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珠与珍珠》课堂教学及评点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yingt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观看图片,教师激情导入
  
  师:(打出幻灯片)同学们,大家先和老师一起来看几幅图片。画面中的这两位老人是航天英雄费俊龙的双亲,当费俊龙走出飞船的一刹那,电视机前的妈妈忍不住潸然落泪,她一边用手绢擦着一边喃喃自语:“宝贝儿子,谢天谢地。”这张图片是一位台湾男子在阔别大陆几十年后终于又踏上了祖国的土地,与哥哥深情相拥,放声痛哭。这幅画面是我们女排姑娘用顽强的拼搏精神换来了久违20年的奥运金牌,实现了为国争光的夙愿,姑娘们喜极而泣。这是一位军功卓著的西藏运输兵,为了军人的职责,他连妻子难产而死都没能陪在身边,在妻儿墓前下跪,七尺男儿也禁不住泪如雨下。同学们,看到这些流泪的画面,相信我们每个人都会为之动情,情难自禁才有泪。今天我们来欣赏一篇也是写泪的散文,台湾女作家琦君的《泪珠与珍珠》。
  
  二、了解作者,奠定阅读基础
  
  师:对琦君这位作家,大家可能会比较陌生,有一部作品可以拉近我们和她的距离——《橘子红了》(播放幻灯片,生读作家作品资料)
  
  三、理清思路,把握文章主旨
  
  师:下面我来朗读课文,同学们一边听读一边梳理出文中都写到了哪些泪,归纳的时候尽量使你的语言工整一些,思考作者借这些泪要表达她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教师配乐范读后,学生梳理文中写到的泪水。教师适时对话,引导学生简练概括并板书。)
  师:作者写了这些泪要表达什么思想感情,我们能不能用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
  生:(异口同声)“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
  师:大家不约而同地选这句,为什么?
  生:文章说的大致意思是人经过不断磨练,才能变得成熟深刻,可以用这句话来概括。
  师:他是通观全文从内容方面来领会的,非常好。
  生:这句话在开头、中间、结尾出现了三次,就给咱们一种暗示,它是作者强调的内容。
  师:这是我们阅读中的一个常用技巧,优秀作品中重复性的语句也是作者有意而为之的。如果说泪是贯穿起全文材料的物线,那么这句就可以说是思想线索,同时,也是全文中心。
  
