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山歌传承发展的实践与探索

来源 :神州民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vgbergbeg4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客家人是汉民族的支系,是不以地域划分的族群称谓,客家山歌是客家文化的重要标志,是海内外客家人共同的文化图腾。东莞市凤岗镇是客家人聚住的小镇,也是广东省著名的侨乡,2007年以来,凤岗镇十分重视客家山歌的传承与发展,把客家山歌的传承与发展工作,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相结合,与社区群众文化活动相结合,与地方客侨文化品牌建设相结合。通过“三结合”,打牢基础、推广宣传、树立品牌,凤岗客家山歌受到省内及海外关注,特别是每两年举办一届的客侨文化节和“两岸四地”客家山歌邀请赛,成为国内、港澳台及海外客家文化交流的平台,成为海内外客侨的联谊纽带,并产生深远影响,鉴于凤岗镇对客家山歌发展和对侨务工作的贡献,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侨联先后被评定凤岗镇为“中国客家山歌之乡”、“中国华侨国际交流基地”。
  [关键词]客家山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群众文化活动;客侨文化品牌
  凤岗镇是客家人聚居中的小镇,地处东莞市东南端,东南西三面与深圳接壤,辖区面积82.5平方公里,早在元未明初,凤岗就有客家先民居住,至今有800年的历史。凤岗镇又是广东省著名的侨乡,从1840年开始就有村民出海谋生,目前,华侨足迹遍布35个国家和地区,华侨人口比地方户籍人口还要多。
  基于以上原因,凤岗镇客侨文化底蕴丰富,客家风情多姿多彩,客家山歌代代传唱。2007年以来,凤岗镇十分重视客家山歌的传承与发展,把客家山歌的传承与发展工作,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相结合,与社区群众文化活动相结合,与地方客侨文化品牌建设相结合。通过“三结合”,挖掘底蕴,打牢基础,开展活动,做好宣传,打造品牌,扩大影响,传承和发展客家山歌文化,提升地方文化品牌建设,提升了城市的美誉度和影响力。2012年10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凤岗镇为“中国客家山歌之乡”,2017年10月,中国侨授予凤岗镇“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荣誉。
  一、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相结合,深入挖掘客家山歌文化遗产,收集整理民间客家山歌,丰富内涵,夯实底蕴,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打下基础
  2009年,凤岗镇借助开展非物质文化普查工作的契机,对客家山歌文化进行了深入的挖掘。普查中发现,凤岗镇活跃着一大批优秀的客家山歌手,如:驳歌高手何官璘,东莞歌王张仁和,儒雅歌手洪观祥,擂台歌手杜带娣等;还发现了保存完好的上世纪50年代的《何官璘山歌手抄本》和《张仲良山歌手抄本》。普查结束后,凤岗镇出版了《凤岗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图册》一书,把客家山歌收入了书中。
  2010年,凤岗镇文化部门组织专业工作人员,走村入户,对客家山歌进行收集整理。经过近一年的努力,编写出版了《凤岗客家山歌欣赏》一书,书中共收录了凤岗客家山歌上千首,丰富了客家山歌文化的底蕴,为地方留了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对客家山歌知识进行了推广和普及,为客家山歌的传承与发展打下了基础。
  经深入调研发现:岗客家山歌主要有七言四句式山歌、五句板山歌和客家山歌剧,其中以“七言四句”为多,结构工整对称,具有诗(七绝)的格式,詞的通俗,曲的韵律,是优秀的民间文化遗产。
  凤岗镇客家山歌,与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梅州客家山歌”非常相似,究其原因,这与很多凤岗客家先人迁自梅州有直接关系。但民间音乐又有其活态流变的特点,在传承发展的过程中,凤岗客家山歌受到东江山歌及广府民歌的影响,吸纳融合,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凤岗镇客家山歌保留着纯正的客家语言演唱,具有浓厚的“古朴性”。演唱者一般都是即兴编唱,触景生情,有感而发,出口成章,情真意切,是“有韵的语言”。
