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观察世界的方法

来源 :摄影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quarius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4月6日,初春的北京晚风中仍带着些许寒意。少了白天的人来人往,新华社大院里多了几分静谧。晚上9时许,综合楼三楼大会议室却人声嘈杂起来。“饿死啦,饿死啦!午饭没吃,晚饭也没吃,赶紧吃饭去咯!” 新华社西藏分社的摄影记者普布扎西背起包匆匆往外走。
  这天是新华社联合纽约国际摄影中心(ICP)举办新闻摄影国际培训班开办的第三天。中午1点下了课,扎西就背着摄影包直奔首都机场附近的一个马术训练场拍摄作业去了。按要求傍晚6点要赶回来上课交作业,往返路途需要两个多小时,再加上拍摄,时间着实不富裕,哪里还顾得上吃饭?
  像扎西这样饿着肚子赶作业、听课的学员大有人在。
  
  必需的实战训练
  为期5天的培训,每一天都安排得紧凑而忙碌。
  三名ICP的资深讲师,均是优秀的图片编辑和经验丰富的摄影师。课程安排中,除了与学员分享他们个人的成长经历和对于摄影、图片的见解,展示国际著名摄影师经典照片之外,大部分的时间是围绕着学员的作业进行点评、和学员们一起讨论、挑选、编辑图片故事。课程的目的是训练大家用图片讲故事的能力。
  老师给大家布置了这样的作业:
  作业一:每个人事先准备三张描述个人文化背景的照片,说明自己是谁,来自哪里,交代生活和工作的背景。
  作业二:每个人事先拍摄一组由5至7张图片组成的关于小生意的图片故事,点评讨论后允许有半天时间补拍。
  作业三:以“明星或陌生人的一天”为题,用两个半天的时间拍摄一组由5至7张图片组成的图片故事。
  凯伦·马歇尔是以报道美国社会问题尤其是女性问题而知名的摄影师,同时也有丰富的授课经验。她说:“个人的文化背景作业,是非常好的破冰船。在纽约,我在很多课程的第一天,都会布置这样的作业。它能引发大家思考。关于个人、关于文化背景,其实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方式来考虑,借由这个作业能了解大家是怎么想的,特别有意思!”
  不少学员对这个作业一头雾水,有人随便选择了几张采访中拍的照片,也有的交了别人拍自己的照片。
  学员刘宇提交的三张照片分别是自己的女儿,自己的家庭和一张在采访时的自拍照。他说:“我理解设置这个作业的目的并不是让摄影师提交自认为拍得最好的代表作,而是希望从照片中可以看出摄影师本人的生活环境、工作性质、兴趣爱好、社会关系等等。我选了老婆、女儿和我本人的三张照片。老婆是钢琴老师,她每年会在家里为她的学生举办两次音乐会。照片是当时为演奏孩子拍的留念照,没有任何技巧可言,没想到后来入选了‘新中国六十年’影展,可能照片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中国现代城市家庭生活的一个侧面。女儿15岁,今年中考,压力、逆反、追星等等这个年纪女孩所有的特质在她身上都有。我有意识地想记录她这一段的生活,这是其中一张。自拍照是去年在上海世博会香港馆里随手拍的,镜子里的人呈现出多面性,那就是我吧。”这样的照片让老师和同学一下子就对他的工作和生活有了大概的了解。
  凯伦说,讲述文化背景,对于有的人来说是一种非常私人的陈述,而对于其他人来说则可能是人类学和历史学的观察。讲故事的形式有很多种,摄影也有很多种方法来表现一种人,一个地方的感觉和历史中的时间。她认为,有的学生对此完全没有想法,这并不是一件坏事,这样就能引发摄影如何去表现一个人和一个地方这样的讨论。”
  这些对于中国学员来说非常新鲜的作业,是ICP培训的经典保留节目。
  凯伦说,要让大家学会如何有板有眼地讲述一个故事,完成“小生意”作业是一个特别好的途径。小生意在世界各地都有,既简单又复杂,既能是个人的、非常独特的,同时又是普遍的。而5至7张是一个比较传统的数目,起到限制的作用,对于拍摄和编辑都提供了一个限定的框架。拍明星或陌生人的一天,则显出与拍小生意略微不同的讲述方式。你必须要聚焦于一个人,在有限的图片中表现出他/她的个性和身份、以及一些特点来。
