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维度与身份焦虑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j35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全球化;节日文化;文化冲突;身份焦虑;价值维度
  
  摘 要:全球化浪潮冲击下的“土洋节日之争”体现的是基于中西文化差异而形成的文化冲突,其背后所隐藏的身份焦虑导致了人们对本土传统节日文化和外来节日的不平衡发展和文化自卑心理。从文化价值维度讲,中国的传统节日更多的具有男性特征、高权力距离和集体主义价值取向,而西方的节目更多体现弱男性特征、低权力距离和个体主义。全球化给中国带来了西方文化,也冲击了传统的中国文化,进而在社会中产生了身份焦虑。这些都体现了转型期中国民众对多元文化包容心态和驾驭能力的缺失,也暴露了全球化态势下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发展的失衡。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474(2010)05-0132-06
  
  一、引言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和信息科技的发展推动了全球化向纵深方向的发展,世界文明受到了以强大经济、军事和科技做支撑的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文化的深层渗透,表面上形成了世界不同文化的多层面对话,文化全球化似乎已然形成。但从文化的流动和世界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趋势来判断,这是不平等的对话,西方文明对非西方文明的影响要更加深远,甚至影响到了弱势文化的未来发展。于是,在全球文化同质化(homogenized)的同时出现了地方异质化(heterogenized)以示反抗,维护区域文化的地方认同(10cal identity),最终导致了文化普遍性与文化特殊性势力之间的此消彼长的拉锯过程,这个过程也被称作“全球矛盾”(global paradox)。作为东方文明古国,中国传统的历史文化经历了千百年的发展和演变,在维系最根本的文化精髓和灵魂的前提下逐步吸收外来文化,然后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改造,使其与“母”文化融为一体,这是一个很漫长的历程。但是,在全球化的推动下,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外来文化强烈的、突然的到来打破了中国文化习以为常的步伐,传统文化在短时间内对外来文化的影响力也逐步下降,于是洋文化倍受追捧,传统的文化逐渐淡化,并成为了“弱势力量”。西方的传统节日如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万圣节、感恩节等纷纷登陆,受到中国人特别是年轻群体的追捧和参与;而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等无论在节日庆祝的气氛还是中国百姓的态度上都失去了应有的地位,于是社会舆论自然就形成了两个不同的声音:保“传统”与捧“洋节”。对传统节日和洋节的两种不同看法,是因为对身份认同的不同,即中国人该不该过洋节,过洋节的还是不是中国人,中国文化和洋文化哪个更适合中国人和中国社会。
  
  二、文化价值维度视角下的中西传统节日比较
  
  当下的中西节日文化冲突,更多地体现了中西方不同的节日习俗的差异,而这些都是属于一个文化模式的社会规范体系,也指导和规约着特定文化模式下的社会群体的行为、思想和态度。从文化的基本构成来看,一般有洋葱模型(onion mode)和冰山模型(iceberg mode)两种。霍夫斯塔德(GeertHotede)的文化“洋葱模型”把某一民族的文化比喻成为一个洋葱:最外表的一层称象征物(Symbols),如服装、语言、建筑等等。第二层是英雄人物性格(Heroes),在一种文化里,人们所崇拜的英雄性格也就多少代表了该文化里大多数人的性格,因此了解英雄的性格,很大程度上也就了解了英雄所在的文化的民族性格。第三层是礼仪(RimMs),礼仪是每种文化对人和自然独特的表达方式。最里面一层是价值观(Values),这是文化中最深邃最难理解的部分,也是文化的基石,我们每天都在其中,可又意识不到它的存在。文化的冰山模式分为显性文化与隐性文化:一层是可以看得见的“典型”层次,包括行为规范和技术制品;另一层是看不见的共同“核心”层次,主要指价值观等;我们所看到的都是文化的显性部分,是冰山的一角,更多的都隐藏起来了。文化的洋葱模型和冰山模型都指向了一个共性问题:文化的核心部分即价值观是具有决定意义的文化因子,决定着该文化模式的性质和外在形式的构成和发展。
  文化习俗是文化的规范层级,受到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制约,并具有地域性和历史延续性,同时也会发生变化。节日既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更是反映社会发展与人和自然、人和社会,社会群体之间的文化互动和社会交往。文化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节日文化也不例外。我们对洋节在中国传播的恐惧和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忧虑也有深层的历史和社会原因。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诞生于农耕文明下的中国社会,从节日文化的内涵到节日文化的庆祝形式无不体现了集体主义、社会和谐的价值追求,体现了人对上天的敬畏,对祖先的怀念,对过去时光的感叹,对亲情和社会伦理的珍惜和恪守,而且还促进了人的社会化、群体的人格化,对传统节日的庆祝还可体现出家庭、社区和民族甚至文化的延续,以及血亲关系的社会人伦体系的存在。
  文化模式包括:价值模式、心理模式、物质文化、规范体系、认知体系等。其中文化的价值模式是所有模式的基础和根本。依据组织传播学理论,Hoftede发展出一套广被引用的文化价值取向模式。其中的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高权力距离与低权力距离、男性特征与女性特征维度对分析中国传统节日与全球化发展的关系,思考中国人对待“土洋节日”之争背后的文化和身份焦虑问题有深刻的现实意义(见表1)。
  


