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初中个性化教育的思考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berf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个性化教育是尊重人的教育,应更多地着眼于个体独特的内在潜能和资质的唤醒、显发和弘扬个性的差异观点。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思想、情感和个性,使学生树立自信、自立、自强的信念,使其创造性潜能得以充分的激发和开发。我们围绕构建了个性化教育模式,进行了多年的教育实践。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把学生个性和谐发展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我国著名学者刘文霞在《个性化教育论》一书中对个性的含义和个性化教育的意蕴作了明确的界定。她认为,个性是个体在一定的社会关系系统中形成的生理特征、心理特征和社会特征以独特的方式有机结合,而使个体具有的独特社会性,它不仅包括那些被人们认为是有价值的优秀品质,而且也包括那些被人们认为是缺点的品质。个性化教育是在正确教育思想指导下,以受教育者的现实个性为出发点,通过个性化与社会化、自我教育与他教育的统一过程,培养、强化受教育者的良好个性品质,预防改造受教育者的不良个性品质的教育活动。
  个性化教育主要是一种教育思想,这种教育思想强调尊重人的个性和人的个性潜能优势的发掘,主张培养良好个性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提倡教育的特色化;个性化教育也是一种教育活动,它是培养、强化受教育的良好个性素质与预防,改造受教育者不良个性素质的统一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的现实个性素质向理想个性素质的转化过程,是个性化与社会化,他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统一体。
  个性化教育强调发展学生个性潜能的优势,也就是寻找每一个学生身上个性的最强点和闪光点,帮助学生在无数的生活道路中,找到一条最能鲜明地发挥他个人的创造性和个性才能的道路,帮助每一个学生发现和找到他自身潜藏的能使他在为社会谋福利的劳动中给他带来创造和欢乐的那条“含金的矿脉”。
  学校如何实施个性化教育,我的理解是抓好“五项策略”“两个发展”“三大载体”。
  学校实施个性化教育的策略要抓好“五创”:即创设民主氛围、创建生命课堂、创立校本课程体系、创建活动平台、创新评价机制。
  一、创设民主氛围
  民主和谐的氛围是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保证。创建民主和谐的以师生关系为主的学校人际关系,强调教师对学生的爱,理解和尊重,强调学校的管理民主和教师的教学民主。
  二、创建生命课堂
  改变那种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教学,倡导建构的学习。创造适合每个学生的教育,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发现、发展学生个性潜能和优势智力领域,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三、创立校本课程体系
  课程是实现个性化教育目标和体现个性化教育主题的主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良好个性的必要条件。坚持“五育”课程并重,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互补,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兼顾,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互补。注重开发具有地方特色和本校特色的课程。
  四、创建活动平台
  建立健全学校活动体系,抓好传统文化活动,坚持开展每月一次的主题活动,同时认真组织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展示个性、发展优势。
  五、创新评价机制
  改变以学科课程学业成绩评价学生的状况,全面评价学生的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的发展情况,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的评价,帮助学生认识并矫正不良个性素质,促进良好个性素质的健康发展。
  “两个发展”。一方面是抓好教师的个性发展,做到“五有”,即有教育思想,有教学风格,有研究专题,有技能专长,有人格魅力。
  一、教育专业发展要有教育思想指引
  思想是行动的先驱,是一个人的灵魂,特别是教师從事教书育人工作,每天和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如果没有正确的教育思想作指导,他的行为就是盲目的、随意的,甚至是错误的,他的教育活动产生的效果就有可能是低效的、无效的,甚至是有害的。因此,每个教师首先应该有自己所推崇的教育思想。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个性,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是生活教育理论。这些理论是他们独创的,作为一个普通老师,我们不可能达到那样的理论高度,但我们可以根据自己对教育的理解,从人类教育思想宝库中选择我们信奉的理论作为我们行动的指南。
