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一数学是初中数学的基础,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指导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知识。教师要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使学生积极思考数学问题。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积极解决问题。教师要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下面,我从三个方面入手,就初一数学高效教学策略进行初步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初一;数学;数学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中注重灌输式教学,学生在课堂中被动地听讲,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不高,在课堂中学生之间缺少互动,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学生感受不到学习数学的乐趣。针对这些问题,我结合自身的初一数学教学实践,就如何提高初一数学的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初步的分析与探讨。
一、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参与兴趣
数学教师要注重创设问题情境,创设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可以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可以使学生感到好奇,从而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增强数学学科的吸引力,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探求新知,提高学生探究的兴趣。
例如,在讲《有理数的乘法》这节课时,我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我们在小学时学过乘法运算,是两个正有理数相乘的运算,如果两个有理数相乘,其中有负数时,我们应该如何计算呢?有理数相乘有哪几种情况?我提出了一个生活中的问题:在实验室中,降低某种生物标本的温度,每1min 降低2℃,现在生物标本的温度是0℃,3min后的温度是多少?把温度下降记做“﹣”,学生很快得出(-2)×3=-6. 我给学生出了一些正数和负数相乘的例子,使学生思考:(-1)×3=_______,(-2)×3=_______,(-3)×3=_______.学生进行观察并思考。我又问学生:正数乘负数、负数乘正数这两种情况的结论有什么共性?学生概括出异号两数相乘,积的符号为负。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积极思考,增加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深度,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能力。
二、结合实际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数学
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要注重联系生活。数学来源于生活,教师可以举一些生活中的实例,进行数学教学。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常见的图形、数字,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师可以运用生活中的现象进行課堂导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和生活密不可分,数学离不开生活,使学生能够运用数学更好地服务生活等。
例如,在讲《一元一次方程》这节课时,我举了一些生活中的例子:
1.和、差、倍、分问题,大型商场3个季度共销售DVD 2800台,第一季度销售量是第二季度的1/3,第三季度的销售量是第二季度的2倍,问第三季度销售DVD 多少台? 我们可以设第二季度的销售量为x,则有 1/3x +x+2x=2800,可以解得x=840,则2x=1680 台,所以,第三季度的销售量为1680台。
2. 人数调配问题:甲乙两个工程队分别有80人和60人,甲队为了支援乙队,从甲队中调出一部分人到乙队,乙队的人数比甲队的人数的2倍多5人,问甲队调出的人数是多少?设从甲队调出x 人到乙队,2×(80-x)+5=(60+x),最后解得x=35.
一元一次方程在生活中的应用还有商品的销售问题、百分比问题、工程问题、行程问题、相遇问题、追及问题等。教师要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三、小组合作探究,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究水平。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共同探究知识,数学成绩好的同学带动成绩落后的同学共同进步。在小组合作探究中,学生之间进行合作交流,可以使学生体会到与他人合作的乐趣,使学生更主动地进行小组交流与合作,学生共同发展,共同提高。教师要创设交流的情境,使学生在交流中提高数学水平。
例如,在讲《一元一次不等式》这节课时,我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我提出了一个探究问题:某工程队计划在10天内修路6km,施工前2天修完1.2km 后,计划发生变化,准备提前2天完成修路任务,以后几天内平均每天至少要修路多少米? 学生纷纷提出自己的见解,有的学生说:要提前2天完成任务,那8天的工作量要大于或等于6km。学生找到不等关系:前2天修的1.2km 加上后6天修的千米数≥6km。所以,设以后几天平均每天要修路x米,1.2+ 6x≥6,学生小组通过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最后解得x≥0.8,所以,以后几天内平均每天至少要修路0.8km。小组合作的方式便于学生理解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教师要注重创设数学问题情境,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思考,教师要将数学和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与同学交流,教师为学生创设良好的交流环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交流。教师要注重构建探究式课堂,使学生投入到探究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探究水平。
参考文献:
[1]杨伟明.初一数学教学策略初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34):71-72.
