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新课引入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stli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数学教学中新课引入的重要性、基本要求和常用的七种方法。
  [关键词]数学教学;新课引入
  
  一堂好课,首先要有好的开端,因为它既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起点,又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的触发点,新课引入的成功与否,关键要看学生是否有强烈的求知欲,是否进人学习意境。
  
  一、新课引入的重要性
  
  1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
  教师匠心独运,巧妙地创设能引起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情境,引人新课,学生的大脑兴奋中心会迅速转移,把注意力集中到当堂课的学习上来。
  
  2 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引入新课时,教师联系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起学生思维的波澜,促使他们的大脑由刚上课的平静状态转变为积极思考的状态,顺利地进入课堂学习的最佳期。
  
  3 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
  现行的班级授课制把完整的知识分成若干部分进行讲授,在客观上割裂了知识系统,中断逻辑联系,有一定的负作用,但教师根据新旧知识的联系,通过复习旧知,引入新课,就会弥补这种断裂,帮助学生把分离、零散的知识连接起来,成“链”、成“网”,形成系统,从而使学生掌握系统、完整的知识。
  
  4 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事物的习惯
  好的新课引入,常常是由教师精心设计,提供隐藏规律性的材料,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利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去探索,或构想新概念,或寻求新定理、新公式、新方法、新思路而得以实现,这样的过程循环往复、日积月累,学生就会养成钻研问题、探究事物的良好习惯。
  
  二、新课引入的基本要求
  
  1 原则上要突出一个“趣”字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不仅可以激发一定的情感,唤起某种动机,培养人的意志,还可以改变人的态度,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高趣味性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思考,唤起学生的探究动机,让学生在趣味中乐学、爱学。
  
  2 形式上要突出一个“新”字
  每节课的知识不同,每个班级的情况不同,教师在新课的引人上要多下工夫,力求新颖、独特,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常学常新感,保持浓厚的兴趣,利用生活中的常见例子,举独特的事物作为触发点,可让学生保持持久的学习兴趣。
  
  3 内容上突出一个“巧”字
  每节课的新授内容都不会孤立存在,教师根据内容特点,从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实际水平出发,刻意将新知识巧妙地设计在原有的知识中,让学生在复习旧知识的同时,获取新知识。
  
  4 语言上要突出一个“精”字
  教师语言要精练,不多不少恰到好处,滔滔不绝,长篇大论的引言不仅会冲淡主题,而且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三、常用新课引入法
  
  1 巧设悬念法
  “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巧设悬念法指的是在引入新课时,提出大多数学生看起来与本课教学内容无关系,实则联系紧密的典型问题,并能迅速激发学生思维的方法。
  例如,升旗后,在国旗下问:“怎样测量旗杆有多高?”
  生:爬上杆顶,把尺子垂下来量
  师:爬上旗杆是对国旗的不尊重,是否有更好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几何的兴趣)
  
  2 类比猜想法
  是指在引入新课时引导学生由某一种知识猜测与之相同或相似的另一种知识的方法,这种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类比猜想能力,使学生能举一反三。
  
  3 设障布疑法
  是指在引人新课时故意布设疑障或陷阱,或使学生处于心欲求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情境,或诱使学生上当的方法,若能恰当地运用此种方法引入新课,学生的思维一般能较快地得到启动,并能活跃起来。
  
  4 演示实验法
  是指教师通过直观教具进行演示实验或带学生一起动手实验巧妙地引入新课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往往能使抽象的数学内容具体化,有利于培养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5 指导发现法
  是指创设问题情境给学生一些提示性线索或问题,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激发探索欲望,南学生进行探索,发现新知识的意义。
  
  6 旧知引入法
  是指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提出问题,从而引出本节所学内容,这样既复习了旧知识,又自然引入了新的知识,有利于揭示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确有水到渠成之功效。
  
  7 竞争引人法
  是指通过比赛的形式,根据学生的竞争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的引入,既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又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引入是一节课的关键,引入得当,这节课就开了个好头,接下来的工作将会水到渠成,数学是训练思维的学科,而兴趣又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在教师对新课的引入具有科学性的前提下又具有艺术性,学生才会快速地启动思维,充满兴趣地跟着老师的“指挥棒”走。
其他文献
【摘要】对于Lienard系统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在正方形的方格纸中,每个小方格的顶点叫做格点,我们把格点的连线为边的图形叫做格点图形,近年来,与格点问题相关的中考题,题型不断翻新,异彩纷呈,这有利于考查学生的画图、计算、观察、推理、想象等多方面的能力,2009年出现了许多与格点相关的数学中考题,现对其略加分类评析。供大家参考。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从参测的106份试卷看,全对的有24人。正确率为22.6%,而全错的有82人,错误率达77.4%。从考试的组织安排看,因为统一要求监考教师不读题,这对一年级新生的识题做题增加了难度,影响了一部分同学的正确答题,错误率增加是意料中的事,但也说明了我们的教学在这方面的缺失。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丰富学生的学习方武、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是高中数学课程追求的基本理念”,“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对概念、结论和技能的记忆、模仿和接受,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都应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不仅涉及具体的学习方法、策略等,还应包括其学习是否具有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等基本特征,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学生学习方式
期刊
学习三角函数以后,公式多,知识点也多,但课本里的知识点是不难的,但很多同学听得懂,看得懂,就是不会做,曾有学生说,自己已经这么用功了,公式也记得很熟了,但在解题时,就是不会,不知公式该如何用,实际上,这就是学生的学习方法问题,我们学习并不是要把知识记住,学习的目的是要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期刊
目前的数学教科书多采用“定义(概念)——性质——定理——应用”的演绎体系呈现概念,希望学生学习概念后再解决问题,这样的演绎体系虽然有利于学生系统知识的形成,但同时把有意义的、鲜活的生成数学概念的活动掩盖了,学生不能深刻理解概念的意义及其蕴含的实质思想。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称其为“教学法的颠倒”,结果导致机械记忆、思维僵化,对数学的兴趣也日益淡化,下面仅结合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六章数据的集中程度的
期刊
一、不等——对相等的否定    如果把等式看作是“对相等的肯定”,那么不等式则是“对相等的否定”。
期刊
【摘要】基于素数的分布提出了可用于素性检验与素因数分解的定理,并进而得到素数、双生素数表达式。建立了π(N)的计算方法。
期刊
错例本又叫错题集或纠错本,是学生用以记录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碰到的思维错误的题或者思路迷惑的题或一错再错的题的一种专用本,现在很多专家及一线教师都一致认为反思是学习活动的重要环节。没有反思的学习是低效的学习,而在实际的数学教育教学中,还是雷声多,雨点少,反思的理论放得高,细致实在的工作做得少,其实错例本就是展开细致工作,把反思推向实处的一件法宝。
期刊
弗赖登塔尔有句名言:“没有一种数学思想,以它被发现时的那个样子发表出来,一个问题被解决以后,相应地发展成一种形式化的技巧,结果使得火热的思考变成了冰冷的美丽,”张奠宙教授认为,数学成果通常具有三种不同形态:原始形态、学术形态和教育形态,原始形态反映数学家分析问题、寻求解答的思维过程,展示具体问题通过观察、分析、抽象概括而形成知识和方法的过程;学术形态是原始形态中规律性、准确性、科学性归纳提炼的成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