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险黎巴嫩

来源 :解放军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ma_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我承担了以中国军队参加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为主题的大型纪录片《中国蓝盔》的摄制任务。2006年,黎(巴嫩)以(色列)冲突爆发,使包括中国赴黎巴嫩维和工兵营在内的联合国驻黎巴嫩维和部队身陷战火之中。我认为,纪录中国军人在维和行动中如何面对炮火硝烟理应是《中国蓝盔》不可或缺的内容。于是,在责任和使命感驱使下,黎以冲突硝烟未尽,摄制组便来到了满目疮痍的黎巴嫩南部地区。
  按照联合国出兵备忘录的要求,中国赴黎巴嫩维和工兵营扫雷连的主要任务是扫雷排爆。我们摄制组到黎巴嫩当天就跟随担负排爆任务的官兵们进行拍摄,转眼十天过去了。这天,陈代荣连长的对讲机中传来工兵营营长罗富强的呼叫声。罗营长对陈连长说:“联黎司令部下达紧急任务,说黎巴嫩南部的瑞普肯村发现一枚未爆航弹,让中国维和工兵营迅速前往排除,你带队去执行这个任务。”此时,未爆弹对我们来说早已失去了初来乍到时的恐惧和新奇。然而,当我们摄制组三人随部队到了现场后,没等我开口,摄像吴英杰、杨栋梁便不约而同地打开摄像机拍摄起来。原来,在一片废墟中。一个十多米深的坑内竖立着一枚未爆弹,从它暴露在外的部分,不难看出这是一个我从没有见过的大家伙。
  这栋已成为废墟的房屋的主人是一位饱经沧桑的叫法蒂玛的黎巴嫩老太太。法蒂玛老人对陈连长说:“那是一个星期四的早晨,一阵爆炸把我的房子炸塌了。我的儿孙们现在都在国外谋生,我想把房子重新盖好,好让孩子们回来时有住的地方。我请人清理废墟时发现了这枚炸弹。求求你们帮帮我,把炸弹清除掉。”
  陈连长在勘察完现场后,立即命令排长陈寿聪组织人员布置警戒,清理现场人员,500米以内任何人员不得进入。从弹体外露情况看,这是一枚2000磅的未爆航空炸弹,不知什么原因,钻入地下深达12米,却没有爆炸。
  对扫雷排爆的情景,我自认为早已司空见惯,于是满有把握地说:“陈连长,用几块TNT炸药,就地引爆不就得了。”
  他笑着说:“你把问题想简单了。尚导,你恐怕没想过2000磅航弹爆炸的威力吧?何况附近还有个加油站。你再看看这四周有多少栋房屋。”就在我茫然四顾时,陈连长继续说道:“尚导,你是没见过一声爆炸之后,一栋楼就变成了废墟。黎以冲突期间,我每天眼睁睁地看着一声声爆炸中,一栋栋楼就成了一片片废墟,见得太多了,让人心痛啊!”陈连长毅然决定,用人工挖出这枚巨型航弹,吊装运走,异地销毁。因为在此前,我已多次目睹了他们为了保护黎巴嫩老百姓的生命和财物安全,不惜冒着个人生命危险,采取这样的排爆方法。
  这时,对讲机中排长陈寿聪报告各处警戒人员都已到位。陈代荣下令所有人员穿戴防护服准备排爆后对我说:“尚导,你们摄制组也撤离到警戒线外吧。”
  我连忙问道:“为什么?”
  他回答:“这枚炸弹一旦爆炸,将危及200米之内的生命安全。”
  我又问:“陈连长,你也撤离现场吗?”
  他回答:“我撤离现场,谁来组织排爆。”
  我说:“连长,你在国际上享有‘扫雷排爆大王’的美誉,有你在,我们怕什么!”
  他苦笑着说:“尚导,说句不怕你笑话的话,这种2000磅的航空炸弹过去我也没有接触过实物。这次排爆将是我们营担任排爆任务以来最棘手、最危险的一次,说实话,我也没有十分把握。”
  我也苦笑着对他说:“敢情你把我悄悄地叫到一边,是要我们当逃兵呀?!”
