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林木种子的好与坏、真与伪,直接影响林业建设的质量。林木良种繁育技术水平的高与低、速度的快与慢,将会直接影响林业的发展水平。本文就林业良种繁育技术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林业 良种 繁育技术
1.引言
林木良种繁育对增加森林蓄积量、提高林地生产力具有明显效果。林木种苗是实现收入倍增的最大潜力,是促进山区林农脱贫致富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全国592个重点扶贫县中有496个在山区,山区脱贫致富优势在山,希望在经济林,其突破口就在于种苗,在于良种繁育。
2.林业良种繁育存在的问题
2.1经营技术落后
首先,投入不足,苗圃基础设施差。近几年成立和創办的苗圃,各项基础设施(围墙、房屋)不健全,使苗圃的管护工作一直处于滞后状态,部分苗圃无灌溉条件,也缺少必要的喷灌设备,使育苗数量、质量达不到要求;其次,经营粗放,国有苗圃没有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由于黑龙江地区国有苗圃属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经济负担较重,仍停留在老模式,经营规模不大,苗圃经营集约化程度不高。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难以发挥龙头和骨干带动作用;最后,采种条件落后,种子利用率低。采种工作大部分采用人工作业,造成一部分林木种子资源流失。
2.2市场竞争力弱
首先,个体良种繁育缺乏市场调解能力,经营理念较落后。大部分个体育苗户没有育苗经验,存在盲目育苗,一哄而上现象,加上又没有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指导,技术应用不到位,管理粗放,导致杨树、金露梅和小檗等部分苗木滞销,给众多育苗户带来了经济损失,影响了其育苗积极性;其次,林木良种基地数量少,结构不合理。很多地区只建林木种子基地,尚无林木良种基地。除个别地区的少数几个树种外,其他大多数树种都未建繁育基地。加之新品种育、繁、推脱节,良种苗木繁育、生产、供应滞后,影响了林业建设质量和效益的提高。
3.加强林业良种繁育的对策
3.1培育适生树种
良种繁育过程中应遵循适地适树原则,按科学规律办事,根据黑龙江地区不同自然地理、气候条件,适当减少不适合地区气候环境等树种的育苗面积,增大抗旱、速生、经济价值较高树种的育苗面积,如杨树、松柏等。同时,完善种苗引种、驯化程序,结合地区实际,引进耐干旱、耐寒冷、耐瘠薄、无病虫种苗,经过苗圃苗期培育,上山造林后逐步成活成材、开花、结果,繁衍后代,最终取代退化树种。
3.2提高技术水平
目前,林业重点工程及城镇绿化建设相继启动实施,种苗供不应求,迫切需要采用新技术,建立稳定的育苗基地体系。因此,必须抓好国有苗圃建设,发挥其骨干、示范和辐射作用。首先,重点在苗圃领导班子建设、技术人员素质、技术水平和苗圃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下功夫;其次,在苗木生产的树种、品种、数量和质量上下功夫,强化以质量求信誉、以质量求市场、以质量求生存的市场竞争意识,不断调整苗木生产结构,培育出名、特、稀、优、新的市场急需的高质量苗木,提高市场竞争力;再次,在苗木生产中,要与造林单位密切配合,制订种苗生产计划,搞好种苗生产与造林计划的衔接,尤其是与工程造林相结合;第四,坚持以科技为先导,实行科学育苗,采用先进的育苗技术,重点抓好容器育苗、大棚育苗、全光喷雾扦插等技术,广泛推广应用GGR生根粉,实行育苗全过程质量管理,层层把关,严格管理,以提高育苗质量;最后,积极做好国有贫困苗圃的解困工作,要尽快制订贫困苗圃脱贫方案,加强管理,积极引导,增强改革开放意识,提高适应和驾驭种苗市场的能力。
3.3建设采种基地
良种繁育基地是人工造林工程的基础和出发点,要在保护和利用现有资源的前提下,建设新的良种繁育基地,主要抓好优良资源的收集、繁殖和推广,提高采种技术,建立健全种子采收、分级、贮藏等管理制度,逐步建立一整套林木结实预测预报体系,引进林木种子采集和调制的机械化研究成果,加大采种基础设施、种子贮藏冷库的建设力度。
3.4引导多方参与
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鼓励各种社会主体跨所有制、跨行业、跨地区投资种苗是主要的发展模式。积极鼓励有能力的农户、城镇居民、科技人员、私营企业主、企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的干部职工,单独或合伙参与林木良种繁育的开发和建设。同时,要进一步明确非公有制经济参与林木种苗建设的法律地位,统一税费、资金利用和投资等政策,为各种林业经营主体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
3.5强化监督管理
