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浦河边

来源 :飞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elian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刚退休,还没从失落的情绪中调整过来,就接到外孙快要出生的消息,于是和老伴匆匆来到了上海。居住的小区在风景秀丽的淀浦河边,淀浦河是黄浦江的一条支流,离虹桥机场不远,不时能听到飞机起降的轰鸣声。上海给我的印象是现代化程度很高,但人多嘈杂,所幸小区的环境还算优雅、安静,感觉很温馨。闲暇时便漫步在靠淀浦河边的花园里,园子里绿树成阴,水泥小道蜿蜒在起伏的草坪上。河边的芦苇在微风中摇曳,河对岸的各种树木翠绿茂盛,倒垂的柳枝在水面上划出道道波痕,海鸥飞翔在河面的上空发出阵阵鸣叫声。每当海水涨潮时,河水便倒流,河面很宽阔。落潮时,河两岸便露出沙滩。运送砂石的船只逆流而上,机器发出轰鸣声。两岸林立的高楼与河面上来往的船只组成一幅特有的画卷。有趣的是每天早晨我都会看到一只白鹤悠闲地漫步在河对岸的空地上。它是来觅食还是来喝水,时间长了,我便推测这只白鹤的命运,是失恋、遭遗弃,还是丧偶?据说鹤类对爱情是很忠贞的,一般是从一而终。它们对爱情的忠贞程度远远超过了人类。尤其在金钱至上的今天,人类的婚姻、爱情受到了严峻的考验!我不解这只白鹤为什么总是孤独地徘徊,它究竟遭遇了什么?每逢周末,你还会看到在桥上放生的场景,一些信奉佛教、基督教的教徒花钱在早市上购买即将出售给市民的鱼虾等水产品,然后放到河里。不可思议的是,在桥下又聚集了一大群等着放生后打捞鱼虾的人。
  这个小区以前居住着很多当年从各地返城的老知青,虽在外环以内,但房价比市区低,现在小区内居住的大多是从全国各地来上海打拼的八○后大学生。他们成家后有了小孩,爷爷奶奶便从全国四面八方涌入这里。我注意了一下小区停放的小汽车的车牌,除西藏、海南外,各省都有。到上海不久,早晨在园子里晨练,手机响了,是老家单位同事打来的。我用兰州方言交谈,这时一位六十多岁的师傅驻足听我通话。他就是老杨。他热情地说,我听到乡音了!兰州大,上海小。我们在上海有缘认识了老乡。老杨是兰州新华印刷厂的退休职工,两个女儿都来上海打拼,先后成家立业。两个女儿都有了孩子。老杨夫妇退休后便来上海帮女儿照顾孩子。寒暑假老杨夫妇便带两个孙女来兰州度假,顺便照顾年近九旬的老母亲。老杨厨艺很高,擀面、蒸馍样样在手。他做的手工凉面、酿皮子味道极好,在以甜食、米饭为主的上海,能吃到这样地道的家乡美味算是一种享受。老杨又介绍我认识了在这个小区居住的甘肃老乡老何。老何是白银平川区煤矿的退休职工,两个女儿都在上海。我们仨不时聚一下,交流着在上海生活的感受。甘肃的工资标准在全国倒数,用甘肃的退休费在高物价、高房价的上海生活,无异于杯水车薪!老何今年将老家的一套约一百平米的房子卖了二十多万,这在上海连一个洗手间都买不上!这种无奈挂在老何、老杨的脸上。在远离故土的上海,听着乡音,也算是聊补了思乡之情。
  上海的气候属典型的海洋性气候。我感觉一年四季有一半以上的时间在下雨,有时一下就是一周或十天半月,你只能呆在楼上。有时大雨滂沱,上海即成为海上,靠皮划艇出门的事网上也时有报道。每当雨过天晴,小区的园子里便人声鼎沸。你会看到一位年近七旬的清瘦老人用轮椅推着老伴在转悠,这就是老孔。老孔是地道的上海人,1969年初中刚毕业的他,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去了北大荒那片广阔天地,成了下乡知识青年。老孔在北大荒几乎呆了一辈子,并娶了当地农村姑娘为妻。老孔的妻子是当年北大荒的美女,在知青点上开了一个小卖部。老孔和知识青年们有事没事都爱往那个小卖部跑,有时买一包一角五分钱的双羊烟做幌子,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是去欣赏姑娘的美貌。老孔的憨厚诚实最终赢得了那个姑娘的芳心,这件事却遭到了姑娘父母的坚决反对。不久那个姑娘怀孕了,这在那个年代是破天荒的事,老孔在知青点上受到了批斗,戴高纸帽子游街示众,受了极大的侮辱,但老孔心甘情愿毫不在乎。让人遗憾的是姑娘最终流产并落下终生不育的疾患和腿疾。改革开放后知青返城,当年和老孔一起去北大荒的同学基本全部返回上海找到了工作。就在这个节骨眼上,老孔妻子腿疾发作,最终发展成下肢瘫痪,老孔要回上海只能抛下重病的妻子,要坚守对妻子的承诺,只能一辈子留在北大荒放弃返回上海的机会。老孔义无反顾地选择留在北大荒!老孔的妻子是大个子,体型微胖,慈眉善目,风韵犹存。老孔在北大荒一直熬到退休,便带着下肢瘫痪的妻子回到上海生活。靠自己多年的积蓄在小区某栋的六楼买了一套三十七平米的住房。