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与小学数学教学

来源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b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儿童数学与数学学习
  数学新课程明确指出,小学数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数学学习是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这就决定了儿童数学不能仅是记忆、模仿、训练的数学。儿童学习数学的过程应是一个促进心智发展,充满着情感和丰富生动思维活动的实践创新过程。即从现实问题出发自己动手动脑,在观察、实验、推理、猜测、合作交流等体验活动中,自己建构数学。由此,儿童数学具有经验性和自我建构性。儿童的数学学习就是把自己浓郁的生活数学,通过体验性的数学活动,提炼为具有数学科学味的数学。
  以学生发展为己任的数学教育,面对水晶般清澈冰冷宁静的数学科学,通过“书本知识与人类生活世界沟通,与学生经验世界沟通,与发现发展知识的人和历史沟通。”挖掘教育资源,激活封闭的数学知识,实现数学科学与儿童生命的对接。让儿童在“再创造”的数学活动中,尽享数学文化的知性和人文的沐浴,从而使生命得以张扬,情感得以激荡,心灵得以飞翔,精神得以滋养和提升。不过,这一切的实现都离不开真切而深刻的体验。
  2体验及其教育价值
  从心理看,体验是人的一种特殊心理活动。在体验中,个体“以自己的全部自我(已有的经历和心理结构)去感受、理解事物,因发现事物与自我的关联而生成情感反应,并由此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深刻的领悟。”所以,体验就是对事物真切感受深刻理解从而产生情感和生成意义的心理活动。由此,没有相关的知识经验,学生积极的参与,联想想象等自由深刻的思维活动支撑,体验就不会真正的产生。
  体验不同于认知。认知仅关注对象的纯客观规律性的知识,追求的是对知识的情景化、个人化的客观掌握。体验的对象不同于认知中的纯客观性,而是生命化的,是与情感,生命紧密相连的。体验是生命激活个性的张扬。体验中,学生以自己的全部经验构成的视域,与文本视域交流融合,从而实现学生个体视域的更新扩展,心灵和精神的哺育与升华并生成文本的意义。体验性知识是个体在深刻理解和真实感受中获得的个性化知识。丰富深刻的体验是数学活动的追求,也是学生借以成长的源泉。
  哈佛大学教授库伯认为,知识是通过体验获得的,并把体验的方式分为两种:具体体验和抽象体验。库伯认为,通过具体体验获得的感性体验,只有经过反思才能上升为更高水平的认识,才得以交流和应用;通过理性获得的抽象体验不能回到真实的情景之中,学习者是不能理解其意义的。学习应是由具体体验、反思观察、抽象概括与实践应用所组成的不断螺旋上升的过程。传统的数学教育偏重教师的讲解,但对一个缺乏相关知识经验的人,是难以沟通领会的。让他理解的唯一办法,就是弥补他相关经验之不足,为此最好的途径就是具体体验。
  3数学教学中需要加强体验的两个方面
  3.1加强现实问题的数学化过程体验,开发思维唤醒智慧。“人们运用数学的方法,观察现实世界分析研究各种具体现象并加以整理组织,以发现其规律。”此过程就是数学化。其实质是,通过数学思考发现规律,解决问题。由于现实问题的原始性独特性,决定了现实问题的解决必然是一个发现探索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激活相关知识经验,积极思索不断探索试验猜测推理等才能找到运用的策略方法。其思维活动诸如联想、想象、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以及灵感和直觉等得以激发和展开。加强解决现实问题的数学化过程体验,有利于数学思维的培育。要使这一过程富含深刻的思维活动,就必须关注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避免消极的情感体验。研究显示,诸如主动地参与,探索乐趣,成功的渴望等积极的情感能激发学生深层次的思维活动。漠视学生心灵的情感体验,是导致数学学习水平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3.2加强数学的文化体验,感受数学的生活性、科学性和人文性。儿童学习感受到的数学不能仅是与现实生活脱离的封闭的知性复合体。人类在数学实践活动和理论研究中,产生和发展数学科学的同时也留下了丰厚的人文积淀。一部数学发展史洋洋洒洒波澜壮阔,她既辉映着科学技术那美轮美奂的光辉,也蕴含着人类为之探索和创新的人性情怀。让学生在:“再创造”的数学活动中,既汲取数学知性的滋养,也沐浴着那实事求是,大胆怀疑,勇于创新,严谨求证……的科学精神的浇灌。数学活动是儿童日常生活中不可缺的生存需要。他们为了生活和认识了解自己周围的世界而需要学习数学,以便理解和使用生活中的数学信息,学会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去研究解决问题。所以,儿童数学应当是现实生活化的有趣的有用的。儿童的数学学习就是通过体验性活动把自己“生活味”的数学进化为“科学味”的数学。数学课程承担着传承数学文化,实现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任务。
  数学文化那精美简明的符号语言,完美简洁的形式化表述,严谨明晰的逻辑思维等科学理性奇葩和科学精神构成了数学文化于人之发展的多维价值。创造性的传扬数学文化凸显其多维价值。体验应是数学课程唯一的着眼点。深刻丰富的体验是生命得以张扬,得以斑斓多彩的保证。没有体验,数学课程也就缺失了生命的色彩,数学文化的人文精神也就成了可有可无的闲云野鹤。
其他文献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以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方式认识数学,理解数学,并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从而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进而使他们在知识的学习与应用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形成深刻的理解。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探索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小学生的实践能力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一些经验谈谈。  1从生活实际中引出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