  陈连长说:“现场还有联合国的维和官员,我这是执行联合国的规定。”
  我说:“我们摄制组三个人如果悄无声息地撤退了,在联合国维和官员眼中,我们就成了怕死鬼。连长,你总不至于真的让我们丢人丢到国外了吧。”
  见我决心坚定,他只好说:“那好吧,你们摄制组商量一下,只留一人在现场拍摄。”
  我把摄像吴英杰和杨栋梁叫到一起,故作若无其事地说:“刚才陈连长对我说这里太危险,要我们撤到安全线之外拍摄……”
  没等我把话说完,一向脾气急躁的杨栋梁就说:“离那么远,又在坑里,我们能拍什么呀。”吴英杰也随声附和。我见两位战友丝毫没有畏惧的心态,就把刚才的交涉结果告诉了他俩。
  吴英杰果断地说:“尚导,这次排弹对我们来说是个难得的拍摄机遇,不能错过了。最好雨台摄像机同时拍,一个在坑上,一个在坑下,咱们来个全程记录,这影像资料太珍贵了!”我深知我的两位战友,从2005年以来,为了拍摄《中国蓝盔》,我们一同走进战乱冲突的非洲丛林,走进酷热难忍的热带雨林,走进疾病肆虐的丛林部落,走进遍布地雷的死亡地带。可以说,我们一起经历过太多的艰苦、太多的磨难、太多的危险。
  在两位摄像师的“左右夹攻”下,陈连长又一次违反了联合国的规定,只好让士兵们拿来防弹背心和头盔要我们三人穿戴上。
  弹坑边,陈连长叮嘱士官刘庆忠、李正忠:“你们俩在下面作业的时候要按操作规程来,一定不要蛮干,动作要轻,不要使大劲拼命地挖,特别是要防止直接挖到弹体上。你们挖这个东西要向人家考古工作者学习,像考古一样,一点一点地挖。”
  没等我开口,杨栋梁就对我说:“尚导,坑下面积小,施展不开,老吴腰不好,我下去拍吧。”吴英杰当然不让,我只好和稀泥说:“这样,你们俩轮换着来,小杨你先下去拍。”
  随着吊车车斗的徐徐下降,杨栋梁他们慢慢地接近弹体,而此时,我的心却吊了起来。
  由于这枚重磅炸弹扎进地下太深,周围的空间又十分狭窄,用机械挖掘显然施展不开,也不容易掌握精度,弄得不好后果是无法想象的。所以,排除这枚航弹最有效、最保险的方法就是人工挖掘。
  在一声声让人胆颤心惊的镐声的伴随下,士官刘庆忠和李正忠开始了挖掘工作。我和陈连长紧张地注视着下面的一切。过了一会,我小声地问:“你为什么派这两位士官到下面挖掘?”
  他边注视着坑内边小声地回答我说:“他俩的心理素质好,排除这样的未爆弹,重要的是心理素质。如果没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只要往弹边一站,你就心跳加速,你就手脚打颤,更别说排除它了。再一点就是他俩排爆技术是全营最过硬的。你看那个浓眉大眼、非常帅气小伙子叫刘庆忠,他可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排爆高手,2005年9月曾以一名士兵的身份应邀登上泰国皇家工兵学院的讲台,教授的课程就是排爆扫雷。那个小伙子叫李正忠,尽管他也是平生第一次见到2000磅这样大当量的航弹,但刚才李正忠是第一个主动请缨的人。”
  这一天就在紧张中度过了,晚上一回到营地,顾不上吃饭,我就迫不及待地要看杨栋梁在弹坑下拍摄的内容。然而,看着看着,没等我开口,杨栋梁就十分愧疚地说:“对不起,我没拍好。尚导,实在对不起!”