  四、讨论分析,多面深层解读
  
  师:对这句话大家怎么理解?
  生:人经历挫折忧患的当时乃至一段时期内,肯定会觉得痛苦。但是坚强的走过之后,会对人生有更深刻的理解,这种收获越积越厚,就使人的内心变得温厚。
  师:这是不是就是所谓“吹尽狂沙始到金”的境界?他解读了后半个分句,前一分句在文中一共出现了三次,这里的“清明”是不是真指眼神的清亮呀?
  生:应该还是指内心。
  师:为什么?
  生:(不约而同齐答)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师:英雄所见略同呀。心变澄澈了,眼睛自然会变清明。作者用她的一生告诉我们:人的经历决定人生的厚度、拓展人心的宽度。一个人经历的忧患挫折越多,心灵就会变得越怎样?
  生:(七嘴八舌,课堂非常活跃)越清纯、越朴实、越淡泊、越温存、越宽容、越敦厚、越深刻、越透彻、越博大……
  师:刚才我们一起对文章作了整体感知,下面就请大家结合具体内容,深入挖掘一下文章是如何层层深入地表现出“愈益清明”“愈益温厚”来的?(打出幻灯片问题)可以从内容、语言、结构等多个角度来思考。语言方面可以主要从诗句的选择和理解程度上来分析。给大家几分钟时间研读讨论。
  (学生热烈讨论后,以小组为单位发言)
  生:我们觉得文中先写书中的泪,没有亲身经历过所以不能真正理解,然后是亲身经历过才有真切的体验,到了老年悟出什么样的才是崇高的泪,随着生活体验增加,认识逐渐加深,才会“愈益清明温厚”。
  师:他们组选择了一条捷径,是从行文思路梳理出来的。阅历增多对生活的理解认识自然会深刻丰富。
  生:我们觉得文章写的这些泪先是为自己——为自己亲人——为芸芸众生而流,流泪对象的范围越来越宽,首先是人的内心越来越宽厚博大,这就是愈益温厚。
  师:分析流泪对象由己推人,范围越来越扩大。还有别的角度吗?
  生:我们组觉得文中有一些议论、抒情性语句,能显示文章层层深入的脉络。
  师:哪些句子?能不能找出作用重要的具体给大家分析一下。
  生:比如第4段结尾说“但多少人能体会老泪横流的悲伤呢”,第五段就接着“人生必于忧患备尝之余,才能体会杜老‘眼枯见骨’的哀痛”。承接了上文,言外之意,没有经历过很多忧患磨砺的人,是不可能体会到杜老诗句含义的。下面就开始写思乡、亲情、奋斗等自己备尝的忧患。第十段结尾一句“这一粒珍珠,又未始不是牡蛎的泪珠呢?”作者运用反问句形式告诉我们,到这时候她已经认识到生活中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源于各种忧患的。
  师:这组同学很敏锐地抓住了显示文脉的语句来理解主旨,这是一种读书的好方法。而且你看,文题是《泪珠与珍珠》,行文至此,才把泪珠与珍珠联系到一起,让我们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回到我们讨论的问题,你还能从哪儿读出愈益清明温厚来?
  生:我们觉得从作者对诗文的选择和理解程度上可以读出来。课文开始引用冰心的诗句中“泪洗过的良心”,这句话本身很深刻,但作者只是觉得有趣,在作文的描写方面多了一层领悟。后面引白居易、杜甫的诗句,她在老师的提示下已能懵懂明白杜甫为什么比白居易写得更深刻沉痛境界尤高。
  师:(追问)为什么?
  生:白居易咏叹忧愁不能用外力消除,但意味着还可以任由自己去宣泄,杜甫劝征夫收起眼泪,连宣泄都不能,因而更见沉痛。
  师:境界尤高又如何理解?
  (生无言)
  师:(提示)他们分别是为谁而愁啊?
  生:(恍然大悟)白居易写的是个人忧愁,杜甫是劝慰征夫,心忧天下。
  师:与这几句相比,那后面的内容如何体现出愈益清明温厚来了?(启发提示)其实,思乡的诗有很多,从咱们最熟悉的“举头望明月”,“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到崔颢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作者为何独独引了这几句?
  生:因为“断肠”二字在这里极为恰当,思乡几十载,如果亲人能够重逢,就是万幸。如果想啊盼啊,亲人生活的并不好,甚至再也见不到了,那种情形也只有用“断肠”来描述了。
  师:大家看看文中有没有一些更细微的地方同样也能体现出“愈益清明”“愈益温厚”?
  (此时,学生无言,苦思冥想)
  师:大家看第一段,作者说这句话“读了又读,感到有无限启示”,这“无限启示”是什么?
  生:说不出来,懵懵懂懂。
  师:第九段“难怪奥尔珂德说”,“难怪”什么意思?
  生:怪不得,有恍然大悟之感。
  师:再看文末“这也就是奥尔珂德说的”,“也就是”,语意变得非常肯定,是不是也能体现“愈益”二字呀。清明温厚发展到极致就是文末提出的慈悲感恩之泪,这两种泪的崇高可贵在什么地方?请大家注意一下,上段写完观音流泪,为什么不接着写耶稣的付出,而转写信徒感恩于耶稣呢?
  生1:这句话暗示了这种泪的可贵在于它是双向的。付出者无私奉献不求回报,受益者心存感激。
  生2:这里是说佛的大慈大悲感动了众生,众生受到感化,心灵也同时得以净化,这时付出者和得到者都同时达到了一种很高的境界,这时流下的眼泪应该称得上珍珠中的极品吧。
  师:(感情激动,课堂达到高潮)更准确地说,它比珍珠还珍贵,珍珠极品也总会有价,而这种人间最崇高最真挚的情义是无价的。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呢?我们一起来看几幅图片。(展示幻灯片,教师配乐激情讲述《辛德勒名单》中男主人公辛德勒的事迹)
  同学们,世间不止有一个辛德勒,还有我们感动中国中的那些人物,还有我们身边那些平凡而伟大的小人物,由他们我们知道了什么是人间大爱,知道了什么叫“积小善成大善”,当我们也为他的精神所感动,眼中闪动着泪珠,我们的心底便同时积淀了珍珠。
  下面,让我们带着这粒珍珠,带着对作品更深刻的感悟,把文章最后一部分慈悲感恩之泪有感情地读一下。(学生充满感情的齐读)
  
  五、总结方法,教师温馨寄语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阅读这篇散文是循着一条什么路子呢?初读文本,理清文脉,通过作者有意强调的语句把握住情感态度,然后围绕中心句从多角度深层次挖掘文本。大家会发现,散文的内容虽看似多而散乱,实则结构绵密,体现形散神聚的特点。
  同学们,在人生的漫漫历程中,我们也总会经历这样或那样的忧患,不必怨恨,试着以一颗温厚的心平静地面对,记住“眼因流多泪水而愈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这句话吧!
  苏立康教授课后点评:
  《泪珠与珍珠》这节课于老师上得非常成功。首先,课的过程简洁,层次清晰,第一个环节“初读感知”,老师就给了一个明确的问题“文章写到了哪些泪水,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学生很快地找出,接着老师问“为什么会认为这句话是中心句”,第一个学生回答后,老师评价是从“内容方面”来谈的,第二个学生就说这两句“在文中多次出现”,就是形式问题了。师生交流应答的语言都非常准确,这与其说是学生答得好,不如说是教师给了学生一条思维的路子。难句解决之后,教师就接着指导学生研究“文章是如何逐层深入地表现出愈益清明、愈益温厚来的”。这篇文章内容很散,用什么方式串起全文应该是教学设计中的难点。于老师这里采用的抓住中心句展开对内容的讨论非常适合文章。而且这个问题涉及到内容、语言、结构等多方面的东西,引出对文章深入品读的过程。学生们从各个角度层面进行探讨分析后,老师水到渠成地对散文鉴赏的方法做了指导。
  在整个品读过程中,语言教学非常扎实。比如分析为什么杜甫的诗比白居易的“更深刻沉痛,境界尤高”,一般的老师看到书下有注解看看就过去了,可于老师却引导学生分析得很透彻;再比如学生畅所欲言之后,教师问“有没有一些更细微的地方同样也能体现出‘愈益清明’‘愈益温厚’”,带着学生体会由“无限启示”到“难怪”再到“也就是”中体现的“愈益”之味。语文课就得这样在语言理解鉴赏上特别着力,这个“着力”不是孤立讲语言,而是将语言和它所表现的内容情感紧紧结合在一起,这些例子就恰恰都是把这二者完全统一在一起的。
  这堂课的导入和结束语也很有特点。文章本身情味儿很浓重,导入时的四幅画面贴近生活而且感人至深,结尾处的辛德勒、感动中国中的人物,都让学生深悟到“人间大爱”“积小善成大善”,非常好地利用语文素材自然而然的对学生进行情感道德的渗透。
  课上到这种程度实在不易,可以看出教师有着扎实的功底和非常好的素养,课的设计也经过了反复细致的修改。老师们也要记住要把整个备课的过程作为研讨的过程,不断锤炼的过程一定是你提高的过程。
  
