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文学和早期中国现代性

来源 :南方文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qo2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872年10月14日】
  中国最早的文学期刊《瀛寰琐纪》出版
  同治壬申年九月十一日(1872年10月14日),中国最早的文学期刊《瀛寰琐纪》创刊号在上海公共租界发行,这里后来成为有清一朝毋庸争议的媒体之都。与当时其他多数中文杂志和報刊一样,《瀛寰琐纪》为外国人拥有及经营的公司,隶属申报馆。经营者美查(Ernest Major,1841—1908),一个来自伦敦,精力充沛且具有创新精神的年轻人。他精通汉语,早已洞察中国自身的遗产及其对世界的兴趣,足以保证现代印刷品的商机。
  《申报》是这间公司最重要的出版品,创刊于《瀛寰琐纪》出版半年前,股本只有1600两(相当于1874年在香港创办一份中文报纸所需股本的十分之一),这意味着能购买的设备和雇用的员工有限。除了新闻、社论以及转载的邸报和香港中文报纸的摘录,这份报纸还邀请文人就国家事务发表评论,或撰写娱乐性文字与花边新闻,以此激发公众讨论并填充版面。
  《申报》创刊时很快收到一大批文人的来稿,他们热切地希望自己的作品被刊登在这种新媒体上。然而,只有一小部分经过挑选的稿件能够发表。到1872年9月,报纸八个版面中的两个半到三个版面可以登载自己的内容,其余版面则是转载(占一个半版面)的内容和广告。一周发行六期,每期大概印量3000份。仅仅9月一个月,《申报》即刊登了23首署名的诗歌和散文,33篇多数署名的长篇新闻报道和评论,这些稿件全来自报馆以外的人。稿件内容与当下社会紧密关联,包括描写公共租界状况和鸦片烟瘾弊害的竹枝词及散文,还有涉及一系列主题的新闻:包括前载评论文章引发的后续论争,关于春药危害的警告,乃至于城市解决乞丐问题的对策。
  这群知识分子作者,正是这份创刊不久报纸的目标读者群。它小心从事,唯恐这些支持者热情不再,也正是这股热情,推动了精英阶层对报纸的接受。虽然《瀛寰琐纪》提供一个新园地,刊载具有时兴趣味但与时事并不直接相关的作品,但并不影响《申报》外来稿数量。1872年12月,《申报》外来稿有66篇诗歌或散文,以及41篇评论或新闻。
  《瀛寰琐纪》创刊号,提纲挈领的序言表达这份刊物起先不是以专门“文学”期刊为主。自称“仿《中西见闻录》而更扩充之”,所提及的刊物是两名英国传教士在北京创办的中文期刊,此二人后供职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同文馆。《中西见闻录》的创办者献身于中国和中国文化,对英国的中国政策持批判态度。期刊命名已然表明创办刊物之目的:要为他们的读者打开世界;要发表“见闻”,亦即新闻,借以引进科学、技术,以及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的社会报道。《瀛寰琐纪》用“瀛寰”一词涵盖前文所述的“模仿”与“更扩充之”。内容将包括那些即便未曾亲眼见闻,却有“理性”基础的事物,或者即便没有“理性”支撑,却有“想象”可暗示的事物。“琐纪”隐含容纳不同形式短篇写作的开放性,以及作品应具备最高质量的观点。这份刊物四年间共发行58卷,其间两次更名,意义则不变。它预示了往后许多中文文学期刊昙花一现的命运,这些期刊经常不受出版商重视,编者往往形成特定小圈圈,并遭受审查制度之害。
