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内容,思考摄影艺术在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继承和创新,摄影艺术作品在新形势下要提高质量,以它独有的艺术形式和语言向全世界展现中国的优秀文化和中国精神,时代的发展要求新闻摄影工作者要把中华的优秀文化继承和发扬,鞭笞邪恶,弘扬真善美。在新的时期摄影艺术更要做到继承和革新,结合新的艺术形式和社会形态,提升、发展和完善自己,不能在艺术市场中迷失方向,要让摄影艺术充满生命力,成为有价值的、能对人们产生正确精神引领和思想启迪的高品质艺术。
一、技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继承和创新
摄影艺术的诞生本身来说就是一种创新,一个新生的记录影像的艺术从无到有,摄影艺术使得影像的记载更加方便、快捷、真实而且永久。但是从根本上来说,摄影艺术又摄影始终受到了绘画艺术的发展和影响,它是在绘画艺术的数千年的影响下而产生的艺术,画意摄影、印像派摄影的风格都基本和一些绘画流派保持一致性,这样来说,摄影艺术又是对绘画艺术的继承。
包括现如今的风光摄影也是对中国山水画和诗词歌赋的继承和发展,风光摄影把山水画、国画的艺术融入到摄影艺术中,将中国绘画风格与现代摄影技法紧密结合在一起,以继承和创新中国传统艺术的形式,形成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摄影艺术。
二、新形势下摄影艺术的继承和创新
随着摄影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科学科技和人类的情感所高度融合而产生的影像艺术,成为如今摄影艺术发展的主流趋势。摄影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还是一种最重要的影像傳播手段。在现如今这样一个读图的时代,摄影艺术已经全方位地融入了社会的各个层面,成为了一股巨大的影像传播力量。
作为推动摄影发展的摄影组织者应该积极提倡和推动摄影的全民参与性普及化,并大力推进精品摄影作品的创作,未来的摄影形态必然是更加开放 多元化,具有更大的包容性,也正因如此,摄影的传播价值由社会价值和它的社会作用所决定,摄影艺术作品有着其他艺术门类所无法具备的独特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以及所产生的社会价值与社会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希望在现在的新时期,能出现更多的反映社会生活、揭露社会本质现实,宣扬社会的真善美,并且具有一定影响力和传播力的摄影作品。
1、挖掘中国精神的影像史料
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欣赏和热爱艺术的人越来越多,艺术作品成千上万,人们现在更加追求艺术作品的高质量和高品位,风格和内容变得尤为重要,一件优秀的艺术作品不能仅仅是“艺术”的而已,还应该发挥出最大的正能量。一件优秀的摄影作品要深入人民精神世界,能触及到人的的内心深处和灵魂、引起大家思想上的共鸣,给予大家启发和思考,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摄影艺术在新形势下要发掘具有中国精神的人和事,用摄影艺术的独特视角和方式记录下来,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八年全面抗战,是一段在每个人心中都不能消逝的悲壮历史,也是不会而且不能忘记的民族烙印,在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庄严时刻,中国新闻摄影工作者集体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用影像表达出全体中国人对这场民族苦难史的缅怀与纪念,用镜头回忆、铭记、怀念抗战胜利70周年。新闻摄影工作者应借这个机会对抗战精神进行宣传和弘扬,互联网媒体也应该和摄影相结合进行宣传,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一场纪念抗战胜利、铭记历史、反思历史的热潮。通过摄影人对全方位的拍摄宣传,绘成一部传播正能量、珍贵而永恒的影像史料。
2、发掘记录真善美
摄影是一门艺术,但是不能为了“艺术”而创作摄影作品,不能一味的追求唯美的摄影作品,这样的艺术是不具有生命力的。摄影这门艺术的生命在于拍摄身边的事,在于记录平凡人心灵的真善美,在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发现自然的美、发现心灵的美,在于反映社会的关注焦点和发展变化,而与人民、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摄影作品才是真正具有生命力的。 新闻摄影工作者应该拿起手中的相机,用镜头去记录身边的感人瞬间,用影像去发现、领略和传递生活中的真、善、美,聚焦精彩,见证美好。
摄影艺术区别于其他艺术的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它的“纪实性”,社会纪实摄影能触动心灵的真善美、触动灵魂,直击灵魂深处的最柔软的地方,这是一种高层次和深层次的体验和感受,并不是所有的摄影作品都能给人们带来这样的体验。尤其对于纪实摄影作品来说。它对人们的心灵产生的触动是多样的。它可以是苦涩的,它可以是辛酸的,它可以是激动的,它可以是振奋的,它可以是感动的。它是在你哪怕只是仓促的浏览了一组纪实摄影作品后,心里面如同触电一样的悸动,那种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共鸣,只有经历过一段时间你平静下来之后,你才能细细去体会这种心情深处的悸动它到底是什么性质的。