  二、教师研究专题要体现科学性
  好比医生坐诊,伤风感冒、肠炎胃病,一般的毛病都能应付,如果他还能在某一科钻得比较深,攻克某种疑难病症,药到病除,那么他可能就是声名远播的名医了。当老师也应该是同样道理。比如语文教师,阅读教学、写作教学、指导课外阅读、组织语文活动等方面都还可以,但他如果在写作教学方面研究很深,有自己独到的一套方法,那么就为他成为名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个优秀的教师应对自己从事的学科教学全面了解,同时还应深入研究一到两个领域,成为某个方面的专家。
  三、教师课堂教学要有教学风格
  教学风格或教学个性是指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将教学规律和个性特色融为一体,体现出独特和相对稳定的教学特色。有的教师在课堂上激情飞扬,让学生兴致勃勃;有的老师循循善诱,让学生如沐春风;有的老师风趣、幽默,课堂上充满欢声笑语……还有的老师善用绘画辅助教学,有的老师经常在课堂上或吟或诵或唱,有的老师善用电教媒体,有的教师巧妙创设情景,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有的老师善用类比化难为易,有的老师善于设计一个个问题,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等。
  四、教师教学要有技能专长
  教师不仅要精通本学科的教学,还应该有一到两门技能特长。因为学校教育除了课堂教学,还有丰富多彩的活动,要指导学生开展活动,教师必须要有专长。同时,技能专长也能使教学如虎添翼、丰富多彩。   苏霍姆斯基领导的帕夫雷什中学的每个老师都有各自的个性特点和独特之处,每个教师都能指导一、两个或若干个课外活动小组。如数学教师马丽亚,热爱自己的学科,喜欢解那些复杂而有趣的算题,她指导两个数学小组,开展数学游戏、晚会、朝会、会考、数学竞赛、出墙报、办数学杂志等。她还是一个画家,指导艺术刺绣小组和话剧小组。
  五、教师自身要有人格魅力
  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用独特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用自己高尚的人格来感染学生,用自己优良的个性品质对学生潜移默化。现代教师要努力具备如下个性品质:①行为动机和行为目标:热爱学习、热爱专业、热爱学生;②兴趣方面:追求新知识、捕捉新信息,善于倾听不同意见,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热爱社交活动,习惯于自我表现;③情绪方面:害这、容人、幽默、坦诚、随和、稳重;④意志方面:深思、反省、慎独、勇于承担责任、勇于承认失败、坚强、不屈不挠、坚持不懈;⑤道德方面:诚实、守信、正直、公平;⑥能力方面: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实践、开拓创新等。
  另一方面是抓好学生的个性发展,做到“五重”,即重人文素养的培育,重良好性格的养成,重广泛兴趣的培养,重基本能力的发展,重个性品质的张扬。
  一、重人文素养的培育
  人文素养的欠缺是过去应试教育的一大弊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在培养目标里面强调要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学校要重视学生的人格、情感、意志、责任感和价值观等人文精神的培育。
  二、重良好性格的养成
  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性格在一个人的成长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人的性格有些是与生俱来的,有些在原有的环境中已经形成,教育者要重视引导学生改变不良性格,保持和发展良好性格。
  三、重广泛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校和家庭都应该为孩子尽可能多地提供机会,识别其兴趣爱好,帮助孩子选择发展的方向。同时还应该帮助孩子发展比较广泛的兴趣,因为广泛的兴趣培养,能使孩子获得全面、广博的知识,提高综合素质。
  四、重基本能力的发展
  全面落实基础教育课程培养目标,注重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良好的交往、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及创新能力等。
  五、重个性品质的张扬
  过去教育中最大的弊端是教育的划一性、机械性和封闭性,培养出来的人大都是在应试教育的模子里打磨得无棱无角,千人一面。现代教育应特别重视学生个性的张扬,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发展。
  再次,创设个性化课程、多轨式走班管理、综合性教学评价,是实现个性化教育的三大载体。
  一、个性化课程规划: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