  此时,我想起了白天陈连长对我说的话:“如果没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只要往弹边一 站,你就心跳加速,你就手脚打颤。”再想想杨栋梁从弹坑里上来时全身湿漉漉,脸色苍白、说话语无伦次的情形,我一改往日对这位小兄弟的严格要求,强装笑脸说:“没关系,还有机会呢,明天再好好拍就是了。走,不看了,吃饭去。”
  这天晚上,我的心情是难以言说的,杨栋梁今天没有拍好倒是次要的,因为明天还有机会,重要的是今天安全无事,明天又会怎么样呢?我躺上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无法入睡,想念起国内尚未成年的女儿,还有住在农村年迈的父母。
  第二天一大早,吴英杰就推门进了我的宿舍:“尚导,没睡好吧?昨天也怪我没下去拍。今天我下弹坑去拍,我毕竟比杨栋梁年长几岁。”
  车队还没驶到现场,我就远远地看见那片只能被称为废墟的主人法蒂玛老人在村头站着。一位村民告诉我们,老人一大早就煮好了咖啡,等待着我们的到来。法蒂玛端着咖啡执意要让我们喝。连长感到盛情难却,只好对官兵们说:“喝吧,喝完赶紧就位,干活!”
  吴英杰一口喝下咖啡,没等杨栋梁穿好防护服,他就装备齐全地下了弹坑。我对杨栋梁说:“今天先让老吴下去拍,你下午换他。我俩先在现场呆访几个人。”
  下面是我在现场的两段采访实录:
  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文职人员穆罕默德对我说:“面对这枚炸弹,又勾起了我脑海中的恐怖记忆。黎以冲突期问,我常听到这种炸弹的巨响,看到它爆炸后冒出的硝烟,非常恐怖。尽管你们穿上了防弹衣,戴上了头盔,但是,如果一旦爆炸,这些东西对这个炸弹来说像是个笑话,毫无用处。”文职人员莱亚乐小姐对我说:“这是项非常危险的工作,我时常会提醒他们小心谨慎,同时也祈求上帝,保佑他们平安无事。”
  在担惊受怕中又一天过去了,和昨天一样,一回到营地,我们就急忙看拍摄内容的回放。让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和我合作多年的老摄像吴英杰居然还不如杨栋梁昨天拍的,他把白平衡都给调偏了。一见这种状况,吴英杰顿时满脸通红。杨栋梁赶紧打圆场说:“尚导,你可不知道,我昨天一下到弹坑里,脑袋就‘轰’地一下,一片空白,心跳加速,虚汗直冒,手脚不听使唤不说,这眼睛也不听使唤了,看东西好像重影。今天倒是稍好一点,知道在下面该干什么了。”
  情况确实如杨栋梁所说,今天他在弹坑内拍摄的内容技术上没有问题,拍摄水平也趋于正常发挥。我心里暗自感谢杨栋梁,因为他今天下午执意下弹坑换回了吴英杰,并且这小子还为自己昨天没拍好和吴英杰今天没拍好找到了原因。
  在深达12米的弹坑内,杨栋梁采访了挖掘未爆弹的士官刘庆忠。刘庆忠面对摄像机讲述:“挖这个弹,首先是这个坑比较深,两边容易塌方,再说这么大的航弹,又不知道引信是不是好的,万一不小心触发了,就特别危险。我在这里挖,心里面一直是怦怦地跳。”
  杨栋梁还拍摄到了这样的画面:弹坑内,巨大的未爆弹边,刘庆忠和李正忠用铁锹一点一点地挖,用铁镐一点一点地刨,汗水也一滴滴地洒落在巨大的弹体上,洒落在坚硬的泥土中。
  人工挖掘的速度实在是缓慢,现在挖掘工作已进行到第三天了。
  也许是因为前两天太紧张的缘故,今天到了排爆现场我突然觉得没有前两天那么紧张和压抑了。我问莱亚乐小姐:“面对这样的未爆弹,你害怕吗?”莱亚乐说:“来到中国营工作,和中国军人在一起之后,面对眼前的航弹,我也像中国军人一样,变得无所畏惧了。你们中国有句成语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中国军人让我变得勇敢了。”
  我惊讶莱亚乐不仅中文说得流利,而且能把中国成语运用得如此恰到好处。一旁的陈连长笑着对我说:“尚导,莱亚乐可是个中国通,她是北京语言学院毕业的。莱亚乐连我们中国军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都知道。”莱亚乐也笑着说:“你们中国军队现在可以说是在全心全意为我们黎巴嫩人民服务。”
  今天,也许和我一样,没有了前两天那样的紧张,我两位战友的拍摄水平都恢复了正常。晚上,我们三人坐在一起总结前两天的经验教训,商量着下一步如何更好地拍摄。吴英杰一语道破了我和杨栋梁的心里话:“今天我算想明白了,怕也没用。2000磅的航弹要真的炸了,人瞬间即逝,一点痛苦也没有。这么一想,心里就不紧张了。”
  随着挖掘工作的推进,到第四天已经越来越接近航弹的引信部分,也就是说到了航弹的关键部位——起爆部分。在这个时候,一镐下去,稍有不慎,就可能引爆整个炸弹。在深深的弹坑内,杨栋梁和刘庆忠有这样一段对话。
  刘庆忠:“再挖差不多十公分就到头了。”
  杨栋梁:“这个时候是最危险的时候,对吧?”