  凤岗客家山歌有劳动歌、时政歌、仪式歌、礼俗歌、生活歌、情歌、儿歌等,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保留着自然纯朴的“民间性”。
  凤岗客家山歌情歌的数量最多,常运用比喻、双关、起兴、重叠、直叙、对比、排比、对偶、顶真、夸张等表现手法,把无形无影的思想情感化为具体可见、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极富“艺术性”。
  凤岗客家山歌的调式多为羽调式,一般多采用四声羽调式,主干音为la、do、re、mi,兼具有“诗的格式、词的通俗、曲的韵律”,被誉为具有《诗经》遗风的“天籁之音”。
  凤岗客家山歌是凤岗客家人的百科全书,她对于凤岗客家地区社会学、语言学、民俗学、宗教学等方面的研究,都具有宝贵的参考价值。
  在挖掘文化遗产的同时,凤岗镇积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凤岗客家山歌先后收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成立了客家山歌协会,完善了客家山歌传承谱系,建立起客家山歌项目传承人队伍。
  二、与社区群众文化活动相结合,开展一系列常态性客家山歌文化活动,创作客家山歌作品,为客家山歌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使古老的客家山歌重新焕发生机
  2007年以来,凤岗镇把是客家山歌列为地方特色文化,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扶持。凤岗镇文化部门把客家山歌传承发展工作与社区群众文化活动紧密结合,实现了有团队、有经费、有场地、有活动、有赛事、有创作,客家山歌这一特色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与发展。
  首先,传承队伍建设完善。2007年,凤岗镇成立了客家山歌协会;2008年,东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凤岗分会暨客家山歌创作活动基地正式挂牌成立;2010年,“广东省侨界文化交流基地·客侨风艺术团”成立;2012年,广东省文化馆作为共建单位,授予凤岗镇“广东省客家山歌传习基地”牌匾。目前,凤岗镇客家山歌创作活动基地有会员300多人,凤岗镇政府每年拔出100万元的专项扶持经费,用于客家山歌各项活动的开展。
  其次,传承活动贯穿全年。每月1日,在油甘埔村广场开展客家山歌沙龙活动,山歌爱好者自由对歌,客家山歌融入到市民的生活。每月15日,在塘沥村开展原生态客家山歌传承活动,客家山歌爱好者聚集一堂,由老歌手讲授对歌技巧,口口传唱客家山歌。每年春、夏、秋、冬,在圆龙山举办“四季歌会”,圆龙山歌会吸引了广州、梅州、河源、惠州等市歌手参赛,进行交流比赛,受到了广大山歌爱好者的欢迎。客侨风艺术团每年开展送戏下乡活动,客家山歌进村、进企业、进社区,宣传推广客家山歌文化。每年中秋节举行客家山歌专场文艺演出,客家山歌文化登上了大舞台。此外,凤岗镇对客家山歌的传承发展,还体现在对孩子的培养上,2013年,凤岗镇文化部门编写了课本教材《客家山歌进校园选唱》一书,培训老师开展客家山歌进校园活动,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撒下了客家山歌的种子。   第三,山歌创作成果显著。近年来,凤岗镇在新客家山歌创作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取能得显著成果,在客家地区产生了一定影响。如:创作了《客家山歌颂党恩》、《夸凤岗》、《夸媳妇》、《夸老公》等较为传统的客家山歌快板,创作了《舞麒麟》、《冇相干》、《客家妹》、《客家老酒火样红》、《一重美景一重天》、《米筛团团圆》、《俗话讲》、《阿公对我讲》等一批新客家山歌作品,并积极参加文艺作品评选、大型文艺晚会和客家山歌大赛等平台,展演新客家山歌作品。其中,《客家山歌颂党恩》在首届中国客家文化节夺得了客家山歌大赛金奖;《舞麒麟》、《米筛团团圆》、《俗话讲》、《阿公对我讲》获得“两岸四地”优秀客家山歌邀请赛金奖;《客家老酒火样红》获得广东省群众文艺作品评选一等奖,并在奥运圣火传递惠州站中唱响;《一重美景一重天》成为广东电视台新农村建设电视专题片《走进新农村》的主题歌;《老屋家》在中共中央纪念古田会议八十周年文艺晚会中展演,并在中央台播出,《阿公对我讲》参加2017全球客家春晚录制,出版了新客家山歌专辑《老屋家》,《俗话讲》等作品被制作成MV,在网上广为传播。