  对学校而言,课程是有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载体。学校必须构建富有时代精神、体现多元开放、凸显办学特色以及多层次、可选择的学校课程体系,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课程模块和课程群。对学生而言,课程是实现“全面且有个性的发展”的重要保证,学校必须给学生更多的课程选择权,让每个学生拥有个性化的课程修习规划,拥有个性化的课程表。
  我们通过对国家必修课程以及校本选修课程等多元课程的整合,按照基础、拓展、研究创新三个层次来构建学校课程体系,创建体现学校特色的课程模块和课程群,避免課程的随意性和碎片化,避免因课程繁复而加重学生的学业负担。“基础类课程”面向全体学生,突出课程内容的基础性,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科的基础知识素养和学习能力;“拓展类课程”面向分层或分类形成的不同学生群体,突出课程内容的延展性、综合性,强调提升学生融会贯通的能力;“研究创新类课程”主要面向部分在专业领域有一定兴趣和特长,并在专业深造方面有特殊需求的学生,突出课程内容的学术性、前沿性和创新性。面对学校提供的丰富的课程“菜单”,学生在成长顾问、辅导员和家长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学科状况、升学意愿等进行自主选课。
  二、多轨式走班管理:最大程度地发挥全员育人的效应
  在“选课走班”的模式下,学生基本处于“三无”的教育情境之中,即无固定班级、无固定同学、无固定教室,对原先以行政班为单位、以班主任为核心的传统学生管理模式是一种巨大冲击。教学班的学生群体具有流动性、短期性和松散性等特征,管理难度显而易见。在原行政班模式下有利于团队精神教育的诸如稳定的人际关系、教育环境等优势也会大大削弱。因此,现阶段如何加强教育协调,实现行政班与教学班管理的优势互补,就显得更为迫切。
  多轨式走班管理实践,让教师成为学生真正意义上的顾问、导师和朋友,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自主管理、自主发展的积极性。
  三、综合性教学评价:最大力度地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
  实行“选课走班”后,同一教师不再归属于某一两个固定的行政班,有的教师可能还要承担不同层次、不同类别教学班的教学任务,同一教学团队的教师未必都平行地教同一课程,同一教学班的学生来自于不同的行政班,同一学段的学生未必修习相同的课程……如此复杂的情况,使得教学方式面临转变。如何以评价为先导,合理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效和教师的教学绩效,进一步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是学校必须面对的一大难题。近几年,我们主要从过程评价、增值评价和团队评价等方面入手,对构建综合性教学评价模式进行了积极探索。
  过程评价主要侧重评价教学过程的动态性。对学生,实施学分制管理,关注学生的出勤情况、课堂表现和作业情况,以学分管理促进学生关注自己学的过程。对教师,主要关注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式方法的适切性、教学的生成性、学生的参与度和满意度等,通过学生对教师的阶段性测评、教师阶段性自评和阶段性课堂教学调研等形式了解真实情况、及时反馈,推进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转变。
  增值评价是通过收集不同时间点上的测试结果,对学生一段时间内的成绩进步水平实施评价,关注结果的动态变量。增值评价不是以单一的考试原始分高低来评价学生,而是一种基于进步幅度的评价。计算出各教学班学生考试成绩的平均分、增值幅度和标准差,以此为基础,对教师个体的教学工作和教学效果作出判断,进而帮助教师诊断教学,引导教师重视学生个体和不同团队的学习差异性,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加强针对性、适切性。
  对于“个性化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我们希望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拥有这样的认识:我不是在为学校学习,为父母学习,而是在为自己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要求奠基。同样,我们希望每一位教师都能够达成这样的共识:我不是在为职业而教,不是在为学生的分数而教,而是在为帮助学生挖掘自身的潜能服务,为自身的专业发展从而为民族和国家的未来尽责。
其他文献
近年来,一些学校正在积极稳步的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教师的教学观念、方式正在发生变化,学生的综合素质正在提高。但也存在一些迫待解决的问题,以下是我反思自己和他人的课堂教学改革,提的几点个人想法。  一、直面回避的问题,遵循“以学定教”的原则  教师们在运用新课改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时,出现了使教师们普遍感到为难的问题是:学生自学能力不强、合作学习难开展、教学进度慢、课
期刊
