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心·爱心·童心

来源 :基础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_mz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逢新学期伊始,学校都会增添一些年轻的新面孔。每每与我交流,他们提及最多的就是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好教师。
  怎样的教师才能称之为好教师?我认为,一个好教师首先要有责任心。责任心又叫责任感,是自觉做好分内事的一种心态,即忠于职守。工作勤恳,严格要求,一丝不苟。教师的分内事是指教书育人,不仅教书还包括对学生人格的培养。在应试教育指挥棒下,“教书”与“育人”之间的天平已严重失衡。人们对教师责任心的评价不断浅表化、狭隘化、功利化,还集中指向其教书水平——准确地说应是教授“考试”的水平,即有扎实的业务基础。在学科教学中如鱼得水:所教学生在学业测试及学科竞赛中成绩显著,名列前茅。这样的教师固然不能说是“坏”的,他们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不甘人后的闯劲,是有教学责任心的教师。但是,他们往往理性有余,情感投入不足,缺乏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他们大多信奉“耐得十年寒窗苦,喜获金榜题名时”,“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他们大多目光胶着在知识技能的追求和掌控上,希望对知识技能的娴熟掌握能给自己及学生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和实惠。他们认为教师的最大职责是编织学科知识能力网。不让试题之“鱼”漏网而逃:而学生的主要任务则是埋头于狭隘的、零碎的知识技能的寻觅、运用,成为高超的解题机器。认识上的模糊短视必然带来操作上的急功近利:课堂上只注重学科知识的梳理。而忽略自身教学艺术的锻塑和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对学生心灵的呵护漠然无视;心情焦虑、急躁,对学业成绩落后的学生鲜有耐心,甚至有“去之而后快”的私念。这样的教师是苦的,被繁重的批改作业和一轮又一轮的订正试卷压得喘不过气来,眼里容不得沙子的他们为“不让一个孩子掉队”而心力交瘁:职业幸福感在学生金榜题名的时日里转瞬即逝。轮回班重复的辛劳与痛苦随即扑面而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用辛勤的工作一点一点耗损着自己的教育教学生命,扑灭学生对愉快学习的寻找和热情。这样的教师也许为领导所赏识,同行所羡慕。家长所肯定,但未必能得到学生的喜欢和爱戴,极端的甚至被视为“仇敌”。
  为什么怀揣一颗“向善”之心却不能带给学生快乐,为什么呕心沥血地奉献却不被学生接受?这是因为他们忽略了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教育的宗旨是促进人的发展,它是以关照个体生命的尊严、幸福为本源,以守护人性、孕育德行、促进个体存在的自在完满为目标的生命活动,难以像其他职业那样用量化的标准来进行“一刀切”。温家宝总理2010年7月13日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也提出:“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教师的工作,是对学生心灵的塑造,是对国家、民族未来十年、二十年那些成人的表情的塑造,它永远是感性的、诉诸心灵的,它从根本上是关乎人心的。做过十几年中小学教师的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海姆,吉诺特曾有过这样的心灵觉醒:“我惶恐地意识到,我成了教室里的一个决定因素。我个人的方法可以创造出教室里的情境,我个人的情绪可以左右教室里的气氛。作为一名教师,我拥有巨大的力量来让孩子们过得痛苦或者欢乐。我可以成为折磨孩子的工具,也可以成为鼓舞孩子的火花。