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何好动与胆小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ilinz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静和小安是一对相差两岁的表姐弟,表姐虽名字为静,但是从会走路开始,除了睡觉以外就总是动个不停、东跑西跑、上窜下跳的,十分好动;小安则完全相反,行为、动作都十分胆小,依赖性也很强。平常带姐弟俩去公园玩时,表姐蹦蹦跳跳,再高的栏杆都敢爬,一点都不怕危险;弟弟却什么都不敢,溜滑梯时不但要大人在底下接,两只脚还拼命撑住滑道边缘来减缓速度。姐弟俩让家长们都感觉到孩子的发展有问题,但小孩子长大了是否自己就会好了?
  的确,会有一部分因素变得稳定,行为上的好动和胆小,在孩子12岁后会有所缓和;但12岁之前,孩子的许多发展,像大脑的使用效率、肢体动作的能力、情绪控制的能力、学习整合的能力及人格价值观等等,都会对将来造成永久的影响。
  由于孩子的过于好动或胆小,在许多能力发展的过程中,无法正确判断及反应,引发孩子更多的问题,如:注意力短暂无法集中,个性很固执,情绪不稳定,生活配合度差,大脑功能发展趋缓,语言、阅读、书写方面的学习能力也相对比较差。
  到底是什么因素让孩子会有好动或胆小的表现?其实是他们先天特质中的“前庭”功能反应不同所造成的。
  
  前庭系统
  很多人都以为“前庭”位于额头,这是个错误的认知。前庭是中枢神经系统最早发育的部分,与大脑及神经系统有着重要关系。前庭位于耳朵内耳耳蜗的位置,协助我们侦测地心引力,维持平衡,同时也调节抑制及增强的功能,让我们对刺激维持一个稳定的接收,协助我们对于动态的判断。
  举例来说,如果前庭发展过于敏感,对刺激的反应过大,就容易衍生像弟弟一样胆小的行为特质:
  ●特别害怕悬空的感觉
  ●对高度或速度的游乐设施特别害怕
  ●容易晕车、晕船、晕机
  ●经常处于紧张的状态,也比较胆小
  ●旋转、摇晃容易产生恶心、呕吐的现象
  ●头部无力、身体支撑力差
  ●注意力无法集中
  ●情绪比较不稳定
  而如果前庭发展过于迟钝,对刺激的反应太小,就容易衍生像表姐一样好动的行为特质:
  ●没有危险意识
  ●喜欢爬高爬低、跳床、跳沙发
  ●好动不安定、注意力短暂
  ●常常听了就忘、看了不懂
  ●喜欢旋转的游戏
  ●写字常左右颠倒
  ●肢体动作用力的程度掌握不佳
  ●语言发展较慢或声带发音不准确
  以上这些日常表现都和前庭的发展有关,并不需要全部符合才算是前庭敏感或迟钝,就像感冒的症状一样,有的人是头痛,有的人是鼻塞,有的人是全身无力,有的人则全部都有,这些都是程度上的问题。
  
  造成的原因与解决的方法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与生俱来的特质,造就了人的差异性。怀孕期间,父母亲的体质、活动、食物、情绪及压力的变化,都会影响到孩子的特质发展。孩子出生后,生活环境、照顾方式、活动空间甚至爬行训练的足够与否,也会影响孩子的成长状况。
  以小静和小安为例,小静妈妈结婚6年后才怀了宝宝,自从知道怀孕开始,全家上下都十分注意妈妈的行为举止,唯恐出一点纰漏。家人对小静妈妈保护得非常周全,平常不可大步走、不可大声说话、不能生气……小静妈妈压力非常大,整天闷在房间里,直到生产。小安妈妈就完全不同。自从怀孕第三、四个月时知道怀的是男生之后,全家就开始动员起来,补品、营养品一大堆,弄得小安妈妈根本没有食欲,一看到食物就害怕,就这样撑到足月剖腹生产。两位妈妈怀胎的历程都非常不愉快,情绪压力大,作息失调,这也是造成孩子状况连连的原因之一。
  孩子的行为发展一般在8个月到1岁间可看出端倪(请征询专业人员或医师),这时如果有异状,可以选择一些正确的刺激来帮助孩子成长。
  对于比较好动的孩子,可以安排一些稍带刺激的活动(但要特别注意安全),如:1.头朝下用胸部溜滑梯;2.做旋转盘的游戏;3.趴大笼球;4.趴前庭滑板;5.两脚抬高用手走路。
  而对于比较敏感、胆小的孩子,就必须安排许多缓和的刺激,重复操作,慢慢消除他害怕的心理,再逐步增加刺激的程度(尽量不要采用和其他孩子相比较的模式),并多鼓励他去尝试。
  其实每个孩子都喜欢玩,通过愉快的游戏方式来调整及修正孩子的感官接收能力,才能让孩子更快乐、有效地成长和学习!