期刊
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的反应方式。表现为:或高兴、欢乐,或忧愁、悲伤,或赞叹、喜爱,或惊恐、厌恶。初中生由于年龄小、知识根底浅、活泼好奇,偏爱形象思维,乐于接受教师的富于情趣的方式。为此,我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倾注情感的感化、熏陶,收到良好的效果。  1以情激学  1.1情感投资,以爱结情。我利用课余时间经常深入到我教的班,像
期刊
语文教学是教学中的“老大难”,而作文教学又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难中之难”。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可以直接决定语文教学质量的好坏。新课标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因此,重视作文教学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不可推卸的责任,是每一位语文教师不可忽视的教学环节。然
期刊
1971年,科学家Frank Smith首次提出了“冗余”(redundancy)理论,他认为,阅读时信息来源有四个:视觉、听觉、句法和语义。这四个信息来源往往是重复的,如果阅读者能充分利用其它三个信息来源,就可减少对视觉信息的需求,他还进一步指出:语言的各层次都存在冗余现象(字母间,单词间,句子间和语篇间),因此读者如果能利用其它各方面的信息来源,就可以减少对阅读篇章可见信息的需求。可见,在语文
期刊
【摘 要】 体育游戏是游戏的一种,其基本特征是大众性、普遍性和娱乐性。在体育教学中,为适应教学,培养体育素质过硬的中小学生,应突出其娱乐性特征,做到游戏与教学相结合。其基本方法为集分结合、课间穿插、命题发挥和内外联系。同时要能做到让体育游戏在教学中适时运用、合理运用,要符合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总之,体育教学中采用游戏与教学相结合的方法,是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应在教学中坚持发展。  
期刊
定语从句在高中教学内容中是重点,也是难点。但是因为定语在汉语和英语中位置上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别,受母语干扰,学生学习英语定语从句时,总是在理解和掌握上存在较大困难。学好定语从句离不开学生大量的朗读,以形成一定的语感,因为语言感觉好的学生,其实自己能悟出了语言内在规律,但在入门阶段若结合教师的语法梳理就可以透彻地掌握好定语从句。进入高中阶段,随着学习科目增多,若兼顾好各个学科,投入到英语朗读上的时间和
期刊
【摘 要】 数学教学是思维活动的教学,通过训练学生思维的递进性、灵活性、批判性、创造性、综合性,从而使学生在探索精神、创造思维等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  【关键词】 递进性 灵活性 批判性 创造性 综合性    面对新科学技术的挑战,江泽民总书记指出:“最重要的是要坚持创新,勇于创新”。所以我们在小学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就要把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初步的创新能力摆在素质教育的首位。做为一名数
期刊
思想政治课新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可读性强,作为一名政治教师,应充分利用课本资源,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激发其兴趣,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尝试用“一导、二练、三讲”教学法进行教学,觉得还是行之有效的,本文就此作一阐述,就教于同行。  1“一导”是指教师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及对学生自己讲解练习给予的指导,它充分体现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所起的主导作用  学
期刊
生活既是教学的起点,又是课堂教学的归宿。生活处处是课堂。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内容需要从书本世界回到生活世界,需要重视学生完整的生活经验。只有重视了学生个体的实际经验,才有可能实现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沟通,才有可能与学生成长需要相沟通,才有可能使教学恢复到鲜活的状态,充满生机活力,才能避免课堂教学成为与外部世界隔绝的封闭的“象牙塔”。如何让思想品德课堂回归生活,还原生活,焕发课堂生机活力,促使思想品德教
期刊
【摘 要】 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形成技能、提高素质的重要条件。学习习惯的养成要从多方面来培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终身受益。  【关键词】 学习习惯 有效策略 终身受益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主动学习的保证。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今后进一步学习和以后的工作都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可以从五个方面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