往往在优秀的纪实摄影作品中,通过对人性化的场景和状态的表现,来弘扬一种精神,表达一种情感。希望工程纪实摄影中的《大眼睛》感动了无数人,正是因为那双大眼睛中流露出了贫困儿童那种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学校的向往,以及长期封闭在大山中,对外面未知事物的那种茫然和羞怯。这种直率的表达是纪实摄影非常显著的特点,借助小姑娘那双能让人的内心掀起波澜的大眼睛,像海水一样侵蚀着每位观者的心灵,最人性的,也是最动人的。
3、弘扬中国精神
现在处于两个一百年目标的第一个阶段,在新形式下,摄影艺术要继承和发扬中国精神,发展创新具有中国特色的摄影艺术。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改变了艺术的形态,为摄影艺术作品的传播提供了便利条件,也带来文艺观念和文艺实践的深刻变化。摄影要与互联网充分结合,摄影艺术作品具有其他艺术门类所无法具备的独特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以及所产生的社会价值与社会意义。
向世界展示中国特色的摄影文化。首先,要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和具有中国精神的人和事物的挖掘创作,深入挖掘民族传统文化内涵。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是摄影创作的首要资源,广大摄影文艺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和积极探索。摄影人需要不断努力追寻的目标和方向。其次,摄影文化的创作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通过丰富多彩的摄影艺术形式充分展示优秀的文化。我们要学会利用摄影艺术形式的多样性来呈现中华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并于互联网相结合向全世界展示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第三,摄影文化的传承需要摄影家不断提高自身素养,要有对历史负责的严谨态度,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勇于担当,不断学习进取,激发创作活力,运用熟练的摄影语言来表达和记录,这样的作品才能成为历史的缩影,为后人留下珍贵的史料。互联网为摄影艺术提供了非常便利的平台,优秀摄影作品的传播都要依赖于互联网,摄影艺术已经全方位的融入了社会的各个方面,弘扬和传承中国精神的摄影作品不仅要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传播,深入人民精神世界,触及人的灵魂、引起人民思想共鸣,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还要积极进行进行中外交流,推动中国精神和优秀的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李华.谈摄影报道与新媒体的融合[G].中国报业.2012年08期.
[2]张占江.摄影技术的创新与发展——谈数码影像技术[TB].缩微技术. 1999年04期.
[3]聂耕宇.谈新媒体时代新闻摄影的创新发展[J].新闻战线.2016年08期.
作者简介:乔彤彤(1994.1—),女,汉族,籍贯:山东泰安人,齐鲁工业大学艺术学院,16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摄影。
一、技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继承和创新
摄影艺术的诞生本身来说就是一种创新,一个新生的记录影像的艺术从无到有,摄影艺术使得影像的记载更加方便、快捷、真实而且永久。但是从根本上来说,摄影艺术又摄影始终受到了绘画艺术的发展和影响,它是在绘画艺术的数千年的影响下而产生的艺术,画意摄影、印像派摄影的风格都基本和一些绘画流派保持一致性,这样来说,摄影艺术又是对绘画艺术的继承。
包括现如今的风光摄影也是对中国山水画和诗词歌赋的继承和发展,风光摄影把山水画、国画的艺术融入到摄影艺术中,将中国绘画风格与现代摄影技法紧密结合在一起,以继承和创新中国传统艺术的形式,形成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摄影艺术。
二、新形势下摄影艺术的继承和创新
随着摄影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科学科技和人类的情感所高度融合而产生的影像艺术,成为如今摄影艺术发展的主流趋势。摄影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还是一种最重要的影像傳播手段。在现如今这样一个读图的时代,摄影艺术已经全方位地融入了社会的各个层面,成为了一股巨大的影像传播力量。
作为推动摄影发展的摄影组织者应该积极提倡和推动摄影的全民参与性普及化,并大力推进精品摄影作品的创作,未来的摄影形态必然是更加开放 多元化,具有更大的包容性,也正因如此,摄影的传播价值由社会价值和它的社会作用所决定,摄影艺术作品有着其他艺术门类所无法具备的独特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以及所产生的社会价值与社会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希望在现在的新时期,能出现更多的反映社会生活、揭露社会本质现实,宣扬社会的真善美,并且具有一定影响力和传播力的摄影作品。
1、挖掘中国精神的影像史料