  责任编辑:麦 葳
其他文献
孩子生性活泼好动,很容易感染疾病或受到意外伤害。年轻的家长面对孩子突发的异常情况时,常常会惊慌不已、手足无措,有时一个晚上跑三四次医院,却发现孩子没有大问题;有时仅凭有限的医学常识,胡乱喂药或包扎应付了事,结果延误病情,为孩子带来更大的痛苦。那么,哪些情况家长可以进行自救,哪些情况应立即送孩子去医院急诊呢?孩子遭遇急诊,家长又应该注意什么、做些什么呢?    小知识:  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法 
期刊
生理方面:  ●孩子幼小时,家长经常用童车推着他或者牵着他的小手逛商场,到街边、去旅游景点玩。家长的本意是好的,让孩子适应环境,开眼界,长见识。然而,家长们却忽略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孩子还小,无论是坐在童车上,还是自己走路,由于距地面较近,呼吸着有害气体和灰尘,令孩子变成了小小吸尘器,对孩子的健康影响极大。另外,孩子适应能力差,进入陌生环境,往往会因环境、生活习惯的改变,造成生理机能紊乱,对孩子的生
期刊
玩泥巴  玩泥巴是玩具馈乏时代最受孩子欢迎的一种游戏。现在的孩子玩的是橡皮泥,色彩鲜艳了,触感却完全相同。玩泥巴,能够锻炼孩子的触觉,体会黄泥与黑泥,土和水两种物质,不同比例组合的变化有何不同。    采集青蛙卵  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很难看到真正的青蛙卵。有时间,带孩子到郊外水塘边,让他亲手采集些青蛙卵,带回家里养殖,见证自然界里动物生命的变化,这对城市里的孩子,是种最贴近的自然教育。    种
期刊
我是一个幸运的小女孩,我的家是世界上最好的家庭。爸爸妈妈当然是家里的主角。在外面,我们注意自己的行为要得体,但是一回到家里,我们就尽情地玩啊,笑啊。有时,妈妈两手插在胸前,皱着眉头,对爸爸说:“你把他们都宠坏了!”然而不一会儿,她也和我们一起开怀大笑,我就知道她说这话不是认真的。  我们做各种各样的游戏,比如,我们会把客厅当成一个世界,桌子椅子就是不同的国家,然后爸爸就给我们讲他去过的地方。  爸
期刊
艾子:  女儿太磨蹭了,收拾书包、刷牙、穿鞋……都要我命令七八遍,直到冲她吼叫,否则她就不会行动。这种性格真让人无可奈何。您有什么好办法吗?  东莞雪 飞    雪飞读者:  “听而不闻”的孩子,只对家长坚决的眼神有感应,因此建议总是远远对孩子发号施令又老是不凑效的家长试试“目光接触”:走到孩子面前,半蹲下身来,抓紧他的手,把命令轻声再说一遍,必要的话,牵着他的手把他送到该去的地方——该刷牙了送去
期刊
个 案:  文文已经3岁了,做什么事情都心不在焉,家长和她说话,有时她好像听进去了,有时,却仿佛根本没听到。最让家长感到头疼的是,文文不喜欢说话,经常沉默着。就算是说话,也表达得不是很清晰。她的性格非常文静,经常一个人坐在那里,看着玩具娃娃。见她这个样子,文文妈也不敢带她出门,怕她走失,也不敢让她和别的小朋友玩,怕她受欺负。觉得这孩子是内秀,就因材施教,让她学习认字、读书。可是,文文学会识字后,变
期刊
个 案:  安然今年6岁,刚上小学一年级。家里的经济环境挺好,爸爸在一家外资企业做中层领导,妈妈在中学当老师。家里只有这么一个独生子,无论是在吃穿住行方面,还是在教育方面,都给了他优厚而无可挑剔的对待。  安然很聪明,学什么都特别快,别的小朋友学习10以内加减法,需要用手指头帮忙,恨不能再加上脚趾,而这个时候,安然已经开始自己学习乘除法了。不过,这只不过是安然聪明的一种体现,另一方面,他的聪明体现
期刊
女儿6岁那年,我们住在土壤研究所的宿舍大院里。4月的一天,女儿忽然发现土壤研究所南草坪上的“草”又绿又高,有些不比寻常。蹲下去细心观察了好一阵,女儿下结论:土壤所的叔叔阿姨们种的绝不是草,这长出来的东东,不是麦子就是韭菜,要不就是他们培育的“超级庄稼”,妈妈,你看得出这是什么吗?  揪下一片叶子,我嗅了嗅,“不会是韭菜,大概是麦子吧,稻子这会儿还没有下种呢,况且这是块旱地。等长出穗子来,我们就能分
期刊
曼曼5岁了,家长让她学画画。  一天, 曼曼把画中人物的头涂成了强烈的紫色,把背景的天空涂成了深红色。妈妈见了非常生气,训斥她:“你画的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兰兰画得比你强多了,她长大了一定能成为大画家!”爸爸坐在一旁接着说:“这么乱涂乱画的,简直是没脑子—你白上美术课了。”  曼曼低下头,不吭声了,过了一会儿,把画纸和画笔都放到了一旁。  曼曼家长的错误在于,他们根本没搞清楚培养孩子学习艺术的
期刊
人群是对称的,有男有女;地理是对称的,有山有水;气候是对称的,有春有冬;24小时是对称的,有夜有昼—这种对称,是一种平衡。  人体的健康也需要平衡。  总能在报刊杂志上,看到这样的报道:某某家长,听说要让孩子补充足够的水,孩子才会健康。孩子蛮听话,喝了很多水。结果,感到不舒服,家长忙送他到医院,检查后的结论是水中毒。家长的理念是对的,但也需要一个度,饮水才会健康。继续说健康。孩子缺少维生素,是不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