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生涯规划现状和生涯教育课程需求调查报告

来源 :新基础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man9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初中生生涯规划教育研究现状
  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是指让学生在充分了解自身特点与优势、兴趣与潜能的基础上,主动地确立职业生涯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对职业以及人生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制定出职业生涯规划,并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根据自己设计的職业生涯规划,科学合理地安排学习和生活。其理论基础是萨帕的生涯发展理论[1]。舒伯(1953) [2]通过对职业生涯的不同时期进行分析,将生涯发展划分为成长、探索、确立、维持和衰退五个阶段,提出了职业生涯阶段理论。依据舒伯的职业生涯理论,初中阶段应该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
  1994 年,我国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颁发《普通中学职业指导纲要(试行)》,其中对初中和高中的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目标做出了如下规定:初中阶段的目标是传授有关基础知识,属于启蒙阶段,重点帮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职业,了解自己,提高认识,初步选择继续学习或就业类别的方向[3]。
  许多研究者均对中小学职业生涯教育的课程内容提出自己的意见,综合起来看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内容:自我认知、职业认知、职业兴趣探索、职业能力培养等内容。如覃章成(2014)结合职业生涯教育中的五大核心概念(人格独特性、职业多样性、人职匹配性、职业生涯阶段性和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性)确定了初中职业生涯教育的八项课程内容:职业生涯基础知识、教育与职业的关系、初中后教育、自我认识、终身学习、学会生活、规划职业生涯和奠基职业素养[4]。
  虽然我国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实践开始增多,但对大学生职业指导、生涯教育的研究较多,但对初中阶段职业生涯教育的研究较少。 因此,探索符合初中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我校学情的生涯规划课程,对于帮助我校学生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科学有效地指导初中生规划生涯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2.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自编的《初中生生涯规划现状及生涯教育课程需求调查问卷》,笔者根据研究主题收集了大量职业生涯规划文献并对其中的实证调查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在请教研究领域内的老师后进行问卷内容收集与编制。问卷编制后进行小范围预测,并请教老师和专家指点修改,取得了一定的逻辑效度,之后正
  式展开调查。问卷共18题,主要调查学生对生涯规划的了解、自身生涯规划现状、生涯教育课程需求等情况。在坪山区中山中学共发放问卷1280份,剔除无效问卷后计得有效问卷 1260份,有效回收率 98.44%。样本构成情况如下。
  3.初中生生涯规划现状和生涯教育课程需求调查结果与分析
  3.1 初中生生涯规划现状
  据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学生对生涯规划基本了解,占比48.65%,完全不了解的学生比例是8.49%(见表3.1)。可见我校学生对生涯规划的了解程度中等偏上,但从学生访谈得知,学生对生涯规划的了解仅仅局限于听说过而已,对于生涯规划具体“规划什么,怎么规划”这些内容并不理解。
  接近一半的学生对自己的人生发展方向和未来就业有认真考虑过,剩下约34%同学会跟家人老师、同学朋友讨论发展方向和未来就业问题(见表3.2)。另外185人(占比14.68%)对自己的人生发展方向和将来就业并没有考虑,主要原因是“自己习惯走一步看一步”,人数91人(占比49.19%),其次是认为自己不懂,也没人指导,时间过早(见表3.3)。由此可见,加强对学生的生涯规划指导还是很有必要的。
  对于将来可能从事的职业,68.02%学生认为是做自己想做的,15.71%学生认识到要做自己能做的。可见大部分学生对未来职业的意向是想要遵从自己的意愿,并没有认识到职业的选择跟兴趣、能力、性格和气质等都有很大关联。
  可能也是因为有20.32%的学生对自己的兴趣、性格和专长,以及将来适合的职业发展方向并不了解。
  3.2 初中生生涯教育课程需求
  从学生目前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课程或相关的教育形式的了解程度来看,将近40.39%的学生并不了解,42.86%的同学是基本了解,很了解的学生占16.75%。
  且从他们参加相关社会实践和生涯课程的情况来看,没参加过的占49.68%。从参加过的学生情况来看,很有收获的占9.84%,有一点收获的占34.29%,可见学生的生涯教育还是很缺失的。
  基于以上情况,83.73%的学生表示需要专门开设生涯课程,可见学生对于生涯课程的专门开设需求度非常高。
  因为大部分学生能认识到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可以为未来就业做准备,可以让初中学习生活更有目标,提高自身竞争力。
  此外,对于课程开设内容,78.89%的学生表示想更多认识自己,找到自己的专长;65%学生想要树立志向,规划自己的未来;58.17%学生想要知道如何规划初中学习与生活,为毕业做打算;47.46%学生想要了解社会与职业。
  4.结论
  根据以上调查结果显示和分析,我校学生对自己和职业的认识比较模糊,有一定的生涯规划意识,但并没有系统深入的认识和实行。学生对专业而有效的生涯教育有很大需求,希望通过生涯教育课程更多认识自己,找到自己的专长,树立志向和规划自己的未来。
