碍还在于企业的各项准备不足,在这样一个“世界越来越平”的时代,尽管仍会有国与国间的各种保护主义做法,但整体上看,国家间的物理界限在模糊,人员、商品和资本的移动规模都空前庞大,并还在不断扩大。广义上讲的跨国经营当然也包括国际贸易,众所周知,中国企业生产或代工的产品20年前就已经大踏步地走向世界各地,陈列于欧美发达国家商场的货架,走入了千家万户。所以说,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并非一个遥不可及的事情。但是,也不能将这件事看轻,我们一般认为,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应在海外建立一定的经营实体,而不只是单纯地出口产品。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企业跨国经营有成功案例,但失败也往往很惨烈。有不少企业已经有了一定的实力和向海外扩张的需要,但却屡屡碰壁,折戟沉沙或陷入尴尬,究其根本原因,还是企业在对国际市场的理解、管理水平、企业文化、跨国经营人才以及资金等方面都存在严重不足。如何克服这些劣势,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我注意到,中国的对外开放和引进外资,其实对于培养我国第一代跨国经营的企业,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尽管我们现在检讨引进外资政策,认为用市场换技术的方式未见明显成效,但不能否认的是,正是合资和独资企业帮助中国培养了大批现代管理人才和产业工人,而通过与这些企业做生意,也提高了本土企业管理者的认知水平和技能。跨国经营犹如婴儿学步,在没会跑之前,必须先走稳,这是必须经历的准备过程。企业的素质不同,行业性质不同,所需的时间可能不同。另外,企业也应该充分抓住和利用好外部有利的机会,加速成长。
  
  管理学家:您认为中国企业在什么情况下必须全球化?
  郑磊:其实,所有中国企业都已经是在一个全球化了的市场中竞技了,只是有些企业更靠近竞争的前沿阵地,而有些暂时还没有感受到紧迫的危机。这是因为,中国市场早已经向世界开放,随着WTO承诺逐步履行,受到保护的市场领域越来越少。沿海企业处于前沿,内地企业位于后方,但是,没有一家企业不会在市场上碰到国外品牌的产品竞争。即使今天还没有,明天也会有。国际化是无法回避的选择。我们需要考虑的只是具体的战术,如主动出击,御敌于国门之外还是关门打狗,在本土与敌决战。企业目前还有准备的时间。
  
  管理学家:中国企业在海外开设分子公司和收购之间,如何选择?
  郑磊:这就是绿地投资和并购两种方式的选择,答案并不惟一。具体如何选择,视外部环境和企业自身情况而定。外部环境因素,比如所在国家的政策导向、行业的特点、市场竞争状况等等,企业自身要考虑的是发展的需要、能力、阶段以及战略等等。尽管选择各异,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如何对企业有利,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企业应该在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之间做出选择。这是企业走出去初期的选择,随着时间变迁,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可以根据形势的变化调整投资方式。
  
  管理学家:中国本土企业如何应对跨国公司的挑战?
  郑磊:市场开放以后,跨国公司大批进入中国,现在全球五百强基本都在中国设有商业机构,应该说,中国市场已经是一个国际企业巨头竞争的主战场了,即使本土企业不走出去,也不得不面对这种挑战。应对跨国企业的挑战,就本土企业目前的情况来看,不如说是如何才能更好地“与狼共舞”,能生存下来就是胜利,在与跨国企业同台竞争中,学习对方,了解对方,提升自己对国际市场和商业的理解,锻炼自己,提高能力,这是本土企业需要做的事情。本土企业需要一段发展时间,之后才可能获得挑战对方的资格。
  
  管理学家:您怎样看待中国大型国企的海外投资?这些企业该如何走出去?
  郑磊:中国大型国企的海外投资既有优势也有劣势。优势在于有国家支持,自身的资金实力也很优厚,劣势除了本土企业特有的那些问题之外,国有背景也受到一些西方国家的猜忌。中石油、中铝、中海油等企业在收购过程中遭遇的挫折,很大程度上与此有关,说明国有企业海外投资,光有雄厚的资金是不够的,反而可能适得其反,比如我国大型国企在收购资源类外企时,急于求成,缺乏策略,开价远高于竞争对手,引起对方国家对我国企业并购动机的怀疑。国有企业走出去,应扬长避短,一方面弱化企业的国有背景,如在海外建立非国有独资的资本运作平台,或者先借助民营企业收购,之后再转售给国有企业等方式,另一方面,国有企业的民营化和市场化进程还应加快,应该认识到,市场经济仍将是全球的主流模式,国企虽可以存在,但并不是企业的常态,在这方面,也需要国际化。
  
