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 :中外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y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十七大报告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同时提出到2020年要建立一个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制度。医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创新思维的创造,是关注民生,发展医疗事业,实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重要体现。而低年级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更是培养综合型医学人才的关键所在,通过案例、实践探索,分析低年级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现状,探讨培养方案,从而保障高素质综合型医学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低年级 医学生 科研能力 培养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in the cultivation of research ability
  of undergrduate medical students in junior years
  Zhang Xiaobo
  【Abstract】It is pointed out in the report of the Seventeen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at China will give priority to education and turn itself into a country rich in human resources.It has also been proposed the establishment of a system where every one can enjoy basic medical care and health services.The cultivation of the research ability and the innovative thinking pattern of medical students is an important reflection of the concern of people’s liv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edical cause, the boost of science, the promotion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and the battle to build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all respects. Moreover, the cultivation of research ability undergraduate medical students in junior years is the key to the cultivation of comprehensive medical talents. This article, apart from analyzing the status quo of the research ability of undergrduate medical students in junior years, attempts to discuss the methods of cultivation and seeks to guarantee the realization of the goal of the cultivation of high-caliber medical talents through a display of the author’s case study and practice.
  【Key words】Junior yearsMedical studentsResearch abilityCultivation
  
  21世纪高等教育的战略目标与重点已经转移到如何培养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创新性人才,同时这也是对医学教育特别是前期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育对象掌握高技术,拥有广而新的知识,有牢固的医学基础,具有创造和开拓能力,对实际工作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成为德高、医精、学博,德才兼备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在实际工作中,医学高等教育如何在本科教育阶段,尤其是一、二年级的通识教育、医学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创新性人才,增强科研意识、提高科研能力已受到一些医学工作者的关注。目前,我国医学教学现状是专业课程繁多,理论学习仍是以课堂教授为中心,重视理论灌输,忽视能力培养与素质熏陶,在一定程度上既禁锢了学生的主动性,又助长了同学的依赖性。而事实上,医学生不仅需要具备较高的科研能力、创新意识,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并养成终身学习习惯,通过本科科研实践为今后临床技能及相关科研打下良好的基础,更关键的是,当代大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潜质,更有丰富的想象力,从步入大学开始就进行科研意识与能力培养的熏陶,是发掘创新潜质、提升科研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符合十七大提出的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技正在发挥重要的作用。
  
  一、低年级医学本科专业学习动力的培养与科研氛围的营造
  
  医学本科低年级阶段,通常指4~5年医学教育的前两年。而医学专业对于大多数同学而言,无论出于自己的选择还是亲友建议,在步入大学校门之前,同学们已基本明确自己的专业和未来的职业。尽管如此,当面对医学专业陌生而又枯燥的艰苦学习,部分同学专业思想不稳定很快会在开学之初显现出来,因此,针对这一现象,通过开展不同专业的医学导航、名师讲坛、高年级学长宣讲便成了医学生第一节必修课,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稳定专业思想、明确学习目标、了解专业内容、培养医学兴趣。如:我校对每年新生教育时,都会根据不同专业,邀请该专业的资深老教师与同学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介绍专业特点、传授学习方法,同学们也会将学习感悟写在每人的成长计划中。这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明确科研目标提供了前提条件。
  同时,在大一通识教育阶段,以文献检索、计算机应用、外语等为代表的工具类课程的集中学习,为开展科研活动提供了工具保障。由于当代大学生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很多同学已经具备了较高计算机外语水平,因此高校部分公共课,尤其是工具类课程面临同学学习热情不高、老师上课内容过于陈旧的困境,甚至出现了仅仅为了几个公共课学分才走进课堂的尴尬处境。回想当年,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大学生如此珍惜学习机会,刻苦啃读等学习传统,这些课程对同学们似乎已经失去了吸引力。因此,将工具类课程与专业相结合,并提供更多科研活动机会,增加通过文献检索、计算机、统计学、外语等获得科研成果以达到对工具类课程的强烈需求与浓烈兴趣。如,我校医学院2000级临床专业法文班一同学,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金山词霸对于学习英语有很大帮助,而法语学习并没有这样便捷的翻译软件工具,便利用自己的计算机知识及法语基础开发了“法语宝贝”的翻译助手软件,这项科技创新后获得了上海市第十八届优秀发明选拔赛一等奖。
  此外,在医学生在低年级阶段参与的社会实践、早期接触临床、创新性试验过程中,越来越多的运用到各工具类知识,一方面促进同学学习热情,另一方面,在熟练应用工具的同时,营造出浓郁的科研氛围。在此基础上,各班根据课程组建的兴趣小组,在医学各专业也蔚然成风。通过兴趣小组科研论文翻译、学习、模拟课堂等形式,形成团结协作的科创团体。为医学后期临床学习相互配合与协作及将来的医务临床、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针对低年级不同阶段开展科研活动,提升综合素质。
  