我可以带给他们羞辱或开心,也可以带给他们伤害或者拯救。在所有的情况下,一次危机是骤然升级还是逐步化解,一个孩子是获得进步还是日益堕落,我的态度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从业多年的教师大多有过这样的感受:我们笑一笑,孩子们即刻阳光灿烂:我们一发怒,教室里阴云密布。可见,教师在孩子健康成长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的责任心就应该表现为对学生的爱心。爱心是热爱职业,全身心投入职业的一种心态,它主要表现为工作主动,充满激情;关注生命,积极诱导。具有爱心的教师往往比只具有教学责任心的教师付出更多的感情。
  众多的教育家、心理学家通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证明了师爱在孩子成长中的巨大作用。
  师爱能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这方面最著名的是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R.Rosenthal)和雅克布森(L.Jacobson)的经典研究:在一到六年级儿童中,将随机抽取出家境贫困、受教师歧视的学生名单交给教师,谎称未来发展预测表明,名单上的学生都是有特殊才能的儿童。一学期后,这些“特殊儿童”的成绩增长果真比其他学生快。且求知欲旺盛,更有适应力。一年以后的测试表明,这些学生继续进步。罗森塔尔等人认为,这是由于教师与学生交往时的语调、表情、姿态传达出一种强烈的“期待”,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信赖感,从而改变自我观念、动机、认知方法和技能。这种效应被称为“皮革马利翁效应”或“罗森塔尔效应”。
  师爱能影响儿童品性变化。教师对学生的感情是转变儿童品行的基础和前提。没有这种感情,师生之间的一切沟通就不可能发生。英国著名教育家斯宾塞早就说过:“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就是真理。你对待儿童没有同情,他们就变得没有同情;而以应有的友情对待他们,就是一个培养他们友情的手段。”美国比较心理学家哈洛所作的母愛行为实验表明:从小失去母爱的母猿在自己做了母亲后也不懂得母爱,在小猿猴出生后的前四周它们躲避和虐待自己的孩子,甚至达到危害其生命的程度。心理学家C.T.亚科布松和苏堡茨基还通过实验证明:教师的热情能转变儿童的行为。
  师爱能促使儿童心理健康。哈洛通过实验发现。幼猴除饥肠辘辘时去装有奶瓶的金属假母猴那里吸奶外,其余时间都紧挨着温柔、绵软的绒布假母猴,显露出亲热依恋的神情。这表明,动物有依恋的需要,儿童当然更有这种需要。斯皮兹(R.A.Soits.1945)的研究则表明,过早被剥夺母爱的幼儿会出现社会行为方面的恶化现象。赛若(R.C.Serow)和所罗门(D.Solomon)也曾发现:教师关心学生,则教室内会形成友好和乐的气氛,学生们互相合作,愉快学习:如果教师表现出商业化的态度,学生在人际关系上不但会有消极的反应,在学业上还会缺乏兴趣。教师的热情态度能使学生产生或增强归属感和安全感,也就是说,可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因为它满足了儿童的基本社会性需要。   综上所述,师爱是一种伟大而神奇的力量,能鼓起学生智力、道德、个性发展的风帆,凡是拥有师爱的学生,各方面都能得到充分而自由的发展。
  被视为楷模的优秀教师大多知晓这一点,他们洞幽烛微,是在心灵深处关爱学生的专家。教育家魏书生老师曾处理过这样一件事情:那天第一节快下课时,家距学校20多里的学生王小平顶风冒雨、脚踏泥水、身披半截雨衣出现在教室门口。看到这样一个迟到的学生。魏老师没有丝毫的责备之意,相反,他的眼神、表情和姿态。都像是在迎接一位在外饱尝辛苦之后走进家门的亲人,魏老师接过王小平的雨衣,让他腾出手,擦去头上和脸上的雨水,使王小平内心不受半点惊扰地走到自己座位上。在自己座位上,王小平抬起头,从魏老师那里感受到关爱与安慰的目光。此时此刻,魏老师倒是责问起自己来:我们这些教书的,应该认真地想一想,需要怎样努力工作,才对得起辛辛苦苦、顶风冒雨扑奔我们而来的学生……这无声的情感交流,包含了多么丰富的内涵和爱的艺术!