强化林木种子生产、加工、包装、贮藏、检验等环节全过程质量监督,将林木种苗质量监督关口前移,由林木种苗形态指标向遗传品质延伸,强化种源管理;加大林木种子质量监督抽查力度,重点是监督抽查重点林业工程及油茶产业发展使用的林木种子质量,建立健全林木种子质量抽查通报和跟踪检查制度,杜绝不合格林木种苗用于造林;加快林木种子质量检测技术创新,增强监督实效,保障林业建设用种安全。
3.6规范经营秩序
严格林木种苗市场准入,依法打击生产经营假劣林木种苗、未审先推、破坏种质资源、抢采掠青、无证、无签、乱引、乱繁、乱采林木种子等违法行为,强化林木种苗购销环节管理,严查不正当竞争行为,坚决取缔无证和依法查处超范围生产经营行为,加强林木种苗质量监督,创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协调执法关系,形成执法合力,联合公安、海关、工商、质检等部门,严厉打击林木种苗违法行为。
4.促进林业良种繁育技术发展的建议
首先,要按照树种和种源区域适应性特征、树种的繁育生物学特性、森林的培育目标,以及现有良种选育工作基础,制定分不同育种区的长期育种计划和策略,实现育种区内的育种效益、遗传资源利用和技术共享程度的最大化。第二,要充分重视和加强优良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评价和利用工作。按树种和区域适应性特点,发展切实可行的种质创新和育种策略;建立野外和室内新技术相结合的国家林木种质资源长期保存库建设;加强新创制种质的区试和综合评价研究,实现育成一批,推出一批和贮备一批林木新品种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第三,要加强多世代轮回育种理论的应用研究。构建科学的林木多世代轮回选择策略,不断拓宽育种群体的遗传基础;严格控制种子生产群体中亲本的亲缘关系,防止近交衰退,保持育种的长期效益;第四,加强不同树种的繁育生物学基本特性研究,研发科学、高效的林木良种繁育和种子园建立、经营管理新技术。加强新型矮化种子园营建与种子丰产技术的研发,加速遗传品质好、增产效益高的林木良种的生产,推进林木良种的升级换代。对于分布区广泛的主要造林树种如松、杉、杨、核桃等,可整合国内主要的育种技术研究力量,依托于国家和省级重点林木良种基地,分树种建立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全国林木育种技术协作组。将主要造林树种长期育种纳入各级各类科技计划,安排持续稳定的财政资助,建立长期育种综合实验基地,持续开展新种质创制和新品种选育,整体高效推进主要造林树种良种选育和良种基地建设进程。
参考文献:
[1]罗章龙.林木良种繁育技术规则和要求[J].农村科技,2013(3):66-67.
[2]张侃.针对黑龙江森工林区林木良种繁育基地的设计思考[J].林业科技情报,2014(4):10-13.
关键词:林业 良种 繁育技术
1.引言
林木良种繁育对增加森林蓄积量、提高林地生产力具有明显效果。林木种苗是实现收入倍增的最大潜力,是促进山区林农脱贫致富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全国592个重点扶贫县中有496个在山区,山区脱贫致富优势在山,希望在经济林,其突破口就在于种苗,在于良种繁育。
2.林业良种繁育存在的问题
2.1经营技术落后
首先,投入不足,苗圃基础设施差。近几年成立和創办的苗圃,各项基础设施(围墙、房屋)不健全,使苗圃的管护工作一直处于滞后状态,部分苗圃无灌溉条件,也缺少必要的喷灌设备,使育苗数量、质量达不到要求;其次,经营粗放,国有苗圃没有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由于黑龙江地区国有苗圃属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经济负担较重,仍停留在老模式,经营规模不大,苗圃经营集约化程度不高。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难以发挥龙头和骨干带动作用;最后,采种条件落后,种子利用率低。采种工作大部分采用人工作业,造成一部分林木种子资源流失。
2.2市场竞争力弱
首先,个体良种繁育缺乏市场调解能力,经营理念较落后。大部分个体育苗户没有育苗经验,存在盲目育苗,一哄而上现象,加上又没有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指导,技术应用不到位,管理粗放,导致杨树、金露梅和小檗等部分苗木滞销,给众多育苗户带来了经济损失,影响了其育苗积极性;其次,林木良种基地数量少,结构不合理。很多地区只建林木种子基地,尚无林木良种基地。除个别地区的少数几个树种外,其他大多数树种都未建繁育基地。加之新品种育、繁、推脱节,良种苗木繁育、生产、供应滞后,影响了林业建设质量和效益的提高。
3.加强林业良种繁育的对策
3.1培育适生树种
良种繁育过程中应遵循适地适树原则,按科学规律办事,根据黑龙江地区不同自然地理、气候条件,适当减少不适合地区气候环境等树种的育苗面积,增大抗旱、速生、经济价值较高树种的育苗面积,如杨树、松柏等。同时,完善种苗引种、驯化程序,结合地区实际,引进耐干旱、耐寒冷、耐瘠薄、无病虫种苗,经过苗圃苗期培育,上山造林后逐步成活成材、开花、结果,繁衍后代,最终取代退化树种。
