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多媒体助力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304050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是一门挑战性的学科,小学生善于探究,按常规学生对数学应该有极强的学习欲望,但在实际教学中,却恰恰相反,学生只是疲于作业的应付、考试的应对,学习热情不高。
  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助一臂之力。因此,教学中,教师应运用利用多媒体的契机,创设情景化的问题情境,点燃学生兴趣之火,为课堂注入活力,从而实现多媒体成为小学数学的高效课堂的助推器。
  下面,以小学低年级段的教学案例为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的主要策略。
  一、用多媒体创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成功的起点和动力。只要孩子们对数学的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孩子们便会主动学习和探究。如学习《比较分数的大小》时,结合孩子们爱看的《西游记》,用多媒体展示其中的精彩视频片段,以吸引学生的眼球:师徒四人西天取经,一个傍晚,走进一家寺院,可是寺院的斋饭不多,就只有一张饼,师傅说:这个饼就平均分成四份,每个人吃这个饼的____。学生们会异口同声说出四分之一。
  然而,早就饥肠辘辘的猪八戒望着油饼,流着口水说:“师傅,我干的活最多,饭量又大,我就吃这个饼的六分之一吧”孙悟空灵机一动,笑着说,“师傅,就听八戒的吧,他都这么说了”师徒几人的对话,大家听了哈哈大笑。
  再以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师傅说每个人吃饼的1/4,而八戒则说自己饭量大、吃得多,要吃饼的1/6,为什么孙悟空答应了猪八戒的要求?
  于是,再以多媒体展示同一个大小的饼,分成四份和六份,那么1/4和1/6个饼,哪个大、哪个小? 通过多媒体的直观显示,让学生感受到同一个饼,分的份数越多,其中的一份就越小,也从而感悟1/4>1/6,再引导学生归纳:分子相同,分母越大,分数越小。
  此处的多媒体的使用,创设学生们喜爱的动漫视频画面和卡通动漫的人物形象片段,吸引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了学生的参与度,学生的课堂游离率大大降低。同时,多媒体的使用,更加丰富了学习的内容和素材,将“死”知识呈现得精彩纷呈、趣味盎然。
  再如学习《第几》时,由于一年级的小学生对数字和顺序问题感到抽象,说到第几是抽象的概念,而用多媒体可以将这些抽象的概念形象化、直观化。如用多媒体展示售票口处四个人在有序地排着队购票的情境,依次标出站在最前面的是第一,依次是第二、第三和第四;再以多媒体展示动物们举办的森林运动会的情境,展示出来小白兔、绵羊、狗、猪和小鸭子等五名运动员在赛跑的真实画面,指出来,兔子跑在最前面,因此是第一,绵羊紧跟在兔子的后边,因此是第二。这样,对于“第几”的学习,学生在这两个情境中,轻松了解、形象把握。
  二、用多媒体设疑,激励自主探究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短,好动,做事没有耐心和持久力,往往是三分钟热度,但由于小孩子年龄小,喜欢动,往往做事或是学习都只有三分钟热度。但他们无论对什么都想探个究竟,极其富有好奇之心。因此,借助于学生的这个心理特征,借助于多媒体,巧妙设计疑难问题,以疑引发学生的思考,以问激发学生的探究动力。
  如学习《周长》时,用多媒体展示一个圆、一个三角形、一个正方形、一个长方形等不同的形状的图形,让学生观察这些图形,了解这些图形的边长之和就是周长。于是,其自主观察,从视觉上感受,哪个图形的周长长、哪个短。如果这样,学生不能够产生兴趣,那么,再用多媒体展示熟悉的生活情境,如小蚂蚁绕着这些图形转的视频图片,通过蚂蚁绕行的路线和所走路的远近而感受到周长的概念和含义,进而感知周长,理解概念。
  再如学习《轴对称图形》时,在大屏幕上逐个显示出来美丽的轴对称图形,如漂亮的花蝴蝶等,利用鲜艳的图片,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集中到大屏幕上,吸引到教学活动中。再以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你发现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问题提出后,再用多媒体演示,让学生通过对折,从图形的左右、上下、形状到大小等,建立轴对称的认识。再以问题:你能创建一个轴对称图形吗?再以多媒体呈现一个五星红旗的画面,而巧妙设疑:五星红旗是轴对称图形吗?