  在常态活动的宣传推动下,在比赛平台的鼓励下,凤岗镇喜欢和热爱客家山歌的人越来越多,创作、表演队伍也越来越大,古老的凤岗客家山歌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三、与全镇客侨文化品牌建设相结合,借助省、市文化平台,打造客家山歌品牌赛事,宣传推广客家山歌文化,不断提升客家山歌及客侨文化品牌的影响力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2007年,凤岗镇提出建设客侨文化名镇的目标,把弘扬客家山歌文化列为建设客侨文化名镇的主要抓手。结合客侨文化名镇建设,在广东省文化厅、广东省侨联及东莞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凤岗镇每两年举办一届客侨文化节,并着力打造“广东省客家山歌擂台赛暨八省优秀客家山歌邀请赛”品牌赛事,并先后在2007年、2010年、2012年、2014年、2016年成功举办了五届大赛,赛事吸引了广东、广西、福建、江西、四川、海南、河南、台湾等八省的选手前来参赛,还吸引香港、澳门地区及新加坡、马来西亚、英国、美国等海外客家文艺社团组团参加,大赛成为海内外客侨的文化盛宴,联谊的纽带,对弘扬客家文化、加强海内外文化交流、增进民族团结起来了积极作用,活动受到了客属地区及海外客家文化社团的好评,受到了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文化厅、广东省侨联及团的肯定。
  2011年6月,广东省文化厅批复了凤岗镇关于“广东省客家山歌擂台赛暨八省优秀客家山歌邀请赛”长期落户凤岗的申请。[粤文社2011年(82)号]。
  2012年3月,广东省委传部、广东省文化厅联合发文《关于大力组织开展“开心广场百姓舞台”——全省群众性文化活动的通知》粤文社{2012}21号文,把“广东省客家山歌擂台赛暨八省客家山歌邀请赛”纳入全省群众文化重点活动项目,“八省赛”成为全省七项重点群众文化活动之一,也是当年全省唯一由镇一级承办的省级重点文化赛事。
  2012年4月,广东省文化馆作为共建单位,授予凤岗镇为“广东省客家山歌传习基地”牌匾;2012年广东省侨联授予凤岗镇“广东省侨界文化交流基地”称号;2012年10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凤岗镇为“中国客家山歌之乡”;2017年中国侨联授予凤岗镇“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荣誉。
  2017年,凤岗镇制定了《凤岗镇“十三五”客侨文化发展规划》,对文化发展目标、文化产业、文化品牌、文化惠民、文化人才、文化制度作了详细的规划。
  未来的几年,凤岗镇将结合自身文化生态特点,突出抓好客侨文化品牌、象棋文化品牌、婚庆文化产业“两品牌一产业”的建设。其中客侨文化品牌建设方面,重点抓好“广东省客家山歌擂台赛暨八省优秀客家山歌邀请赛”这一品牌赛事,坚持每两年举办一届,使之成为全国及至海外的客家山歌交流平台,推动客家文化交流。与此同时,结合镇内龙凤山庄AAAA景區,创作业品舞蹈《排屋喜歌》,创作客家山歌情景歌舞《山海客侨》等精品节目,助力婚庆及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加强文化宣传和城市营销,不断提升凤岗镇客家山歌文化的引领力和影响力,把凤岗镇建设成为“客侨魅力小镇”。
  参考文献:
  [1]朱自清.中国歌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8);
  [2]胡希张,余耀南.客家山歌知识大全.花城出版社,1993(8);
  [3]莫日芬.广东客家山歌.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6);
  [4]吴琪文.客家学文献荟萃.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11)。
  作者简介:赖则昭(1972--),男,现任职东莞市凤岗镇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
其他文献
佛经上说,一色一香无非中道。自古以来,尘世凡人,香客雅士对“焚香”有着最独到的领会与最深切的需求,在香雾飘动中可以达到入神境界。地处晋冀咽喉之处的娘子关。历史上优越的地理环境和古朴的边塞文化使这里手工制香业一度发达旺盛,但由于时代的发展,这一行业已濒临绝迹,经多方探访,终于打听到在古镇深处还有一处在困境中艰难苦守的制香作坊,为了近距离了解制香这门传承悠久的古老技艺,我怀着好奇的心情踏上了探寻之路。
期刊