天气晴好时,老孔先把轮椅从六楼背下来,再把比自己结实的老伴背下来,上楼时再背上去。我问老孔为什么不选择一楼?他说一楼太潮湿,妻子的腿疾受不了,六楼相对也便宜些。夫妇二人靠老孔两千多元的退休金维持生活。从老孔夫妇的身上,我看到了爱的最好诠释:爱的真谛并不是花前月下的卿卿我我,而是互相牵手、相依相伴,慢慢地一起变老。我对老孔妻子说,现在像老孔这样对爱情忠贞不渝、始终如一、任劳任怨的人很难得了,你虽病了,但有老孔这样的贴心人,你还是很幸福的。老孔妻子不善多言,微笑着,一脸满足的表情。老孔每天除了买菜做饭,还要帮妻子接送大小便、擦澡。最让老孔揪心的是,他不能生病,他生病的麻烦自不待言,更要命的是他的医保在北大荒,他在上海住院不能报医药费,医保卡在上海也不能买药。有次老孔因疾病被120送到医院,出院后花费竟达数万元,急诊可通过医保报销,但必须去北大荒,并要出具出院证明原件、住院发票、病历复印件、药费清单、医生诊断书、银行卡复印件、所住医院等级证明、原单位证明老孔是老孔的证明等等。老孔说没有病死,报销药费时差一点被折腾死!这是所有异地生活的退休老人的共同感受,所以很多异地生活的退休老人放弃了医药费的报销,辛苦奋斗了一辈子,等于没有医保。像老孔这样无儿无女、老伴又残疾的老人,只能望天长叹!我想不通在提倡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今天究竟是什么人指定了这么多条条框框来折腾这些行将就木的老人的?我问老孔以后的打算,老孔说想过进养老院,但费用高得吓人!相信政府会解决安置好这些无儿女赡养的老人的。老孔,你坚强些!你必须坚强!
  上海的社会秩序和风气是很好的,文明程度很高。这里不仅有高度现代化的交通设施,还有良好的社会环境。地铁交通秩序井然,地铁车厢内很少有人高声喧哗,年轻人都在上网或者看书,年轻人给老弱病残让座也很常见。有一次我在内陆城市坐公交车,站了二十六站,近一个小时,没发现车厢内有一次让座的事,这在上海是不可想象的。我在上海乘出租车时曾遇到两件事,一次因等人让司机耽误了好长时间,付款时我主动要求多付,司机拒收多付的钱;另一次说目的地时,我说去报春路,可司机误听为吴忠路,结果走了很多弯路,后来付账时,我要求多付钱,司机还是拒收,他说这是他的责任。这两件事让我觉得很温暖,这在内陆城市是不可想象的。有一次,我将雨伞和手机落在了园子里,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才想起来,顿时慌了,这时有人敲门,这就是老姚。他根据手机内的通讯录设法找到了我。后来我和老姚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友。老姚原是上海郊区的农民,曾任村上党支部书记达十几年之久,后因工作成绩显著转为国家干部,六十六七岁。老姚年轻时曾因反对包办婚姻同父母闹翻,和自己的心上人离家出走,那个心上人就是他现在的妻子。他们生了一个女儿。女儿从上海某重点大学硕士毕业,又考取了瑞典斯德哥尔摩医学院,取得博士学位后在美国某医学研究机构工作,丈夫是上海人,他们有一个五六岁的男孩。老姚夫妇轮流奔波于上海和芝加哥两城之间带孙子,上演着现代版的双城记。去美国办签证只能呆半年,多呆一天都不行。所以老姚夫妇俩一直分居于上海和芝加哥,从上海去美国要坐十几个小时的飞机,然后在美国再转机,折腾二十几个小时后才能到女儿家,这对一个年近七十的老人而言,真是苦不堪言。老姚不会英语,女儿把问路、找卫生间等简单用语写成卡片,让老姚带在身上,需要时拿出来问美国人。每次出国前办签证,人民币兑换美元都是十分麻烦的事。有次老姚妻子要从美国回来了,独居半年之久的老姚立刻来了精神,提前几天就着手准备好吃的、大搞卫生,迎接老伴的归来。飞机在浦东机场降落时间是下午四点左右,正常六点就到家了,但是到六点半还不见人影,却又无法联系,老姚很紧张,快七点了还无消息,这时老姚从楼下奔上五楼的家里,急忙打开电视,看七点的新闻联播中有无飞机失事的报道。约八点老姚的妻子才回来,说飞机晚点了,让老姚虚惊一场。老姚在上海有四套楼房,价值过千万,但老姚眼神中充满苦闷、忧愁和无奈。每次去美国之前一段时间,老姚就开始郁闷,总是一言不发。而让老姚更伤心的是女儿、女婿的婚姻也出现了危机,女儿不愿回国工作,女婿不愿去美国,这样长期下去也不是个办法!2015年春节前,我见到了回国探亲的老姚的女儿和外孙。外孙活泼可爱,和他妈妈交流时用英语,和他外公外婆交流时用汉语,非常讨人喜欢。老姚女儿一派学者风度,朴素大方。
  有一次老姚病了,女儿只能通过越洋电话求助在上海医院工作的同学帮忙办理住院手续等相关事宜。我曾劝老姚随女儿申请绿卡去美国生活,老姚拒绝了这种建议。他说叶落归根是国人所盼,老人离开故土去异国他乡是不可思议的事啊!