  从一般意义上来讲,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脱胎于传统的农耕文明。在农耕时代,男性主导社会的发展,社会等级制度和家庭本位的思想规定着中国人如何处理节日的礼仪和程序。传统的中国节日更加偏重对男性地位的尊重和男性利益的维护,比如,过节按要求必须回男方家过,女儿既然出嫁了。就是男方家的人,春节前后有很多的忌讳,女儿不能回娘家,否则就是冲撞传统,犯忌讳。这样的文化规定对新时代的女性来讲是最为敏感和头疼的事情,特别是独生子女政策的推行,如果仍然按照传统的随男方过节的习俗,女方和其父母就会很矛盾,进而会难以抉择。
  而且,中国的传统节日习俗体现出强烈的社会等级关系。比如在春节期间的拜年习俗强调晚辈对长辈请安,长辈给晚辈压岁钱,这就体现了等级之分。其实凡事必须掌握好分寸,否则好事也就变成坏事了,社会的等级伦理不能乱了,其中年龄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社会关系,因为个体的因素都无法影响社会的关系和社会交往形成的局面。比如,一个小孩或年轻人的家族辈分比较高,那么无论其他人是何性别而年龄不论大小,都必须对其尊称,给其相应的地位,这就是社会权利距离。初一开始的拜年,也是从近亲至远亲,以血亲和社会关系的亲疏为准绳表示新年的问候,而这整个节日拜年习俗都体现着社会关系的差异和等级性。
  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价值导向对中国的节日也有明显的影响。中国的传统节日注重社会关系 和家庭利益的平衡,庆祝方式体现了家庭的地位和面子。比如,2010年的春节和西方的情人节恰巧重合,社会上就有各种各样的议论,是选择春节还是和爱人过情人节?究竟“情归何处”?从大的方面来看这应该是中西方文化的冲突,体现了个体对群体社会文化的选择和依附;从微观层面来看是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协调问题。中国人更倾向于维护集体的利益,尽管个体希望自己的利益被尊重。这是社会赋予每个个体的义务和责任,也是为什么中国的年轻人更加喜欢西方洋节而对中国的传统节日充满矛盾心态的原因之一。
  当然,从Hofstede的价值维度来比较中西方主要的传统节日文化,并不是为了强调文化孰优孰劣,因为任何文化都来自于特定的自然和社会生态,都需要适应特定的社会自然环境。但是,世界的文明在发展、进步,其对人性的解放和对多样性的尊重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在这个过程中既要做到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维系,以体现一个民族的身份和深层的文化、族群的认同,同时也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保留和发展那些更能体现地区和民族特色、符合人性和现实需要的成分,对于具有普世价值(universal value)的文化元素要相互学习推广,文化需要相互学习和融入。当然,这个过程中对那些借全球化的口号进行恶意的文化渗透的霸权行为、那些搞文化帝国主义和文化侵略的行为必须坚决反对,文化全球化不能成为灭绝文化、同化文化的借口和幌子。因此全球化带来的不单是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也有对文化的挑战和霸权。
  