  管理学家:有一种说法,说中国是单一文化的国家,中国人缺乏管理多样性和扁平组织的能力,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如果存在,如何克服?走出去的企业是不是应该雇佣“海归”做管理?
  郑磊:中国并非是单一文化的国家。中华文化是以儒家为基础和主线,融合了其他民族文化和域外文化,但这不应是中国人缺乏管理多样性和扁平组织能力的理由。
  毋庸回避,中国人确实缺乏这样的能力,这和中国文化中根深蒂固的等级制有关,它是一种垂直分层结构,而不是扁平化的。中国的政治文化中也缺乏民主传统,因此与处于强势的西方管理文化是不太兼容的。这也导致了中国式管理的说法,似乎中国管理是与当代管理不同的理论分支。我不同意将中国管理与一般管理区分开来的做法。管理中有共性,但具体到每个国家、每个企业又会有其特质性,没必要夸大这种区别。在国际化的氛围中,我们更应该存大同,融入主流管理文化之中,这样才是顺势而为,才能有所发展,与世界潮流同步。
  克服这样的问题,不是一天两天或者一年两年的事,企业家只要坚持实事求是,依照商业逻辑行事,必然会对自己企业的做法进行调整,日积月累,潜移默化,中外管理必然会逐步靠拢,有机结合。走出去的企业,一般而言应尽量遵循本地化的方针,当然如果能在所在国雇佣到了解中国文化的外籍或者华裔员工,对于化解文化冲突是有帮助的。“海归”如果符合这个条件,当然可以吸纳进来,并不是说,只要是“海归”就适合担任这类企业的管理人员。
  
  管理学家:收购海外企业后,如何整合?而中国人自认为的“优秀企业基因”注入被收购企业,会不会激起人性的反抗?
  郑磊:收购海外企业后,整合是决定成功与失败的关键步骤。企业进入整合阶段后,先应采取“止血”步骤,这包括费用节流和留住关键人员。在初期,因为人心浮动,沟通不足,在经营方面容易出现巨大波动,首先要做的事是稳住局面,之后再逐步对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进行微调。在这方面,联想并购IBM是一个值得学习的案例。
  至于某些人自认为的“优秀企业基因”,我认为,如果中国企业并购的是发达国家的企业,这种基因相对而言是没有优越性的,处于相对劣势。中国企业并购西方发达国家企业之后,一般无法驾驭外籍员工,往往与这种文化落差有关。处于较落后水平的管理很难统御处于较高管理水平的外企,此时强行推行中式管理必然遭遇更大的心理和行动上的逆反,反而恶化了被并购企业的经营局面。
  即便是并购较不发达国家的企业,也不能不考虑实际情况,盲目地将自己的一套强行推行。我们应该承认不同文化和种族之间的“排异”现象。尽管并购后总是存在一种强势文化,但更重要的还是融合和靠拢。
  