中国古代将宇宙万物分为五种基本构成要素,即:金、木、水、火、土。这五行之中又蕴含着无数的变化,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包括越来越普及的汽车。汽车车型和颜色同样有相对应的“五行”,除了五行,风水因素也对您的爱车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您未必需要相信,但有时候,图个心安理得也是必须的。  车颜色的五行选择  当您进入4S店,选择心爱的爱车的时候,挑颜色总是一项头痛的工作,其实,如果你知晓五行代表的颜色,
期刊
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主办,广东省岭南民间工艺研究院、广东省工艺美术协会承办的2017年中国(广东)民间工艺博览会暨第十届广东省民间工艺精品展,于8月10日至14日,在广州琶洲广交会展馆B区12.2号馆举行,这是广东省第六次举办全国性的民间工艺专业展会。本届展会首次与南国书香节同期同馆举办,免费向市民开放。这也是
期刊
汕尾捷胜古时是海丰县的门户,是海防前哨,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由千户侯良建捷胜所城。捷胜古城经历了明清时期,迁入了大量的军民,这些军民带来了“中原文化”、“广府文化”、“客家文化”和“闽南文化”,并且逐渐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这就是捷胜“所城文化”。捷胜古城在当时可以说是各种文化的汇集地,在这个地方流传着许多民俗。“擂成茶”在汕尾捷胜民间是一种流传已久的民俗,也是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食俗。
期刊
佛山祖庙,在整个华南地区乃至海外华人群体中,都是遐迩闻名,老幼皆知。内中供奉的是道教真武玄天上帝,广东人普遍称为北帝。从北宋年间开始一直供奉到今天,经历近千年,香火非常鼎盛。现在整个祖庙已经是一座荟萃明清古建筑艺术和佛山传统文化的民俗类博物馆,辖区包括祖庙古建筑群、孔庙、黄飞鸿纪念馆、叶问堂等,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佛山祖庙地位尊崇,是广东的众多北帝庙中唯一一个被列入
期刊
鹌鹑,古名“罗鹑”、“宛鹑”、“奔鹑”、“早秋”,又叫“鹑”,繁殖于俄国西伯利亚地区以及我国东北,迁徙及越冬时,遍布我国东部。  《诗经》中有“鹑之奔奔”的说法,陆佃注云:“奔奔,斗也。”看来,周朝时,人们已经确知鹌鹑善斗了。  霜降时节鹌鹑猛  “斗鹌鹑”亦称“咬鹌鹑”、“冬兴”、“鹌鹑圈”,系古时汉族民间娱乐玩俗,发源于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后流行于全国各地。斗鹌鹑兴起于唐朝,《唐外史》云:“西凉
期刊
在这一队山歌唱和的队伍中,领头汉子的腰里斜挎着一面小鼓,上面系着一条红彩带。他一手握着小鼓槌,用力使劲捶着,一边放开嗓子号唱,脚下不停向后退。在他面前,一排汉子随着鼓点有节奏的耘禾,嘴里不停应和。鼓声铿锵,歌声飞扬,在群山怀抱和蓝天映照下,偌大的稻田成了这群汉子潇洒自如的表演舞台。这就是赣北幕阜山下打鼓耘禾的壮观场面,他们唱的是《东家请我来打鼓》。  耘禾锄山打鼓歌  地处赣北幕阜山下的武宁县,一
期刊
[摘 要]凌云地区的背陇瑶1949年以前实行重聘礼制度,重聘礼制度废除后,背陇瑶的婚姻自由度大大提高,日渐形成了早婚的习俗。  [关键词]聘礼;背陇瑶;早婚  “乡土社会是个传统社会,传统就是经验的积累,能积累就是说经得起自然选择的,各种‘错误’——不适合于生存条件的行为——被淘汰之后留下的那一套生活方式。不论行为者对于这套方式怎样说法,他们必然是有助于生存的。”[1]瑶族婚俗作为乡土文化的一部分
期刊
[摘 要]秦汉以后开辟的粤北古道是海陆丝路对接的重要孔道。从隋唐开始,原居荆湖及福建等地的岭北少数民族,由于受战乱及自然灾害的影响而陆续地渡江逾岭,经粤北古道而进入粤北的乳源、连阳及南雄始兴等地,成为了粤北社会经济发展的主体,他们的到来促进了粤北及岭南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关键词]粤北古道;瑶族;壮族;移民  粤北古道是秦汉以后开辟的对接海陆丝路的重要孔道,它不仅承载着历代的军事政治及文化交
期刊
[摘 要]麒麟是中国民间传说中的神兽,早在周代就与龙、凤、龟并称“四灵”,且列“四灵”之首,是太平、吉祥的象征。麒麟文化发展到近几百年,更突出的表现为麒麟舞,也就是进入表演艺术领域。麒麟舞融音乐、舞蹈、工艺美术、杂技于一体,既具有美学的欣赏价值,又有文艺的、宗教的、民俗的、历史的研究价值,这是祖先留给华夏子孙的一份宝贵财产。因此我们必须利用各种途径进行文化传承,保证永久流传。  [关键词]麒麟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