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特质与培养策略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e9871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学阶段,是学生形成思想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进行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显得更为至关重要。中学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历史学习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思维能力、知识方法和情感价值观等的综合素质。本文主要就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特质及教学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中学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9-0052-01
  一、引言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完一门学科之后形成的特色思维模式和情感态度。中学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中学历史学习中获取的历史知识和学习能力,树立的价值理念,是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学习中,学生能够掌握历史发展的脉络、节点,从历史事件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进而在历史思维成长的同时形成核心素养。因此,中学历史教师应当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采用多元化的教学策略,以良好的教学效果带动学生学习和思维能力的提升。
  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特质
  1.核心素养是历史学科中的中枢。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在历史学科的学习中最为核心的能力和品质,在整个历史素养中占据着关键性的基础地位。根据吴伟教授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论述,可以看出,历史素养是学生在教学和积累中获得历史知识,发展的历史能力和历史情感、历史价值观的整体表现,其展示出来的是学生能够以历史的视角去发现、分析、思考并解决问题。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历史学科中最本质的精髓,是学科素养最具价值的体现,因时代的不同和国家的区别而表现不同。
  2.问题意识是历史学科的价值发展。
  所谓问题意识,就是个体对事物表示疑惑的心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从认识、行为、心理、智慧等角度进行分析,问题意识的构成主要包括主动、提问、创新、发现、解决和预防等因素。在历史学科中,主动就是学生产生好奇心和兴趣,并自觉作出一定的探索行为;创新就是学生站在不同的视角去观察问题并做到创新。从问题的产生和提出开始,学生的思考能力就被有效应用起来,并带有了追根溯源的坚持。寻找历史原因要站在综合的角度,去分析、去推理,对他人的观点做出评判,做到主张有理有据。
  3.以批判思维对历史学科进行审视。
  批判思维就是围绕思维开展的思考,是学生针对自身或他人的思考过程和结论观点进行评判,实际上批判思维也是提出问题、做出论证的能力,包括探究和反思两种模式。中学生随着年龄和学历的增长已经形成了基本的辨别能力和成熟的身心发展,并能够在解决问题中获得进步,在带有积累与阶段特性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中学生的问题意识与批判思维的培养是具有必要性的。学生在批判中逐渐形成唯物史观,进而激发创新意识,提升综合素质。
  三、中学历史学科教学现状
  在历史教学实践活动中,明确的、科学的目标是保证教学效果的基础。然而,从当前中学历史的教学现状来看,普遍存在着教学目标不明确的问题,有些学校一味地追求升学率提升,以学生成绩的高低作为衡量教师教学能力、评判学生学习水平的唯一标准,在这种现状下,中学历史教师为了完成教学进度,在课堂上一板一眼地讲授历史知识、指导学生答题方法,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导致中学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得不到高效的进行。
  在中学历史学科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容,教师若是能够充分这些人文因素,就能增强历史学科的丰富多彩性。但是,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束缚,教师在课堂上只注重教材知识向学生的传递,一味采用僵化的灌输式教学,直接导致历史学科教学变得异常枯燥乏味,學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大大降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历史学习效率有着直接的影响。在传统中学历史教学模式下,教师担当着课堂教学的主体,而学生规矩地坐在讲台下被动接受教师讲解的知识与结论,长期下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就会受到较大的制约,学习方式也会被固定在死记硬背这一“怪圈”内。
  四、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
  1.突显学生课堂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应当扮演课堂中的主角,教师应当将主体地位还给学生,给学生提供充足的练习机会,让学生在科学的指导下形成学科核心素养。为了改善教师的讲解占满40分钟课堂时间的现状,中学历史教师应当积极提升课堂教学氛围的活跃性,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例如,在学习北宋历史时,多数中学生已经对《水浒传》有一定的了解,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介绍北宋时期的社会背景,然后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对著作中的人物进行分析,这样能够激发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积极性,并在讨论交流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通过主动思考,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主动了解历史、形成历史价值观。
  2.创设适当教学情境,拉近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
  历史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历史事件的发生背景、过程和结果,明白历史事件对后人的影响与启发,对学生来说历史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历史学科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走进历史,体验历史,了解历史。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真实的历史;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明白历史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进而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从主动学习中发展学科核心素养。例如,在教学历史上的商品交换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商品交换中的角色,体验真实的历史过程。通过角色扮演,学生能够从中体验历史的由来、体验历史知识的魅力,进而增强学习历史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进而提升历史教学效率。
  3.转变历史教学方法,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上文提及,教师的教学方法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中学历史教师应当在充分考虑中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体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自主性。中学历史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概念,引导学生区分不同历史事件,并学会从整体上把握历史过程的细节。例如,在教学抗日战争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画出抗日战争这一阶段重要历史事件的思维导图,利用时间轴列出重大事件及影响,帮助学生形成时空观念,从整体上系统地掌握这一时期的知识点,更重要的是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良好效果。
  五、结语
  培养中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不仅要靠教师教学方法的创新运用,也离不开学生的主动学习、自我提升。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应当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当作一项重点目标,积极致力于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提升,引导学生在思维能力发展和创新意识提升中形成稳固的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黄克勤,龙益君.中学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特质与培养,教学与管理,2018(07).
  [2]林奕晶.如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西部素质教育,2019(03).
其他文献
探讨单层吻合在食管、贲门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 361例食管、贲门癌切除,食管胃单层吻合的资料进行分析,统计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其他吻合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吻合口瘘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2-0108-01  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部分,学校教育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校音乐课是学校实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培养学生音乐素质的关键首先就要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如何合理调控音乐课堂节奏也是一门学问。音乐课是学生享受美、体验美、感受美的场所,音乐体验不仅可以在“动”中参与
【摘 要】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相关的教学理念也正在向更好的方向进行发展。因为现代的社会更需要具有思维分析能力的人才。本文就从这个角度出发,具体的分析一下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应用,从而为促进学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形结合;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3-0098-02  小学数学这门科目
本文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颁布,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对当前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高校体育场馆要面向社会,对社会群众开放,才能实现资源社会化共享的多赢。即:高校体育场馆支持社会群众的健身,为其提供便利:高校体育场馆在支持社会群众健身的同时也要有收益。据
通过阐述“三人制”篮球运动的特点,论述其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的价值所现,从而促进校园体育活动的蓬勃开展,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顺应学校体育教育改革、发展的时代潮流,进而
泸州蚕业兴衰起伏,源远流长。早在战国时期(公元前475—221年),称江阳古地,已经盛产桑蚕、麻苧等物品。西汉景帝6年(公元前157年),封赵相苏嘉为江阳侯,当时“重农桑,开阡陌,
如说发球是网球运动中最重要的技术,那么接发球就是网球运动中第二位重要技术。根据赛事的统计数据,归纳出接发球技战术运用的特点和规律。对统计数据进行纵横向对比分析,找出其
彩虹笔杆铅笔(RainbowPencils)的笔杆采用6层各种颜色的再生纸制作,从功能上而言,并不会和普通铅笔有什么两样,但是,每当我们用卷笔刀削它的时候,却能感受到最心旷神怡的特别,那就像
2001年2月~2002年8月,我院应用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切割(TUVP)加电切术(TU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108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配合体会作一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