  三、全球化浪潮对本土传统节日文化的冲击
  
  全球化带来的以西方立场价值取向为基础的现代性冲击和当代女权主义、自由主义思潮的倡导,使消费主义思想在全球蔓延,消费在世界文化中被当作主要形式来复制、传播,文化的灵魂和信仰也逐渐被淡化,身份认同被物欲吞噬,后工业时代的自由主义、个人价值取向对传统文化和农耕文明的影响已经渗透到不同的社会阶层。经济转型期的中国文化发展日益呈现出多元性、多重结构性和代际发展的不协调性。中国文化本身在全球化发展和向现代社会转型中充满了矛盾;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由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发展出现了不连续、历史自我否认的情况,被自我文化阉割和文化殖民,因而造成了文化自觉意识的缺乏。
  全球化所带来的中西文化冲突在社会层面上表现为国民的文化焦虑,人们会担心过度的庆祝洋节而造成中国人的文化身份的改变,从而影响文化认同和传统文化的发展。这种对文化渗透的担忧体现了国民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的依附,也体现了在全球化影响下跨文化的敏感度变化,即从否认、防卫、最小化到接受、适应和整合的不同体验。跨文化敏感度发展模型的前三个阶段是以民族中心主义为中心的,意思是说,对自己文化的体验在某种程度上就是现实的中心;而后三个阶段是文化相对主义的,意思是说自身的文化是放在其它的文化背景下体验的。从一般意义上来说,跨文化敏感度的发展与身份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
  由此可见,中国人对洋节的矛盾心态和对中国传统节日的担忧或珍惜也表现了更深层次的文化心理:从文化中心主义开始的对异文化的恐惧和对自我文化的不自信。中国的文化属于内陆型文化,在经历数千年的发展和演变后,中国人对文化传统产生了强烈的依赖,把历史传统视为维系族群、家庭甚至个体存在于社会的精神纽带;而要维护整个纽带的稳定,延续则是最大的文化使命,任何的变革都会触动敏感的神经,在变与不变之间,中国人一般会选择稳定与和谐。此次春节与情人节的重合,从民众的态度来看,春节的分量自然更重,而我们对这个问题的所有讨论本身就是个说明:春节是重要的,我们该如何说服自己去调和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关系?其实我们的内心都有一个倾向:在维护传统的前提下接受异质文化,就是对自我文化身份的维护。维护群体文化和我对该群体的共有文化的忠诚是中国人内心最敏感的文化神经。
  当然,“土洋文化”之争也体现了中国在融入全球化潮流中文化的自觉发展,这种发展是传统文化在现代性的影响下的必然反应。一方面,这个现象体现了文化全球化下的文化发展和传播的不平等性,同时也是西方白人文化至上的文化传播体系对处于弱势或相对“封闭式”的文明的文化“侵入”的体现;另一方面,中国人在这个纷争中也要反思自我的发展轨迹:诞生于农耕时代的中华传统文明在工业社会、信息化时代是否需要发展?如何处理历史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发展关系?
  传统节日因为过度的经济炒作而纵容了民众度假消费的狂潮,在很多中国民众心中就是“大吃大喝、购物消费、放假旅游以及送礼收礼”,这是大众文化消费主义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现实表现,也是整个世界从传统社会向现代或全球性社会转型过程中的普遍现象。事实上,在全球化时代传统节日新的发展转变问题是一个普遍性问题。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欧洲,几乎所有的重要传统节日都面临着很大危机。作为文化身份认同仪式的节日,都打上了太多全球化时代的商业烙印。20世纪90年代,包括法国、丹麦等在内的欧洲国家就对以美国为代表的全球化时代的消费文化的渗透大伤脑筋,全球化或美国化已成为令很多国家担忧的趋势。
  然而,全球化对世界各文化的影响并不具有无限大的威力,作为独立的文化体,中国文化具有其特有的文化免疫力和价值取向。由于其集体主义和对历史传统尊重的价值导向,中国文化下的民众在深层的文化认同上仍然以传统价值作为自我身份认同的标志,中国文化身份也深深地烙在生活在这个文化模式下的人身上。2010年的春节与情人节的重合,国人绝大多数选择了过传统节日,这就说明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说明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仍然在延续,仍保持着深层的文化身份意识。以集体主义价值观为基础的传统的“家”文化仍然贯穿于当代中国的社会关系和社会互动中。
  
