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间风景,小品大器

来源 :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K75316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年1 1月,在厦门落幕的第三届东方茶席大赛上,吴言创作的《桃花流水》意外地将金奖收入囊中。之所以倍感意外,是因为他才第一次参赛就拔得头筹,兴奋之余,也带着些许忐忑。
  这方茶席,乍一看,毫不起眼,几乎是清一色的紫砂器,不同的只是泥色与器型。然而,正是这种简淡与淳朴,蕴藏着鲜活生动的灵魂,在细细玩味咀嚼中,产生直抵心灵的感动。
  造器,意在用。布席,意在境。作为茶器、茶席的“双重”作者,获奖对他来说,无异于一场由青涩迈向成熟的“成人礼”,不论是个人的成长,还是艺术的体悟。
  “看出来”的热爱
  大约两年前,好友凛风在武夷山茶博会上第一次见到这个比较沉默的大男孩时,他给人的印象就是“有着与同龄人很不相称的成熟与内敛,不善言谈,就像他的名字一样”。
  他是“85后”,出生在赫赫有名的宜兴丁蜀镇。虽生于斯长于斯,他学的专业却是工商管理。大学毕业后,他进入国内一家知名民营企业里做销售管理,过着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生活。
  很多正在或曾在大城市打拼的人,一开始都是怀揣梦想,踌躇满志。渐渐地,感到压力“山大”,感到疲惫,然后怀疑,乃至厌倦。吴言记得,他当时在杭州看中了一套房子,均价两万多一平(平方米)。尽管价格颇令人心动,可母亲委婉地跟他说: “这样的价格在老家可以买十套。”吴言自是深谙这番话的言外之意:“在外打拼,感觉不能实现自己想要的生活。疲倦了,那就回家吧。”
  回到宜兴后,有相当一段时间,他都处于“无业游民”状态。有事没事,他就跑到朋友家里喝茶聊天。他发现,有很多跟他年纪相仿或同龄的伙伴都在做壶,毕竟这丸紫泥在宜兴手艺人手里已经捏了数百年。
  别人在做,他就在一旁静静地看着一段泥条如何在手中变成一只美轮美奂的茶壶。每天看,日子一长,他也对泥土萌生出了“感情”,直到忍不住要自己动手试试。
  不同于正儿八经的拜师学艺,他是抱着半玩半学的心态。在他看来,从古至今,拜师在手艺圈都是一件非常慎重的事,正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而向身边的朋友学制壶,不存在因身份悬殊过大而带来的心理压力,自己也可以多练习基本功,遇到困难时,朋友们还会耐心地教。
  就这样,他捏着“张三李四”的泥巴,跨入了紫砂艺术之门。
  享受修行
  除了苦练打泥片、打身筒等基本功外,他听取了朋友的建议,从仿生瓜果类的“花货”着手。花货,以造型和审美情趣见长,如供春树瘿壶、鱼化龙壶、松竹梅壶等都是代表性品种。这类器型,对制壶基本功的要求相对较低,而且市面上有不少优秀的作品可供临摹。这对于半路出家的吴言来说,更容易上手,进步也更快。
  就像习书,做壶亦是始于临摹, “取其意,兼得其形,撷其精,酌存其貌”,从而渐入悦化,自成一格。不断临摹古今作品的过程中,他的手艺日进,也越来越能领悟到紫砂薪火相传五百年的魅力与精神。当他凝神静气地打量这些从时间长河流转而来的传世紫砂器时,他觉得有种莫名的力量在心底生长,激发着他去尝试去挑战那个风光无限的艺术“顶峰”。
  一如泥料,需经历反复捶打揉捏陶塑才能成型,吴言对紫砂艺术的追求亦须经历一番艰苦漫长的磨砺。他把这门艺术当作一项终生的修行: “我并不比别人更聪明,许多人花了几十年才会达到应有的高度,我花的时间当然只会更多。但是,我不急(于求成),我更多的去享受它。”
  景行行止。不同的创作阶段,他领略到了不一样的“风景”。或因勤勉精进,或凭高度悟性,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他的作品风格较之先前判若两途,以致于凛风再见他到时倍感惊讶:“真没想到,他进步这么快!”