  刘庆忠:“对,对,靠近引信了。靠近引信就更危险了。”
  杨栋梁:“小心噢!”
  排弹到了最关键的时刻,我们的心也越绷越紧。此时,我看到连长的目光已别无他顾,只是死死地盯着两名士官的每一个挖掘动作。中午12时,为了安全,连长陈代荣下了一个不容商量的命令:除挖掘人员外,其他人员一律撤离现场。
  两个小时后,整个弹体终于被挖出来了。该怎么把它从十几米深的坑中弄上来呢?尽管现在整个弹体已经暴露无遗,但是因弹体内部还有三个起爆管,所以,这枚2000磅的航弹依然处于高度危险状态。另一方面由于弹体不好固定,倘若固定不牢,在起吊过程中一旦失落砸下去的话,也很可能引爆这个威力巨大的航弹。
  现在到了把炸弹吊出来的最后时刻。所有人的目光都紧紧地盯着这个缓缓上升的庞然大物。在心惊胆颤中,在惊叫呼喊声中,终于,2000磅的未爆弹被吊上了地面。直到整个弹体摆放平稳后,所有的人才真正地舒了口气。
  陈代荣连长说:“尚导,这几天你不总想问我看着战士在下面挖弹的感受吗?现在我可以告诉你了,在上面看他们挖弹,比我自己在下面挖还要紧张。排爆是很残酷的,谁也不知道下一秒钟会发生什么事。这一秒钟,你平安无事,而下一秒钟,你也许就在爆炸声中消失了。”
  他使劲拽着我的胳膊说:“走,老兄,咱俩去和那枚炸弹合个影,留个纪念吧。这回咱俩可是真正的患难兄弟啊!”我说:“好!想到一块了。”
  当我俩站在那个曾令我们寝食难安的炸弹旁,突然间好像有了一种降龙伏虎的感觉。
其他文献
12名中小学生暴雪中失踪生死不明,请火速搜救!  3500余名旅客被困火车厢寸步难行,请立即救援!  千万头牛羊在暴风雪中苦苦挣扎……电话求援不断。2010年1月2日晚,一场罕见的暴雪突袭京津冀和内蒙古地区,千里大草原瞬间被暴雪覆盖,一夜之间,深达2至5米厚的积雪,致使道路交通中断,列车旅客受阻,帐篷轰然坍塌,牛羊淹没雪底,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风雪无情肆虐,金盾闻令出击,武警内蒙古总队
期刊
大学生“入学”军营  王通化    军营是所大学校。今天,这所大学校又迎来一批特殊的新生:13万大学生。  征兵新政带来的大学毕业生参军热潮,折射的不仅是部队吸纳人才的政策制度和战略规划,还是当代大学生关于人生规划和择业战略的转型。  一边是军队现代化建设。一边是地方各个专业打造出来的人才,处在这样一个时代,部队和地方大学生比任何时候都愈加欣赏和珍爱对方。  显然,大批青年大学生入伍当兵。不管是对
期刊
生死谷    由于在西藏工作,特别又是在西藏部队工作,一般旅游者去不了的地方我都有机会去。我们部队就战斗、生活在120多万平方公里,有4000多公里的高原边防线上。再人迹罕至的地方都能看到我们的士兵、军人。  在高原,我们真正去得多的地方,是那些旅游者感到神秘又不可能到达的地方。我去过一个叫“生死谷”的地方,那里驻守着我们的一支边防部队。那里的海拔不是太高,但道路却是高原的最险。那是到达这支边防部
期刊
常青利剑——歼-6歼击机    基本参数:翼展9.04米 机长14.64米 最大平飞速度1450千米/小时 实用升限17.9千米  歼-6是我国从前苏联引进的米格-19S超音速战机。1963年9月3日,歼-6首飞成功。1965年3月18日,我军的空中战斗英雄高长吉,驾驶歼-6击落了国民党空军RF-101超音速侦察机1架,创造了中国航空史上首次超音速条件下击落敌机的纪录。    无冕之王——歼-5歼