  这份期刊的编辑工作由中国文人担任,语言和版式大部分依照他们的偏好。于是,《瀛寰琐纪》(以及同阶段的《申报》),与同时期和稍早在北京出版的新教传教士刊物形成鲜明对比。刊物采用中国农历,也不在文本中使用标点符号——因为后者所代表的标准低于他们目标读者的文化程度。无论这些形式上的标记将体现出何种中国性,这份刊物的序言,却特意突出美查居间扮演的重要角色。将刊物的“有远志”归功于美查,称其怀此洞见——即“惊奇骇怪之谈,沈博绝丽之作”,定会比枯燥无味的“经书”更具教育意义。还将刊物的定位之功归诸美查,即引入应用科学方法、济世安民的方策以及科学知识,同时提供娱乐等。虽然美查只是以书斋主人(尊闻阁主人)之名出现在这篇颂辞中,但他似乎无须更多的介绍。这说明《瀛寰琐纪》和《申报》目标读者在很大程度上是重叠的。
  发表于《瀛寰琐纪》的作品当然要努力达到期刊的要求。第一卷文章极富娱乐性和知识性,有谈及神经系统,也谈到闲置的蒸汽巨轮“大东方号”(Great Eastern)改装为电缆铺设船,在不列颠群岛和美国之间铺设第一条跨大西洋海底电缆时,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另一篇关于长崎之行的报道,被标举为书写某一特定地方风土人情之“典范”;另有一篇讽刺文章,谈到一个领取救济遭拒的英国人,直到他把自己的金牙换成马骨牙。然而,即便以最宽泛的“文学”定义理解,这一卷并没有“文学”作品。
  这是一项创新性的冒险事业,申报馆继续探索这份期刊未来的可能前景。过程中,它借鉴了类似内容多样的英国期刊——如《布莱克伍德爱丁堡杂志》(Blackwood’s Edinburgh Magazine)或《威斯敏斯特杂志》(Westminster Magazine)等,同时又盛赞《庄子》《列子》中,那些隽永而趣味非凡的寓言所使用的文体模式。前述两部著作成功以华美而不空洞、不落俗套的文采,表达哲学上的洞见。
  这些都是与时代密切相关,内容非常明确具体的文本。无论长崎之行报道的典范写作,或以骨头做成的假牙作为讽刺的依据,乃至于称赞《庄子》《列子》的寓言,总而言之,都暗示出一种非常都市化的审美品位。这种品位在接下来20年中,主导了申报馆的出版事业,一直延续到著名的《点石斋画报》出版为止。由于《瀛寰琐纪》越来越迎合当时流行偏爱具体和写实的国际写作趣味,它对大部分中国思想、著作和绘画中所呈现的空洞形式主义,持批判态度。
  《瀛寰琐纪》第2卷扩展了范围,纳入诗歌、歌剧咏叹和献辞等高雅风格的文学作品,还包括格言、游记和速写当时名妓等新题材,多数都是新创作文本。但刊物也开始刊载此前未及发表的作品,特别是太平天国战争中死难者的遗作。编者为了解释选文标准,好让读者了解自己可能会投稿或建议刊登的稿件类型,经常在文末加上短评。这份刊物的作者日趋多元化,说明刊物正被视为发表视野广泛的短篇文类阵地。一些有地位和声望的作家开始投稿,不再署名“某客”而是署真名或斋号。通常一卷36页的篇幅中,文学文本占到7页。而作者和读者的共同群体开始形成,他们拥有同样广泛的文化兴趣,标举自己为“大雅君子”。他们对“世界”充满兴趣,但并不崇拜所有“西方”事物,并且与琐碎内容的夸张框架保持反讽式的距离。他们是一群刚经历过一场毁灭性内战带来创伤的有闲阶层。   刊物第3卷赋予文学更加显要的地位。《申报》之前已发表一些英语小说的节译,如《格列佛游记》的片段,此时开始连载利顿(Edward Bulwer Lytton,1803—1873)以遺产继承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昕夕闲谈》(Night and Morning,1841年)译作。在订阅刊物的方式尚未普及,读者每期购买的市场中,连载也发挥培育持续性读者的作用。《昕夕闲谈》据说可与伟大的中国小说相媲美,而且把“novel”这一世界性的文学文类加入中国小说中。《昕夕闲谈》完美地符合申报馆的美学规划。译文附有评论,使用中国文学的评点语汇,来突出其复杂的文学技巧(如伏笔)。同时又向读者介绍英国的社会背景,那是女孩可以单独旅行,年轻女士谈恋爱也不会被排斥的地方。《昕夕闲谈》旨在“怡情”,但却通过这种方式提供了参照,而非直接批判中国本地风俗,达到修正中国风俗的目的。此时,申报馆已发现一些未曾刊行或稀见的中国小说符合他们的规划。于是,《瀛寰琐纪》转而发表那些作品,因而终止连载,《昕夕闲谈》译作最后以书籍形式出版。《瀛寰琐纪》另外刊载的外国作品是24卷至26卷连载的寺门静轩(1796—1868)的《江户繁昌记》,这是一部有关19世纪30年代江户(今东京)极为具体,又具讽刺性的纪实文学作品。此书以汉文写成,不必经过翻译。在明治维新以前,汉文在日本享有崇高地位。
