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来说,如何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并适应社会,使其健康的成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的迫切。因而在本文中,笔者首先介绍了在中职语文阅读教学当中渗透德育的必要性,并结合中职学生的教育特点,笔者提出了关于如何在中职语文阅读教学当中渗透德育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中职语文;阅读;教学;德育渗透
中等职业学校主要实施的是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在此模式下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培养虽然获得一定的成效,但在学生职业道德、思想素质的培养上存在着许多问题。因为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叛逆心理强,因在初中、小学时得不到教师的尊重和重视,而对老师的教育有抗拒排斥心理,而学生本身不管是学习还是行为习惯,以及思想意识上都有很大的问题。
因此,我们要加强对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研究和思考,只有对德育工作加强研究,才能在科学的基础上建设好德育工作,从而提高学校的德育工作水平,全面推进职业中学素质教育。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语文教学以及德育教育经验,对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潜移默化的进行德育教育工作进行了探讨,以求中职学生在接受优秀文化熏陶的同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的德育教育工作水平。
一、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渗透德育的必要性
中职学生的心理发展具备十分鲜明的时代特征:思想活跃,能够接受很多信息,但是没有明晰的、固定的标准;渴望自己成才,具备很强的成就动机,但是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盼望过幸福的生活,对未来有美好的憧憬,但是不具备艰苦奋斗的精神;有较强的自立自主意识,但是关心他人、遵守纪律以及集体观念都比较弱;追求新奇追求快乐,但是有贪图享乐、不思进取的倾向。这就要求每一位中职语文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致力于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
而语文具备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教学也具有其他学科所不能比拟的优势,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当中渗透德育,能够对学生的态度、情感、价值观产生深远且广泛的影响。例如,我国古代的孔子讲“循循然,善诱人”的德育渗透艺术,现代的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实行“教、学、做合一”的德育渗透艺术,等等。由此可以看出,德育渗透艺术是语文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在中职语文阅读教学当中渗透德育的途径
(一)通过世界观与人生观的教育来渗透德育
在中职语文的基础模块教材中,有很多阅读篇目都可以设计导入环节,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以及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质疑,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虽然导入环节的时间很短,仅两三分钟,但是只要教师能够巧妙地运用,同样可以达到教育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目的,使得学生得到德育的熏陶[1]。
例如在讲授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一文时,可以简单介绍一下魏征。魏征从小丧失父母,家境贫寒,但喜爱读书,不理家业,曾出家当过道士,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敢于犯颜直谏的政治家。在唐太宗越来越忘乎所以,别的大臣都噤若寒蝉的情况下,魏征于贞观十一年的三月到七月这五个月中,连给唐太宗上了四疏,《十思疏》就是其中著名的一篇。通过对魏征本人及课文写作背景的介绍,学生对魏征的人格魅力有一个深刻的感受,得到勇于进取、敢于说话的德育教育。
(二)进行作品主题的挖掘来渗透德育
作品的主题是作品表达的基本思想,它往往对作品的主要问题有一个很好的诠释,表明了作者对待客观事物的态度。所以,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中职教师要重视挖掘教材作品当中所体现的主题内容,精心设计出探究点,力争更好地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情感,进而达到德育渗透的目的[2]。
例如莫泊桑的小说《项链》实际上叙述了可怜的玛蒂尔德大半生的经历,从她还是一个迷人的姑娘之时起,直到她老得连老朋友佛来思节夫人都认不出她来为止。而一直要看到《项链》的结尾,读者才和主人公路瓦栽夫人同时得知,帮助她大出风头又让她大倒其霉的那串钻石项链原来是只值五百法郎的假冒伪劣品。本来读者对路瓦栽夫人讲究信用毫不推卸责任的英雄气概和苦熬苦受忍辱负重的精神也许还有相当的尊重,至此观点不免要忽然一变,觉得她其实也是活该,谁叫她那样虚荣呢!