  现今,他做的壶多为精气神具足的小壶。虽形制不一,却有着共性:造型别致,线条柔和流畅,光泽温润内敛,给人一种风轻云淡、不惊不扰的沉稳之感。“整体感觉更有张力,在细节处理上,比如肩、流等部位,过度自然,简洁明快,不拖泥带水,而以前的就显得含糊很‘肉’。最让我惊喜的是流,出水顺畅有力,断流疾速,不会流涎。”
  学艺之初,他从仿生“花货”契入,重型而轻用。综观历史,大凡文人参与创作的壶多为“光货”,它将中国传统艺术的线条美发挥得淋漓尽致,并蕴含着简素质朴的审美趣味。以古為师,却师古不泥。现阶段,他则努力尝试如何做一把让茶人喜欢、用得舒服的壶。于是,他常以一个倾听者、调研者及服务者的身份去参加茶会,在泡茶品茶的过程中,着眼于茶器的功能性,时刻捕捉或挖掘使用者的诉求及审美偏好,并将这其“转译”成手艺的语言,进而在技艺上有针对性地去完善。
  美与实用之间
  茶器,是席间的一道风景,它连接起了主与宾、人与茶。吴言认为,尽管它们是席上的主角,但不必华美精致,更无须矫饰,耐看好用便可。就以去年获金奖的作品《桃花流水》为例,一壶四杯一建水,构成了茶席的主体,这些紫砂器无一例外,都有“桃”的元素。参赛前,他查阅了大量关于如何布席的资料。功课做足了,他又苦苦思索主题及其表达呈现的手法。最后,他决定从自己的壶艺出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灵感。
  “‘桃’在传统文化里有吉祥圆满的寓意,在手艺上又很见功夫。”他创作的这组茶器,摆在素淡的灰色席布上,顿时洋溢着活泼泼的生趣:朱泥梨形壶,居于茶席中心,一棵果实累累的桃树从壶身壶把“长”到了壶盖;段泥建水,圆融饱满得就像一只桃子,口沿处的线条略有波折起伏,并点缀着一二枚新果,玲珑可爱;茗杯有耳,枝叶旁逸斜出,饶有田园诗的趣味。
  他注意到,在许多茶席比赛中,创作者往往通过意境去打动观众,而这却是吴言认为不可超越的弱项。所以,对于这件作品的创作意图,他并没有过多的解读,更无妙理哲思,只是为了表达一种美好恬静的自然形态以及清雅豁达的生活姿态。“泡茶是藉由人手使茶与水在不同的器中互动。茶汤从壶流入杯,再流向建水,它的流动,就仿佛水在桃花间流淌。”
  不难看出,《桃花流水》是以光货之形,缀以花货之饰,可谓是“花光”结合。其实,光货与花货,分别代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审美趣尚。明人周高起在《阳羡茗壶系》,将供春之后制壶名家划分为“粗”与“精”两大流派。壶艺善精细机巧的艺人徐友泉,到晚年时不禁喟然叹日:“吾之精终不及时之粗。”所谓的“粗”,并非粗糙拙劣,而是天然去雕饰、拙朴大方。
  吴言做的壶,恰到好处地将“拙”与“巧”、“粗”与“精”糅合在一起,亦如国画中的工写相融。暖润而坚莹,既保证实用,又照顾美观,透着文质彬彬之美。
  成长的“包浆”
  迥异于瓷器的轻盈、铁器的厚重、银器的华贵,紫砂器给人的感觉是含蓄沉静,温润如玉,如谦谦君子。形成这种独特的气质,很大程度上要得益于它的“包浆”。对此,周高起是这样形容的:“自发暗然之光,入手可鉴。”
  这种幽微的光泽,是长年累月使用、历经时光打磨留下的印迹。它看似毫不张扬,却非暗淡无光,看似光彩照人,却非浮光闪烁。若将它比作参禅,应是“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水”第三重境界。
  在制壶的修行中,他的作品,从花货到小品,由繁到简,由“精”到“粗”,由巧到拙,是风格的改变,亦折射出了个人的成长——他穿过“花团锦簇”,超越自我,返璞归真,以最简畅的形式来呈现最丰富的内涵。壶如其人,冷静沉着,却也不失盎然意趣、生动气韵。
  谈及创作心得,他把手艺比作学武。“它是一项技能,是行走‘江湖’所必备的吃饭‘家伙’,也是与人切磋的机缘。”他说, “各门各派武功绝学都不一样,有的狂野,有的灵动,有的劲爆,有的儒雅。我看了这么多种‘武功’,把一种学到精通就已经需要一辈子的时间,而那种集各种上乘‘武功’于一身的大师越来越少,年轻一辈就更加少之又少,因为这需要非常扎实的基本功,方能融会贯通。”
  他追求的目标很简单: “希望我的作品能成为别人席上的亮丽风景,肯定不是最贵,但一定要是他逢人就说‘这是我觉得最好用也是最喜欢的壶’,就够了。”
  看似简单,实属不易。不过,他早已把这当作一生的修行了。
其他文献
马来西亚紫藤文化企业集团.茶艺学习中心主任。现任:马来西亚茶道研究会会长。漳州利技学院茶文化系客座副教授。中国漳州科技学院茶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文学会,马来西亚国民大学分校华文学会茶艺顾问。著作:《茶铎八音一茶文化复兴之声》、《茶人的第三只眼》、《喝茶慢》、《约会中国茶A Passage TO Chinese Tea》  泡茶者要有在现场设置茶席的能力,首先是泡茶桌与座椅,泡茶
期刊