3.2提高技术水平
目前,林业重点工程及城镇绿化建设相继启动实施,种苗供不应求,迫切需要采用新技术,建立稳定的育苗基地体系。因此,必须抓好国有苗圃建设,发挥其骨干、示范和辐射作用。首先,重点在苗圃领导班子建设、技术人员素质、技术水平和苗圃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下功夫;其次,在苗木生产的树种、品种、数量和质量上下功夫,强化以质量求信誉、以质量求市场、以质量求生存的市场竞争意识,不断调整苗木生产结构,培育出名、特、稀、优、新的市场急需的高质量苗木,提高市场竞争力;再次,在苗木生产中,要与造林单位密切配合,制订种苗生产计划,搞好种苗生产与造林计划的衔接,尤其是与工程造林相结合;第四,坚持以科技为先导,实行科学育苗,采用先进的育苗技术,重点抓好容器育苗、大棚育苗、全光喷雾扦插等技术,广泛推广应用GGR生根粉,实行育苗全过程质量管理,层层把关,严格管理,以提高育苗质量;最后,积极做好国有贫困苗圃的解困工作,要尽快制订贫困苗圃脱贫方案,加强管理,积极引导,增强改革开放意识,提高适应和驾驭种苗市场的能力。
3.3建设采种基地
良种繁育基地是人工造林工程的基础和出发点,要在保护和利用现有资源的前提下,建设新的良种繁育基地,主要抓好优良资源的收集、繁殖和推广,提高采种技术,建立健全种子采收、分级、贮藏等管理制度,逐步建立一整套林木结实预测预报体系,引进林木种子采集和调制的机械化研究成果,加大采种基础设施、种子贮藏冷库的建设力度。
3.4引导多方参与
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鼓励各种社会主体跨所有制、跨行业、跨地区投资种苗是主要的发展模式。积极鼓励有能力的农户、城镇居民、科技人员、私营企业主、企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的干部职工,单独或合伙参与林木良种繁育的开发和建设。同时,要进一步明确非公有制经济参与林木种苗建设的法律地位,统一税费、资金利用和投资等政策,为各种林业经营主体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
3.5强化监督管理
强化林木种子生产、加工、包装、贮藏、检验等环节全过程质量监督,将林木种苗质量监督关口前移,由林木种苗形态指标向遗传品质延伸,强化种源管理;加大林木种子质量监督抽查力度,重点是监督抽查重点林业工程及油茶产业发展使用的林木种子质量,建立健全林木种子质量抽查通报和跟踪检查制度,杜绝不合格林木种苗用于造林;加快林木种子质量检测技术创新,增强监督实效,保障林业建设用种安全。
3.6规范经营秩序
严格林木种苗市场准入,依法打击生产经营假劣林木种苗、未审先推、破坏种质资源、抢采掠青、无证、无签、乱引、乱繁、乱采林木种子等违法行为,强化林木种苗购销环节管理,严查不正当竞争行为,坚决取缔无证和依法查处超范围生产经营行为,加强林木种苗质量监督,创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协调执法关系,形成执法合力,联合公安、海关、工商、质检等部门,严厉打击林木种苗违法行为。
4.促进林业良种繁育技术发展的建议
首先,要按照树种和种源区域适应性特征、树种的繁育生物学特性、森林的培育目标,以及现有良种选育工作基础,制定分不同育种区的长期育种计划和策略,实现育种区内的育种效益、遗传资源利用和技术共享程度的最大化。第二,要充分重视和加强优良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评价和利用工作。按树种和区域适应性特点,发展切实可行的种质创新和育种策略;建立野外和室内新技术相结合的国家林木种质资源长期保存库建设;加强新创制种质的区试和综合评价研究,实现育成一批,推出一批和贮备一批林木新品种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第三,要加强多世代轮回育种理论的应用研究。构建科学的林木多世代轮回选择策略,不断拓宽育种群体的遗传基础;严格控制种子生产群体中亲本的亲缘关系,防止近交衰退,保持育种的长期效益;第四,加强不同树种的繁育生物学基本特性研究,研发科学、高效的林木良种繁育和种子园建立、经营管理新技术。加强新型矮化种子园营建与种子丰产技术的研发,加速遗传品质好、增产效益高的林木良种的生产,推进林木良种的升级换代。对于分布区广泛的主要造林树种如松、杉、杨、核桃等,可整合国内主要的育种技术研究力量,依托于国家和省级重点林木良种基地,分树种建立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全国林木育种技术协作组。将主要造林树种长期育种纳入各级各类科技计划,安排持续稳定的财政资助,建立长期育种综合实验基地,持续开展新种质创制和新品种选育,整体高效推进主要造林树种良种选育和良种基地建设进程。
参考文献:
[1]罗章龙.林木良种繁育技术规则和要求[J].农村科技,2013(3):66-67.
[2]张侃.针对黑龙江森工林区林木良种繁育基地的设计思考[J].林业科技情报,2014(4):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