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西省朔州市山阴县第四中学 山西 朔州 036900
摘 要:中学阶段的学习是终身学习的一个重要的基础阶段,这个阶段的学习内容及方式会对人的一生产生相应的影响。音乐可以有效陶冶人们的情操,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审美品位,乐感对于学生而言更是鉴赏音乐的主要元素。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的乐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品位。提升音乐鉴赏课的教学水平,进而激发中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音乐乐感;音乐审美能力
一、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乐感
(一)教师要不断加强对学生的视唱练耳的训练
这种方法是教师培养中学生乐感的一个有效的途径。一般包括两个部分,即听觉训练和视唱。听觉训练一般情况下要从小练起,培养出良好的乐感一定要使学生尽早的接触相关的音乐,只有良好的听觉能力才能使学生更好的感知音乐。视唱练习并不是独立的,而是与听觉训练相辅相成的,所以教师在组织训练的时候一定要将二者有效结合起来,使学生由浅入深的进行学习。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在音乐方面的知识比较欠缺,但由于他们生长在这样一个网络发达的时代,他们的乐感还是不错的,如过能有进一步的训练,效果会更好。视唱和练耳对于他们来说更是两个陌生的词汇,所以这两种训练不能孤立的进行,而要融入到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例如在学唱一首歌曲时.先让学生视唱旋律,熟悉旋律后,再跟旋律唱歌词,刚开始的要求不要太高,慢慢地再提高要求,这样能帮助学生们积累视唱练耳的经验,从而进一步提高。
(二)让学生多听丰富多样的音乐作品
可以说音乐是一种奇妙的声音艺术,主要依靠乐音的长短、高低、强弱以及音色的变化和对比进行有规律的组织,通过人体的听觉器官来感受的一种艺术。因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听各种各样的音乐。从而形成一个审美标准及分辨音乐优劣的能力。学生在听音乐的时候,要全身心的投入,逐步建立起内心听觉。学生通过大量、反复的聆听各种音乐,就会自然而然的提升自身的音乐素质.形成比较好的内心听觉。在聆听音乐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乐感,例如可以使学生听一些他们比较喜欢的流行音乐,或是一些当地的民族民间音乐,从他们熟悉且有热爱的音乐入手,他们会更有兴趣和信心,从而加强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达到培养乐感的目的。
(三)重视培养学生体会轻音乐的想象力及表现力
音乐的表现力主要是指通过恰当的力度和速度、准确的节奏,将自然美好、真切饱满的感情表现}f{乐曲的艺术感,从中体会音乐所要表达的情绪,并与之产生情感共鸣。通过学演唱不同类型的作品,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音乐素质,增加相应的感性经验,长此以往这种经验就会化为学生感知音乐的内在能力,更加贴近音乐艺术的实质。
(四)通过第二课堂有效培养学生的乐感
培养学生的乐感对于音乐教师而言是教学中的一个比较困难的部分,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教师要积极利用第二课堂来培养学生的乐感。鼓励学生参加乐队、舞蹈队、合唱队等文艺组织,观摩并参加各种类型的文艺汇演,通过长时间的亲身体验,学生才能更加领会音乐的魅力,而乐感也会在不知不觉中自然形成。
二、初中学生音乐教学审美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优选教学内容,营造审美环境
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基本条件即为音乐教学内容,因此,教学中,教师选择教学内容时,应优选具备欣赏价值并可以激发美感的乐曲或歌曲。音乐欣赏材料应能表现典型性,展示音乐文化精粹以及音乐独特美。在教材准备中,教师应善于发掘教材中的审美因素,并把自己的审美体验融于教材的分析与处理中。同时,最大可能的吸收不同风格的优秀作品,让学生在教学中領悟音乐的表现力,从而帮助他们在音乐欣赏中得到审美体验。
(二)、加强律动表演,培养学生审美创造力
在现代教学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与意识,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对于音乐教学也是如此。审美创造力形成于审美感受,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加学生表演,让学生在表演中产生审美感受,培养创造意识。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往往较为活泼与好动、表现欲强,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一点,适时组织学生开展歌唱表演,让学生将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与感受于自己的创造中体现出来。如演唱竞赛、歌唱游戏等教学活动。如教学《爱心传递》一课时,在学生学唱完歌曲《爱心满天》后,让学生欣赏小虎队表演的《爱》,然后分组创编《爱心满天》的手语律动,让学生在编排中培养音乐审美创造力。