[2]周航.小组合作学习,助力初一数学教学[J].现代交际,2018(04):209-210.
关键词:初一;数学;数学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中注重灌输式教学,学生在课堂中被动地听讲,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不高,在课堂中学生之间缺少互动,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学生感受不到学习数学的乐趣。针对这些问题,我结合自身的初一数学教学实践,就如何提高初一数学的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初步的分析与探讨。
一、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参与兴趣
数学教师要注重创设问题情境,创设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可以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可以使学生感到好奇,从而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增强数学学科的吸引力,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探求新知,提高学生探究的兴趣。
例如,在讲《有理数的乘法》这节课时,我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我们在小学时学过乘法运算,是两个正有理数相乘的运算,如果两个有理数相乘,其中有负数时,我们应该如何计算呢?有理数相乘有哪几种情况?我提出了一个生活中的问题:在实验室中,降低某种生物标本的温度,每1min 降低2℃,现在生物标本的温度是0℃,3min后的温度是多少?把温度下降记做“﹣”,学生很快得出(-2)×3=-6. 我给学生出了一些正数和负数相乘的例子,使学生思考:(-1)×3=_______,(-2)×3=_______,(-3)×3=_______.学生进行观察并思考。我又问学生:正数乘负数、负数乘正数这两种情况的结论有什么共性?学生概括出异号两数相乘,积的符号为负。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积极思考,增加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深度,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能力。
二、结合实际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数学
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要注重联系生活。数学来源于生活,教师可以举一些生活中的实例,进行数学教学。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常见的图形、数字,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师可以运用生活中的现象进行課堂导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和生活密不可分,数学离不开生活,使学生能够运用数学更好地服务生活等。
例如,在讲《一元一次方程》这节课时,我举了一些生活中的例子:
1.和、差、倍、分问题,大型商场3个季度共销售DVD 2800台,第一季度销售量是第二季度的1/3,第三季度的销售量是第二季度的2倍,问第三季度销售DVD 多少台? 我们可以设第二季度的销售量为x,则有 1/3x +x+2x=2800,可以解得x=840,则2x=1680 台,所以,第三季度的销售量为1680台。
2. 人数调配问题:甲乙两个工程队分别有80人和60人,甲队为了支援乙队,从甲队中调出一部分人到乙队,乙队的人数比甲队的人数的2倍多5人,问甲队调出的人数是多少?设从甲队调出x 人到乙队,2×(80-x)+5=(60+x),最后解得x=35.
一元一次方程在生活中的应用还有商品的销售问题、百分比问题、工程问题、行程问题、相遇问题、追及问题等。教师要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三、小组合作探究,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究水平。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共同探究知识,数学成绩好的同学带动成绩落后的同学共同进步。在小组合作探究中,学生之间进行合作交流,可以使学生体会到与他人合作的乐趣,使学生更主动地进行小组交流与合作,学生共同发展,共同提高。教师要创设交流的情境,使学生在交流中提高数学水平。
例如,在讲《一元一次不等式》这节课时,我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我提出了一个探究问题:某工程队计划在10天内修路6km,施工前2天修完1.2km 后,计划发生变化,准备提前2天完成修路任务,以后几天内平均每天至少要修路多少米? 学生纷纷提出自己的见解,有的学生说:要提前2天完成任务,那8天的工作量要大于或等于6km。学生找到不等关系:前2天修的1.2km 加上后6天修的千米数≥6km。所以,设以后几天平均每天要修路x米,1.2+ 6x≥6,学生小组通过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最后解得x≥0.8,所以,以后几天内平均每天至少要修路0.8km。小组合作的方式便于学生理解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教师要注重创设数学问题情境,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思考,教师要将数学和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与同学交流,教师为学生创设良好的交流环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交流。教师要注重构建探究式课堂,使学生投入到探究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探究水平。
参考文献:
[1]杨伟明.初一数学教学策略初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34):71-72.
[2]周航.小组合作学习,助力初一数学教学[J].现代交际,2018(04):209-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