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表达技巧辨识之训练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in3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诗表达技巧是常考的题型,但学生在考试中的回答往往不尽如人意。表现在:认不出表现手法,分析不到位。因此,深入进行古诗表达技巧辨识的训练,就显得很有必要。
  一、对表达技巧进行分类研究
  学生有必要对表达技巧进行分类研究,各类复习书,对古诗表达技巧都进行了列表分析,但基本大同小异,很少有对表达技巧从目的和效果方面进行分类研究的。其实,学生认不出表达技巧,往往和对表达技巧的分类研究不够有关。那些看起来周详的表格,都只是静态地对各类表达技巧的一个展示,很少从应用的角度进行分类。学生成天记这些表达技巧表格,也只是孤立、静止地记住了一些死的条条框框,很难在做题时恰当地应用。教育心理学告诉人们,要教给学生策略性和程序性的知识,才能让学生学会怎么应用这些知识。
  所以,对表达技巧进行一个关于运用目的和效果的分类,就显得很有必要。从创作来说,诗人为了达到某些目的,自觉或不自觉地会采用这些技巧;从欣赏来说,读者读出了某种效果,自然容易去探究其中的表达技巧。之所以要求学生对此进行分类研究,是因为只有学生自主地去进行分类研究,学生才能把这些手法真正理解到心里,这不是死记硬背所能达到的效果。虽然,学生的分类或许并不科学严谨,但这样的研究让学生换了一个更加实用的角度去把握表达技巧。
  二、结合实例,识记技巧
  1.识记各类技巧。
  记住一些必要的陈述性知识,是运用知识的前提。书上的表达技巧表格,学生还是要去记。识记技巧要讲究技巧:一是要记住技巧的定义,知道这种技巧是什么;二是要记住技巧的作用效果。还可以综合几种这类表格,互相参照补充,一是不同书上的古诗表达技巧的对比补充,二是小说、散文的表达技巧的对照研究,多参照补充,必然记得更全更牢。
  2.结合实例理解技巧。
  只有理解了的知识,才更容易记忆,结合实例识记技巧,才能真正理解技巧。比如,“渲染”,是指多方面描写环境景物,以突出形象,营造氛围,加强艺术效果。结合杜甫的《登高》中“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这个例子来看,诗人就是抓住了风、天、猿、渚、沙、鸟等意象,勾勒了一幅开阔、凄冷、动荡不安的秋江画面,突出了诗人老病孤愁的渺小形象,这种多方面描写环境以烘托主体的手法便是渲染。
  3.突出重难点。
  就应试来说,表达技巧固然很多,但总有个重难点,平均使力,也非明智之举。教师可以选定其中考查频率较高的技巧,或者学生较难掌握的技巧,让学生加以重视。考查频率较高的技巧有:比喻、拟人、反问、虚实、用典、对比、反衬、以乐景写哀情、动静、借景抒情、借古讽今等。较难掌握的手法有:借代、象征、抑扬、意象叠加、通体作比、用典等。其实,教师也可以讓学生根据做题经验自己总结,学生自己总结的东西,常常有更强的针对性。
  三、实战演练,辨别技巧
  1.从局部到整体寻找技巧。
  局部的表达技巧容易找到,更大范围的表达技巧相对难一点;修辞手法容易找到,表现手法相对难找到。所以,教师要训练学生从局部到整体寻找表达技巧。
  2.从“形象——情景关系——结构”等角度辨析技巧。
  诗歌不外乎写景、抒情、结构等要素,分别从这些要素出发,可以辨析出诗歌不同的表达技巧。需要注意的是,寻找辨识一首诗的表达技巧,应该从形象、情景关系、结构等多方面去综合探究,也可以依次进行这些角度的寻找。角度多一点,更容易辨识出表达技巧。这样的辨识方法,教师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训练,要引导学生分别从不同角度去辨识表达技巧,然后让学生根据每首诗的特点自觉选择最合适的角度进行辨识。
  3.从主到次梳理手法。
  一般说来,一首诗运用的表达技巧不止一种,有的甚至很多,但题目往往要求只答主要的技巧,这就需要从主到次,根据需要进行选择作答。教师可以对学生所答的多种表达技巧进行逐一点评,哪些为主,哪些为次,让学生答题有主次的概念。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在辨析技巧时,学会从主至次进行辨析,而不是平均用力。辨识出诗歌表达技巧后,就要根据题意答题,教师要教会学生分析表达技巧的表达效果。
  总之,要让学生识记表达技巧,研究表达技巧,更要让学生多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辨识古诗表达技巧的能力。
其他文献
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语文课堂焕发出活力,涌现出一大批新课例和一些好做法,令人欣喜,叫人振奋。然而在教学实践中,也存在着课堂“创新”与《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倡的理念徒有形式、没有实效、关键是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的现象。《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
期刊
徜徉在字里行间,感动于那些或优美、或深邃的意蕴,或清新或质朴的文风,可以说,读书是我唯一的爱好。如今,身为人师,让学生像我一样爱上阅读却成了一大挑战,反复试验,所得寥寥。姑且略作总结,或许能与有识之士碰撞出心灵的火花,也算于人于己都是有益之事。  我总觉得读书谁都能读,但未必谁都会读。虽然高考要考阅读,可语文教师并不是仅为高考做准备,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自身的素养。因此,可以给学生提出如下阅读要求:
期刊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他认为“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迸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现代教育观念告诉我们,教学内容只有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才想学、乐学、好学。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学生的发展是离不开现实生活的,现实生活也为学生提供了应用信息技术的机会。生活化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可以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习丰富的知识和技能,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在学习活动中去更好的生活,去更好的适应日益发展的信息社会。这
期刊
一、口语交际教学存在的问题  第一,重视程度不够。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虽然部分教师对口语交际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但是因为缺乏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因此并没有重视口语交际的实际训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普遍做法就是,先给学生安排训练的理论题目,然后再对学生的练习结果进行浏览性的检查。对于中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更多的教师认为口语交际就是平常的口头作文课,这样错误的认识不仅没有达到口语交际的目的,还造成
期刊
美国教育部教育技术办公室在2010年3月5日发布了《2010教育技术规划》的草案,新规划的题目为《改变美国教育:技术使学习更强大》。在新规划中强调,新的教育系统将借助最前沿的信息技术为学习者提供丰富而强大的学习经验,使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使目前信息工厂式的学校转变为探索和创新的孵化器,并使教育者从拥有、传递信息的专业人员转变为为学生学习探索新知识及持续技能的获取提供帮助的协作者。中国《国家中
期刊
一、背景  我们早就知道,“英语热”已风行二十多年,不仅我们,连大部分家长都格外重视英语。同时我们听学长学姐们都在喊“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的口号,知道数理化很重要。对语文,说实话,我们一直觉得可有可无,不是很在乎。但是——今年我市中考语文分值提升为150分,很多地方都将中考和高考的语文分值提高。这一变化似乎在促使我们对语文的地位进行重新审视。于是,我们在心里对语文提出了问题:语文,真的值
期刊
一、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  学科核心素养,指的是在该学科中,学生在学习了这门学科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成就,也是学科教育的价值所在。语文核心素养,是最基础、最主要的素养,它主要可以概括为语文能力和人文修养。  语文的关键能力就是表达力,一个人能说会道的人,它定能够出口成章,下笔成文,语言生动,我们就可以说此人有着很强的语文素养。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指出:“语言是一种关系。”语文表达能力能够体
期刊
在论及课堂学习时,许多人通常只片面强调学生主体,忽略或抹杀教师“教”的主导效能。其实主体概念应一分为二,教的主体与学的主体,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教师是教的主体指教师在教学中充当学习目标达成的主导者,学生是学的主体则指学生充分发挥能动性实现学习目标从而成为学习目标的领悟者和应用者。教学虽有教学相长的功用,但教师并不直接表现为教学效果的直接被检验者,故而教师只能居于教学的主导地位。  一、教师主导
期刊
看了王娟老师执教的《我与地坛》感受颇深,也让我对执教这篇课文有了自己的一些想法,"文道统一,道在其中",语文课不止是一门工具课,更应该是人文课.在语文的课堂应该随时可见德育的渗透.《我与地坛》就是最典型的一篇文章。  1、设置感性的导语,可以让学生提前进入到史铁生的精神世界中,史铁生和刘易斯的合影加上老师煽情的解说,让学生对史铁生的故事有了好奇心,刺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史铁生对自己名字的由来的解
期刊
在我的教学观里,有一部分学生被叫做“死挺挺”,就是扶不起来的阿斗的意思。这个学生就属于这一类,那一阵班主任频频找这个学生谈话,据说这个学生闹着要回家,我对这个学生着实戴上了有色眼镜,甚至还提醒班主任,这个学生会影响同桌,别耽误了同桌的进步。  然而有一天我在批作业的时候,突然发现有一本作业写得特别工整,甚至可以称为精美,翻看名字却让我很失望——是一个表现不太突出的学生。我犹豫了,是表扬这个学生还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