  管理学家:书中的案例,除了通信设备制造业之外,其他好像都是技术相对成熟的行业,比较优势似乎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那么对于高研发投资的行业,中国还有希望吗?
  郑磊:比较优势在对外投资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比较优势的内容是随时间变化的。中国过去乃至现在的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初级劳动力资源丰富,因此,中国此前走的是劳动力密集型发展之路,成为了全世界的加工场。
  随着中国人口教育水平的提高,如果人口红利能维持一段时间,就会发现,中国未来会逐步出现中高级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情况,此时,中国的研发能力获得提升,同时研究人员的成本要比西方发达国家低很多,那么,我们的产业技术升级就会大量发生。届时,对于技术发展较新较快的领域,中国是有机会超前的,做出质量相似而成本更低的产品,仍能在性能价格比方面体现出竞争优势。所以说,假以时日,中国在需要高研发投资的行业仍是有希望的,因为同样的投入,可以雇佣更多优秀的头脑,这就是华为能够在世界通信设备领域出位的原因之一。
  但是,对于一些已经发展了很多年,而且新的技术飞跃还未有出现的机会的行业,比如化学制药,赶超的效果不明显,而在像IT、新能源等方面,中国和西方国家基本处在同一起跑线上,中国没有必然落后的理由。
其他文献
“如果你能将简单的事情弄得很复杂,最多表示你很有学问;但如果你能将很复杂的事情弄得很简单,则表示你很有智慧!”金庸小说《笑傲江湖》中的令狐冲,在成为大侠之前早已浑身功夫,但很讽刺的是,每到紧要关头却都使不上来,还需要旁人不断地提点才行。当我们了解的知识越多,会不会碰到该融会贯通、一针见血时,却只是把事情牵扯得更复杂了?    我做咨询顾问二十多年来,推动过很多次的管理变革,对于《哈佛商业评论》上的
期刊
孔茨提出丛林说的意图,是要走出丛林,实现管理学的统一。所以,他对产生丛林的原因多注意其消极一面,而忽视了丛林状态对管理学发展的积极影响。  在孔茨眼里,导致管理学界的丛林现象,主要出于以下原因:  (1)语义上的混乱。很多词汇往往有着语义的差别,就连最普遍最基本的“管理”一词,不同的学者所说的意思也是不一样的。人们常见的“组织”一词,更是各有各的用法。有人说的组织仅仅指企业,有人说的组织则包括了一
期刊
河南新密农民工张海超的“开胸验肺”事件,沸沸扬扬,引起舆论大哗。道义批评和法律评论已经说得够多了,而从管理角度似乎还没有引起人们重视。  张海超在有粉尘的企业打工数年,X胸片显示出明显的尘肺症状,多家医院作出尘肺诊断。尘肺属于职业病,按照现行法律,应当由具有资质的职业病治疗机构作出诊断,然而,具有资质的郑州职业病防治所诊断为肺结核。张海超无奈之下,到郑州大学一附院进行手术活检,确诊为尘肺三期。事件
期刊
1932年,威廉姆森出生在美国威斯康星州苏比利尔镇的一个普通知识分子家庭。苏比利尔是一个人口不足三万的小镇,绝对找不到一丝繁华的气息。威廉姆森的双亲都是一个小农庄里的中学教师,父亲教授物理、化学,而母亲则教授拉丁文、法语和德语。  威廉姆森早年曾希望成为一名律师。但由于受父亲的影响,他很快便将兴趣转向了自然科学和数学,并立志成为一名工程师。高中毕业后,威廉姆森进入了黎庞学院,攻读由该学院和麻省理工
期刊
约翰·沃克是牛津经济研究院(Oxford Economcis)主席,于1981年创建牛津经济研究院。从1973至1977年的四年间,约翰任英国财政部短期预测部门经济顾问。其后加入《经济学家》(Economist)咨询团队。1980年到布鲁塞尔任欧洲经济共同体特别顾问,协调欧共体全部成员国及美国、日本预测。1983年,约翰·沃克回到英国牛津经济研究院全职工作。  牛津经济研究院由牛津大学商学院投资,
期刊
当全球在金融危机的漩涡中挣扎的时候,探索走出困境的策略令人眼花缭乱。然而,无论是20国集团的首脑,还是昔日的金融英雄、红得发紫的经济学家、被世人奉为英雄的企业精英,都还不得不继续在黑暗中摸索前行。  相比之下,著名的、具有反叛精神的管理专家明茨伯格先生的“管理危机论”,则显得颇有新意。他认为,这次金融危机的本质是管理危机。虽然金融危机起因于各种衍生金融产品的泛滥成灾,但是,所有遭灾的企业在面对潜藏
期刊
面对国美这个似乎已经需要“文治”的“庞然大物”,陈晓希望国美“长盛不衰”。这种基业常青的梦想,若能实现,远远比那些人际微妙更引人入胜。    在一个职业经理人市场尚无梗概的新兴经济体,或者,古老权谋典故不胜枚举的国度,人们观看老板和职业经理人的你来我往,眼圈里尽是成王败寇的老戏文。至于现代商业社会的信托责任,不过沦为那些“花絮”的绿叶。  陈晓和国美的大股东黄光裕之间的微妙关系,或许算是能深入满足
期刊
宝钢金属是重新组合的“新公司”。相较于其前身—宝钢产业,其业务从三块增加到六块;通过集团注资,其净资产翻了一番;子公司二十余家。通过整合做大,做强的紧迫性显得格外突出。  市场没有耐心和时间等他们慢慢变得优秀起来。当然,他们的管理变革也继承了宝钢的经验。  一开始,宝钢金属面临一个抉择:选择一个低成本的保守方案,或者成本相对高昂的变革型方案。前者对当时的管理体系不会有大刀阔斧的改变,后者则不然。在
期刊
孔茨在管理学界影响最大的,是他提出的“管理理论丛林”。在某种意义上,孔茨的“丛林”说,比他的管理过程学派掌门人地位更为令人瞩目。他的世界级影响,一小半来自他的经典教材,一大半来自他对丛林的概括。而这二者又相得益彰。随便打开一本管理学教材就不难发现,凡是对管理思想史进行梳理的概述,基本都跳不出孔茨的“丛林”窠臼。不夸张地说,孔茨的“丛林”,等于为归纳和分析各种管理思想、管理学说构建了一个话语范式。 
期刊
企业家,尤其是成功的企业家常常被包装为深谋远虑、胸怀鸿鹄之志。实际上,他们像正常人一样迷惘—战略上的取舍难分、创新上的止步不前。  “国际化”有时候只是一种营销元素,有些企业不过参加了些许展会,就大言不惭“国际化何其成功”云云。  这个“伎俩”也适合一向坚持内生发展的苏宁电器吗?它在不久前收购了日本的Laox近三成的股份,成为其第一大股东。有将近80年历史Laox,在2002年曾经位列日本行业第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