  娜迪亚·马斯里曾经是德国《国家地理》杂志的资深编辑,目前是独立图片编辑、策展人,自2005起在ICP任教。她说:“我特别喜欢‘明星的一天’这个作业。如果你是一个摄影记者,那么几乎总是在拍人。你需要与人和谐相处,需要和陌生人交流,需要赢得他们的信任。在这个作业中,摄影师首先要为故事找到一个合适的拍摄对象,走进他的生活。如果你的方法对了,就能花相当多时间和拍摄对象在一起。最理想的是一天24小时都在一起,记录下他生活中的所有方面,包括个人的生活与工作。其中有你想象中的画面,还有意想不到的瞬间。你需要设法翻越你们之间的藩篱,拍下私密而又特别的时刻,那些古怪的、搞笑的、安静的、亲密的瞬间,总之设法拍到好片子,讲述一个富有吸引力的故事。这是拍摄专题故事的摄影师常会碰到的情形,也是必需的实战训练。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你要学会遴选,学会倾听,学会交流,学会赢得信任,学会在某一天中和特别的人相处,满怀希望地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
  凯伦还说,因为很多学员是为通讯社服务的,主要的工作还是抓拍新闻,许多摄影师都没有受过训练怎么思考自己的拍摄和叙事,因此学习如何用图片讲故事的课程很有必要。
  
  累,却大呼过瘾
  “强度之高,压力之大,令人始料不及。每天不但要听课,还得认真琢磨作业拍什么、怎么拍。有的同学为了拍作业,甚至从北京中心跑到了六环外。直到交上作业的那一刻,我才如释重负。感情这上课比上班累多了。”培训结束之后,学员侯俊发出如此感慨。
  的确,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要选好拍摄对象、进行构思、采访拍摄、挑选图片、编辑成组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更何况很多外地学员对北京的环境和人物都并不熟悉。
  第一次拍摄完成之后,在编辑课堂上,老师直率地指出每个人拍摄的图片故事存在的问题,大到结构内容,小到某张片子的用光、色温、曝光和角度、站位,有鼓励、有赞赏,也有苛刻、不留情面的批评。之后,再让大家讨论,提出改进的方法。
  学员张玉薇说,刚开始压力好大啊,老师说话好直接,让人很没面子。
  荷赛获奖者、人称“费大师”的费茂华的一张照片受到了老师、著名战地摄影师容·哈维伍的批评:“这张照片跟刚才那一张相比似乎不是一个人拍的,你好像是路过这里随手按下了快门。” 容·哈维伍毫不客气地说,“我能够感受到你的意图,但是我认为你应该调整自己的位置,来最好地实现你的拍摄意图。” 容·哈维伍一边说,一边还不断地蹲下站起地进行示范。几天培训下来,费茂华有了很深的感悟:“这也正是容·哈维伍想要教给我的拍摄之道:执着于自己的感觉和专业标准,而不是随意应付。拍摄任何一张照片后都问自己一个问题:我还有没有更好的选择?”
  就像刘宇说的,老师是严谨的,他们其实并不奢望在短短几天内,学员们就可以拿出完美的作品,他们更在意的是拍摄—编辑—讨论—补拍—再编辑这样的过程。
  “你能去补拍吗?”这是老师问得最多的一句话。
  同时,每一个老师都不断地提醒大家:“消失在他的生活里,让他感觉不到你,拍到最自然的状态!”或是“要做一只趴在墙上的苍蝇!”“消失在壁纸里!让被摄者感觉不到相机的存在。”
  他们总是不断强调摄影师要深入被采访者的生活,反映他们的多个侧面,力戒表面化、模式化地拍一个图片故事。因此要熟悉采访对象,与他们交朋友。学员岳月伟拍摄的“搬砖工”得到了老师的好评。第一次拍摄时,他只拍了搬砖工工作的情景,老师要求他再补充拍摄搬砖工生活的情景。经过补拍后,整个图片故事生动饱满起来。
  “小生意”作业,李莹拍摄的是报刊亭。老师娜迪亚也要求她去补拍,选取从报亭内向外看的角度。因为“生意”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如果只从外向内拍,只关注了顾客的视角,而忽略了销售者的感觉,这个故事就不完整。
  事实证明,不少学员补拍的照片都成为了最后图片故事的重点。
  学员们经过一次两次乃至三次补拍,然后再次进行小组讨论和编辑,最后完成图片故事。经过这么一番磨练,最后出来的组照,甚至会让摄影师本人都觉得耳目一新。压力之下,大家也在感受着经过磨练后获得成功的愉悦。
  尽管累,不少人大呼过瘾,而且对于整个过程很享受。
  
  没有对与错,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在培训中,老师给学员发了一张单子,上面罗列出了拍摄图片故事能保证视觉丰富性的图片要素:1.全景(OVERALL) 2.中景(MEDIUM) 3.特写或细节(CLOSE-UP or DETAIL)4. 肖像(PORTRAIT) 5.互动(INTERACTION) 6.特征(SIGNATURE) 7.连贯性 SEQUENCE 8. 关键点(CLINCHER)。所有这些要素每个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反复强调,谈论如何拍摄时如此,讲述如何编辑时也是如此。