  有爱心的教师一定是德艺双馨的,他们不会满足于学生学业成绩的一孔之见、一得之功,而忽略孩子的情感诉求。他们往往比只具有狭隘的教学“责任心”的教师更辛劳,如为了不让繁重的作业挤占学生的自由空间,他们十分注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花大量的时间去研究教材、教法,磨练教艺;为了不让学生幼嫩的心灵受到丝毫的伤害,他们潜心探究学生心理,寻觅走进学生内心世界的最佳途径,用师爱去浸润学生的心田,灿烂学生的天空。做他们的学生是幸福的: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能享受到学习的乐趣,不仅学业成绩多有进步,还对学习葆有浓厚持久的兴趣;不必机械、重复地在作业上耗费太多的时间,可使知识结构得到充分的拓宽,并且使学生的品性和心理也能得到更加健康的发展。具有爱心的教师不仅深受领导、同行、家长的认同,还能得到学生发自内心的喜爱。教师会感到从事教育事业虽苦尤甜。魏书生老师的教育感言说的好,教育是一项可以给人以双倍精神幸福的劳动。教育对象是人,是学生,是有思想、有语言、有情感的学生。教师的劳动收获,既有自己教育成功的欢乐,更有学生愉快成长的欢乐。可见,教师收获的是双倍的乃至更多于其他劳动数倍的幸福。
  具有责任心、爱心是各级各类学校优秀教师的共同特质。小学教师每天面对的是特殊人群——儿童。儿童,既是我们的工作对象,又是我们共同度过每一个教育日子的伙伴:既是我们心中的“上帝”,又是我们必须用心向着理想愿景去雕塑的待琢之玉。关爱儿童的最高境界是化身为儿童,拥有纯真的童心。童心是体验儿童情趣,做好儿童教育工作的一种心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表现。
  教师的童心是对儿童心理的深刻了解。教师的童心不是简单地表现出孩子气,而是有理智、认知基础的。首先是对儿童身心发展特点、规律的了解。英国心理学家玛格丽特·唐纳德逊曾痛惜地感到,教师普遍存在着一种弊病——以自我为中心,即只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待世界,而没有意识到从另一个角度看会怎么样。为此,师生经常闹一些令人哭笑不得的误会。如教师对学生说,“Just you sit herefor the present”(你就暂时坐在这里吧),学生却误解为“等待礼物”。可见,教师低估儿童,误解儿童,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儿童的危害有多大。玛格丽特认为:“对一件事物知道得越清楚,那么,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而以自我为中心所发生行为的危害也就越大。因此,至少在这方面,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差距越大,教学工作就越难做。”为此,她提出教师应具备一种“非中心化能力”。这种“非中心化能力”实际上是说教师应当认识、掌握儿童的身心特点。
  教师的童心是对儿童内心世界的一种同情性的体验。仅从了解儿童认知、理解方面把握儿童的内心世界,未必能真正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教师必须用情感秘方来感受、体验、洞察儿童的内心世界。一句话,设身处地地沉浸于儿童的内心世界,领悟他们的所思、所感、所为,心理学家称之为“移情”或“共情”,有人把它形象地描述为“进入学生心灵世界的能力。”美国心理学家吉诺特说:“要用儿童的目光去看世界,教师在情绪上需要高度的灵活性。年龄的距离和心理的差别造成的儿童与成人的分歧,只有“移情”才能弥合。”