  四、中西文化冲突背后的身份焦虑
  
  在全球化的推动和影响下,中国传统节日也在改革和创新发展。今天中国社会对本土节日和洋节的复杂心态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强势文化”之间交锋的表现。对于全球化的影响,世界各国的反应是不一样的。有的赞成经济文化全球化,但更多的是赞成有限度的经济全球化,而对文化多元化,则主张文化均等,没有优劣之分,一切都是相对而言的。但是从当下的社会发展和文化与社会生活的本质关系来看,中国民众对洋节的复杂态度和对本土传统节日的担忧也暴露出了中国传统节日在多元文化互动时代的不适应的问题。
  中国民众(尤其是青年群体)对洋节的矛盾态度反映了身份认同的焦虑。全球化发展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合作,同时对文化发展和世界多元文化体系的构建也有一定的影响。在文化帝国主义和西方文化霸权的推波助澜下,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的文化(这些国家的文化往往是多元而且保存最完整的历史文化信息)受到了西方文化无形 的威胁和霸权,文化同质化成为了担忧,对于处于这些文化模式下的个体或群体而言,如何维护自我文化模式、维持自我文化身份的完整性就成为了最为关键的问题。其实无论是文化价值观还是文化认同,在生活中体现为在文化与人的互动中对“我”文化形式的维护,对“我”文化的忠诚、身份的认同和文化的责任。
  节日是文化的一部分,而且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它体现着生活在这个文化模式下的个体的文化身份,并以仪式化的方法维系着人与传统的关系。在全球化多元文化融合与被融合发展的趋势下,人类的许多价值都在趋同,而传统节日的存在或许是维系文化认同感的最后一道文化壁垒。维护传统节日,并不是要以一种简单的、排他的文化保守主义的姿态来抵御洋节的“入侵和渗透”,而是应从自我的价值建构和维系身份认同的角度出发,对节日文化的精神内涵和节日习俗进行梳理和改革,以全球化发展的现实为基础,以历史发展为主线,构建符合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需求的、具有中国文化传统的节日文化;而不能固守历史不变,坚持从形式到内容与历史的绝对的统一,因为这是静止的历史观,既不符合文化的发展规律,也不能体现文化身份的根本特征。
  