  在这次培训课程中,一堂图片编辑大课也让大家印象深刻。所有学员被分成六个小组,老师提供了50张讲述“美国老年囚犯”的专题照片,每组成员一起从中选出7幅,编辑成杂志需要的图片故事。这里,同样绕不开的也是图片故事八元素。
  在两个小时时间里,几乎每一组的学员在编辑过程中都有激烈的争论:哪一张打头,哪一张收尾,中间的顺序如何,故事怎么讲……
  学员郭磊说,对照片的遴选和排序过程,实际体现大家思想的交锋。这个过程,到处闪现思维碰撞的火花,比最终的编辑结果更重要。
  最后各组编出的图片故事也不尽相同。各组代表陈述了自己的编辑理由,老师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还拿出了美国、西班牙等国杂志刊登这组图片的版面,其中没有完全一样的图片故事。显而易见,故事是有多种讲述方式的。因此答案是开放式的,每种编排没有对与错,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学员费茂华惊叹图片故事编排的复杂和多彩,他说自己学习到了一个秘诀,那就是尝试多种排序。
  “我对故事的编排有些开窍了。”李文说,“同样的照片,经过不同的编排方式,就会出现差异化的效果。就像同样一个故事,从有些人口中讲出来好听,从有些人口中讲出来就乏味。这是因为有些人善于讲故事,他们知道哪些事先说,哪些事后说。”
  在整个培训过程中,教学也是开放式的,老师并不是绝对的权威和真理,他们只说出自己的观点,并不强加给学生,而且让大家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有一次,容带着他的小组学员们编辑一组交通协管员的片子,对于其中一张他不忍割舍,但其他的中国学员都认为那张不够好。颇为不甘的他问了若干遍后,大家还是说不要。“好吧,那就不要了。”容无奈的话语让大家都笑了起来。经过充分讨论之后,老师充分尊重摄影师本人的意见,让学员自己决定图片故事的最终呈现方式:“你要这张打头,还是这张?”“你看这样的顺序怎么样?”而学生将老师的思路与自己的想法进行对比,体会两者之间的差异,受益也是不浅的。
  
  “黄浦一期”与“授之以渔”
  在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加强培训,提高摄影记者的专业化、职业化水平,对于新华社的摄影记者,乃至对于中国的新闻摄影人来说,都是必要而有益的事情。
  新华社副社长周树春将这次培训比喻为“黄浦一期”。他在新闻摄影国际培训班的毕业典礼上说,在一个记者的一生中,总会有一次或者少数几次对他的职业生涯来说至关重要的培训,希望这次培训对于所有学员来说,能够起到这样的作用。
  的确,每个人都在这个课程中收获了自己需要的东西。
  “最后结业时,看着自己的照片在大屏幕上播放,忽然发现自己和很多同学的作品好像都换了一种气质,因为我们在培训中学到了另一种讲述故事的方式,另一种观察世界的方法,另一种表达自己的角度。”张玉薇说。
  “在这次培训中,每一位老师都在‘如何观看’方面让我感到惊奇:‘你们看到这张照片中这个女演员的头发和地毯上的花纹正好呼应’、‘这张照片这里的音符标志说明了她的工作’、‘这张照片让我们感觉到她对自己的工作是多么热爱和喜欢’——照片中一些看上去微不足道的东西似乎总是能被这些老师发现,而他们提到的某些感觉也许摄影师在拍摄时也未曾想到。”费茂华说。
  杨磊说,我将以一种新的方式来读图。
  金良快说,我从知道怎么拍到明白为什么这么拍了。
  李钢说,我们学会了寻找图片中内在的逻辑关系,学会了挑选照片构建自己的画面关联性,这是不同以往的思考方式和思维变革。
  ……
  无论是崭露头角的新锐,还是曾获奖无数的名记,当所有人都从培训课程中获得了自己的独特感悟时,他们也应该更深地领会了新华社副总编辑、摄影部主任王瑶在开班式上对于掌握更高专业技能做出的“授之以渔”的比喻。
  种子已经播撒,枝繁叶茂、果实累累的时节终将来临。
其他文献
安哥不姓安,千万别搞错。他原名彭振戈,笔名安哥,曾用名彭安哥、彭安鸽。1947年生于大连,北京长大,在云南西双版纳当过七年知青,在广州当工人四年。1979年起在中新社广东分社当摄影记者,后又在香港当记者编辑六年,现在也是知名策展人。  安哥是广东摄影圈乃至中国摄影圈都不得不提到的人物,除了良好的职业素质之外,最重要的是他做了一件和老百姓息息相关的大事情,那就是用镜头记录下时代的发展,且一做就是三十
期刊