学生在充分阅读了《项链》之后,联系身边的生活实际,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因此课堂的气氛异常活跃。平时默不作声的学生,积极主动发言,课堂上多次进发出思维的闪光。平时心不在焉的学生,这次课上也有参与。而在看待路瓦栽夫人的人格问题上,一位学生面对其他同学对人格的误读,能作出掷地有声不容辩驳的回答,把关于人格、虚荣的讨论带回到健康的道路。
笔者在课前充分估计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文本的各种解读,准备大量课外资料,让学生对文本进行淋漓尽致的讨论后,再补充几则当今中职生因为虚荣所导致的悲剧。从学生略有深思的眼神,还有热烈的讨论声中,笔者知道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般的德育渗透成功了。
(三)在语文知识的训练中渗透德育
语文阅读课只有通过知识的训练才能够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并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但是,在知识的训练过程中,同样不能够忽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例如训练学生仿写林希散文《石缝间的生命》中的句子,有一个学生仿写的句子是:“当它们不能再找到泥土,它们便把最后一线生的希望寄托在这一线石缝里。”这个句子引起了部分学生的感慨:“如果我们找不到生命的营养,那我们是不是就要放弃生命。”通过对这个句子进行讲评,笔者和学生一起讨论生命才是真正的生命,以及当生命走到绝境时我们应该怎么面对[3]。
语文阅读教学必须要用真善美对学生进行教育,使他们受到感染,进而激发出他们追求生命的韧劲。因此,在进行语文阅读训练时,应当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三、结语
中职语文教材的阅读选文大多文质兼美,可以这样说,语文课本的阅读作品是最好的德育素材,语文教师在传授学生阅读知识的同时要重视渗透德育,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播下美好的、健康的发展种子。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教师找准阅读教材中的“德育”亮点,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以提高德育渗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许俊芳. 谈谈新课程背景下的中职语文阅读教学[J]. 新课程(教师), 2010,(06) .
[2] 耿琼仙. 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之探微[J]. 科教新报(教育科研), 2010,(30) .
[3] 谭冠著.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阅读教学与人文教育[J]. 科技信息, 2010,(28) .
关键词:中职语文;阅读;教学;德育渗透
中等职业学校主要实施的是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在此模式下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培养虽然获得一定的成效,但在学生职业道德、思想素质的培养上存在着许多问题。因为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叛逆心理强,因在初中、小学时得不到教师的尊重和重视,而对老师的教育有抗拒排斥心理,而学生本身不管是学习还是行为习惯,以及思想意识上都有很大的问题。
因此,我们要加强对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研究和思考,只有对德育工作加强研究,才能在科学的基础上建设好德育工作,从而提高学校的德育工作水平,全面推进职业中学素质教育。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语文教学以及德育教育经验,对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潜移默化的进行德育教育工作进行了探讨,以求中职学生在接受优秀文化熏陶的同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的德育教育工作水平。
一、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渗透德育的必要性
中职学生的心理发展具备十分鲜明的时代特征:思想活跃,能够接受很多信息,但是没有明晰的、固定的标准;渴望自己成才,具备很强的成就动机,但是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盼望过幸福的生活,对未来有美好的憧憬,但是不具备艰苦奋斗的精神;有较强的自立自主意识,但是关心他人、遵守纪律以及集体观念都比较弱;追求新奇追求快乐,但是有贪图享乐、不思进取的倾向。这就要求每一位中职语文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致力于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
而语文具备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教学也具有其他学科所不能比拟的优势,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当中渗透德育,能够对学生的态度、情感、价值观产生深远且广泛的影响。例如,我国古代的孔子讲“循循然,善诱人”的德育渗透艺术,现代的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实行“教、学、做合一”的德育渗透艺术,等等。由此可以看出,德育渗透艺术是语文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在中职语文阅读教学当中渗透德育的途径