其他文献
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风雨兴其中;树无束缚,故能成其大,撑起一片天。我认为真正的教育即自由生长。思想自由表达,精神自由生长,灵魂自由发育,是教育的最高境界。这种“自由”,不是为所欲为的任性,不是毫无节制的放纵,更不是罔顾规律的驰骋。而是一种在自然规律、客观真理、道德法则的制约下,天性得以回归,兴趣得以延展,品位得以生成,美感得以超越,人格得以升华。  温州高铁新城实验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
期刊
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越来越多的教师重视课堂中问题设计的研究,以问题引领教学板块,主问题、高阶问题在学习中体现出相当高的价值。但是,由于绝大部分问题来自于教师的精心设计,主要是教师问、学生答,学生还是被动“接球”,学生的思维只是教师思维的模仿、后续、迁移,思维的发展依然受到桎梏,学生主体地位依然没有得到充分提升。  “问”是探求,“津”指渡口。“问津课堂”,以“问”引学、以学促“问”,让学生在
期刊
文化回应性教学(culturally responsive teaching)的研究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这个理论的提出与美国社会存在大量外来移民的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何使来自不同种族,有着不同文化背景和宗教信仰的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到课程学习中去,在课堂中获得更好的教学体验和教学效果,在知识、情感、社会等方面有更加优秀的表现,成为了一个值得探讨和研究的课题。  一、文化回应性教学的目标
期刊
一、一个场景引发思考:  我观摩了22届市学生艺术节舞蹈展演活动,在某校的演出楼举办,学校的硬件环境真是没的说,剧场外的大厅干净明亮、剧场内的红色地毯、红色座椅舒适宽敞。活动间隙去了一次洗手间,所见场景与外部环境截然不同,我随手拍了这张照片,记录下了当时的这个场景。洗手池子上满是沾着粉底、口红等痕迹的用过的湿纸巾、纸巾,假睫毛、皮筋、卡子也散落到了地上……其实两个大垃圾桶就在我拍照时站立的位置。 
期刊
一、引言  动手操作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提高动手操作的有效性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发挥指导者的作用,设计合理的合作实践活动,创设适宜的教学环境,才能确保动手操作的有效性。本文概述了“采用动手实践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和优势,让数学课堂活起来。  二、“采用动手实践教学方法”的特征  (一)动手操作  “动手实践
期刊
前言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也指出:学校要举办多种多样的群体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毅力。国际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中指出:健康不仅是生理、心理的健康,还包括对社会的良好适应(即团队合作能力、人际交往关系)。可以说学生团队精神的有无、合作能力的高低、人际关系的好坏,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准之一。《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课程标准(实验稿)
期刊
人教社小学数学部主任王永春在《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教学论》中指出: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是在面对真实情境的问题和数学活动中,通过体验、感悟和反思,抽象出数学概念、命题和结构,建立数学模型,并运用逻辑推理和运算解决问题的一种综合性特征。  现实的数学课上,大部分老师通常是一个例题接着一个例题地讲,学生一个例题接着一个例题地跟着学,学到的知识是零散的,无法形成知识结构。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教师要关注到数学知识内
期刊
美育,顾名思义,就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美育要通过各种各种艺术以及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来进行。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美育占有重要地位,对学生进行美育是全方位的,对学生美育的教育途径也非常多,体现在方方面面,生活中、社会中、自然中、学科中等等。通过艺术进行的美育就是艺术教育。  多年来宁阳县复圣中学重视学生的美育教育,学校认真贯彻教育方针,把立
期刊
叶澜教授指出,每个学科对学生的发展价值,除了一个领域的知识以外,从更深的层次看,还有学生所处的丰富多彩的世界。让我们认识到,教育者要为学生提供一种唯有在这个学科的学习中才可能获得的经历和体验,提升其独特的学科魅力的发现、欣赏和表达能力。  在探索与实现课堂教学育人价值的道路上,无锡市东林小学开展了素养表现型教学的研究。素养表现型教学充分着眼学生的发展,聚焦数学本质、关注学习体验、对话生命成长,使学
期刊
目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教学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处于正常发展的良好趋势,但由于教学观念方面的原因仍存在一些不适应素质教育的地方,如:过于关注美术专业知识与技能,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难以激发学习美术的兴趣,很难实现美术课程的价值及美术核心素养。无论在培养学生的动力还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方面,关键和有效方法是在教学中探究创新的基本途径,从学生能力差异出发,设计和实施教学“五段式课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