  第3卷出版后,《瀛寰琐纪》已发展出它的关键性特色,包括描述性的诗歌,如《尊闻阁同人诗选》;关于非凡人物的生动传略,有内战中的男女“烈士”,也有妓女或乞丐等都市型角色;讨论水灾这类实务的专题论文,学术性的征引(大部分是中文材料)极大地提升了这些论文的质量;诸如曾国藩(1811—1872)等名人的未刊书信、游记;以及相当数量从内战中保留下来——有时候只有片段——独一无二的文学作品,及其纪念性的引言。
  1876年,这项事业突然中断,此时申报馆已确立了自身作为中国文学文化遗产,以及发表新作品最重要出版者的地位。许多曾为《瀛寰琐纪》撰稿的作者,继续为申报馆出版的书籍写序、作注及题词,这些书籍为接下来数十年的中文出版品,建立了典范性的标准。《瀛寰琐纪》终刊时,尚有大量的手稿未刊登,标志了这份期刊及申报馆是广受尊重的文学生产空间。两位编辑从这些手稿中,挑选部分继续整理发表。其中一位是蔡尔康(1851—1921),后来任职上海机器印书局,并创办了《侯鲭新录》。这份刊物出了4卷,延续《瀛寰琐纪》和宋朝旧的《侯鲭录》的传统和美学规划,汇集了多种多样的文类:诗歌、轶闻、关于人和风俗的报道、历史论文、书信及评论。
  这种属于美学而非特定文学的规划,却起到了理论上的纽带作用,它聚合了混杂的篇章,将其整合到申报馆总体的出版规划中。这一规划,采取的立场与固守中国文化本真性之态度已然分道扬镳,它轻轻地打开了中文写作参与世界文学和文化潮流的大门。
  [鲁道夫·瓦格纳(Rudolf G. Wagner),德国海德堡大学;季剑青,北京市社会科学院]
其他文献
艺术语言是艺术的根本,叙述是艺术表达的方式,运用不同的语言材料,采用不同的叙述方式,是艺术门类区分的界线。杂技是以肢体语言叙述的艺术,但杂技的肢体语言与舞蹈、哑剧的肢体语言在叙述上有根本性的区别。哑剧重于故事情节的叙事,采用模仿具体生活情态并予以夸张的叙述方式;舞蹈是情绪情感的抒发与故事情节的叙事并重,通过情感的抒发、情节的渲染来组构叙述;杂技无叙事、轻抒情、重技巧,以惊、险、奇、巧作为叙述的核心
期刊
在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的日子里,一大批讲述创建新中国伟大而艰难历史故事的长篇小说相继问世,推动了革命历史题材创作深入发展。张炯的长篇小说《巨变:1949》就是其中一部力作。小说以正在等待迎接新中国到来的福建地下党工作为背景,表现了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一群党的地下工作者,为了新中国所作出的巨大牺牲,反映了共产党人不畏艰险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塑造了一批视死如归的忠诚的共产党人的英雄形象,从而
期刊
一  张庆国的《老鹰之歌》是一部艺术难度较高的长篇小说,这是一部描写抗战的小说,但又不同于我们常见的抗战小说,在内容与写法上有其独特性,我们可以将这种独特性区分为不同的层面。第一个层面,这是一个海外华侨回国参加抗战的故事,马来西亚华侨小林逃婚回到国内,在云南参加抗战,在滇缅公路上当司机,后来又当特务,抓捕日本间谍山田与西乡,他的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但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是,作为一个华侨,他在现实中是
期刊