  2014年8月,我的小外孙呱呱坠地,是个男孩,给家里带来了无尽的欢乐气氛。我这匹老马看到这个小马驹,激动万分。上海的8月份正是高温酷暑、最最难熬的时期,但那一年从8月份开始一直到月底,阴雨连绵、天气凉爽,真是天遂人愿。小外孙出院那天,我们背着大包小包,抱着小外孙刚进楼道门,就看见邮箱里放着《飞天》杂志社寄给我的杂志和书籍。我的那篇《丝绸古道话条城》发表了,可谓双喜临门。托《飞天》的福,但愿外孙将来能成为诗人或文学家。转眼间,小外孙已半岁了,天气好时,我们抱着孩子在园子里晒太阳,认识了很多来自全国各省市的爷爷奶奶。每天十点左右,爷爷奶奶们便不约而同地抱着小孩来到园子里,嬉笑着、交流着,争相谈论着自己孙子的种种趣事,虽然带孩子很辛苦,但个个都乐不可支,脸上挂满喜悦之情。
  文喜的外婆是东北来的,文喜的姥爷留在东北照顾自己年近九旬的母亲。文喜外婆一个人承担了做饭、照看文喜的所有繁杂事务,非常辛苦。我看到文喜外婆一边抱着文喜一边拖着童车上下楼的情景,真为她捏着一把汗,怕有个闪失。上海的上班时间是朝九晚五,年轻人早上离开家,一直到晚上七点以后才进门。这一整天,爷爷奶奶们都在忙碌着,基本没有休息时间。我和老伴两人都忙得不可开交,有段时间另请了阿姨做饭。文喜外婆一直一人完成这些工作,她明显地消瘦了,显得很疲惫,我们劝她注意身体,她一脸无奈的表情。文喜外婆是从企业退休的职工,约两千多元的退休金,在上海消费是很拮据。年轻人还要还房贷,还要面对涨的物价。这也是所有在上海打拼的年轻人面对的问题。年轻人的育孩方式基本按书本或网上的内容进行,爷爷奶奶大多是按经验进行,这样两代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各种矛盾。这也是爷爷奶奶们相互倾诉的内容。
  太阳从东海上冉冉升起,淀浦河边的这座园子又迎来了新的一天。在这园子里嬉戏的孩子们在一天天长大。从爬行到蹒跚学步,再到追逐打闹,充满着生机。头发斑白的爷爷奶奶们渐渐老去,看到孙辈在茁壮成长,他们脸上挂着满足的笑容。
其他文献
此刻,我是一个复杂的合体,围坐于炉火旁  落日是一炉不错的炭火  它舔舐着炉膛,敞开它的通红  幽暗和带血的灰烬  我舔舐着酒杯,五谷的精气  涌向舌尖。已说不清  我干瘪的身体有多少时间  靠它们滋养  此刻,我是一个复杂的合体,围坐于炉火旁  院子里落着雪  母亲的腰疾复发,早早歇了  端起酒杯,我无端地想起了父亲  已整整离开八年——他在世时滴酒未沾  我掏出烫心的思念一饮而尽  烫心的思念
期刊
在我们其后要说到的一本名为《画苑英萃》刊物封二的一则百字短文后,署名的“痴翁”,当时未询,我信是陈伯希。  怎么也没有想到的是,少年为兵时从一本杂志上知其名的军旅画家,其后竟同在一个单位服务,并有幸做了他的下属,尽管所从事的具体业务不同。尤其没有想到的是,在我退休后,应他之约,又有了几年愉快的合作,其实是出乎我预想的我的一次进修。  我要请出的人物是:陈伯希。  1950年代,兰州军区战士文化读物
期刊
李敬泽的批评有一种当下批评界少有的亲和力,他对待文学与作家的关系,不像有些批评家那样是对立的、陌生的,也不像一些学院批评家那样理论化和刻板。在很大程度上,这与他做过多年编辑、又是一位作家有很大关系。一方面,他以第一读者的身份接受、体会和调校着创作者的感覺;一方面,他以二次创作者的身份为广大读者的感觉进行选择性调适和配对,如何使两种感觉水到渠成、融为一体,成了他不自觉的职责和使命。他能设身处地地、由
期刊
