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定青山不放松

来源 :江西教育·管理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iluja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光荣的人民教师。面对国旗,我庄严宣誓: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履行教师的神圣职责;依法执教,以德育人;追求真理,崇尚科学;敬业爱生,为人师表;尊重个性,因材施教;严谨治学,勇于创新;团结协作,乐于奉献,为九江教育的全面发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贡献自己的全部智慧和力量!”这是自2008年春季开学伊始,九江市教育局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参与的教师宣誓活动誓词。一声声发自肺腑的感言,一句句铿锵有力的誓词,体现了广大人民教师对学生、对家长、对社会的庄严承诺。
  近年来,九江市教育局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推动全市教育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来抓,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涌现了一大批在全国教育系统具有深远影响力的优秀教师典型。如党的十七大代表、“全国十大师德标兵”、全国模范教师、北京奥运会火炬手星子县温泉小学教师钱茶花;“全国十杰教师”、全国中小学德育先进工作者永修县太阳山教学点教师邹有云;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先进工作者修水县程坊乡小学教师徐小年;全国模范教师都昌县苏山中心小学教师徐斌……
  在同一个地市先后涌现出如此多的全国先进典型,这绝非偶然,与该市坚持不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分不开的。为此,记者专访了九江市教育局局长欧阳礼彬。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谈起教师队伍建设这个话题,外表儒雅的欧阳礼彬局长毫不掩饰内心的喜悦和对做好今后全市教育工作的坚定信心。他说,九江教育近些年所取得的显著成绩,与广大教师的辛勤耕耘和默默奉献是密不可分的,特别是以钱茶花、邹有云等为代表的广大农村教师,正是他们怀着对“三尺讲台”的忠诚与执著,在条件艰苦的农村学校几十年如一日地奉献着自己的宝贵青春和汗水,在深山里播种着九江明天的希望。
  “抓教育,就必须抓好教师队伍建设,有好的教师,才能有好的教育。”这是访谈中欧阳礼彬局长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欧阳礼彬局长说,九江自古以来就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和浓厚的重教好学氛围,是中国书院教育发祥地之一,具有良好的教育发展基础和环境。庐山白鹿洞书院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完备的书院,号称“天下四大书院”之首。九江一中、同文中学、双峰小学等都具有100多年的办学历史,从九江走出的学子遍布海内外。全市教育事业长足发展,为九江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同时,欧阳礼彬局长也清醒地看到,经过多年的投入和改造,学校的办学硬条件逐步得到了有效改善,“有学上”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但如何有效满足广大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切实解决好“上好学”问题又成为这位教育局长所面临的一个全新课题。
  为此,欧阳礼彬局长上任伊始便带领九江市教育局一班人深入基层一线调研,跑遍了全市15个县区和市直所有中小学校,在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果断作出了“一二三”教育工作新思路,即围绕一个目标(落实科学发展观,办人民满意教育)、突出两个重点(农村教育和职业教育)、做到三个确保(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确保校园安全稳定、确保教育良好形象)。
  思路决定出路,操作决定成败。欧阳礼彬局长深知新的教育工作思路一经确定,就必须狠抓落实,而落实的关键是必须紧紧依靠全市所有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一线的中小学教师。欧阳礼彬局长说,近几年,在九江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九江市教育局从“塑师德、强师能、促均衡、建保障”等多种方式入手,紧紧咬住教师队伍建设这个根本不放松,取得了良好成效。
  
  塑师德,全力提升教师职业道德水平
  
  欧阳礼彬局长告诉记者,从2001年开展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主题教育活动以来,九江市便始终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来抓,把每年春季开学的第一个月定为全市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月,一年一个主题。如2007年以“勤学、立德、强能”为主题,2008年以“爱岗、善学、创新、励志”为主题,2009年则以“关爱学生”为主题,有效确保了全市师德师风教育的经常性和连续性。
  一是用制度规范人。欧阳礼彬局长说,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必须坚持用制度来规范教师的从教行为。为此,九江市全面建立了师德师风教育工作责任制和领导责任制,出台了“九江市教师师德十提倡、十反对、五个禁止”和“规范在职教师有偿家教行为的试行规定”等制度;并建立健全了师德考核机制,对师德建设存在问题,以及影响到教育、教师形象的学校,在年终目标管理综合考评中一票否决。
  二是用典型影响人。他认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师德师风教育活动中,九江市正是通过积极树立、宣传师德先进典型,通过先进典型的先进事迹感染教育广大教师。如组织钱茶花、邹有云、徐小年、徐斌等师德典型,到各县区和市直学校作巡回报告,在教师中引起良好反响。
  三是用活动引导人。他说,在每年的师德活动月中,九江市都组织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师德教育活动,受到了教师的欢迎。如开展教师宣誓活动、师德风采演讲比赛、青年教师岗位竞赛、教育影片观摩、教师读书活动等,以此达到修身、立德的目的。
  