摄影与广东,特别有缘分  1839年,法国公布了摄影术的诞生,五年后就经香港(一说澳门)传入中国广州,然后散播至全国,之后全国各地的照相馆大多也是由广东人经营的。1844年,广东省南海县人邹伯奇写成了《格术补》和《摄影之器记》两篇摄影著作,自制照相机并拍摄照片,成为中国摄影之父。得摄影风气之先的广东成为中国摄影的发祥之地。由此滥觞,至今的广东省摄影实力无论从摄影者队伍,还是从作品的数量和质量上来看
期刊
编者按:雷锋,一个平凡而伟大的士兵,用自己短暂而辉煌的一生实践着爱党爱国、敬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生命价值,谱写了一个时代的精神篇章,树起了一座民族的道德丰碑。学习雷锋成为几代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和精神追求。  今年是雷锋去世50周年,2月29日,新华社播发了社长李从军领衔撰写的长篇通讯《永恒的召唤——雷锋精神世纪交响曲》;3月2日,雷锋事迹大型原创摄影作品展《不朽的丰碑 永远的榜样》在北京中国人民
期刊
与广东本地商业摄影师座谈时,彭智宏略显沉默,小胡子、长发、年轻,是我对他的最初印象。话不多,只有被提问到的时候才说上几句,言语真诚,句句击中要害。与罗旭、苏卫、胡黎明几位商业摄影师前辈的从业经历不同,彭智宏是真正的大学生,因此我总感觉他身上带着浓浓的学院气息,他的作品给我眼前一亮的感觉,创意+细腻,是让我欣赏的原因。    记者:能否简单谈谈您的从摄经历?  彭智宏:我在中学时代迷上摄影,虽然也拍
期刊
广东毗邻港澳,历来是对外开放的窗口。从近现代百年来的民主运动,到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它展现出的开放和包容一直让人惊奇。如今改革开放一晃已经30多年,广东不但创造了一系列的经济奇迹,而且孕育了改革开放时代的文化精神,已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最重要的省份之一。回顾过去的岁月,品味今天广东的成熟与繁荣,在新华社广东分社记者们的镜头下,我们看到了广东进步和发展的足迹。这其中有困境、有艰苦,也有收获的
期刊
偶然的从业经历  从事广告摄影工作很偶然。1979年10月我从部队转业分到吉林省书店发行科做记者,经常下乡采访毛主席著作的发行情况,拍些照片给书店的发行报用,也常有作品在省报上发表。一次在一个朋友家碰到五矿公司人事科的人,闲聊之中了解到他们公司新进了一台120宽画幅“玛米亚”相机,但没人会用,我听说之后很激动,因为那时我使用的是“海鸥”DF135的相机,而“玛米亚”是当时世界上很先进的相机,对我的
期刊
与摄影的不解之缘  我出生于运动员世家,父亲是国内足球界一位享有盛名的教练,但他从未要求我子承父业。父亲有不少记者朋友,因此有机会让喜欢绘画的我接触到相机、胶片、暗房、放大机等设备,了解摄影原理。  我真正开始学习摄影理论是在15岁。那年父亲带队出访日本带回一台单反相机。在上世纪80年代,能拥有这样一台相机好比多了一份财产似的,我除了上学,其余的时间就是用无比的热情背着它到处拍照,或在暗房里冲洗胶
期刊
编者提示:EOS 7D被佳能定位于与EOS 5D Mark Ⅱ同级,具备每秒8张高速连拍功能,以及强劲对焦性能,主攻高速拍摄,能满足专业摄影师和中高级摄影爱好者的需求,是市场中非常瞩目的APS-C数码单反相机。    “感受自然,享受自然,回归自然,与万物生灵和谐共处,其乐无穷!”大庆野生鸟类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著名野鸟摄影家宋天福在谈到拍摄鸟类体会时说,“但是,拍摄野鸟,对摄影器材的要求比较高,
期刊
眼前的作品来自一位出生于美国旧金山的艺术家——约翰·基亚拉(John Chiara)。虽然他生活在以自由、开放著称的城市,却执着于用一种最传统的摄影方法拍摄他家乡的风景,而且他的风景作品粗看起来既不太美也不诗意,而有一种坚硬的气质。作品中的这种气质或许与艺术家的个性有关。他凭着工程师般的专业与毅力,制作了一台需要用平板车装运的巨型相机。他还用各种感光相纸、传统的冲印方法来完成作品。不过他坚持用传统
期刊
认识将近三年,韶华(Sean Gallagher)和我竟然还从未见过面。三年前当我在纽约的时候,从一个即将荒废的邮箱里发现他的来信,那时我刚刚获得了尤金·史密斯的助研奖,他正在做中国土地荒漠化的报道,希望能和我交流。后来,我远程安排了一场韶华在北京的讲座,希望中国年轻摄影师也能分享他对中国环境问题的观点和态度。  韶华是英国人,大学念的是动物学,但毕业之后却当上了自由摄影师。他曾在马格南伦敦分社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