捧读《我们的老校长》,心里满满的是如坐春风的欢喜。  这本由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陈新民主编的纪实文集,是一本洋溢着大爱光辉的好书。  这是一部学生献给恩师的书,凝聚着弟子们对他们的老校长陈世勇老先生的挚爱深情。这些学生年龄不一,身份不同,有国家部委领导、大学教授,有作家、企业家,也有乡村干部和农村教师,不管他们事业有成也好、命途多舛也好,陈世勇先生给予他们的师爱却是一样深厚而温暖。  在学生们
期刊
在“棉书堂”观马叙画展  一幅画挂上白色泥墙  生出爱和恨的秩序  归隐山林的果实  在草本的宣纸上掷下水墨  一支烟压成云雾  一句诗向葫芦鞠躬  僻静处。老茶盘成团  凝神,微息,静谧  折叠的风寻找一个出口  冲进楼梯,向太阳取火  众人抿茶,众人喝酒  今夜的酒长出翅膀——  瓷瓶倒出天空的黑色  瓷瓶倒出乌鸦、星斗、时间的刻度  淡溪梅园访王十朋故居  一座梅园葬不下一个灵魂  一千七百
期刊
拂晓(外二首)  让我埋下自己的腐朽  拂晓时分  我要一个刚出生的天涯  我要在醒来的群山之中  开始又一趟缠绵的旅程  青山你青吧  绿水你幽幽地绿  又要开始了,我承认  我不是一个善于负重的人  我承认,上天垂怜  苍茫处有不断醒来的胚芽  我已经拥有了一颗云朵般的心  在一场滂沱大雨里痛哭  为这恍若隔世的河山  为依旧疯长的五谷杂粮  为这养我的人间烟火  我想把乌云纠结在天空  我要
期刊
1935年秋,一个叫毛泽东的人,一首叫《长征》的诗,一座叫榜罗的中国北方小镇,被历史空前绝后、无与伦比地定格。就是这个定格,将脚下黄土地的历史推进了一个世纪的进程;就是这个定格,重塑了一个民族的形象,令地球都听到了她铿锵的足音。  今天,我流连于榜罗会址前,我伫立在牛谷河畔,想象那段久远的岁月。那段岁月,用饥饿、干渴和寒冷洗礼而成;那段岁月,用草根、树皮和野菜连缀而成;那段岁月,用沟壑、沼泽和大山
期刊
与几乎所有的湖泊一样,太泊湖的梦想之旅,也是从春天开始的。  立春过后,春风的脚印最先抵达湖边的草滩,星星点点的新绿,在人们不知不觉之间从土里渗出来,再泛到草芽儿的尖尖上。沉静寡言的春雨是个能干的化妆师,静悄悄地为草芽儿换上嫩绿的衣装。虽说是“草色遥看近却无”,但这些新发的春草,无疑是春天发展的第一批会员。当春草绿成一大片一大片的时候,暖暖的春阳照耀着草滩,野生的紫云英也次第睁开了眼,互相顾盼,调
期刊
秋风送爽,院子里的枣子红熟时,我便不由地怀念起诗人、编辑家杨文林先生来。  先生与我相交整整六十个年头。  远在1956年12月,甘肃省第一次创作会议上,我这个满身土气的乡下青年,也因《甘肃文艺》(《飞天》前身)栽培了我的一篇小说而得以与会。会上我见到了来自各个方面的人,其中有两位身着戎装的军人,我请他俩签名留念。那位憨实的青年军人签名是——崔八娃;那位英武军官所签的名字是——杨文林。他们是部队上
期刊
在新疆  如 风  那仁牧场  我无法说出玉什填提克山巅一朵云的来历  也无法指明山下一条河流的去向  这人间的秘密,我所知道的  并不比山谷里的野花多  在那仁牧场  图瓦人和哈萨克族牧民都是兄弟  我和橘色金莲花互为姐妹  辽阔草原在等待一次从哈巴河出发的盛大转场  挂满经幡的敖包,在雨中  等待你从远方打马赶来  在喀纳斯  在喀纳斯,步步天堂  吐别克雪山的云落入人间  当我说出盛开  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