  在医学学习的一、二年级,同学普遍会经历陌生期、兴奋期、疲劳期(倦怠期)、紧张期。针对医学临床专业及医学相关专业(如护理、检验、营养、药学等)特点,在低年级不同阶段开展科研活动,渐进式培养科研兴趣与创新能力。
  1.“团改金”、“社会实践”——科研活动的萌芽与起步
  “团改金”活动通常是在大学一年级完成,以团支部为单位,完成项目性的课题,校团委全程审核的科研活动。“团改金”需要制定科学、有意义的项目内容,撰写项目申报书,结束后需作课题汇报。如,06级临床一班级在进入大学不久后就申报了一项以“艾滋病的现状与预防”为主题的科研活动。此时的医学生还未接触医学课程,对艾滋病的致病机理、预防机制并没有系统的学习。但医学生具有浓厚兴趣及文献查阅与整理等基础,同学们很快对这一课题有了大致了解。在此基础上,于上海市诸多城区开展了问卷定量调研和访谈定性调研,获得大量较为客观的一手资料。在这一过程中,同学们普遍感受从医学学习陌生期走向兴奋期的变化,自己的调研数据成为流行病学有价值的参考数据,定性访谈成为社会学剖析热点。像这样的医学科研活动还有很多,将课堂的内容学以致用,并培养自主学习、摸索未知学科内容学习方法,为同学逐步认识医学专业内容、开启科研活动理念奠定了基础。
  同时,课题型社会实践是低年级医学生科研活动的另一个重要载体。是在同学们部分接触医学专业课的基础上开始的科研活动。作为必修课2个学分的社会实践是以8~10人的一、二年级医学生为小组完成的。通常在指导老师参与下,利用寒、暑期较长的一段时间,开展深入的科研活动。与“团改金”不同的是,社会实践具有更深入的科研性质,课题一般为有一定学术研究意义,学术界有一定研究成果,8~10名同学明确分工,就研究成果进行学习、剖析、分析、得出一定科研结论的实践活动。社会实践这项科研活动,从选题、立项、执行、结题、提交论文、答辩,有一整套严格的规范要求,和完成学士论文类似。论文质量要求也较高,不仅从立项已开始,报告就涵盖课题意义、现阶段研究成果、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程序等计划性、科研性较强的内容,需要同学们在科学活动之前就做好充分研究准备。同时,社会实践的整个过程,同学们都需要发挥深入学习与分析的能力,并考察参与者统计量表与量化数据等科学研究技能,还初具规模的培养组员在已有科研成果基础上创新性思维的意识,可以说这个阶段的社会实践正是适应了低年级医学生从兴奋期走向医学学习疲惫期的特点,在越来越繁重的医学专业课程中,逐渐寻找医学学习的意义与价值,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鸟瞰知识的海洋。
  2.“早期接触临床”——科研活动的助推器
  进入二年级的医学生,会较为普遍的逐步出现学习疲劳期直至进入临床之前的紧张期。如何化解这样的学习压力,在不断激发学习动力、培养学习乐趣的同时,更进一步提升科研能力,是这个阶段科研活动的主要任务所在。此时的各项科研活动俨然变成了一种助推器或加油站,如我校医学院的“早期接触临床”活动就充当了这样一个角色。这项科研活动最初是应用于长学制的低年级临床专业,取得较好的效果之后,逐步推广至本科临床专业及医学相关专业(如护理、检验、营养、药学等)。各专业低年级医学生,通过直接进入后期学习环境,进行短期的学习、见习、实习,深入了解本专业后期学习特点,学习用科学的视角解决临床或其他领域的医学难题,并在直接接触义务工作的过程中,摸索科学应用的方法,发现科研领域的欠缺与空白,此时培养的是坚定的科学研究的信念及终身学习的习惯。尽管“早期接触临床”这项科研活动通常没有社会实践的时间长,一般仅为一周左右,所要求撰写的科研报告也没有社会实践要求的全面和深刻,但这项活动,在同学进入疲劳期的过程中起到了学会应用科研方法,激发增强科研能力的重要作用,很大程度上激发同学方向明确地投入到接下来紧张的医学前期学习的最后阶段。可以说是嫦娥飞船上的强大助推器。
  3.“创新性实验”——拓展科研视角、提升科研能力
  “创新性实验”这项科研活动已基本达到严格意义上的医学科学研究,相当于本科学习最后阶段或进入研究生阶段的科研活动。主要以教研室基础学科专家为引领,由具备一定科研能力的二年级同学,一般以4人为一组构成一个实验团队。于为期一年的时间里,在医学科学领域选择一科研项目,进行系统的医学科学研究。这项实验活动,今年5月在医学院正式启动。有7个小组分别申请到这项科研活动,来自医学院7个不同基础教研室的资深教师,作为小组带队老师,将在为期一年的时间中,进行实验室研究活动。这项本应主要在研究生学习阶段进行的活动,被提前到低年级进行,不可不说是培养科研临床综合型医学人才的重要创新,相信也是我国医学事业快速发展,医学人才素质提升的创新尝试。在已经开展活动半年多的时间中,“创新性实验”实践着“科研活动带动医学知识与技能学习,医学知识与技能学习提升科研能力”这一目标。
  