  强师能,全力建设一支业务精湛的骨干教师队伍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欧阳礼彬局长说,为实现好这一目标和要求,九江市始终把教师培训作为重要工作来抓,主要从抓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校长岗位和提高培训、中小学班主任培训、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新课改教师培训、紧缺师资培训、校本培训和学历提高培训等八个方面着力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他强调指出,在抓教师培训工作中,九江市始终坚持做到四个结合:一是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二是坚持“外出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三是坚持“名师工程与青蓝工程”相结合。全面实施了九江市“一二三优秀园丁工程”,目前已累计表彰了市级教学明星90名,学科带头人600名,骨干教师3000名。同时,九江市还在各中小学校开展了新老教师结对帮扶活动,通过传、帮、带机制构建,促进青年教师加快成长。四是坚持“严格考核与鼓励奉献”相结合。一方面加大对教师的考核力度,对全体教师实行“两评一考”评价机制(即师德考评、教学业绩考评和教师专业知识过关考试),考核结果与评优评先、工资职称晋级等挂钩。另一方面鼓励教师义务为学生进行辅导。在九江市十二中,记者惊喜地看到,学校的“红烛行动”已经持续开展了五个年头。在双休日及节假日,市十二中的党员教师和一些非党员骨干教师便纷纷来到学校,为全校学生进行免费义务辅导。如今,这一活动已经铺开到面,在其他学校的学生中也普遍开展。
  
  促均衡,全力加强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欧阳礼彬局长说,九江目前全市有中小学校1629所,农村学校就达1461所;全市中小学专任教师38546人,农村教师就有24836人;中小学生711569人,农村学生就达435767人。从各个层面来看,农村教育都是全市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而农村教育要发展,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但是农村教师素质不高、学科和年龄结构不够合理是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一大瓶颈。
  他强调,尽管这些年九江市在均衡师资配置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城乡差距依然很大。一是素质不高。由于历史原因,全市有35%的农村教师都是民办教师转编的,这些教师整体素质偏低,年龄偏大,知识老化,难以适应新课程改革教学的需要。二是结构不合理。农村学校教师以语文、数学等主学科偏多,英语、计算机、音体美教师缺乏,造成学科结构不合理。由于农村学校待遇低,一些中青年骨干教师外流,导致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为了促进农村教育持续健康发展,九江市从建立和完善中小学教师补充的长效机制入手,重点保证农村教师及时补充到位。为此,九江市政府在2007年春季便专门出台文件,大规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村学校任教,2007年全市引进农村中小学教师2000名,2008年全市再次引进农村教师1200名。九江市启动了定向培养农村教师长效机制,把县区优秀初、高中毕业生选拔到九江职业大学师范学院进行3至5年的学习培养,毕业后按合同规定回所在县区农村学校任教。2008年,全市定向培养农村师资就达236名。通过招聘和定向培养,有效缓解了全市农村学校教师数量不足的矛盾。
  他说,为进一步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九江市近年来还采取了“四轮驱动”的方式长期支援农村教育。一是城乡学校结对帮扶,规定每所市直学校要与1所农村学校结成对子,三年一轮换,采取优秀教师送教下乡、教师结对子、改善办学条件等方式进行对口帮扶;二是各市直学校选派1名优秀教师脱产到农村学校支教,每年一轮换,直接将城区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经验送到农村;三是坚持每年开展“十百千”送教下乡活动,每年组织10个学科的优秀教师、送100节优质示范课到农村学校,为农村中小学培训1000名骨干教师;四是县城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制度。同时,九江市还大力实施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投入资金3919万元,建设并完成了覆盖全市中小学的远程教育工程,使广大农村教师足不出校,就可进行远程学习。
  