此外,教师还可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以“爱”为主题的歌曲比赛,可以独唱,也可两人或三人一起演唱。这样,学生在音乐感悟爱,体验美。
(三)强化综合技能训练,帮助学生领悟音乐美
综合技能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对已学内容加以巩固与理解,让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把握情况,提高学生音乐学习的责任感。在这一训练环节中,教师应结合复习、检查以及知识拓展工作。教师应巧妙地将美的旋律融入枯燥、单调的发声练习中,使学生感受美、领悟美,从而巩固知识与技能学习。教师可通过指导法与示范法来让学生学习体会,向学生展示歌唱中的姿势美,发声中的技巧美,吐字与咬字的形象美等,然后让学生通过训练再现。这样,让学生在温故中知新,在练习中感受美、体验美。如教学《雨花石》时,教师先让学生发声练习,然后新歌教唱。学唱歌曲第一乐段时,让学生小声跟琴声唱,找出并及时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然后讨论情绪,讨论应以怎样的感情来演绎这一段歌词等,这样,让学生在练习中,感悟到音乐的壮烈美、深情美,体会到不同的音乐有不同的情感,从而帮助学生真正的领悟音乐艺术之美。
三、小结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发掘学生音乐乐感,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学会音乐欣赏。在多听、多唱与多做中体验音乐美。同时,通过展开想象,把音乐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曹理.音乐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陈信.音乐教学要加强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小学教学研究,2007(8).
摘 要:中学阶段的学习是终身学习的一个重要的基础阶段,这个阶段的学习内容及方式会对人的一生产生相应的影响。音乐可以有效陶冶人们的情操,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审美品位,乐感对于学生而言更是鉴赏音乐的主要元素。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的乐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品位。提升音乐鉴赏课的教学水平,进而激发中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音乐乐感;音乐审美能力
一、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乐感
(一)教师要不断加强对学生的视唱练耳的训练
这种方法是教师培养中学生乐感的一个有效的途径。一般包括两个部分,即听觉训练和视唱。听觉训练一般情况下要从小练起,培养出良好的乐感一定要使学生尽早的接触相关的音乐,只有良好的听觉能力才能使学生更好的感知音乐。视唱练习并不是独立的,而是与听觉训练相辅相成的,所以教师在组织训练的时候一定要将二者有效结合起来,使学生由浅入深的进行学习。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在音乐方面的知识比较欠缺,但由于他们生长在这样一个网络发达的时代,他们的乐感还是不错的,如过能有进一步的训练,效果会更好。视唱和练耳对于他们来说更是两个陌生的词汇,所以这两种训练不能孤立的进行,而要融入到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例如在学唱一首歌曲时.先让学生视唱旋律,熟悉旋律后,再跟旋律唱歌词,刚开始的要求不要太高,慢慢地再提高要求,这样能帮助学生们积累视唱练耳的经验,从而进一步提高。
(二)让学生多听丰富多样的音乐作品
可以说音乐是一种奇妙的声音艺术,主要依靠乐音的长短、高低、强弱以及音色的变化和对比进行有规律的组织,通过人体的听觉器官来感受的一种艺术。因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听各种各样的音乐。从而形成一个审美标准及分辨音乐优劣的能力。学生在听音乐的时候,要全身心的投入,逐步建立起内心听觉。学生通过大量、反复的聆听各种音乐,就会自然而然的提升自身的音乐素质.形成比较好的内心听觉。在聆听音乐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乐感,例如可以使学生听一些他们比较喜欢的流行音乐,或是一些当地的民族民间音乐,从他们熟悉且有热爱的音乐入手,他们会更有兴趣和信心,从而加强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达到培养乐感的目的。
