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馈?评价?调适

来源 :中学物理·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y136317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新课改的物理探究性实验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目前,我国对于探究性实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课堂教学模式方面,还没有充分地关注探究性实验评价问题。同时,我们要将传统观念中的“要学生学”转变为“学生要学”,这就需要物理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发挥其主体地位。作者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探讨了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评价问题。
  1反馈初中学生学习物理课程的情况
  大部分教师认为,没有必要对学生进行物理探究性实验,笔者却持相反的观点。物理探究性实验评价既能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评定,又能合理地引导学生。在进行探究性实验时,有些学生缺乏做实验的目的性,没有明确的目的去做实验,会使学生在面对仪器时不知如何下手,或者胡乱地将仪器摆动一番,使教师大伤脑筋。有些学生具有明确的目的,却缺乏实验操作的能力,大部分学生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探究性实验。因此,很多教师在进行实验操作之前,会讲述学生基本的操作步骤,甚至有些教师进行亲自示范,虽然在接下来的实验操作时,学生表现得很不错,却只是机械地模仿课本或者教师的操作步骤,这样仅仅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却忽略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物理实验最主要的目的,然而,在实际的物理实验操作中却不能达到这个目的,由于学生过于依赖教师的指导,遇到不会的问题就会寻求教师的帮助,进而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还有的学生认为只要将物理实验做出来便成功了,却忽视了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是需要自己独立思考的,也不会在实验完成后对实验的相关仪器进行思考,因此,教师要及时思考与改进实验方案,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2评价初中教师物理课程教学的成果
  实验探索是初中物理实验设计的核心,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与自习能力,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学生将课本中不懂的知识通过查阅、询问等方式获得答案的过程是实践性的表现,学生通过预习课本内容,对课本知识基本掌握的过程就是学生的自学过程。传统意识中的自学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行为,而新课改形式下的自学是需要教师与学生相结合的,也就是说教师先将本节课程的学习目的、方法告知于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完成自学,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自学更加具有目的性,避免学生盲目的学习。自学、实验探索教学模式基本上适合所有的初中学生,若教师在学生自学之前,将学生分成若干组,使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学与实验探索,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复习之前学过的知识,在旧知识中找寻新的问题,带领学生学习新的物理知识,例如,教师在讲解“发电机”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可逐渐提出一系列问题,如说出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电能是否可以由机械能转化?循序渐进的提出问题,可使学生积极思考之前学过的知识,巩固了旧知识,同时也带领学生进入了新的章节。引入历史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讲解新的物理知识。例如曹冲称象、指南针的发明、大气压的测定等耳熟能详的历史故事,都是教育学生以唯物主义历史观看问题的好素材。例如,在学习“热的辐射”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可先给同学介绍一下“煤灰解危”的故事,让学生自己去思考为何要在冰上撒上黑灰、煤粉。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利用自学、实验探索教学模式具有以下三个优势:(1)能够使学生自主学习物理知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2)能够为学生创设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这种氛围中主动探索知识,进而达到扩展学生视野与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3)能够进一步提高物理课堂的效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的自学、实验探究,对实验课堂有了初步的理解,进而能够使学生更好地学习物理知识。
  3调整初中教师物理课程教学方案
  物理课堂是由课外自学与课堂实验两部分组成的,课外自学主要指的是理论部分的学习,掌握课堂内容、了解课堂知识点、提出问题等是其主要内容;然而,课堂实验的主要目的是具体、形象的将课堂知识展现在学生面前,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在物理课堂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不同的实验,进而发挥课堂实验的作用。例如,初中物理教师在讲解“大气压”这一章节的内容时,可先将部分水倒入较大的试管之中,再将另一只稍微小点儿的试管放入较大的试管之中。教师可向学生提问:“我们将试管倒置之后,会看到什么?”学生便展开想象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创设了一种实验情境引学生深入,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对于物理教学来说,其核心内容是实验,只有利用课堂实验才能达到物理教学的目的。教师不仅要知道利用实验进行教学,还应当注意要将实践与实验相结合,增强实验给学生带来的视觉冲击,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善于在课堂中加入实例,进而将实践与理论结合起来。初中物理主要以实验为基础,教师可利用物理实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为学生创造自己动手做实验的条件,[TP6CW28。TIF,Y#]还可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让学生在物理实验中掌握物理课本上的知识,体会到物理知识的奇妙,激发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例如,在学习“电磁感应”这一章节内容时,可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实验,让学生掌握产生电流的条件,深入地掌握物理知识(图1)。
