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尊重”教育这个教育理念近年来已经深入人心。随着新课改的提倡和实行,“尊重”教育更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但尊重教育首先要做的是什么?本文就来谈谈尊重教育的前提——如何做到严格要求。
关键词:尊重;中学教育;新课改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习的基本权利,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要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人格,因材施教,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现实情况也确实得到了好转,讽刺、辱骂、歧视学生,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越来越少,大部分老师能深入到学生中去,以平等的态度爱护他们,发挥其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尊重和信任的教育在教育教学中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但不容忽视的是一些人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对“尊重”的内涵缺乏了解,使“尊重学生”这一教育理念步入误区,对学生是“尊重有余,严格不足”。在“尊重”教育面前缩手缩脚、谨小慎微,生怕一严格要求就违背了“尊重”教育的要求,甚至不再甄别学生的需求属于合理性需求还是非合理性需求,一概放任和骄纵。教学效果不但没有提升,反而大打折扣。究其原因,不外乎如下几条:
1. 部分老师没有正确理解“尊重”教育的内涵
“尊重”就是要重视人、理解人、信任人,发展学生的个性,营造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学习、生活环境,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虽然如此,但在知识的取得和德性养成等方面,教师还是要发挥其主导作用,引导和规范学生的行为,及时指正,促进学生汲取知识、提升能力、完善品格。
以为尊重就是不置臧否,一味放任、迎合,这实质是疏于管理,是教育工作者的失职。该否定的不及时否定,该批评的行为听之任之,总是做一个“好好先生”,长此以往,怎能让学生信服。
2. 部分刚踏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没有做好身份的转换
部分老师刚走上工作岗位,面临着身份和心理的转化,但却没有很好地适应这个转变。岂不知,即使和学生的年龄再相仿,也是老师,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被学生关注甚至产生影响。要把握和学生相处的距离和“度”的问题。所以不管是行为方式,还是心理都应该随着身份的改变而改变,乃至仪表外形,从而确定自己和学生身份的不同。
3. 社会上对“尊重”教育的误解也助长了一些不良风气,让一些老师在管理时心有余悸。
近年来,因为教育学生面发生的师生冲突事件正在增加,尤其在中学,小到争吵,大到伤害老师的身体和生命。而出现这样的事情,有些人几乎是不问青红皂白地一边倒地袒护学生和家长,以至于有些老师寒心,从而就打着尊重学生的旗号睁只眼闭只眼。
其实,全社会都应该明白,学生毕竟是孩子,来校学习是接受教育的,再优秀的学生不可能没有缺点、不犯错误。俗语说:“玉不琢,不成器”,“没有规矩,难成方圆”。这些话包含着一个常识性的道理:培养人才必须商标准、严要求。正如一位经验丰富的一线权威教师所讲:“学生需要尊重和平等,但尊重不等于放纵,平等不等于对等,教师对他们的尊重必须建立在严格要求的基础上,在对学生的教育上,尊重和严厉是辩证统一的。”所以对老师在教育中学孩子上的一些做法,全社会应该持宽容、理解的态度,而不是小题大做,一边倒地指责问罪于教师。
我们的教育不要只讲了“尊重”,却忽视了教育所必须的严格要求。其实,尊重和严格要求是有机联系、不可分割的环节,了解是前提,尊重是关键,严格要求是保证,缺一不可。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把二者紧密地结合起来,使教育教学达到最好的效果呢?