  于金倩,天津实验中学教师;苏立康,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本文编校:左晓光
其他文献
“拍马屁”一词,于国人并不陌生,见得多、听得多、用得多,可谓历史悠久而又绵长,而今首先应该对它作一个界定。笔者认为,对“拍马屁”不应该一概而论,而应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指的是谄媚奉承的意思,属贬义。广义指的是“赞美词”、“讲好话”、“讨好对方”,属中性。事实上,二者不可能一刀切下,划分得清清楚楚,“拍马屁”与“赞美”、“讨好”之间有不少相近之处、相似之点。那么,领导者应当如何对待“拍马屁”和“讲
【摘要】儒家思想对中国建筑具有深刻的影响,通过对儒家思想的探索,探讨建筑设计作品的文化内涵。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阐述儒家思想对中国建筑的影响,以及在此影响下中国古代建筑的设计特点。  【关键词】儒家思想 天人合一 中国建筑文化  【中图分类号】B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08)11(a)-0182-01    1 前言  儒家的美学思想对建筑艺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当你安静躺在她肚里,这个时候的她青春未散,羞涩难消,她会含笑垂首带着腼腆,依偎在父亲身旁,轻抚着自己的肚子。那动作轻柔得好像惊动了安静的你,这个时候她的心思人人皆可识
【摘要】委婉语是一种修辞格,更是一种文化现象,既是用语言来润色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由于委婉语具有较强的说服力,拥有很好的修饰效果,所以遍及社会生活中的各个层次,各个角落,倍受人们喜爱。英语委婉语也已成为英语文化中不可割舍的一部分,是英语语言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跨文化交际里一个重要的课题。  【关键词】委婉语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新修定的《工会法》明确指出,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是工会组织的基本职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维护好教职工的合法权益,是摆在高校工会面前的重大而现实的问题。    一、高校工会维权特点的解析    其一,高校维权是无明确“标的”的维权。高校目前适用的《教代会暂行工作条例》立法主体法律地位太低,《校务公开有关规定》基本上还没有经过法律程序。这不仅带来了工作的难处,更为重要的是无“标的”。因为,至今没有
众所周知,毛泽东笃志嗜学,博览群书,酷爱读史,垂老不倦。他“不动笔墨不读书”,在不少史书中,他都圈点勾画,写有大量批注。对冯梦龙的《智囊》,他曾认真阅读,留下了精妙批注。  据《智囊》卷三《上智部·通简·朱博》记载,西汉成帝时,武官出身的朱博做了翼州刺史。一次外出巡视,地方官吏和老百姓数百人拦道告状。一位老从事将情况告诉朱博,请他滞留该县处理。朱博心中明白这位从事是要探试自己的处事能力,便让他明文
温家宝总理于3月14日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引经据典,妙语连珠。现特刊温总理引用的古语和诗文释义,以飨读者。 When Premier Wen Jiabao answered the qu
从衣柜里翻出充满樟脑味的冬衣,然后狠狠地一件件将自己的身体灌得臃肿。收拾东西,关机,然后,我离家出走了。干燥的风夹杂着些许棱角锋利的雪划过我失水过多的皮肤,像温度极
此时,人心对花容,心底不由荡起层层涟漪,想到花中仙子一时呈现花姿,于万绿丛中亭亭玉立,美得难以言表;一时化作人形,清丽脱俗,着一白色轻纱,挥袖翩跹而舞,那情那景,怎不叫人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量子力学中的一些重要概念,重点阐述了量子化观念提出的背景和基本思想,分析了一些典型束缚体系产生量子化的物理根源,并据此说明量子化主要源于微观粒子所受到的束缚。  【关键词】量子化 量子力学 物理图象  【中图分类号】O41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08)11(a)-0195-01    1 引言  量子力学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之一,也是物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