具有移情能力的教师善于通过学生的外显行为,迅速、准确地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内在情感和行为动机,从而对症下药,选择最简便、有效的教育方法。当代著名教育家、情境教育创始人李吉林老师告诉我们,要了解儿童就必须“用孩子的眼睛看”。“孩子的眼睛是通往童话世界的门扉,我常常倚在这神奇的门扉旁。用孩子的眼睛去看,揣摩着孩子的心理去想。”通过这样的“看”,我们可以寻找到那闪烁着圣洁光辉的“童年的眼睛”,并透过一双双明亮的眸子发现一个神奇迷人的儿童世界。由此,师生间才能实现心灵上的沟通和心心相印。
  教师的童心是对儿童行为恰当的、有教育价值的再现。当然,这种再现不是对儿童言行的简单模仿,更不是哗众取宠的行为,而是发自内心的,对儿童更亲近、更有教育价值的再现。在老一辈教育家中就有许多童心典范事例。例如,我国基础教育界教龄最长的斯霞老师的一位学生曾经这样忆起她:大礼堂里,人们正凝视着舞台。忽然扩音器里响起了一个声音:下面一个节目是最精彩的,老师表演小鸭子,希望同学们注意。接着幕布徐徐上升,只见一队老师系着洁白的围裙,头上扎着蝴蝶结,弓着腰,像小孩子似的跳出来。其中有一位老师,她穿着紫红色的灯草绒短大衣,乌黑的头发是卷曲的。在她黄黑带白的脸上。嵌着一对炯炯有神的眼睛。她走过时,调皮地做了个鬼脸,活像一个天真烂漫的孩子……告诉你。那位穿紫红色衣服的老师,就是我们的班主任斯霞老师。这就是怀有一颗赤诚、纯真童心的美丽教师形象。可见,童心是知、情、行有机统一的整体结构和心理品质。它绝不等于儿童的非理智的情感、行为。一方面。教师藉此能深刻地了解、体验、预测、捕捉儿童的心理行为,进行有效的教育;另一方面,学生在教师童心的强烈感染下,能永葆纯洁、天真的童子之心,并从教师的童心里汲取智慧和力量,成为纯洁无暇的社会成员。
  科学共产主义的创始人卡尔·马克思也许是最伟大的“童心”典范。有一次,他的女儿艾琳娜被英国作家弗。马里亚特的航海故事所激动,说她也要做一个船长,并问马克思她是不是可以“扮成男孩子”,并且“偷偷逃走去租一艘军舰”。马克思对小女儿这个幼稚可笑的想法并没有简单地加以否定,或轻率地答应说行,而是悄悄地告诉她:这自然是可以的。不过,在计划没有成熟之前。不能把这件事告诉任何人。正是因为内心深处没有泯灭童心,马克思“出手”的招数是那么的“恰到好处”——切中肯綮而又不流痕迹地将女儿的浪漫幻想引向了实际。诚然,学校教育不同于家庭教育。通过这个事例,我们不难看出“童心”的巨大教育力量。
  当然,教师要有童心,绝不是让他回到儿童的无知、幼稚状态。而是成人的理智和儿童的天真纯朴的情感、行为的有机统一。表面上看是童子的天真烂漫,实际上却显现着成人理智的沉淀。马克思说:“一个成人不能再变成儿童,否则就显得稚气了。但是,儿童的天真不使人感到愉快吗?他自己不该努力在一个更高的阶梯上把儿童的真实再现出来吗?”可见,童心是建立在深刻人性理解基础之上的,是未来人性发展的归宿,这种童心在本质上是超越母爱的、更伟大的心灵。是一种使人类自身的文化得以世代相传的、必备的、崇高的爱心。
  小学教师极需这种童心,因为它具有巨大的、非理性语言中的说服、表扬所能比拟的感染力。拥有童心,就掌握了破译儿童心灵的密码:拥有童心,手就能握住打开儿童世界的金钥匙:拥有童心,就能找到儿童教育最自然、最熨帖的妙法。如果说爱心是教育的基本精神,那么,童心则是小学教育的精华,它能让教育重拾美好的情感本性,引领我们走进更加高远的意境。教师拥有了童心,从此便告别“苦”意和“苦大仇深”,也无需“苦口婆心”,有的只是教师职业带给她的自豪和幸福,而作为这样老师的学生,更是何其有幸。
  责任心、爱心、童心,是小学教师事业心的三重境界,这“三心”是一个逐渐提升的过程,拾级而上,直至抵达圆融、高华。“高山仰止,景行景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这样的境界,不正是我們每一位小学教师应该追求的吗?