  五、全球化传播态势下的中国节日文化的发展与青年群体的文化依附
  
  节日传播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文化传播,它更能直接影响文化的规范和价值体系,可以塑造和影响特定文化模式下的个体甚至群体的文化认知模式和身份认同。在全球化传播态势下,中国青年群体对中国传统节日的态度和认知会极大的改善,中国人的认同感和文化情感在实践中体现为对中华文化的依附。而一旦这些青年群体更多地认同西方节日的主导或主流地位,强调西方节日对个体人性的解放和自由理念的发展,忽视节日文化存在的时代内涵、文化价值、历史传递和社会凝聚功能,往往会错误地对其形成文化依附,进而导致对传统文化认同的弱化,形成社会信仰危机。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依附是指交际者在交际中代表或体现什么样的文化,交际者本族文化依附常成为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全球化带动了全球传播的形成,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从人际之间到群体组织,再到国家和国际机构,多元文化的互动必然会让那些具有世界性和普世性的文化元素更容易被接受,很多具有国际适应性的文化元素已经极大地超越文化共同体,成为不同文化的共享符号和传播信息。但现在西方文化特别是美国文化已成功地渗透到世界的各个角落,西方的节日文化已成为了西方文化形象的代名词,并被不同文化下的人们所追捧和效仿,这体现了其强大文化软实力,也提升了西方国家的国家形象,因而不容忽视。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交流必然会导致文化间的相互融合和排除,而这个过程往往会以某一个文化的某个方面的衰弱为代价。中国已经不可避免地融入全球化,因此,我们不用恐惧外来文化的影响,因为文化本来就是发展变化、相互影响的。我们只需从全球、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去面对这个现实,建立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性就行了。物欲和消费主义助长的对文化工业的疯狂的迷恋只是一个暂时的过渡,只要我们能抓住文化的核心价值不放弃,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提炼中国节日文化的内涵,将中国元素与世界文化有机结合,必然会创造共赢的局面,尽管全球化下谁也不是局外人,谁也无法关闭文化的大门。
  时代在不断地发展,全球不同的文化因为全球化的推动而不可避免地相互影响,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结果,任何文化都将融入这个趋势,没有谁可以置身事外。因此,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就必须从时代和现实的角度出发,不断吸收其它文化的精华,不断改革传统文化的发展形态,在维持核心价值的同时,更新传统节日的庆祝形式,从人性导向、群体利益和社会和谐的角度发展更有人性化、亲情化、现代化的节日,完善中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意义,挖掘传统节日中作为民族文化遗产和民族文化情感认同的社会文化功能。在对待中国传统节日与洋节的问题上,有一点不能忽视,即西方的传统节日如圣诞节、情人节等都与宗教有关,其对节日的庆祝是基于信徒的宗教情感以及对宗教仪式的遵循,这体现了对宗教信仰的虔诚;而中国的传统节日更多的是从中国的社会语境出发,以民俗的形式体现群体的社会价值取向,这没有任何的宗教意蕴,中国的传统节日基本上是在农业文明的基础上发展的家庭、社会与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互动,而且,从各种调查来看,中国人庆祝西方的节日大部分都不是出于宗教的原因。因此,无论从历史传统还是从文化价值维度来审视中西节日,我们都没有必要过度地担心被同化。西方基督教文明下的宗教信仰对维系文化和民族认同的功能在中国的文化语境中基本上被中国人、特别是广大青年群体的狂欢心态和文化消费活动所取代,西方的传统节日脱离了其发展和生存的文化和宗教环境在中国的发展本身就说明了全球化的发展对世界不同文化的相互影响。而在全球化时代因为文化形式和文化价值内涵的双重差异造成的文化冲突只是边际文化层的碰撞,这个过程通常会发生文化融合和相互借鉴,而不会造成核心层的文化身份认同的威胁。其实文化具有民族性和系统性,来自外界的“冲击”越大,其内核的敏感度就越高,这也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本国文化的发展。对于当前的土洋节日的“冲突”,我们一定要坦然相对,应该更多地去发展自己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和普世价值,使中国的传统节日在中国人中代代相传,同时,也让中国的传统民俗文化推广出去,走向更多的国家,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文化发展的意义,让中国古老的节日文化为中国国家形象的改变和国家软实力的发展添砖加瓦。
  
  注释:
  根据UNESCO(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9年发布的文化报告:Investing in Cultural Diversity and 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全球化对世界多元文化格局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由于信息普及程度不同,文化教育水平的差异,政府的文化发展投入以及不平等的文化输入与输出等导致了处于相对落后国家的文明受到西方等发达国家的文化渗透。本研究选择中国的传统节日,皆因当代文化发展的困惑和来自全球化(特别是西方文化)的多层面的影响。
  本论文中所涉及的中国传统节日主要包括:春节、中秋节、端午节和清明节。事实上,中国作为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国家,其本身就是一个多元文化共存的社会,不同民族的传统节日都独具特色,作为跨文化比较研究,限于篇幅和研究目的的局限,本文不对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作分析。
  