(一)通过世界观与人生观的教育来渗透德育
在中职语文的基础模块教材中,有很多阅读篇目都可以设计导入环节,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以及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质疑,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虽然导入环节的时间很短,仅两三分钟,但是只要教师能够巧妙地运用,同样可以达到教育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目的,使得学生得到德育的熏陶[1]。
例如在讲授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一文时,可以简单介绍一下魏征。魏征从小丧失父母,家境贫寒,但喜爱读书,不理家业,曾出家当过道士,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敢于犯颜直谏的政治家。在唐太宗越来越忘乎所以,别的大臣都噤若寒蝉的情况下,魏征于贞观十一年的三月到七月这五个月中,连给唐太宗上了四疏,《十思疏》就是其中著名的一篇。通过对魏征本人及课文写作背景的介绍,学生对魏征的人格魅力有一个深刻的感受,得到勇于进取、敢于说话的德育教育。
(二)进行作品主题的挖掘来渗透德育
作品的主题是作品表达的基本思想,它往往对作品的主要问题有一个很好的诠释,表明了作者对待客观事物的态度。所以,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中职教师要重视挖掘教材作品当中所体现的主题内容,精心设计出探究点,力争更好地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情感,进而达到德育渗透的目的[2]。
例如莫泊桑的小说《项链》实际上叙述了可怜的玛蒂尔德大半生的经历,从她还是一个迷人的姑娘之时起,直到她老得连老朋友佛来思节夫人都认不出她来为止。而一直要看到《项链》的结尾,读者才和主人公路瓦栽夫人同时得知,帮助她大出风头又让她大倒其霉的那串钻石项链原来是只值五百法郎的假冒伪劣品。本来读者对路瓦栽夫人讲究信用毫不推卸责任的英雄气概和苦熬苦受忍辱负重的精神也许还有相当的尊重,至此观点不免要忽然一变,觉得她其实也是活该,谁叫她那样虚荣呢!
学生在充分阅读了《项链》之后,联系身边的生活实际,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因此课堂的气氛异常活跃。平时默不作声的学生,积极主动发言,课堂上多次进发出思维的闪光。平时心不在焉的学生,这次课上也有参与。而在看待路瓦栽夫人的人格问题上,一位学生面对其他同学对人格的误读,能作出掷地有声不容辩驳的回答,把关于人格、虚荣的讨论带回到健康的道路。
笔者在课前充分估计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文本的各种解读,准备大量课外资料,让学生对文本进行淋漓尽致的讨论后,再补充几则当今中职生因为虚荣所导致的悲剧。从学生略有深思的眼神,还有热烈的讨论声中,笔者知道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般的德育渗透成功了。
(三)在语文知识的训练中渗透德育
语文阅读课只有通过知识的训练才能够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并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但是,在知识的训练过程中,同样不能够忽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例如训练学生仿写林希散文《石缝间的生命》中的句子,有一个学生仿写的句子是:“当它们不能再找到泥土,它们便把最后一线生的希望寄托在这一线石缝里。”这个句子引起了部分学生的感慨:“如果我们找不到生命的营养,那我们是不是就要放弃生命。”通过对这个句子进行讲评,笔者和学生一起讨论生命才是真正的生命,以及当生命走到绝境时我们应该怎么面对[3]。
语文阅读教学必须要用真善美对学生进行教育,使他们受到感染,进而激发出他们追求生命的韧劲。因此,在进行语文阅读训练时,应当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三、结语
中职语文教材的阅读选文大多文质兼美,可以这样说,语文课本的阅读作品是最好的德育素材,语文教师在传授学生阅读知识的同时要重视渗透德育,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播下美好的、健康的发展种子。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教师找准阅读教材中的“德育”亮点,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以提高德育渗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许俊芳. 谈谈新课程背景下的中职语文阅读教学[J]. 新课程(教师), 2010,(06) .
[2] 耿琼仙. 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之探微[J]. 科教新报(教育科研), 2010,(30) .
[3] 谭冠著.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阅读教学与人文教育[J]. 科技信息, 2010,(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