  (责任编辑 尹杰)
其他文献
[摘 要]城乡结合部中小学生存在的心理困境主要有:独生子女的自我中心行为;贫困家庭学生的自卑心理和自暴自弃;校园周边环境较差导致的系列心理困扰;不良教育态度和方式造成中小学生过大的心理压力等。应采取有效对策,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解除学生面临的心理问题,才能使中小学生早日走出心理困境,实现全面发展。  [关键词]城乡结合部;中小学生;心理困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G4
“殷盛感”是由英国剑桥大学老龄问题跨学科研究中心主任、英国心理学会理事、英国政府关于“心理资本与幸福”前瞻计划的首席幸福研究专家费利西亚·于佩尔(Felicia A. Huppert)教授和她的博士生苏德中(Timothy. T.C. So)于2009年提出。殷盛感(flourishing)是感觉良好(feel good)和机能有效运作(function effectively)的结合,是指一种非
手绘涂鸦、栽花种草、布艺装扮,王莹莹用三部曲,打造属于她的秘密花园。  每一个走进王莹莹家的朋友,第一眼看到的必然是涂鸦:一片生机盎然的“热带森林”,茂盛的枝叶舒展开来,诡异的花草明艳肥硕,一头猩猩站在枝头好奇打量着众人,还有两只躲在树后……这是卢梭的《丛林》。“喜欢丛林又不能去生活,就画出来满足自己热爱大自然的心愿。”王莹莹说,“希望有一天,真的可以到山林里生活。”  事实上,这个家也很“丛林”
中共中央国务院和教育部2007年5月颁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和推广《第一套全国中小学校园集体舞》的通知。这是适合全体学生的一种群体性舞蹈。在音乐的伴奏下。包括基本舞蹈动作、跑跳组合及队形变化。集体舞中,需男女生配合默契,携手共舞、组合造型,期间必然有正常的身体接触,其中男女生手拉手共跳的华尔兹成为高中生的指定舞蹈。看起来很美的舞蹈和队形变换,但很多学校实施起来
据2007年7月30日新加坡《联合早报》网报道,新加坡教育界出现新气象——让教师也成为研究人员,从事与教学法相关的研究工作。“活跃研究分子”带动校园研究风气,不仅在校内设立研究小组或部门,领导其他同事进行研究,甚至也把研究精神传播给学生。   新加坡教育部在2005年推出了实践研究计划(Action Research),让教师研究自己的教学法,去年7月又推出了为期一年的“活跃研究分子计划”(Res
你准备让孩子学什么乐器?中国父母听到这句话,第一反应是钢琴、小提琴。如果是你呢?也许大都会说吉他或者萨克斯。  提及古琴、箜篌、琵琶,大都摇摇头,那不是玩古风的人才学的吗?说到二胡、笛子、葫芦丝、鼓,更是大摇其头,那不是乡下人或者老年人才玩的吗?  钟、磬[qìng]、琴、瑟、阮、筑、琵琶、箜篌[kōnghóu]、箫笛、筚篥[bì lì]、箎[chí]、排箫、管子、笙、竽、埙、缶、鼓、柷[zhù]
辽宁省瓦房店市是全国较大的涉农县。目前,大连市正处于一个“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全域城市化发展战略时期,这为瓦房店市实现教育科学发展新跨越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机遇,并促使全市初步实现了区域教育公平。近日,本刊记者就此采访了瓦房店市教育局局长徐德本。  记者: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结束以后,国务院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决定在全国部分地区和学校实施国
摘 要: 音乐伴随社会发展是相互依存,西汉时儒家对音乐美学《礼记·乐记》提出“太平时期的音乐开心并且安详,这种情况是政治通达、人民和谐的表现,时代动荡的音乐悲伤哀怨愤怒,这种情况说明政治动乱。故而,音乐于社会之间关系是密不可分的[1]。本文以民国时期2首艺术歌曲为例,通过主旋律与钢琴伴奏,分析其和声,阐述不同时期音乐与社会的关系。  关 键 词: 民国;音乐;社会;关系  一、音乐艺术与社会关
教师的理想是培养适应社会具有创造力的人,这样的人才“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较高的创造才能,更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一往无前的直面竞争的勇气。”①当今社会资讯发达、信息多元,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对孩子的冲击力极大,学生学习渠道也是多样的。  在这种背景下,教师想要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重在“导”,引领学生在良莠不齐的信息中汲取有益于自己发展的营养,提高能力,健全人格;引领学生遇到问题要分析问题想办法解
近年来,宁夏中卫市以“民生”为坐标定位教育发展新思路,着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让所有的孩子都能上得起学,都能上好学,以教育均衡促进教育公平,使教育真正成为推动该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的“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近日,本刊记者就此采访了该市教育局局长王自强。  记者:近年来,中卫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受到了社会的关注。请您首先跟我们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王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