中国民间,素有“无茶不成礼”之说,“客来敬茶”正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待客之道。敬茶时,还讲究长幼、主客有序。因此,它体现的是一种至诚至善的情怀。更重要的是,不论是植茶、采荼、制茶,还是泡茶、敬茶,都体现了“敬天爱人”的传统智慧。  1月5日,正是小寒,它的到来,标志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冷的日子。“小寒”一过,就是“出门冰上走”的“三九”天了。  在福州,冰倒是没有,可老天还是很应景地下了点小雨,为我们
期刊
福建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国家—级评茶师、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茶学系客座教授、硕士生导师,武夷学院茶与食品学院特聘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优秀茶叶科技工作者。从事茶叶科研、教学工作40多年。主持选育出春兰、丹桂、瑞香、力龙袍、春闺等五个国家级、省级比良茶树新品种,多次获得省部级利技进步大奖。  福建水仙(又名水吉水仙、武夷水仙),无性系,小乔木型大叶类,晚生种。原产于福建省
期刊
在茶道生活里遇见喜悦新年,已经成为了南京爱茶人不见不散的约定,《茶道》茗读会南京分会场在老崔茶馆正德书院如期举行。今年的茶会有一项特别的活动——藏茶。藏一罐白茶,与岁月同修养。  在透著喜庆的红色笺纸背面,每位嘉宾写上对未来的祝福和期许,于茶罐上一起贴好封存,再将所有人的祝福茶罐集中,然后打乱各自重新取走,你的或许是我写的,我的或许是他写的,五年、十年……想象着多年后,开封这穿越时空的茶香礼物,揭
期刊
茶要静品,心要静笃。中国人讲究喝茶,对于荼会更是如此。心要清明虚静,境要清幽高雅非常认同器要清洁精美。赴茶之约,茶友更要有冲淡绝尘之清逸、不污时俗之清高。当然这一切的核心是一杯好茶的神韵。  喝茶原本只是一种生活方式,却能幻化为一种意境、一种文化。在荼中享受,在茶中思考,在遐想中回到自我,在沉浮间体味人生的真谛。  四川  家的温情与美好  成都可以称是茗读会活动中最有人气的一个城市,多年来一直都
期刊
疑似“7581”  说起熟茶,总令人又爱又恨。  自上世纪70年代诞生以来,它饱经波折起伏,尤其是在十多年前那场普洱茶市大“地震”中,它遭遇了重创,几乎一蹶不振。  近几年,山头茶、古树茶发展势头迅猛,有力带动了普洱茶的复兴,而熟茶的价值也被人们所重拾,日益回归到茶客们的杯壶中。经历过疯狂与震荡后,人们以更加理性的眼光看待熟茶,无论新与旧,且心照不宣地认为:熟茶可收藏,亦可投资,但饮用才是它最原初
期刊
成都的冬天总是阴霾,最难得阳光天,还剩些许太阳的余温。选了蓝色的植物染的席布,从罐子里取出兰花甘露,一开盖花香幽幽而来,吐尽第一口气,用匀柔的呼吸细细闻,清甜的花香和甘露的茶香交织在一次,轻轻地沁入肺腑。茶芽微卷匀整白毫显露,铁壶煮水,静静在等水的过程中,放空还在运转的大脑。觉知到自己平时忽略的呼吸,专注平稳地呼出一口气,吸进一口气,感受到空气进入鼻腔的温度。  耳朵里的声音开始放大,水快开前响声
期刊
2018年9月,我去看武夷山作家黄贤庚。黄贤庚告诉我两件事:一是他家院子在建小茶屋,二是他的新书《茶事笔记》已付梓印刷。  他兴致勃勃地带我看茶屋毛坯房,说是他儿子东东设计的,不大,借窗取景,建成后吃茶观景,每扇窗都像是幅画。我尾随着张顾,果然是移步换景。“比画更好看,画是不变的,而从窗口看出去的景一年四季不一样,每天有变化。东东是画家,有创意。”我连夸这构思好。  黄贤庚满意地微笑,为这还没完工
期刊
烟台分会场在儒风茶社举办,现场妆扮一新,鲜花、鲜果、茶器、灯光、音乐、布局等各个环节都力求精美。“品好茶”、“听古琴”、“送福字”这三项内容相得益彰,即提升了活动的文化品味,又进一步营造了喜悦、祥和的气氛。在品茶环节,每人有都怀着诚挚感恩之心,认认真真地品尝着每一款、每一泡茶。其中有为大家所公认的品茶大咖,更是从干茶、茶汤、茶香、茶味以及叶底等各个維度来给大家分享对每一款茶的品评体会,让茶友们喝出
期刊
2018年1 2月的深圳茶业博览会,上演了一场世界茶文化大观,跨越国界,尽享茶香,各式各样的名茶、雅器让人眼花缭乱、大饱眼福。其中,笔者对连利斑展厅摆桌上的木叶天目盏(简称:木叶盏)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和好感。盏中木叶的丝丝茎脉清晰生动,叶脉分明,栩栩如生。特别是盏内嵌着的树叶,遇水黑光油亮,纹路似雨后新叶悠然飘至盏底,给人一缕清新的复古风。当倒入茶汤与盏平视时,会发现木叶似一艘小舟飘荡于湖面。  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