  三、关于培养低年级本科医学生科研能力的几点思考
  
  要提升医学整体科研水平,必须从医学生抓起,而在长学制医学生日益增多的同时,注重低年级本科医学生科研能力的引领与培养也逐步凸显其重要性。本科毕业生相比同龄长学制医学生将更早接触医疗工作第一线,而传统本科教育科研能力培养的相对缺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本科医学生临床技能的发挥。
  众所周知,临床与科研不可能完全分开,在医疗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医学知识增长之势更为快速,科研能力的培养是积累医学知识、应用医学知识的重要保障,更是医学技术进步和临床医疗水平提高的重要保障,因此在医学本科生低年级开始培养的科研能力,才能促进医学生更好发挥医学知识与技能,实现我们构建和谐社会,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制度的目标。
  在探索培养低年级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现有成果的基础上,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建立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进一步提高年轻教师科研能力,形成更多的科研共同体,从而更大面积覆盖低年级本科医学生。
  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科研活动开展水平。从教学内容、方法,甚至直接科研活动的指导,教师的作用不容忽视,这在医学科研活动中尤为突出,而青年教师是大部分低年级医学本科生科研活动的引导者、指导者。创造更多科研活动载体,提高青年教师科研水平,增强科研意识,才能为全方位培育低年级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创造条件,以形成全员育人的良性循环。
  2.进一步完成培养计划,在制度与资金上给予更大的支持。
  学校相关部门,如科研处、教务处、医管处、学工部门、辅导员指导部门需根据工作制定更加系统和详细科研规范,将低年级医学本科生科研活动制度化、规范化、高效化。
  3.开设医学生科研活动专刊或报纸,展示科研活动成果,形成搞科研、谈科研的良好风气。
  现各医学院专业学术期刊开办成熟、齐备,但该类期刊对医学本科生,尤其是低年级学习阶段科研活动投稿门槛较高,为了更大程度激发同学科研兴趣、展示科研成果、分享科研资源,各医学院可开设针对医学生投稿的科研刊物、杂志、报纸,将搞科研、谈科研作为促进专业学习重要的手段。
  