(三)重视培养学生体会轻音乐的想象力及表现力
音乐的表现力主要是指通过恰当的力度和速度、准确的节奏,将自然美好、真切饱满的感情表现}f{乐曲的艺术感,从中体会音乐所要表达的情绪,并与之产生情感共鸣。通过学演唱不同类型的作品,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音乐素质,增加相应的感性经验,长此以往这种经验就会化为学生感知音乐的内在能力,更加贴近音乐艺术的实质。
(四)通过第二课堂有效培养学生的乐感
培养学生的乐感对于音乐教师而言是教学中的一个比较困难的部分,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教师要积极利用第二课堂来培养学生的乐感。鼓励学生参加乐队、舞蹈队、合唱队等文艺组织,观摩并参加各种类型的文艺汇演,通过长时间的亲身体验,学生才能更加领会音乐的魅力,而乐感也会在不知不觉中自然形成。
二、初中学生音乐教学审美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优选教学内容,营造审美环境
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基本条件即为音乐教学内容,因此,教学中,教师选择教学内容时,应优选具备欣赏价值并可以激发美感的乐曲或歌曲。音乐欣赏材料应能表现典型性,展示音乐文化精粹以及音乐独特美。在教材准备中,教师应善于发掘教材中的审美因素,并把自己的审美体验融于教材的分析与处理中。同时,最大可能的吸收不同风格的优秀作品,让学生在教学中領悟音乐的表现力,从而帮助他们在音乐欣赏中得到审美体验。
(二)、加强律动表演,培养学生审美创造力
在现代教学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与意识,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对于音乐教学也是如此。审美创造力形成于审美感受,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加学生表演,让学生在表演中产生审美感受,培养创造意识。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往往较为活泼与好动、表现欲强,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一点,适时组织学生开展歌唱表演,让学生将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与感受于自己的创造中体现出来。如演唱竞赛、歌唱游戏等教学活动。如教学《爱心传递》一课时,在学生学唱完歌曲《爱心满天》后,让学生欣赏小虎队表演的《爱》,然后分组创编《爱心满天》的手语律动,让学生在编排中培养音乐审美创造力。
此外,教师还可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以“爱”为主题的歌曲比赛,可以独唱,也可两人或三人一起演唱。这样,学生在音乐感悟爱,体验美。
(三)强化综合技能训练,帮助学生领悟音乐美
综合技能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对已学内容加以巩固与理解,让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把握情况,提高学生音乐学习的责任感。在这一训练环节中,教师应结合复习、检查以及知识拓展工作。教师应巧妙地将美的旋律融入枯燥、单调的发声练习中,使学生感受美、领悟美,从而巩固知识与技能学习。教师可通过指导法与示范法来让学生学习体会,向学生展示歌唱中的姿势美,发声中的技巧美,吐字与咬字的形象美等,然后让学生通过训练再现。这样,让学生在温故中知新,在练习中感受美、体验美。如教学《雨花石》时,教师先让学生发声练习,然后新歌教唱。学唱歌曲第一乐段时,让学生小声跟琴声唱,找出并及时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然后讨论情绪,讨论应以怎样的感情来演绎这一段歌词等,这样,让学生在练习中,感悟到音乐的壮烈美、深情美,体会到不同的音乐有不同的情感,从而帮助学生真正的领悟音乐艺术之美。
三、小结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发掘学生音乐乐感,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学会音乐欣赏。在多听、多唱与多做中体验音乐美。同时,通过展开想象,把音乐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曹理.音乐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陈信.音乐教学要加强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小学教学研究,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