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欣赏和热爱艺术的人越来越多,艺术作品成千上万,人们现在更加追求艺术作品的高质量和高品位,风格和内容变得尤为重要,一件优秀的艺术作品不能仅仅是“艺术”的而已,还应该发挥出最大的正能量。一件优秀的摄影作品要深入人民精神世界,能触及到人的的内心深处和灵魂、引起大家思想上的共鸣,给予大家启发和思考,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摄影艺术在新形势下要发掘具有中国精神的人和事,用摄影艺术的独特视角和方式记录下来,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八年全面抗战,是一段在每个人心中都不能消逝的悲壮历史,也是不会而且不能忘记的民族烙印,在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庄严时刻,中国新闻摄影工作者集体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用影像表达出全体中国人对这场民族苦难史的缅怀与纪念,用镜头回忆、铭记、怀念抗战胜利70周年。新闻摄影工作者应借这个机会对抗战精神进行宣传和弘扬,互联网媒体也应该和摄影相结合进行宣传,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一场纪念抗战胜利、铭记历史、反思历史的热潮。通过摄影人对全方位的拍摄宣传,绘成一部传播正能量、珍贵而永恒的影像史料。
2、发掘记录真善美
摄影是一门艺术,但是不能为了“艺术”而创作摄影作品,不能一味的追求唯美的摄影作品,这样的艺术是不具有生命力的。摄影这门艺术的生命在于拍摄身边的事,在于记录平凡人心灵的真善美,在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发现自然的美、发现心灵的美,在于反映社会的关注焦点和发展变化,而与人民、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摄影作品才是真正具有生命力的。 新闻摄影工作者应该拿起手中的相机,用镜头去记录身边的感人瞬间,用影像去发现、领略和传递生活中的真、善、美,聚焦精彩,见证美好。
摄影艺术区别于其他艺术的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它的“纪实性”,社会纪实摄影能触动心灵的真善美、触动灵魂,直击灵魂深处的最柔软的地方,这是一种高层次和深层次的体验和感受,并不是所有的摄影作品都能给人们带来这样的体验。尤其对于纪实摄影作品来说。它对人们的心灵产生的触动是多样的。它可以是苦涩的,它可以是辛酸的,它可以是激动的,它可以是振奋的,它可以是感动的。它是在你哪怕只是仓促的浏览了一组纪实摄影作品后,心里面如同触电一样的悸动,那种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共鸣,只有经历过一段时间你平静下来之后,你才能细细去体会这种心情深处的悸动它到底是什么性质的。
往往在优秀的纪实摄影作品中,通过对人性化的场景和状态的表现,来弘扬一种精神,表达一种情感。希望工程纪实摄影中的《大眼睛》感动了无数人,正是因为那双大眼睛中流露出了贫困儿童那种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学校的向往,以及长期封闭在大山中,对外面未知事物的那种茫然和羞怯。这种直率的表达是纪实摄影非常显著的特点,借助小姑娘那双能让人的内心掀起波澜的大眼睛,像海水一样侵蚀着每位观者的心灵,最人性的,也是最动人的。
3、弘扬中国精神
现在处于两个一百年目标的第一个阶段,在新形式下,摄影艺术要继承和发扬中国精神,发展创新具有中国特色的摄影艺术。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改变了艺术的形态,为摄影艺术作品的传播提供了便利条件,也带来文艺观念和文艺实践的深刻变化。摄影要与互联网充分结合,摄影艺术作品具有其他艺术门类所无法具备的独特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以及所产生的社会价值与社会意义。
向世界展示中国特色的摄影文化。首先,要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和具有中国精神的人和事物的挖掘创作,深入挖掘民族传统文化内涵。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是摄影创作的首要资源,广大摄影文艺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和积极探索。摄影人需要不断努力追寻的目标和方向。其次,摄影文化的创作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通过丰富多彩的摄影艺术形式充分展示优秀的文化。我们要学会利用摄影艺术形式的多样性来呈现中华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并于互联网相结合向全世界展示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第三,摄影文化的传承需要摄影家不断提高自身素养,要有对历史负责的严谨态度,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勇于担当,不断学习进取,激发创作活力,运用熟练的摄影语言来表达和记录,这样的作品才能成为历史的缩影,为后人留下珍贵的史料。互联网为摄影艺术提供了非常便利的平台,优秀摄影作品的传播都要依赖于互联网,摄影艺术已经全方位的融入了社会的各个方面,弘扬和传承中国精神的摄影作品不仅要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传播,深入人民精神世界,触及人的灵魂、引起人民思想共鸣,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还要积极进行进行中外交流,推动中国精神和优秀的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李华.谈摄影报道与新媒体的融合[G].中国报业.2012年08期.
[2]张占江.摄影技术的创新与发展——谈数码影像技术[TB].缩微技术. 1999年04期.
[3]聂耕宇.谈新媒体时代新闻摄影的创新发展[J].新闻战线.2016年08期.
作者简介:乔彤彤(1994.1—),女,汉族,籍贯:山东泰安人,齐鲁工业大学艺术学院,16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