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味”萦绕于课堂

来源 :新校园(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26768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程少堂先生在《语文味:中国语文教育美学的逻辑起点》一文中说:“所谓语文味,是指在語文教育过程中,以共生互学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让人体验的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因此,“语文味”是语文课应该具有的一种特色、一种整体美,也是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境界。然而,笔者感觉时下中学语文课堂的“语文味”,特别是学生所感受到的“语文味”似乎有越来越淡之势。那么,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如何才能使语文教学中日渐消失的“语文味”回归,让“语文味”诗意地萦绕于课堂呢?
  一、净化课堂,构建“绿色”语文
  语文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它包含德育、美育、创造教育、思维教育等教育内容,但这些不是它的特性或特点,因此,语文教学不能泛语文化。然而,如今很多语文课被弱化成了其它学科的“保姆”,大量非语文元素源源不断地涌进课堂。例如:为了体现语文的多重功能,本应简略地背景交代变成了历史演义,作家作品的介绍变成了交代人物典故,只要与课文内容稍有牵连,有些教师便可以把天文地理都扯进来;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和直观性,有些教师将语文课堂变成舞台,上课又是音乐欣赏,又是舞蹈展示,让学生目不暇接、眼花缭乱;为了体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教师在课堂上为了使用多媒体而是用,以屏幕画面代替语言文字创设的意境;为了展现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让全班对话、讨论,一堂课讨论二三十问题,看似师生互动、气氛活跃,实则哗噪有余。
  无论把语文课上成上述哪一种课,都是与“语文味”背道而驰的,或者说不是我们所提倡和期待的。语文课不是政治课、德育课、审美教育课、思维训练课、综艺活动课,也不全是语言课、语文知识课或文学课。语文教学具有独立的价值和目标,对学生的发展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如程少堂先生所说,语文课应该咬文嚼字,引领学生品味语言的无穷魅力与韵味,也应该批文入情,引领学生感受生活的丰富与美好。要净化语文课堂,把课堂中不是语文或不具有“语文味”的东西清除出去,构建“绿色”语文。
  二、回归诵读,感受语言魅力
  汉语是非形态语言,只有在朗读时,学生才能体验文学作品中蕴含的音乐美、气韵美、意蕴美,因此,阅读教学的第一要务是“读”。教材中的许多课文景美、境远、情深,需要反复诵读。例如:在学习《离骚》《归去来兮辞》《陈情表》《兰亭集序》《滕王阁序》《阿房宫赋》《前赤壁赋》等名作时,若学生不读何以能入其境、体其味?只有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才能使其更深刻地领会作者流露在字里行间的感情,受到更直接、最强烈的感染。此外,诵读涵咏还可以使学生心情畅快、展开联想、净化心灵、美化言辞。
  特级教师钱梦龙曾说,“教师特别重视诵读指导,这非常有利于学生形成对汉语的语感,熟读和背诵又使学生逐步积累起比较丰富的感性材料……这就为语文的阅读能力打下了比较坚实的基础。”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诵读指导,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选择不同的阅读方式,把学生引入有滋有味的读书境地。
  三、激发情感,促成师生共鸣
  注重情感的体验是新课标对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文章不是无情物,情感是语文教学的命脉,语文课堂则应该是情深趣浓的“快乐大本营”。而目前的语文教学大都远离了人文和情感。教师“庖丁解牛”式的分析取代了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悟,使文本变得支离破碎。一堂课,老师冷冰冰地讲,学生昏沉沉地听,这样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打造“语文味”萦绕的课堂就要促成师生情感的共鸣。语文教师能否在课堂上巧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主动、愉快地参与语文学习的全过程,是语文课成功与否的关键。“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批文以入情。”一些名篇佳作,往往是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甚至凝聚着他们的心血乃至生命。当我们拿到文本,必须挖掘文本中最能打动人心的情感点,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他们在激荡的情感中受到感染、熏陶和激励,进而对其进行情感教育,培养其高尚的情操、健康的心灵与完美的个性。语文课堂需要激情,需要师生全身心投入;语文需要诗意,需要洋溢浪漫主义情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在教材的情感点、学生的情感点、教师的情感点之间架起一道畅通无阻的桥梁,引导和促进三者之间产生和谐共振。
  四、以人为本,强化人文底蕴
  长时间以来,有些语文课堂只重视“花架子”,肢解了一篇篇充满灵性的文章,让学生感觉索然寡味、死板僵化,而忽视了文中所传递的人文关怀。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工具。语文负载着多姿多彩的人类文化,孕育着无限丰富的人文精神。以人为本,就是要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智者先贤深邃的思想、超凡的智慧和杰出的创造,就是让学生去接受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感染和熏陶。
  语文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人为本,就是教师应放下架子,以引导者的身份参加讨论,与学生一起切磋;交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营造一种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教师要在课堂上尊重学生,尊重他们的价值,尊重他们的独特体验和感受;对学生每一个奇思妙想都投以赞赏的目光,对学生每一个智慧的火花都善加保护。在师生平等的关系中,教师才能教得神采飞扬,学生才能学得尽兴,师生双方才能全身心投入,使课堂达到充满语文韵味的最佳效果。
其他文献
