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阿尔勒摄影节

来源 :摄影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mething1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72年前,法国人发明了摄影术;42年前,法国人又发明了摄影师聚会的节日,后来成了今天欧洲最有影响力的的阿尔勒国际摄影节(Rencontres d’Arles)。那时候,从美国旅行回来的法国人Lucien Clerque为了加强欧美的交流在一个剧院举办了小型的摄影节,如今这个摄影节已经发展成为包括连续两个月的影展、研讨、幻灯会、大师班、书展、作品见面会的摄影盛事,每年接待七万多专业和非专业参观者。
  每年7月,摄影节都在法国南部历史悠久的阿尔勒小城如期举行。按惯例开幕的第一周是开幕周,各种活动如座谈、幻灯会、签售等都会在这一周密集地在阿尔勒各处举办,小城立刻变身影像王国。第一周过后,摄影节的热度只是稍稍减退,展览通常会持续两个月直至九月,这也是一年中阿尔勒迎来大部分游客光顾的两个月。虽说是小城,但整个阿尔勒地区面积有7个巴黎那么大。平日里这个平静淳朴的古城人口不过五万人,随着炎热的夏季到来就成了另一番景象。
  2010年,我第一次参加阿尔勒摄影节,抱着多吸收的心态,确实有非常多的收获,而且像过节一样兴奋。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摄影节,阿尔勒国际摄影节到今天仍然是行业的风向标,也是值得其他新派生出来的摄影节学习的成功典范。
  看到阿尔勒摄影节每年一换的Logo:粉犀牛、绿眼红猫、公鸡、黄瓜、胡萝卜……我突然有个古怪的想法:如果外星人登录地球的第一个落脚点是7月的阿尔勒,他们会怎么看待这场人类的图片盛宴?成千上万的影像碎片从世界各个角落而来,填充到古罗马的遗迹之间:图像被分类、小心地装裱,并附以年代、作者和背景信息,有秩序地悬挂在教堂、剧场、废弃工厂和火车修理厂里,人们成群结队穿梭其间,严肃观看、热烈讨论。夜间在城中心的圆形斗技场周围有大规模的放映和彻夜的狂欢。这些人中大部分都携带了一种记录图像的机器,所记图像与悬挂和放映的图片属于同一性质的不同载体,它们可能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有取舍的二维投射,并经过加工输出的结果。而且这并不是对地球的“相”简单收集的结果,它们呈现出极为多元化的特质,高度浓缩、扭曲反转、拼凑、升华……这些数据经过整合后呈现出另一个版本的地球,比地球的实际形态更接近我们的星球。它们反映了地球人的精神状态和思想意识,可以看作是不现实的现实,戏中戏,是每个个体自定义与集体潜意识融合的虚像。这种大量信息以图像形式存在的性质又和人脑的构造非常相似……
  别胡思乱想了,进入正题吧!
  摄影节里,游客、摄影爱好者数不胜数,除此之外,参加的人似乎可以分为两大阵营,一边是出版商、策展人、画廊经理、收藏家、编辑、博主等图片的接收端,另一边是广大的摄影师群体,也就是图片的制造者。摄影节不仅提供各阵营内部交流合作的机会,更促进两阵营互相对接、碰撞、擦出火花。摄影节上,展览无疑是重头戏,2010年的阿尔勒摄影节有60多个展览,是由二十几位策展人策划的回顾展、新展,寻求共通性把新旧组合的展览。官方建议,至少要花三天的时间看完所有的展览。我在阿尔勒待了短暂的五天,只是把主要的展看过来,我觉得即使呆上一周估计也看不完。摄影节不像电影节、戏剧节,你可以花1个小时看100张照片,也可以花1分钟看完。五天下来,真有点老眼昏花小腿酸胀,一闭上眼幻灯片就会无法控制地快速闪现。
  相较于前两年有南·戈尔丁(Nan Goldin)和克里斯汀·拉克鲁瓦(ChristianLacroix)在整体上主导展览, 2010年的展览主题上比较分散,不过仍然有一个主题——“沉重的使命和剃刀般的锋利”(Heavy Duty and Razor Sharp)。主要的展览还是很激动人心的,正逢阿根廷独立200周年之际主办方请来六位阿根廷艺术家,其中非常震撼的是Leon Ferrari在圣母教堂的回顾展。影像是他艺术创作的一部分,他的视觉语言独特清晰一针见血,大部分作品批判天主教会,揭露人类生存境况的种种矛盾。他的跨媒介的作品在教堂的展示有种讽刺的张力,浑然一体。另一个展览是大量朋克辉煌时期的照片,现在脑海里盘旋的还是“I’m a cliché.”那句歌词伴随无数摇滚歌手的影像,Mick Jagger的个展是主打。“转换”专题展聚焦了胶片时代摄影的技术发展和当今摄影只作为艺术创作的素材而再创作的现象,其中包括张大力的个展“第二历史”。意大利摄影师MarioGiacomelli的个展也是一个亮点。的确,摄影节给了国际上大师的作品齐聚一堂的机会,8 Magazine的编辑Max Houghton说:“你不需要喜欢某类摄影,只是去看就会大饱眼福。”重量级的展览也是摄影节竞争实力的体现、文化输出的一种途径。
