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无序”到“有序”的精彩

来源 :当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345640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例】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教学片段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认识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了解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并且运用知识能很快地判断三条边能否围成三角形。
  出示:有三条线段分别长8㎝,5㎝和( )㎝(填整厘米数),如果能围成三角形,( )里可以填几? 为什么?
  生1:可以填5,因为5+5>8。
  生2:可以填4,因为5+4>8。
  师:有道理,看来这里可以填的数不止一种,这道题目有多种不同答案,属于开放性题目。你能不能把所有的答案都找到呢?
  生3:可以填8,因为5+8>8。
  生4:可以填6,因为5+6>8。还可以填7,9。
  师:还有吗?
  生5:可以填10,11,12。
  师:(教师把学生找到的所有答案凌乱地板书)古人说:“两人智慧胜一人。”这么多同学互相补充终于找到了所有答案!答案很多,这样无序地排列不容易看出其中的规律,你能不能把这些答案整理一下,观察思考,发现了什么?
  生6: ( )里可以填4,5,6,7,8,9,10,11,12。我发现最小可以填4,最大可以12。
  师:为了能够能更迅速更全面地找到所有答案,确实要讲究思考方法。( )里一共有9种不同的填法,只要找到最小和最大的,就很容易找到所有答案,因此有序地思考问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问题。如果像刚才那样无序地一个一个地找答案,既费力费时,又可能出现重复或遗漏答案的现象。
  出示:有三条线段分别长7㎝,( )㎝和11㎝(填整厘米数),如果能够围成三角形,( )里可以填几?你一个人能够有序地迅速地找到所有答案吗?
  学生大多能够有序地找到所有答案。
  【评析】
  在上述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止步于黑板上解题结果的完美,而是对学生原始思维状态的诊断和解读后,进一步揭示隐藏在数学解题背后的思维策略和方法,提升学生思维水平。在开放题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常常习惯于想到什么是什么,思维呈现出混乱无序的“散点”状态,而这恰恰是学生思维发展过程中的真实问题所在。教师对学生思维的原始状态必须充分预设和有效指导才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不能满足于你找一个他找一个“凑”出黑板上“全面完整”的圆满答案。解答开放题的思维过程通常具有两方面的思维要求:一是思考全面(多种结果不重复,不遗漏)的要求,二是思考有条理、有顺序的要求。教学中教师需要从单一地呈现数学解题结果的教学,转换到对数学解题思维过程的揭示;需要借助于开放题的教学过程,帮助学生形成有条理的、比较严密的思维习惯,使学生的思维能够从无序的状态向有序的状态提升,从散点状的水平向结构状的水平提升。
其他文献
摘 要:科学教材已经走进了我们的课堂,我们对现在的科学课教学现状进行仔细观察和冷静地分析后会发现,在科学教学中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关键词:科学课;探究;课程教学  科学教材已经走进了我们的课堂,我们能明显地感受到教师们的观念在逐渐更新,角色在悄悄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慢慢地凸现,但如果我们对现在的科学课教学现状进行仔细观察和冷静地分析后会发现,在科学教学中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期刊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通过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学习兴趣比以前明显提高了。在课堂上,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种情形,学生们围坐在一起,对于一些课堂上难于理解的、共性的问题,大家组成小组来来共同交流,讨论,解决这些难题。这样在一个小组中学生有不同的差异,学习好的同学带动学习差的同学,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提高了上来。课堂上学生的发言次数明显增多了。学生积极性高涨,气氛活跃
期刊
知识经济的二十一世纪,科教兴国的今天,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学生素质,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工具性学科,在实现教育目的的整个体系中,承担了不可推卸的责任,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从素质教育的目的出发,我们喊出了“减负”的响亮口号;而从语文教学的规律着眼,又提出“多读多写”的要求。减负,多读多写,似乎是一对难以协调到最佳状态的矛盾。  一、似乎是一对矛盾  1、从素质教育的目的出发,应
期刊
学生自主的参与教学活动是素质教育的基本体现。课堂教学中的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落实学生的主体性。课堂上学生能否自主参与学习活动是学生能否成为学 习的主人的明显标志。只有学生在情感、思维、动作等方面自主参与了教学活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才能体现。因此,学生能否自觉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成为教学 活动的一个难点。要解决这一难题,在教学活动中首先要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
期刊
近几年来,高考、中考一般都采用话题作文这一形式。究其原因,一是受素质教育的鞭策;二是受教材多样化的启示;三是受高考的影响。出题者通过多年经验的总结,发现话题作文能在客观形式上对素质教育作比较完美的诠释,认为话题作文更容易让考生自由选择,充分发挥,让考生写出真实水平。  一、了解话题作文的构成。  话题作文的构成由话题材料,提示语,话题,写作要求四部分组成。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材料帮助我们明确写作意图
期刊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语言组织和表达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影响作文教学效果好坏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作文批改难度大、费时间、费力气,这也是广大语文老师深感头痛的。文章根据本人多年来的教育经历与通过和其他老师的交流,总结了教师在作文批改过程的常见问题,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解决建议。  小学,是孩子们作文的启蒙阶段。教师批
期刊
摘 要:本文针对英语词汇特点,从寻找相似性入手,根据音形,形义的相似来找出英语词汇的规律,利用规律抓好初中英语词汇教学,帮助学生记忆词汇。最后,利用构词法来强化这一方法,要求学生充分展开联想,做到举一反三,达到快捷地记忆单词的目的。本文对初中英语词汇教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音形相似;形义相似;构词;联想  1. 引言  英国著名的语言学家David Wilkins 曾说过:“没有语法,人
期刊
摘 要:政治课是人生的基础课程,在现代教育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但是,教学中,为什么有的学生一听上政治课就抵触?怎样让政治课对学生有吸引力,要出彩儿,让学生乐于上政治课。  关键词:自信心;诚实;创新精神;授人以渔;  一、把培养学生的好品质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  做人的前提是要具备良好的品质。因此,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诚信品德、创造精神。  1、培养自信心。  自信就是对自己的能力有
期刊
“教育的任务是毫不例外地使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能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这一目标比其它的目标都重要。”因此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能是每一位化学老师必备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  创造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在创造活动中往往具有主导和决定性的作用。而思维的“发散”是创造思维的基础,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实验教学要创设开放式的创新环境  学生学习不仅要用自己的脑
期刊
时至今日,素质教育的改革已蔚然成风且不断升华。如何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主动地、活泼生动地学习成长是摆在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根据中学英语教学实际情况,两极分化情况不同程度的存在,两极分化不解决,后进生成绩上不来,要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是不现实的。实施何种补差策略,尽可能缩小差距,一直是困扰我们的难题。  大量的问卷查明:学生的自卑心理及学习和行为,加剧了分化现象和后进生的出现。因此,从消除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