  通过对图片的思考,了解到需要有一个闭合的回路,同时要有一块磁铁。当磁铁插入线圈的过程中,用电流表观察有无电流产生。证明产生电流需要回路和变化的磁通量这两个因素。
其他文献
“匀速直线运动”是初中物理需要重点研究的主要运动形式,然而,由于其运动模型的理想化,常常使演示实验的完成和探究活动的开展成为课堂教学过程中待以突破的瓶颈,对比众多教材和老师上课的经历,大多都会选择以图文信息的方式直接呈现所创设的数据情景,如沪科版8年级物理教材就是这样设计的:如图1所示,一辆小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平稳的行驶,在这条公路上任意选取3段路程,并记录其运动时间,请根据速度公式,计算这辆小车
“没有生活作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 陶老先生的这句话道破了生活与教育的关系,对于初中物理教学而言应注重“生活化”,抓住生活注意活水源头,才能保证渠清如许.否则,缺失了生活背景的物理教学无异于“纸上谈兵”,学生的认知思维一片混沌.本文就生活化物理教学这一视角结合教学实践进行分析,望能有助于初中物理教学.  1“生活化”初中物理教学的原则  1.1生活性原则  “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进社会”,这是
課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不仅是学习知识的地方,更是认识世界、体验生活、享受成长的地方,但是随着新授課的结束,学生的好奇与激情慢慢消退,复习課内容的机械重复使課堂变得沉闷和乏味,抑制了学生思维发展,阻碍了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因此課堂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这与新課改的教育理念是相违背的,怎样让老内容花样翻新,上出激情和新意,实现复习課的高效是一线老师们长久以来孜孜以求的,下面是我们教研组在課改的摸索实践中获得
卫校物理是一门文化基础课,这门课程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以及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新形势下,如何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完成好物理的教学工作,需要物理教育工作者做一些尝试.笔者谈谈如何进行物理教学改革.  1夯实医学类基础知识的学习  有些学生认为,基础知识太简单,学得好不好关系不大.这种认识是不对的.巴甫洛夫曾经说过:“你们在想要攀登到科学顶峰之前,务必把科学的初步知识研究透彻
俗话说:“熟能生巧”,那么,在我们的物理教学过程中,熟就一定能生巧吗?如果熟能生巧的话,我们应付中考、高考时,只需采取题海战术,让学生通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题目训练来提升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熟练程度.量变到质量,中、高考自然不再话下,而现实这是否定的.那么在初中物理的学习过程中,到底“孰”能否生巧呢?这个问题应该一直困扰着我们的师生.  1 熟悉知识规律的建构体验  任何一样东西的学习都是讲究方法
走进新课程这些年中,人们对新旧教材的探究和评价说理层出不穷,各说缤纷,褒贬不一。笔者从这几年教学感悟认为:“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对新旧教材的比较、琢磨、反思,得到的体会是:统编教材在知识结构上有承上启下、环环相扣的优点,现行人教版物理教材图文并茂,采用大量实验探究活动,较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教学气氛,吸引学生对学习物理学科的兴趣,新教材还赋予教师和学生更大的能动性,可以
2011年,为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打造德艺双馨的教师队伍,湖北省教育厅开展了“课内比教学”教学比武活动.笔者非常荣幸地参加了这次比赛,回想起比赛的日日夜夜,步步走来,步步惊心,一波三折,收获颇多,感慨万千.  1校级比武一样精彩  2011年秋季,按照县教育局部署,我校迅速组织开展各学科教学比武活动.为了不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学校决定随机讲课,提倡同课异构,由学科组制定计划,全员参与.经过几天角逐,
[摘 要] 军事专业课课程思政还处于探索阶段,在相对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既要保证专业技能知识的授课质量,培养出专业基础知识扎实,专业技能过硬的学员,又要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入脑入心,培养出“忠诚于党、报效国家、献身使命”的学员,无疑是一项不小的挑战。针对部分专业课教员对于课程思政实践方法手段感到迷茫、课程思政无从下手的问题,以“舰炮对海射击”课程为例,探讨专业课课程思政实践的几点经验,对专业课教员进行课
[摘 要] 精品课程群的建设对促进军队人才培养教学理念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变革具有核心支撑作用。探讨了在信息化条件下,以课程群建设为抓手,通过合理规划学科专业课程群顶层设计,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依托优秀教学团队,改革创新教学方法手段;构建多层次信息化实践教学资源体系等方法,促进军队院校电气专业人才培养及学科发展与部队实际工程需求的有效对接。最终通过构建系统化、模块化的信息化课程教学资源,服务于学
[摘 要] 针对目前课程思政这一热点课题进行研究,分析了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现状及意义,以“电气CAD技术”课程为例,从教师队伍、激励政策、课程大纲、具体知识点思政元素切入、教学组织形式、考核方式等方面给出了一种专业课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思路,以期达到一种隐性协同思政的目的。以期帮助学生树立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和理念,建立正确的“三观”和爱国情怀,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工匠精神,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