  参考文献
  1 杜 军、戈应滨、顾 洛.八年制医学生临床和科研能力培养的思考.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07.1:78~79
  2 郭汉民.研讨式教学与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吉林大学学报,1999.4:73~77
其他文献
本文以黑龙江职业学院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为适应新形势需要,适时修订《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实践过程为例,就新标准修订的指导思想,修订过程及预期发挥的作用进行研究
很多中职教育中都开展了钢琴教学,目的是为了陶冶学生的情操,但是事实是中职的学生没有基本的钢琴能力,在学习钢琴的时候,要从基本功学起.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采取了很多
【摘 要】笔者针对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手法与现代园林中的融合进行了分析,分别从古典园林的设计特点拿以及现代园林的设计特点着手,而后又对二者的融合进行了探究,以下为详述。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手法;现代园林;融合  我国是园林建造最早的国家,商周时就已经在大规模的修建园林,当时的园林模型被称作囿,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园林的建设特色也在发生着变化,不同地域的造林特点也不同,正是如此,
检察工作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仅影响人民对法治、公平、正义的需要,而且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因此,做好新时代检察工作,必须着眼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履行好监督职
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体育活动的魅力和价值为社会广泛关注,尤其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体育知识产权,其维权保护成为维护国家利益、单位组织利益和个人利益中重要方面,应当引起高度的重视。  一、体育知识产权备受国家的关注和重视  知识产权作为文化创作或技术创新的成果的所有权,它决定了所有者的文化或技术的使用权利,不但具有重大的文化价值,在市场经济社会更多地体现为以此为背景的经营中的使用权利。体育
【摘 要】瑟,是我国最古老的弹拨类乐器。近几十年来,学界对于瑟的关注主要集中在通过文献和文物的遗存来探讨它的起源流变、形制、瑟谱以及相关文学作品等问题。本文从弹拨乐器中与瑟相关的起源说入手,对文献进行梳理的同时,试图厘清渊源,并由此映照出弦乐发展史中的若干问题。  【关键词】瑟 琴 筝     瑟,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其文献记载可追溯到上古时期。目前学者们主要对瑟的起源流变、形制、瑟谱
期刊
【摘要】绿色建筑设计概念的出现是顺应时代发展需求下的必然产物,面对当今工业文明与人类文明快速发展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伤害,在高层民用建筑中大力推广并运用绿色建筑设计技术,必然能够提高绿色环保、保护生态自然环境、节约资源的效果。  【关键词】高层民用建筑;循环技术;外墙保温技术  前言:  面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快速提升趋势,高层民用建筑已经成为了未来建筑行业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能够有效的提高高
在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救援中,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应急救援装备再一次发挥出强大作用,继在四川汶川、青海玉树抢险救灾之后,甘肃舟曲成为航天科工高科技装备尽显社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在新的背景下,传统的建筑设计理论和方法无法满足现代建筑的发展需求。笔者在本文中首先分析了国内建筑设计中存在于思维中的问题,然后探讨了建设设计方法的创新,最后论述了实践和创新思维的协调发展,以期进一步提升现代创新方法的水平。  【关键词】现代建筑;设计方法;创新  进入新世纪后,国内建筑技术获得较大的提升,但是如今建筑在朝着大体积、高复杂等方向发展,凭借经验的传统建筑设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完善,中职院校的美术课程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教学质量.由于传统的教学方式严重的阻碍了课堂效率的提升,教师和学生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