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教材《故乡》课后习题比较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824151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故乡》选自鲁迅小说集《呐喊》,创作于1921年,同年发表在《新青年》杂志上,在当时黑暗的社会时代背景下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据日本著名学者藤井省三考证,我国最早于1923年将《故乡》选入由上海世界书局出版的秦同培编的《中学国语文读本》第一册中,而日本在1953年首次将竹内好翻译的《故乡》选入由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三国语教科书中.[1]之后,《故乡》便成了中日语文的“定番教材”,但两国初中语文教材在《故乡》一文的编选上仍有一定的差异.本文以初中统编版《语文》和光村图书版《国语》为例,就两本教材中《故乡》课后习题进行比较,以期获得一些启示,促进我国《故乡》课后习题的完善.
其他文献
教育之本是人才培养,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课程建设.近年来,国家课程建设深化“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以国家一流课程建设为主要举措,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与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融入其中,强化课程的本土文化意识,拓展课程思政的现实意义.
期刊
迈克尔·波兰尼(Michael Polanyi) 1958年提出了隐性知识概念:“人类知识有两种.通常被描述为知识的,即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述的,只是一种类型的知识.而未被表述的知识,像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是另一种知识.”[1]把前者称为显性知识,而将后者称为隐性知识,是指那种我们知道但难以言述的知识.隐性知识具有隐晦性、难以传递性特征,大量存在于初中语文课本.
期刊
发展日趋迅猛的新时代下,社会大众具备的思维灵敏性、创新能力、事物探索精神愈发重要,这也对高中学生综合能力提出了新要求.针对高中生来说,其身体机能及心理思维也基本发育、构建成熟,教师的传统教育思想与授课手段已难以契合新时代高中生的学习需要.
期刊
《促织》是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2019年版)必修下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这篇文言小说,语言并不艰深,篇幅也不算长,但作为语文教材里的常青树,它的教学价值还有待语文老师在实践中不断挖掘.
期刊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当下的学科教学关注的重中之重,但是,要将核心素养的研究落到实处,不仅需要关注到课程形式的丰富、教师素养的提升,更需要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与教学方式的变革.在这种教育改革大背景下,指向深度学习的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和一线教师的重视.
期刊
《琵琶行》是一首长篇乐府诗,作者通过叙述琵琶女的故事,述说自己的人生遭际,表达了内心的真情实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探索多元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在不同的阅读情境中体会诗人描写的妙笔,找出琵琶女与诗人境遇的相通之处,理解白居易抒发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笔者在《琵琶行并序》课堂中设置任务情境,开展了以下几种阅读方法的实践.
期刊
中小学沂蒙精神教育存在两大问题:一是知行分离,二是情感缺失。针对上述问题,临沂市中小学经过情感陶冶、行为认同、理论提升三个阶段的探索,通过沂蒙精神的特色育人路径解决了两大问题。
钱梦龙在《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中写道:“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即使在语文教学改革很红火的年代,文言文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上仍然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荒凉景象.”[1]
期刊
凌宗伟:郑老师好,久仰!我知道您是因为参与《十位名师教》一书的编写.在那堂课上我看到了您十分重视让学生通过文本阅读理解作者语言文字运用的技艺,并在此基础上提升对文本主旨的理解.也就是说您是十分看重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的,是否可以具体谈谈您对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的理解?
期刊
高阶思维是指发生在较高水平上的心智活动或认知能力.它在教学目标分类中表现为分析、综合、评价和创造.高阶思维是高阶能力的核心,主要指创新能力、问题求解能力、决策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阅读提问的目的是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在问题的引领下读中悟情、读中悟法、读中悟道,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