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儿童生活:道德教育逻辑建构的根本走向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ghtning1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综观十多年课改实践,从改革之初关注行动、关注新理念、关注专家的“定位”,到改革之后关注思想、关注文化土壤与现实条件、关注自己的感觉,这些都将成为永不回头的观念革命。从这场革命中我们寻找到教学转向的力量,那就是“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这是无法撼动的哲学命题,即人的发展。落实到德育教学中,就是“品德培养应回归儿童生活”,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即生活教育。
  “品德培养回归儿童生活”这种表述清楚地揭示了中国以往德育课程脱离生活现实,正是因为以往的德育课程以德目为体系,无法全部涵盖学生思想道德的成长过程,无法穷尽德育过程中的全部细节,忽视了儿童的真实生活,才需要回归生活。回归生活实际上是要求德育课程从德目和知识体系中走出来,关注儿童及其生活,帮助儿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怎样才能让德育真正回归儿童的生活呢?
  一、从道德知识走向道德情感
  一直以来,品德课的教学不断深入改革,但总是“革”不掉教师传授、学生背诵的传统方式。这种背诵式的学习方式对儿童来说是一种痛苦的折磨,本身就有悖于道德。尽管学生懂得了不少道德知识,却缺乏相应的道德情感,更不知如何在生活中去实践。这样的德育完全失去了生活的味道,失去了道德的光泽,让人也跟着麻木。笔者最近触摸到一位小学五年级学生回乡下过节的日记:
  奶奶屋子前,挂着一根长长的红带子,随风飘荡,让我产生一种恐惧感,因为它沾满了血腥,我连看都不能看,脑海里总浮现出那残忍的情景。
  小叔前天晚上去田里捉野鸡,顺手抓到一只大狸猫。第二天,他把它拍晕了,用那根红带子拴住狸猫的脖子,拿了一把尖利无比的刀,开始从头往下扒皮,头里的肉一点点露了出来,狸猫眼睛还是睁着的,牙齿向前突出,像一把把锋利的匕首。开始往下割皮,血一滴一滴往下流,有时还会溅出来,犹如一朵朵血花冲向那条红带子。渐渐的,我看到了它那赤裸裸、血糊糊的身子。我闭上双眼,再也不敢多看,心中产生了怜悯之情……
  那还在风中飘荡的红带子,给我的童年留下了血的阴影!
  对异类生命的摧残,是人类的“看家本领”,见怪不怪了,很少有人对其产生怀疑。但一个五年级的小女孩将怜悯之情潜藏在字里行间,这是敬畏生命的表现,这样的情感价值观不是靠口口相传就能得到认同的。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冷漠是最可怕的心理状态。教育家、哲学家吴俊生曾经指出,现在的学校教育仅偏顾理智与意志两端,而情感生活往往不能顾及,不能满足其需要,使学生生活畸形发展,而流为机械枯寂、索然无味。回归生活课程理念的提出体现了德育课程改革的进步:不仅使课程价值取向转为培养有道德的人,也使课程教学从知识的授受转向对生活的关注。生活德育反对道德教育脱离生活,反对将道德从生活中抽取出来组成抽象的、没有生命活力的德目体系,主张儿童在学会生活的同时,学习生活中内含的道德,让学生把道德知识实现最大的内化。
  改革十多年,引发了教育界对中国几十年来的课程教学从观念到行为的彻底反思。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变成“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是一个巨大的转折,意味着教育中的人是“完整的人”,这一点得以确认,得到尊重。
  二、从道德认识走向道德行为
  知识化德育完全抹杀了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差异,尽管学生懂得了不少道德知识,却缺乏相应的道德情感,更不知如何在生活中去实践。这样的德育完全失去了生活的味道,失去了道德的魅力。
  道德是一种约束人们行为的伦理规范,一个人道德品质的高下关键在其行为是否合乎伦理规范。可学校培养学生品质的切入点及着眼点都不在行为,而在认识。于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认识“深得人心”,社会道德底线一再被突破。
  人性是什么?是善还是恶?这一古老而常新的话题,是每一位思想家在构建哲学体系时都无法回避的基础性问题。从教育的角度看,古今中外无数教育家在建构其教育理论大厦时,也无不把对人性的思考和看法作为其建立教育体系的逻辑起点。对人性的不同看法,往往导致不同的教育主张和教育行动。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一种道德品质都包含有一定的道德认识、道德感和道德行动方式三种基本成分。一个人由道德认识产生道德感,当道德认识和道德感成为推动个体产生道德行动的内在动力时便成为道德动机,进而为实现动机而形成道德行动方式。
  诚然,我们需要教育的感动!我们一直坚信,人心向善!