期刊
x  听了吴亮的话,我有些愧疚,但更多的是庆幸自己最终还是给吴亮打开了一扇门,让他得到了在军营中本该收获的快乐和荣誉。    那年深秋,在赣东北的某个山沟沟里,朔风乍起,落叶翩翩。那是我刚刚当上指导员的第三个月,一天,机关军务部门的一位参谋给我打了个电话,说有一个叫吴亮的兵要到我们单位,而且是从军区机关调来的,听他这么一说,我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心想肯定又是一个被下放的问题兵!我有些犯愁,在心底里
期刊
我觉得真正有突出特长的人并不是很多,所以带兵人不仅要做一名“名乐”,而且还要做一名会放大优点的“伯乐”!    那年春天,我从机关调到了一个驻守在深山之中的连队任排长,和我交接的是一位即将转业的代理排长,我们的交接是很简单的,无非就是介绍一下排里的那些兵,哪个需要好好用,哪个需要重点帮带等等,杨志军就是他最放心不下的一个。后来,我找了排里的班长骨干了解了情况,发现意见几乎是一致的,那就是杨志军学生
期刊
开栏语    在班长身上,我们能触摸到拼搏的汗水,能读取到成功的智慧,能谛听到奋斗的呐喊。本刊推出的“班长”栏目正是这样一个平台:它让我们一起分享成长的快乐,一起交流成功的智慧,一起感受班长的人生——这个平台,期待你的参与。  “班长”——新兵初到军营怯生生喊出的第一个词;“班长”——基层部队里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词,它在军事学里的解释是“军事组织中最基层单位的负责人”。虽然只是“兵头将尾”,但丝毫
期刊
五年,我们一起走过    从2005年开始征集笑脸的那天起,我们一起走过了整整五年。  五年,许多事已经模糊,唯独战友的笑容,依然清晰,时间可以改变一切,唯独我们的真诚,依然执着。  新的一年我们将遵循快乐服役的理念,继续展示战友们快乐的笑脸,期望全体战友的支持和参与。  2010年《笑脸》栏目仍采用月主题,用半命题形式,以“我和我的……”为题,从第二期开始到十二期依次为“我和我的新兵生活之过年篇
期刊
作为一个32岁还没成婚的大龄青年,他被战友们笑称是“哨所剩男”;作为一个入伍14年的老兵,他被战士们称呼为班长;作为一个“富三代”,他选择坚守边关14年。    1996年12月,19岁的刘长民面临着人生的两大选择:一是去西藏当兵守边关;一是去广州继承爷爷的事业,当老板做富翁。  这一选择让他想了好久。  刘长民的爷爷很早以前就从安徽老家去广东创业,在那里发展起来一个较大的电器公司,成为当地较有名
期刊
这是一个真实的爱情故事:在那“雪海孤岛”红山嘴边防连,战士做梦也没想到,那位戴红手套的女孩会突然出现在自己面前,然而,上天只留给他们三个小时相见,战士和女孩在雪山紧紧相拥,泪水化作冰凌,脸上挂着微笑……那双红手套,在白雪中火红妖娆,永远燃烧在人们记忆深处。    如果不是去电视台专访著名军事节目主持人卫晨霞,我也不可能得知红手套的故事。前不久,《2010军营大拜年》栏目组去红山嘴边防连慰问,歌唱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