摘 要:VB是一种由Microsoft公司开发的结构化的、模块化的、面向对象的、包含协助开发环境的事件驱动为机制的可视化程序设计语言。由于其规则多、使用灵活,学生对VB语言不容易理解和掌握。同时,由于职业学校学生基础较差,学习主动性不强,积极性不高。教师应进行换位思考,从教学准备工作、教学方法选择、教学过程各方面,深入了解学生,分层进行,逐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换位思
期刊
摘 要:新课标明确规定“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将“探究”列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重点培养的三大能力之一,指出“促使他们探究能力的发展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这是新课程语文教学的一个突出的重点,也是语文教师必须追求的教学目标。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些目标,语文教师就要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本文在教学设计和教学模式上进行了一些探讨
期刊
摘 要:启发式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启发式教学形式多样,需要灵活运用、互相配合,并始终重视学生的主体性。  关键词:启发式;会计教学;教学方法  一、启发式教学的灵活运用  1.示范启发式。学生的感性知觉是抽象思维的基础,在接受一种新知识的时候,学生总是从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知识的。尤其在会计专业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进行抽象思维,让学生正
期刊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近几年在课间操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学校体育组织形式。与课间操相比,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长,活动内容多,组织形式活,练习强度适宜,它不仅能反映学校的校风,还可以对学生紧张的学习起到调节作用,尤其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有明显的实效。近几年来,我校根据本土区域特点,对大课间体育活动进行了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  2006年,“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正式启动,
期刊
摘 要:当前,小学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呈现出班级规模小型化、空间安排多样化、注重个别化教学以及多样化、综合化发展等重要特点。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现实环节与落脚点,教学组织形式改革应注重从实际出发,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小学教学;教学组织形式;改革趋势  教学组织形式改革是现代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科学的教学组织形式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还有利发挥师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当前,我国
期刊
摘 要: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更是一个合作的社会。因此现代教育提倡竞争,更追求合作学习。《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重点之一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分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了语文教
期刊
由于师资匮乏和学校对美术课的轻视,农村中学的学生在小学时大多没有得到系统的美术教育。农村中学美术课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摸清底子,找到着力点,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因材施教,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对美术产生兴趣,从而喜欢上这门课。从教十几年来,我逐步找到了一些引导农村学生学习美术课的方法。下面就谈谈一些具体做法。  一、结合农村学生实际,巧妙设计教学内容  针对农村学生美术基础差、底子薄的现状,在
期刊
摘 要:统计学教学面临诸多挑战,应当顺应统计学教学的发展趋势,将统计学和计算機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EXCEL的有关功能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方法进行改革。  关键词:统计学;教学模式;计算机技术  一、统计学教学的发展趋势  1.统计学从数学技巧转向数据分析的训练  在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非常普及的今天,统计计算技术不再是统计学教学的重点了。统计思想、统计应用才应该是重点。现代统计方法的实际
期刊
摘 要: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必须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帮助学生树立自信,而这一切的前提是切实做好备课工作。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提高  教学质量是教学过程的生命线。学生的学习就是在自身原有的知识结构体系上建构新的内容,这本身就是充满变数的复杂过程。语文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学习语言也有规律。只有把握语文教学的规律,掌握它的特殊性,才能为提高教学质量找到正确
期刊
摘 要:新课改虽然实施多年,但当前我们的初中数学课堂仍然存在着不少看似充满了新课程理念,实质上却是“新瓶装老酒”的形式,表面华丽、热闹的数学课堂的背后,却凸显着低效和粗糙。本文拟就如何构建有效的初中数学课堂做出了一些理性思考和尝试,以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数学;有效课堂;数学思维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步入轨道,教师都在积极地对数学课堂进行改革。他们积极探索、勇于实践,不断调整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