  毋庸置疑,这些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对于小学生而言,如果不通过演示或动手操作,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是抽象的,小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而如果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对图形进行拖、拽等演示,在鼠标动一动的前提下,学生对图形的轴对称的概念的认识就前进了一步。
  利用多媒体的动画特点,巧妙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使课堂教学呈动态课堂,使学生感受思维之趣,成功之乐。
  三、用多媒体,构建空间概念
  小学生对空间概念感悟能力差,缺乏空间图形的认知。而多媒体科技可以解决这一难题,给图形的学习提供崭新的平台。
  如小学一年级学生对于“高矮”的认识,如果没有任何参照物,让学生凭空说出班级里哪个小朋友高、哪个矮,学生们会摇头说“不知道”。而如果这时用多媒体展示出来高矮不一样的两个男孩站在一起,那么一个高,一个矮无须多言。
  再如小学三年级的“图形的周长”计算,如果出一个这样的练习:农民伯伯要给花圃围上栅栏,花圃的长是7m,宽是5m,另一个宽不用围,那么,栅栏长是多少米?这个问题,如果不借助于图形,小学生思考起来难度很大,毕竟没有图形认识,而借助于多媒体,展示出来一个长方形花圃的精彩画面,再在周围围上栅栏,那么,问题迎刃而解。 此时的多媒体的使用,也实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理念。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身边可以借助的辅助工具,不能怕麻烦而偷懒,应有效运用多媒体,给学生一双“电”的翅膀,让他们翱翔于数学的天空,畅游于数学知识的海洋,真正“网”住课堂精彩,助力数学课堂走向高效。
  【作者单位:邳州市特殊教育中心 江苏】
其他文献
本文以某连续梁桥的监控实例,介绍了桥梁监控的有限元理论计算分析。通过全桥线形监控和施工应力控制等监控工作及对监控结果的分析和利用,使桥梁施工质量处于受控状态,而且
目的分析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合并缺血性脑血管病变(CVD)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2015年8月就诊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35例pSS合并CVD
音乐欣赏课在培养学生感知音乐旋律、感受音乐情感、升华音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的小学音乐教材中都安排有大量的欣赏内容。这些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涉及西洋古典音乐、民歌民乐以及多种地方曲艺形式。如何用好这些欣赏素材,在音乐欣赏课中激活学生的音乐细胞,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意识和能力?我们在大量的实践中发现,借助图形谱的介入,可以大大提升学生的音乐欣赏和表达能力,实现学生与音乐的快速
在低年级教学过程中,口算教学占了较大比重。学生口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以后的计算能力。由此可见,口算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要确保学生的计算能力以及基本的数学素养都能得到有效提高。笔者的做法是:  一、激发学习兴趣常练口算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兴趣可以使学生乐于口算。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一些生动有趣、富有意义的游戏、
玻璃材料:关注超薄玻璃和Low-E节能玻璃。玻璃未来在新能源、信息网络、高端制造业、节能环保领域仍能大规模应用,仍是一个朝阳性行业。虽然普通浮法玻璃产能过剩,但优质浮法玻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近期隆重推出《中国少年人物大辞典》,这是第一部汇集中国历代名人少年事变的大型工具书。本书以其独特的编选眼光,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出版后反响不俗。
有人曾这样说:“教育就是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在我平凡的教育生涯中,有这样一件小事,让我深刻感受到了教育所蕴含的魅力:  【案例经过】  著名的教育学家魏书生做过一个在黑板上点了一个点的实验,大学生纷纷举手说,这是数字0。小学生说:这是太阳,是鸡蛋……今天,点与我们班级的小财发生了耐人寻味的故事。  早上,学生把作业整整齐齐地交在讲台上了,等待着我的批改
科学技术课要不要探究?  当这个问题被提出来,一位资深的技术教学研究者和实践者告诉我们——不需要。也许他认为技术更重要的是传承,将人类多年摸索总结而来的经验传递下去,让学习少走弯路,因为这毕竟是立马就要用上的东西,没有时间等待犯错,或者犯错的后果是严重的。那么就该跟着老师亦步亦趋吗?我今天如此学来,明天也如此传授?让这操作的规程一成不变万万年?那么这些可以传授的好的经验是哪里来的呢?一开始就非常完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是一种精神。“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那么我们的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怎样失去的呢?根本原因在教育本身,负担太重——考试频繁、资料繁多、死记硬背、作业机械重复,磨灭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对数学现象的好奇心,题海战术泯灭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参加数学活动几乎是一种被动的行为。  当前,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在创新性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牢固地确立以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