语言是教学思想的直接体现,是教师使用最广泛、最基本的信息载体,因而,课堂语言的实效性也是众多教育工作者苦思冥想的一个课题。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认为,教师的课堂语言就是一个切入点。我就从自身经验出发,就课堂教学语言存在的问题、课堂教学语言应遵循的原则、组织课堂教学语言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三个方面进行探究。  一、课堂语言存在的问题  经过观察发现教师的课堂语言主要有以下几种问题。  1.为造气氛
期刊
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的改革。而新课改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开辟了新篇章。诺贝尔物理奖得主美籍华人朱棣文曾一针见血指出:“中国学生学习很刻苦,书面成绩很好,但动手能力差,创新精神明显不足,这是与美国学生的主要差距。”我认为这一评价非常中肯、切中时弊。那么我们的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怎样失去的呢?根本原因在教育本身,负担太重——考试频繁、资料繁多、死记硬背、作业机械重复,磨灭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期刊
农村的教育现状差,但农村自有城市无法比拟的优越。农村的自然环境好,有利于小学生的身体健康。庄稼人的朴实与勤劳在这个“金钱万能”的时代里也显得尤为珍贵,农村朴实的民风,有利于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农村教育必须要得到特别关注。  我在农村从教以来一直身处教育第一线,对农村教育现状也有一些自己的体验和感受,不妨谈一谈以和同仁们互相探讨切磋。  一、农村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1.课外阅读量
期刊
“反思”一词,源于哲学,本指思维,即反思性思维。威廉杜拉姆在《思维的革命》一书中指出:“假如一个人掌握了思维的力量,那么他就会加速成功的频率。”这句话预示着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反思时代。  反思时代的诞生给了我们新的命名——反思型教师。  目前,反思型教师已经成了国际教师发展的趋势和潮流,也是我国教师改革的目标和方向。  那么,处在风头浪尖的我们,别无选择,只能顺势前行把自己培养成为反
期刊
我因公事耽误了上课的时间,迟到了5分钟。我以为下雨了,学生会在课室等我,谁知我跑到课室时竟是空荡荡的,我又跑到操场找他们,眼前呈现的一幕,让我这辈子都不能忘怀:学生在指定的集队地点排着整齐的队伍,保持立正姿势,一动不动的,冷雨打湿了他们的头发、衣服。其实,离他们不远就有可躲雨的地方。我惊呆了,脚步也慢了,看到我打手势让他们避雨,他们才转移到棚底下。一个个身子湿透却笑容满面,并一个劲地问我:“老师,
期刊
一棵孤立的小树,可以枝繁叶茂,但很难成材,而一旦将它们融入森林,其高度绝不会逊色于其它独立的个体,这就是集体的力量。我的班集体中的孩子们,就如这一棵棵幼苗,孤立无援不会是他们的感觉,让他们感觉到森林的存在,有所依靠,让他们有顶天立地的目标,感受到集体的爱,我的班集体中的孩子必将茁壮成长。  而一个班集体的建设,必须靠作为班主任的我和每一个孩子的共同努力,我始终秉承“严爱结合,踏实工作,与学生共进步
期刊
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博士有一次给学生讲课时,忽然把身体侧过去,让学生看他的头脑的侧面形象,并比划着说:“假如由我的眉毛,眼额角、头顶心、后脑勺、头颈直到脊柱,画一条弯曲的线,那时标点符号中的什么好?”学生立刻回答说:“问号。”“对了,我们人类头脑的侧面形象就是一个大大的问号,人生在世,一定要勤于、善于提出问题啊!假如我们不善于提出问题,我们就对不起自己的模样。就不配称个人!”由此可见,在物理的学习中
期刊
下面,是我对初中历史新课程改革中课堂教学的一些粗浅认识,期望大家能提出更多宝贵的想法,以便在今后的历史教学中共勉。  一、实行新课程改革,是在继承基础上的改革,不是全盘否定传统教学  新课程在推广和实践过程中,给人一种把传统教学“推倒重来”的感觉,在处理新课改与传统教学关系时,存在一种“全盘肯定”与“全盘否定”的思维倾向,应该引起重视。我认为应处理好新课改与传统教学的两个辩证关系。  一是继承性和
期刊
合作学习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提高信息传递的有效性,有利于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是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与教学模式。本文重点研讨的是在课堂中以学生为本,在学习促进学生有效合作学习的几点探索,在教师的教学实践中有着可操作性和启发性,对学生健全人格、合作技能、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都有着现实意义。  一、创建友爱的共同体——快乐评价法  活动中我们会发现,在合作学习时,有的學生不愿意当众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表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