(一)了解学生,从学生实际出发,既是对学生的尊重,也是行之有效的教学切入点
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一定要从每个学生的实际出发,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个体的差异,不能一概而论。我们对每个学生也应提出不同的要求,区别对待,分层次管理,最后逐渐达到统一规定。
(二)要做到严中有情、严中有爱
应坚信严格要求是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的最高表现,但要注意严的方法,不能简单粗暴。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正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我们只有发自内心地去关爱学生,为学生着想,你的严格要求学生也是会感觉得到的,也是极易得到学生和家长的理解和尊重的,在教育学生的问题上也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简单粗暴、“猫鼠型”的师生关系是早就行不通了,而那种缺失了严格要求的所谓的“尊重”也是不符合教学规律和人的发展规律的。
只有在教育教学中,把尊重和严格要求两者很好的结合起来,敢于坚持原则,营造一个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才是尊重和爱护学生的最高表现,才能使我们的学生得到很好的发展,才能使我们教育事业蒸蒸日上。
关键词:尊重;中学教育;新课改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习的基本权利,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要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人格,因材施教,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现实情况也确实得到了好转,讽刺、辱骂、歧视学生,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越来越少,大部分老师能深入到学生中去,以平等的态度爱护他们,发挥其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尊重和信任的教育在教育教学中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但不容忽视的是一些人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对“尊重”的内涵缺乏了解,使“尊重学生”这一教育理念步入误区,对学生是“尊重有余,严格不足”。在“尊重”教育面前缩手缩脚、谨小慎微,生怕一严格要求就违背了“尊重”教育的要求,甚至不再甄别学生的需求属于合理性需求还是非合理性需求,一概放任和骄纵。教学效果不但没有提升,反而大打折扣。究其原因,不外乎如下几条:
1. 部分老师没有正确理解“尊重”教育的内涵
“尊重”就是要重视人、理解人、信任人,发展学生的个性,营造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学习、生活环境,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虽然如此,但在知识的取得和德性养成等方面,教师还是要发挥其主导作用,引导和规范学生的行为,及时指正,促进学生汲取知识、提升能力、完善品格。
以为尊重就是不置臧否,一味放任、迎合,这实质是疏于管理,是教育工作者的失职。该否定的不及时否定,该批评的行为听之任之,总是做一个“好好先生”,长此以往,怎能让学生信服。
2. 部分刚踏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没有做好身份的转换
部分老师刚走上工作岗位,面临着身份和心理的转化,但却没有很好地适应这个转变。岂不知,即使和学生的年龄再相仿,也是老师,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被学生关注甚至产生影响。要把握和学生相处的距离和“度”的问题。所以不管是行为方式,还是心理都应该随着身份的改变而改变,乃至仪表外形,从而确定自己和学生身份的不同。
3. 社会上对“尊重”教育的误解也助长了一些不良风气,让一些老师在管理时心有余悸。
近年来,因为教育学生面发生的师生冲突事件正在增加,尤其在中学,小到争吵,大到伤害老师的身体和生命。而出现这样的事情,有些人几乎是不问青红皂白地一边倒地袒护学生和家长,以至于有些老师寒心,从而就打着尊重学生的旗号睁只眼闭只眼。
其实,全社会都应该明白,学生毕竟是孩子,来校学习是接受教育的,再优秀的学生不可能没有缺点、不犯错误。俗语说:“玉不琢,不成器”,“没有规矩,难成方圆”。这些话包含着一个常识性的道理:培养人才必须商标准、严要求。正如一位经验丰富的一线权威教师所讲:“学生需要尊重和平等,但尊重不等于放纵,平等不等于对等,教师对他们的尊重必须建立在严格要求的基础上,在对学生的教育上,尊重和严厉是辩证统一的。”所以对老师在教育中学孩子上的一些做法,全社会应该持宽容、理解的态度,而不是小题大做,一边倒地指责问罪于教师。
我们的教育不要只讲了“尊重”,却忽视了教育所必须的严格要求。其实,尊重和严格要求是有机联系、不可分割的环节,了解是前提,尊重是关键,严格要求是保证,缺一不可。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把二者紧密地结合起来,使教育教学达到最好的效果呢?
(一)了解学生,从学生实际出发,既是对学生的尊重,也是行之有效的教学切入点
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一定要从每个学生的实际出发,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个体的差异,不能一概而论。我们对每个学生也应提出不同的要求,区别对待,分层次管理,最后逐渐达到统一规定。
(二)要做到严中有情、严中有爱
应坚信严格要求是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的最高表现,但要注意严的方法,不能简单粗暴。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正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我们只有发自内心地去关爱学生,为学生着想,你的严格要求学生也是会感觉得到的,也是极易得到学生和家长的理解和尊重的,在教育学生的问题上也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简单粗暴、“猫鼠型”的师生关系是早就行不通了,而那种缺失了严格要求的所谓的“尊重”也是不符合教学规律和人的发展规律的。
只有在教育教学中,把尊重和严格要求两者很好的结合起来,敢于坚持原则,营造一个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才是尊重和爱护学生的最高表现,才能使我们的学生得到很好的发展,才能使我们教育事业蒸蒸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