其他文献
关键词:投资组合保险;投资绩效评价;风险价值;期望不足;投资风险  摘要:以Monte carlo模拟方法对投资组合中风险资产的收益率数据进行t分布的随机生成为基础,引入风险价值、期望不足作为投资组合保险策略绩效评价指标,将OBPI策略、CPPI策略和TIPP策略的缋效与B&H策略、CM策略的绩效进行比较,发现:基于风险价值、期望不足与基于标准差、SHARP比率的绩效评价不一致:基于风险价值、期望
期刊
关键词:政治力;经济力;文化力;“三农”发展;中介效应  摘要: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强制回归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和中介效应检验等方法考察政治力、经济力、文化力与“三农”发展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政治力、经济力、文化力与“三农”发展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文化力在政治力、经济力与“三农”发展之间具有中介效应。独立模型的中介效应检验表明,政治力、经济力均通过文化力的中介效应对“三农”发展产生间接效应,
期刊
关键词: 近代;省立大学;教师聘任   摘 要: 近代中国出现的早期大学,基本是国立、省立、私立和教会大学等在萌芽发展中并存。从政府层面看,近代省立大学教师聘任包括分级、资格取得等明文规定,各大学又因实际情况不同而实现路径迥异,其中,省立重庆大学尤其具有典型性,主要表现在聘任委员会、聘任方式与聘任时间等方面。可为今日各省立及国立大学尚在进行中的人事制度改革等提供某种路径借鉴。   中图分类号: G
期刊
关键词:杂剧;“辰钩月”系列杂剧;吴昌龄;《张天师断风花雪月》;朱有墩;道德化  摘要:元明易代,朱氏王朝对于文化思想的控制更为严格,使此一时期的戏剧创作日益表现出正人。厚风俗的道德化取向,其中尤以元吴昌龄的《张天师夜祭辰钩月》、元末明初无名氏的《张天师断风花雪月》、明朱有墩的《张天师明断辰钩月》三部“辰钩月”系列杂剧为代表。若按创作时间先后的顺序将三剧对读,正可看出元明间戏剧不断强化道德风化的价
期刊
关键词:正当防卫;不法侵害;假想防卫;偶然防卫;客观说;主观说    摘 要:对于“不法侵害”的判断标准,大陆法系刑法理论普遍认为,只有在不法侵害真实发生的条件下,才存在正当防卫的余地(客观说);反观英美刑法,只要防卫人有理由相信存在着不法侵害,即可进行防卫(主观说)。但客观说和主观说在处理结论上大体一致。这表明,世界两大法系的刑法理论在不法侵害的判断基准问题上具有相当程度的共通看法。    中图
期刊
关键词:卡夫卡;《地洞》;自我;主体性;他者;强力;迷宫  摘要:卡夫卡在《地洞》中描写了小动物因内在理性的不断思考与外在地洞的无从把握而时刻焦虑着,展示了自我的迷失与他者的注视这一矛盾交织的生命体验。小动物所处的主体性丧失与外物强力的生存迷宫这一生存困境颇似现代人受技术控制丧失主体性、心无所依的悖谬现实,两者有着同质的精神焦虑。因此现代人欲走出当下技术统治的异化现实,就必须厘清临界者的存在,认识
期刊
摘要:《孝经》提出“移孝为忠”,孝与忠紧密联系,但其间又存在矛盾。以“孝子”、“忠臣”著称的黄道周深受《孝经》影响,但他的孝道观倾向于先秦儒家的孝道派,在孝与忠发生矛盾时主张忠服从于孝,这一点与“夺情”执政的杨嗣昌截然不同。黄道周在完成《孝经》“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的人生设计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事亲与事君、辱亲与忠君的两难抉择,最终用自己的生命对“移孝为忠”作了深刻的注解,孝与忠的裂痕也在
期刊
关键词:现象学;“悬置”理论;存在主义;保罗·奥斯特;《在地图结束的地方》  摘要:普利策文学奖得主、美国当代著名先锋派作家保罗-奥斯特的小说《在地图结束的地方》以后现代主义为语境展现了当代人的存在危机,现象学批评之父胡塞尔的“悬置”理论则为解读这部小说提供了贴切的视角。在小说中,地理疆域、宗教道义、时间空间等客观存在被纷纷悬置,存在的异质性同时得以还原,从而凸显出了作者的本体意识和文本语义的无限
期刊
关键词:《对她说》;镜像理论;自我认证;女性电影;阿尔莫多瓦  摘要:阿尔莫多瓦的电影《对她说》运用拉康的镜像理论对像身体与精神世界进行了一次深刻的探索。影片以镜像理论中主体通过“他者”的镜像完成自我验证为切入点,探寻了男性感情世界中映照出的女性生活与精神状态;同时也通过女性这一镜像中的“他者”来完成了男性的自我身份验证;片中女性正是照亮男性的一面镜子.是男性的底片或映像,是心灵通过现实镜像的映照
期刊
关键词:话轮转换;面子威胁行为;言语行为;动态权势关系;人物性格;《印度之行》;福斯特  摘要:运用会话分析中的话轮转换理论,从语用学和社会语言学角度分析《印度之行》中某一冲突性会话片断的面子威胁行为,可解读文本中人物权势关系的动态平衡和人物性格,并能分析出会话冲突的深层原因是由主要人物所处的殖民统治背景、文化价值取向和人物间不同的社会认同感所致。实例也表明,会话分析理论有助于文学作品的阐释,能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