女性主义的话题似乎正在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热点。在欧美,由好莱坞的MeToo运动开始,越来越多的女性成为“打破沉默者”;在日本,纪录片《日本之耻》的影响,为伊藤诗织赢来了时隔四年的艰难胜诉;在中国,不时出现的有关生育难题、职场骚扰、家庭暴力等具体事件,也常常引发社会范围内对女性现实处境的广泛热议。成为女人的焦虑与作为女人的挣扎,是几乎所有女性穷极一生都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而在文学的世界中,为什么写作与
期刊
2019年正值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十周年华诞。在这个颇具历史意义的重要时刻,文艺理论研究界在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美学研究以及文学理论体系建构等论域,推出许多让人耳目一新、分量厚重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不少体现原创性、时代性的思想灼见。一个融合创新、臻于成熟、走向未来创境的中国文艺理论体系已然呼之欲出。  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的历史与现实  以历史的眼光来看,马克思
期刊
大地震十年后,阿来开始创作《云中记》。此时的作者固然拥有更沉静平和的心境、更成熟丰厚的思想和情感积淀等创作的有利因素。但难度亦如影随形:如何面对十年间出现的大量纪实性、报道性和抒情性文字,如何超越抗灾、宗教等主题类型模式;如何在一个解构美学反讽美学盛行的时代,实现严肃的文学精神建构;如何以总体眼光观照特定区域的灾难,使之具有普遍性意义?阿来以富有精神含量和艺术想象力的总体性美学实践,对这些颇具辐射
期刊
自我偶像化的时代过去了,文学变成了一种不太坚固,甚至太不坚固的事业。曾经与一位批评家前辈聊天,不免语及今日写作者生活之艰难,前辈哂笑,反问道:当今的写作者,谁没有一份谋得资粮的差事,谁又完全以写作为生呢?  是否以写作为生,大概也真算不得衡量写作的标准,毕竟聂鲁达司职外交官,纳博科夫常任大学教师,王小波还曾想过去考货车驾照呢。诗歌如神、小说如神,世尊借花一朵、太白借酒一卮,樽前花下已是完足,就像贺
期刊
一、穗子的故事再有续篇  严歌苓新书命名为《穗子的动物园》,倒是一点也不让人感到意外。2018年4月27日笔者与严歌苓的文学对谈“芳华·多重况味的青春记忆”中,开始时严歌苓讲起的一段话,大意就是:她觉得《芳华》属于她一系列的穗子小说……严歌苓说如果她没有再想到穗子还有什么可说的,《芳华》可能是穗子最后一个故事。她说穗子是一个形而上的严歌苓,又不同于严歌苓,真实的严歌苓变成一个小说人物有一个虚构的过
期刊
【1941年12月25日】  日军占领香港  再也不会跟从前一样了,她想。  张爱玲(1920—1995)在自传体英文小说《易经》(The Book of Change)中写道:  忽然间她被一束强光迎头摄住,在这乳黄色、有着球形立柱的小小门廊里,她从头到脚都浸润在光雾之中。过了一会儿她才发觉,这是海那头射过来的探照灯。她一动也不动,立在这光的神龛里……在黑暗中她无声地轻笑,身体仍被笼在光中。再也
期刊
时 间:2019年2月26日上午  地 点:中国现代文学馆B座多功能厅  主 办:中国作家协会  主持人:钱小芊(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  与会者:铁凝、王蒙、李存葆、徐怀中、郑伯农、缪俊杰、陈建功、高洪波、钱小芊、李敬泽、何向阳、黄尧、王必胜、从维熙、叶梅、刘锡诚、刘方、李一鸣、李建军、李茹、李炳银、杨匡满、束沛德、吴泰昌、何志云、张守仁、陈丹晨、陈德宏、范咏戈、金坚范、周大新、周明、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