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渊冲文学翻译理论在日汉翻译中的应用初探

来源 :锦绣·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m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国际翻译界最高奖“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首位亚洲翻译家、我国翻译巨匠许渊冲,是翻译史上极少既有海量翻译实践、又有丰富翻译理论、并有翻译学术著作出版的翻译家。他的文学翻译理论,已在国际译界开始引起很大关注。本文以第三届“人民中国杯”日语国际翻译大赛研究生组日译汉笔译赛题为例,浅谈许渊冲文学翻译理论(以“三化论”为中心)在日汉翻译中的应用。
  关键词:许渊冲文学翻译理论;三化论;日汉翻译
  在我国长达两千多年的翻译历史上,翻译大师辈出,佳译如林;尤其是近代的严复,他提出的“信达雅”的翻译三原则,更是影响深远,百余年来被我国译界奉为圭臬。然而,严氏以降,我国译界虽也涌现出“神似”、“化境”等精妙论断,但没有产生过成系统的理论。与此相较,近三四十年来,西方的翻译理论却是层出不穷、日新月异,在世界译坛占据主导地位。打破这一“西强东弱”格局的是我国的翻译巨匠许渊冲,他从事中英法互译已逾七十年,译作等身;在此基础上,他更是创造性地提出了具有中国气派的文学翻译理论:“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寥寥十字,言简义丰,充分继承并发展了古代的孔子,近代的严复、鲁迅、胡适、郭沫若、林语堂、茅盾、朱光潜、傅雷、钱钟书、叶君健等人的学说。本文仅从这十字当中的“化”字入手,以“人民中国杯”日语国际翻译大赛研究生组日译汉笔译赛题为例,浅谈许氏“三化论”在日汉翻译中的应用。
  一、“三化论”释义
  传达原文的“三美”(意美、音美、形美),可以用“三化”的方法:等化、浅化、深化。所谓等化,包括形似的对等,意似的动态对等,词性转换,句型转换,正说反说,主宾互换,主动被动互换,同词异译,异词同译,典故移植等。所谓浅化,包括一般化,抽象化,减词,合译,化难为易,以音译形等。所谓深化,包括特殊化,具体化,加词,分译,以旧译新,无中生有等。
  二、“三化论”在日汉翻译中的应用例析
  第三届“人民中国杯”日语国际翻译大赛研究生组日译汉笔译赛题,日文原文是一篇《天声人语》小短文;考虑到该专栏文章一贯以言简意赅、脍炙人口著称,笔者便在充分顾及原文特色的基础上,尝试用“三化论”将其译为中文。下面就来举例说明。
  先看“等化”的译例。
  例文1.原文:詩人にとっては、散策する野や森、風や光こそが書斎だった。
  译文:对诗人而言,可漫步其间的田野以及森林、清风、阳光等才可谓书斋。
  本句译文可视作与原文的“意似的对等”。若是一味直译,“散策する”一词译作“散步”、“漫步”、“徜徉”等皆可,然而这几个词无论哪个孤立地用到译文中,都无法使译文自然通畅。故而联系前后文稍加拓展,将其译为“可漫步其间”。另外,根据汉代汉语双音节词汇占优的现状,将原文中的“野”、“森”、“風”、“光”分别译为“田野”、“森林”、“清风”、“阳光”,既与原文创设的意境相符,亦与前面的“可漫步其间”前后呼应。
  例文2.原文: 「ぼくは一日に少なくとも四時間――普通それ以上だが――あらゆる俗事から完全に解放されて、森の中や、丘、野を越えてさまよわなければ健康と生気を保つことはできないと考えている」。
  译文: “我认为,一天之内至少需要四个小时——通常这还不够——从一切琐事之中解脱出来,并越过森林、山岗、田野而信步徜徉;假若没有这些,那么健康和活力就无从谈起。”
  本句可视作“正说反说的对等”。原文中的“普通それ以上だ”和“……健康と生気を保つことはできない”,按字面直译为“一般在这之上”和“……不能保持健康和活力。”在通读全段文字之后,笔者感觉说话人要突出强调的是一天四个小时还嫌不够,故未译作“……在这之上”,而是顺着说话者想要凸显的语意译作“通常这还不够”。而第二处若按原文逐字直译,易译为“我认为,一天之内至少需要四个小时——通常这还不够——从一切琐事之中解脱出来,如果没有越过森林、山岗、田野而漫步的话,那么健康和活力就无从谈起”。该译法致使前后两层语意之间衔接不畅,可以说不是地道的汉语表达。为此,笔者亦采用“正说反说对等”,将“(……丘、野を越えて)さまよわなければ”译作“(……越過森林、山岗、田野而)信步徜徉”,并将原句的否定加译为“假若没有这些”,以取得译为汉语后的语意上的自然通畅。
  以上二例,分别从“意似的对等”和“正说反说的对等”的角度采用等化译法,既避免了译文的僵硬呆板,又使之更加符合现代汉语表达方式,全赖“等化”之功。