  三、从道德实践走向儿童生活
  如何培养道德行为呢?亚里士多德认为,只有在道德实践中才能修养德行:“我们做公正的事情才能成为公正的人;进行节制,才能成为节制的人;有勇敢的表现,才能成为勇敢的人。”德育应该更多地走出课堂,在生活实践中进行。
  卢梭主张,道德教育要注重道德实践,主张让儿童通过自己的活动去养成美德,强调“要以行动而不以言辞去教育青年”。道德存在于现实生活之中,没有脱离生活的纯道德活动。我们可以从关注学生个体生存与发展的角度,进一步突出德育的生活特征。很长一段时间,学校德育带有很浓的政治色彩,老师通过说教把形而上学的东西带给学生,结果弄出了很多让人啼笑皆非的故事。
  一位领导在党的生日这天去幼儿园看望孩子,老师叮嘱孩子们:给党过生日要特别守纪律。孩子们可兴奋了,稳稳地坐在小凳子上等着,等领导把整个活动按章进行完。散会后,一个小朋友这样问他的老师:“老师,党怎么还没来呀?什么时候开始吃蛋糕呀?”
  是的,党怎么还没来呀?老师哑然了,没人能用三言两语回答这个问题,师生之间难以达到一种精神的契合。用政治教育遮蔽、代替道德教育,将政治教育与道德教育混为一谈,无论如何都是一种错误。
  学校德育就要启发学生的生命自觉,去追问生命的意义与价值。道德教育的目的,并不是为了道德本身,而是为了生活,为了儿童的幸福生活。生活是本原性的,道德是构成性的;生活是目的,而道德只是手段。这才是对道德与生活之间关系的准确理解与把握。这种全新的道德教育哲学,即生活德育论,重新确证了道德与生活的关系。
  道德教育关注的是学生的生活世界,不能局限于德育课程设置中所言及的某一生活场域,而是学生当下生活所关系的生活世界。
  21世纪强调把人作为发展的中心,教育就是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德育回归“人的教育”是时代的呼唤,是学生的期待,是学生发展的理想诉求。学校德育的内容应该是有价值的,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改善学生的道德行为,增进学生的人生幸福。
  因此,道德教育逻辑建构的不是德目,而是“儿童深度”。它是站在儿童的立场,以儿童的思维进行学习时所能达到的程度,其特质和核心是“儿童立场”。只有真正发现儿童和认识儿童,才能坚守儿童的立场。当德育走进儿童生活时,“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才能构成他们美善的德行。
其他文献
艾素为紫杉醇类抗肿瘤药物.临床上主要用于晚期转移性卵巢癌难治的转移性乳腺癌。其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液体潴留、过敏反应。我科自2000年至今,应用艾素发生1例过敏反应,
目的:了解患者的心理问题及解决心理上的矛盾,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方法:2002-2005年我科对20例患者通过使用语言和非语言的交流方式,解释、说服、支持、同情,相互之间的理解来改
说起作业.很多人自然会联想到语文、数学等学科的作业。随手一翻学生的《家校联系本》,所看到的也是这几门学科的作业.几乎很难寻觅到品德课的作业。其实。品德课也需要有像语文
护理工作安全是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是衡量医院护理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减少护理风险,已是势在必行。
是相机还是MP3?你的MP3会拍照吗?如果一年前问这个问题,很多人会用异样的眼光来看你。可是科技的进步绝对超乎人们的想像.现在不但有可以拍照的MP3,而且拍照的功能也越来越强大。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关于探究有这样一段阐述:探究既是一种学习活动,又是一个学习过程,是一个围绕问题展开的活动,是一个逐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交流”贯穿于探究过程的始终。交流对探究活动的深入有效开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近几年来,笔者特别关注探究过程中学生交流的状态乃至交流效果,就交流的实效性作了较深入的思考,现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深入对话内涵,提升“交流”品质  在对话过程中,教师该如
民族特色产业扶贫实践,不仅改变贫困地区贫穷落后的面貌,而且通过市场化手段建立起长效持久的扶贫、脱贫机制.让贫困群众转变成“产业工人”,使手工技艺转化为经济收入,实现长效脱
目的:探讨窒息新生儿的抢救措施及预防后遗症。方法:155例窒息新生儿首先清理呼吸道,产后1分钟评分≤4分而不见显效者,进行气管插管,再进行辅助呼吸和正压给氧呼吸,根据新生儿呼吸
虽然现在数码单反相机越来越便宜,但是第一款可能会在5000元以下的产品就非Pentax的这款*stDL莫属了。它可以说是*istDs的简化版本,不过由于*istDs已经停产了。这款产品也就成了Pe
期刊
本院自1978年1月~2005年12月共收治341例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病人,现将治疗结果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