  建保障,全力提升教师待遇以稳定教师队伍
  
  欧阳礼彬局长认为,要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必须不断提升教师待遇,有效稳定教师队伍。他说,要稳定教师队伍,最重要的一点是首先要保证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目前九江市各地教师基本工资已经全部实行了财政统一发放,每月及时足额打入教师个人账户,没有拖欠教师工资现象。伴随着近年来县域经济的发展,九江市各县区教师津补贴发放水平也在不断提升。永修等县区对边远山区、湖区的农村教师每个月还发放了特殊工作补贴,为每位教职工开办大病医疗统筹保险,有效解决了教师的后顾之忧。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九江市正是紧紧咬住“教师队伍建设”这个根本不放松,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为九江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师资基础和保障。欧阳礼彬局长最后说,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都对教育和教师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些都要求我们在深刻认识教育发展所面临的形势与任务的基础上,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明确目标,迎接挑战,大胆探索,紧紧抓住教师队伍建设这个根本不放松,全力促进教育事业取得新的发展。言语间,欧阳礼彬局长流露出一个作为全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领导心系人民教育、情牵社会发展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在这样一位务实勤政的教育局长的带领下,九江教育必将谱写出更加绚丽的诗篇。◆
其他文献
后进生,主要表现在思想品德或学习成绩落后。转化后进生,教师需要做大量艰苦、细致和复杂的教育工作。其中,班主任与后进生谈话的效果,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谈话效果的好与坏,直接影响整个教育转化工作的成败。因此,与后进生谈话要选择适当的时机,才能取得谈话的最佳效果,达到教育转化后进生的预期目的。    一、在学生有进步时进行谈话    选择这一时机进行谈话,正好迎合学生大都渴望被肯定的心理倾向。后进生尤
期刊
临川区第二小学建校于1978年,31年来,全体教职工本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改革的理念,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指导思想,真抓实干,不断更新办学理念,逐步把学校办学水平推向新高度。  学校在德育工作中做到“三有两化一结合”。“三有”即有计划、有队伍、有制度;“两化”即教育经常化、形式多样化;“一结合”即学校与家庭、社会相结合。在这样良好的育人环境下,一批批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先后有朱宏、杨达
期刊
瑞金,江西省东南边陲的一个小县城。80年前,毛泽东、朱德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的主力部队从井冈山转战赣南来到这里。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瑞金宣告成立,瑞金成为“赤色的首都”,成为全国苏区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从1929年到1934年,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央苏区一共存续了5年零8个月。1934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临时中央政府等机关随部分中央红军(即红一方面军)
期刊
初次约见徐文根,是在他那简陋得可以称得上寒酸的校长办公室里,差不多等了近半个小时直到下课铃响,他才匆匆从教室赶了过来,一见面就解释说他还安排有一节课,呆会还得回教室上课。在徐文根眼里,上课永远排在第一位,他似乎对教学有一种特别的钟情与热爱。从跨出师范校门到又走进校门,从普通的小学教师到一校之长,弹指间,21年的韶华青春就在粉笔的唰唰声中悄悄地流逝。回首这么多年的教学生涯,他最大的感受是欣慰和自豪。
期刊
今天,是一节新授课,讲台上的我热情洋溢,下面却有两位学生在眉飞色舞窃窃私语——这是我最不愿遭遇的尴尬,师生的这两种状态就像两条平行线,他们各自向前,看似互不干扰,可做教师的却不愿是其中的一条。  另一条线的出发点是张涛,他是我班的“篮球王子”,我冷眼观察,他的神情很陶醉,话题想必也一定与篮球有关,我想大声呵斥,可立刻又止住了——我知道,这孩子虽不爱学习,可自尊心很强,碰撞不一定会有好效果的。环视教
期刊
60年,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史上不过是短暂的一瞬。然而,社会主义新中国成长的60年,却深刻而迅速地改变了中国、发展了中国、强大了中国。“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的30年,是教育事业大发展、大改革、大跨越的时期。同全国一样,江西教育事业的园地里,响彻着改革的春雷,沐浴着政策的春风,把握着发展的机遇,浸润着耕耘的心血,收获着桃李的芬芳,孕育着美好的前景!回眸60年奋
期刊
“这学生太顽皮了,真是无可救药。”  说这话的老师一定是一脸的无奈,因为很多老师面对顽皮的学生一般都束手无策。  我也曾遇到过这样的学生——软硬不吃,让人非常头痛。有一名女生,第一次见面竟然给我“惊艳”的感觉:穿衣引领潮流,发型紧跟时尚,脸上永远是漫不经心的笑。  从第一眼看到她的红头发起,我就把她列为重点“监管”对象。一个学期下来,她表面上安分了,不再那么张扬。没想到有一天她又来了一个“惊人之举
期刊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我一直喜欢这首歌,喜欢那优美的旋律,喜欢那朴实的歌词,而最向往的就是那最朴实、最无华的愿望。  任何一颗心都曾有过自己最初、最浪漫的梦想,或梦想有个最爱的人,风花雪月一直到慢慢变老;或梦想有份称心的工作,开心惬意每一天……可是当我选择了教师这份职业后,似乎所有的梦想都在渐渐离我远去。即使拥有最爱的人,可现实生活中又哪来那么多风花雪月呢?虽然有份称心的
期刊
一、教育价值的确立,是优化学校教育行为的前提    某地电视台曾经报道了这样一个事例,一所中学为了防止某位学生在课堂捣乱,让他单独在一间教室自习。该生家长认为学校的做法对孩子造成了无法估量的伤害。这件事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的反响。  某小学面对问题学生王某严重影响其他学生学习的情况,和学生家长进行了协商,采用了单独授课,针对性教育的策略,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成功地转化了这名学生。学校的做法受到了家长
期刊
阅读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陈萍的教学专著《教师专业发展之道》时,我的大脑中长久盘旋着一个毫无感情色彩的词:理由。我总是边读边琢磨着这挥之不去的“理由”,渴望着从陈萍的成长案例中找寻到一名中师生迅速成长为一名特级教师的成功秘诀。  在反复阅读和思考后,终于有一些词儿,伴随着“理由”这主旋律而陆续绽放在我思维的触角上。     一、“土壤”——专业发展的根基    教师的专业发展之路,正如树的成长,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