  再看“浅化”的译例。
  例文3.原文:(ぼくはこれまでの人生において、歩く)術、(つまり散歩の)術(を心得ている人には……)。
  译文:(视漫步为人生核心的梭罗说:“活到现在,深谙信步行走亦即漫步之)道(的人……)。
  查阅日汉大辞典可知,“術”常见的读音有“すべ”和“じゅつ”两种,读作“すべ”时,意为“方法、手段,策略”;读作“じゅつ”时,意为“技艺、技能,谋略、计策,法术、魔术”。无论哪种读音下的汉语意思,嵌入译文后,读来均感怪异。于是,笔者将其作“一般化浅化”处理,以含义颇丰的“道”字译之,以汉语为母语的受众,自然极易明白该字所要表达的意思。
  例文4.原文:体育学の円田善英氏は歩くことと頭の冴えとの関係を調べた。適度に歩くことは、頭をすっきりとめざめさせること、情報処理の能力を高めることなどが実験の結果によってわかった。
  译文:体育学领域的圆田善英氏对散步与头脑清晰之间的关系作了调查后发现:实验证明,适度散步可使头脑变得轻松畅快,并能提高信息处理能力,等等。
  原文由两个句子构成,以语意递进的方式来展现同一个主题,即圆田善英经过调查后有何发现。若是完全照原文直译,易译为“圆田善英氏对散步与头脑清晰之间的关系作了调查。根据实验结果可知,适度散步可使头脑变得清醒,并能提高信息处理能力,等等”。仔细斟酌,译后的这两个句子之间似乎并非“无缝衔接”,前一句说的是做调查,后一句却又说做实验,让人不知所云。回到原文,实则“調べた”和“実験”都是由圆田善英发出的动作,基本上是同样的含义。为此,笔者采用“化难为易浅化法”,首先将两句合为一句,再将“実験の結果によってわかった”活译为“实验证明”,并在本句的核心谓语动词“調べた”后补译出“发现”一词,将原文第二句全部内容都纳为“发现”的宾语处理;这便有效化解了上述的难题,可谓四两拨千斤。   上述二例,分别从“一般化浅化”和“化难为易浅化”的角度采用采用浅化译法,既解决了日汉互译部分词汇难以对号入座的问题,又可让译文灵动而不损原意,可谓以小博大,事半功倍。
  最后看看“深化”的译例。
  例文5. 原文:(だが日本の道路の歴史は、散策者の自由を奪う歴史でもあった)。車の洪水の中を歩くのはつらいし、暴走車におびえ、自転車と共有の狭い歩道を歩くのには神経を使う。ぶらぶら歩きをたのしめる静かな道がもっとほしい。
  译文:(然而日本的道路史同时也是剥夺人们散步自由的历史)。行走于车水马龙之中让人难以消受,狂乱飙车令人惴惴不安,漫步于与单车共用的逼仄人行小道则叫人费心劳神。于是,人们便更加渴求能纵享自在徜徉的静谧之路。
  本段是文章的收束部分,一连串列举了“車の洪水……”、“暴走車……”、“……狭い歩道を歩く”等三种情况,笔者以为,这类似于汉语中的排比句式,有气势,重节奏。基于此,笔者反复揣摩后采用“加词深化法”(甚至“改词深化”),将“車の洪水”、“ 暴走車”加词深化,分别译作“车水马龙”、“狂乱飙车”,并进一步发挥汉语四字格词组的优势,将“つらい”、“ おびえ”、“神経を使う”改译深化,分别译作“难以消受”、“惴惴不安”、“费心劳神”。深化后的译文,与原文顺序对应,前后两个分句长,中间一个分句短,长短参差,错落有致,读来可谓朗朗上口,亦是对“天声人语”语言特色的呼应。
  例文6. 原文題为“散策”,文章中围绕这一核心字眼,先后出现了 “さまよう、歩く、散歩、歩き回る”等多种表达,可见作者独具匠心,笔力老辣。为此,笔者在翻译这一词汇时,也充分发挥汉语同义词、近义词尤为丰富的优势,力图使译文与原文相比不遑多让,根据语境先后加词深化,译为“散步、信步徜徉、自在游荡、畅快漫步”等。一则避免词汇单调,二则尽量使文笔生动,文质兼顾。
  上述二例,从“加词深化”的角度采用深化译法,既避免了译文陷入直白无文的窘境,又充分发挥了汉语四言词组及近义词、同义词丰富的优势,可谓扬长避短,挣脱藩篱。
  三、结语
  许渊冲文学翻译理论的形成,标志着中国传统文学翻译理论的终结和当代文学翻译理论的确立。然而,可以说国内译界目前对许渊冲翻译理论的研究与应用却还远远不够,译者更倾向埋头于名目繁多的西方翻译理论。在文化自信变得尤为重要的今天,这一现象值得引人深思。笔者以为,许氏翻译理论,不仅适用于他游刃有余所驰骋的中英法领域的互译,也可用以指导汉日互译;从事汉日互译的广大译者深入学习研究,必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 党争胜. 对许渊冲文学翻译理论的几点思考[ N ].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
  [2]许渊冲.翻译的艺术[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 2018.
  作者简介:丁鹏(1980.08— ),男,汉族,山东惠民人,浙江工商大学东方语言与哲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日语笔译、日本文学。
其他文献
摘要:对于初中阶段的教育来说,与小学最大的不同是,学生的主观意识在学习中起到了更重要的作用,学生对于各个学科的知识已经有了一个大体上的了解,尤其是对于语文来说,它并不是一个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很多学生对于语文的认知存在偏差,没有在语文学习上付出一定的精力,学生很难自主的去进行语文教学,在教学改革下,通过大单元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性。本篇文章通过对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问题进行阐述,分析语文大单元教学
期刊
摘要: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现代教育改革的趋势和高校未来发展的方向。高职院校必须与时俱进,更新观念,通过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优化整合教育资源,注重創新创业教育实践,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师团队发展;教学  创新创业能力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和能力,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
期刊
摘要:新媒体时代下,面对高校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易班的发展探讨了通过易班优课平台开展学风建设的必要性,并从黄山学院易班优课平台的搭建和易班优课自身的特点探究了通过易班优课平台开展学风建设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以黄山学院为例,针对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高校学风建设的途径,从而论证了易班优课对于高校学风建设的重要性。  关键词:学风建设;易班优课;课群  Abstract:In the f
期刊
摘要:现如今,很多企业都是以文化元素为主题来打造项目,而随着时代一步一步的发展,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也越来越浓烈了,现如今的人们对于文化元素,中国风,汉服这些东西更甚是喜欢,所以以文化元素打造企业形象,不仅是一种艺术的表现,更是对这个品牌的一种提升。只有有了一个好的企业形象,才能被更多人熟知这个品牌。所以一个企业的企业形象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传统象征文化;艺术表现;现代企业形象;品牌  前言:
期刊
一幅作品用了多少心血和精力一眼望穿。绝不是受材料和创作构思技法所控,主要还是创作者所投入的精力。也有一些不错的作品虽然不太成熟但足以用心,出现最不和谐的音符就是抄袭甚至直接上交的是他人完整的艺术作品 ,先抛开作品本身好坏不说,作为高校学生和将来的设计师,美育工作者 这是一个坚决不能容忍的错误。掩耳盗铃不仅不会收获什么甚至会是自己陷入困境 。这种事情是学生对是非的认知不够还是学生为了收稿压力所迫 ,
期刊
摘要:这篇短文用以探讨方法论与知识积累的相互作用。一篇成熟的音乐学论文既要扭住相关元理论(宏观把握),也要落实到有效的材料、案例分析(微观研究)。跨学科研究是当下的治学潮流,这需要学者对扑面而来的诸多理念和方法进行筛选,来指导自身的知识架构。对艺术规律的有价值的的阐释势必要回归源流之考径,而对于源头的认知与不懈探索,离不开理念、方法与知识结构的相互修缮与催生。  关键词:理念;方法;知识结构;民众
期刊
摘要:《民航概论》课程是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对于国家民航事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这就要求教师进行有效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为国家培养高技能、复合型民航人才。  关键词:民航概论;课程建设;对策  《民航概论》课程属于航空乘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该专业学生了解和学习民用航空知识的入门课程,是航空乘务专业的主干课程。本文章从学生和教师两方面出发,探讨民航概论课程建设探索与对策研究 .激发其学习的
期刊
摘要:茶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小学德育教学具有可行性,本文通过对小学德育教学存在问题的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茶文化融入小学德育教学实践的策略,以期更好促进小学德育实践的发展。  关键词:茶文化;小学;德育  当前,随着新课标的实践,德育越来越成为学校教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德育即道德教育,对学生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觀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其身心发展处于萌芽时期,教师要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变革,为全媒体时代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同时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使人们对财经节目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然而在全媒体时代下,广大受众对财经节目主持人的主持形态、语言以及思维等,需求越发严苛,因此这就要求财经主持在全媒体时代下,随着时代的发展做出相应改革与创新。所以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财经主持人必须拥有符合时代发展的格局,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节目,采用通
期刊
摘要:在跨境电商人才缺口巨大情况下,各地高校纷纷开设跨境电商相关课程,并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以《跨境电子商务》为例,构建了结合线上线下教学、实现课内外互补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教学组织上实现课堂翻转,在师资上实现任课老师和企业导师“双师制”,在课程内容上加入大量企业一线资料,在操作上实现模拟软件操作和实战操作结合,最终实现学生专业核心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跨境电商;教学改革  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