  除了聚焦大师作品,国际摄影节最有推动性的作用还是发掘新鲜的影像视野,挖掘新人才,是市场上“新货上市”的指南。这个比喻不太恰当,但以阿尔勒摄影节的展览规模、专业程度和参观流量来看,要是也是个影像的超级市场,在这里崭露头角也势必会面对一个有更多广度和深度的观看群体。每年的“发现奖”提名展就是这样一个窗口。这个奖项是每年摄影节的固定单元,一般由被选出的15~20位参展的艺术家组成,奖项最终颁发给一位作品最近在国际上被发现或值得发现的摄影家——更准确地说是以影像作为媒介的艺术家。奖项由LUMA Foundation赞助,它是一家和阿尔勒紧密合作的艺术基金组织。从奖金数额和每个艺术家自己一块相当宽敞的展览空间能看出,基金会还是相当真诚慷慨的。去年Taryn Simon和Gilad Ratman的作品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尤其是Taryn Simon的作品《无辜者》,她拍摄了因被错误指控而蒙冤入狱的人们。这些无辜的人们通过DNA查验重获自由后,被摄影师带回曾经的“犯罪地点”拍摄。这些人不曾涉足的地方永远改变了他们的生活。她的作品中总有一种理智而未知的张力,把人带到表象之下,她最近在泰特现代美术馆展览的新作也有这些特质,以血缘探讨命运和人类社会。
  除了“发现奖”,瑞士爱丽舍摄影博物馆(Elysee Museum)又一次带来了80位“明天的摄影师”的作品,他们来自国际上各个院校摄影系。其中参展的有四位中国年轻摄影师,他们的作品几乎都聚焦在了中国快速变化发展的社会与新一代人的关系上。中央美术学院的刘晓芳成了这次展览上各媒体的焦点。中国不乏新生代的摄影人才,国际摄影节应该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助推器,使他们在国际摄影界的声音越来越洪亮。一方面他们的作品被更多的人看到,让世界从一个侧面了解今天中国年轻人的所观所想;另外国际摄影节给这些新生代摄影师提供了开阔眼界的机会,他们得以听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自己作品的评价,和国外的业界人士面对面交流学习,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接下来的创作,并鼓励更多的年轻人,为中国的摄影圈带来新鲜思潮和市场潜力。北京电影学院的宋世敏是随团的参展摄影师之一,她说能在短短几天看海量的作品非常过瘾,尤其是很多国外摄影师的作品在国内看到的机会并不多。但她也在交流时发现自己的英语仍需提高。西安美术学院的讲师苏晟曾经参加过不少国际影展,他认为这是最直观地学习国外策展和布展的好机会。
  几天下来,除了数不尽的图片影像,阿尔勒这座城市也在我脑中形成了它的轮廓。夏天的阿尔勒永远洋溢着灿烂的金黄色,不论是成片的向日葵还是夕阳下昏黄的古城墙,或是夜晚露天咖啡座星星点点的灯光。难怪金黄色是梵高的颜色,阿尔勒是梵高最后的故乡。这个本来就有着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古城也因为梵高和其他艺术家的钟爱增添了一分闲适的艺术气息。阿尔勒摄影节“Les Rencontres d’Arles”用了一个很法兰西的词“Rencontre”,意思是见面、相遇,有点不期而遇的意味。的确,我在这里遇到好照片,邂逅有趣的人,听到好故事,最主要的是大家都有共同的热爱点。它提供了一个轻松开放的社交环境,而且经常可能你餐桌对面坐的就是PDN的编辑,幻灯会邻座是泰特美术馆的策展人,这里精英聚集,也是摄影师建立关系网、谋求进一步合作的好地方。
  在梵高的“夜间咖啡馆”遇到了美国摄影师Andrea Star Reese,她对这点深有所感。她花三年时间拍摄项目《城市洞穴》(The Urban Cave),记录生活在纽约地下通道的无家可归者的生活。拍这种题材的人不算少,不过她的作品看了让人很有触动。Andrea是一匹跑得飞快的黑马,她近几年从视频转行摄影,这是她第一个项目,在阿尔勒参加爱丽舍的群展后,紧接着又在法国佩皮尼昂的报道摄影节(Visa Pour l'Image)引来不小的关注,在报刊和摄影网站也时常能看到她的作品。Andrea认为参加国际摄影节最大的好处就是认识人,尤其是认识对的人。不仅建立人脉,而且让他们通过作品一直记得你。每次她的拍摄项目有了新进展,都会通过邮件发一两张新作给她认识的编辑、策展人等业内人士。她的经验是要坚持不断地利用各种渠道推介一个拍摄项目,可能用上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她还认为即使签约了代理机构,中国年轻摄影师也应该更主动地“推销”自己。大的国际摄影节拥有整合的资源、广阔的平台,确实可以给职业摄影师提供更多潜在的机会,也提高了效率,节省了时间和精力。
  摄影节上最不知疲倦的,还是那些一人手捧一本作品集,东奔西跑寻找伯乐的摄影师们。近几年作品见面会(Portfolio Review)非常受欢迎,尽管注册费年年增长,但每年阿尔勒摄影节排队等待“检阅”的壮观程度只增不减。注册费280欧元,选择10个业界专家,向他们展示作品、得到点评,作品可能有机会被发表、展出、收藏。一个刚去完见面会的摄影师说他没法再看他的作品了——十个人十个说法。后来发现不少人都是这种情况,当然应该也有找到买家的实力派,只是我没碰到。对于这类各大摄影节都在办的作品见面会,我还是心怀问号,不过不难看出摄影师在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下生存不易。如果要参加见面会,一些老手给出的建议是,首先明确目标:是希望仍在进行中的拍摄项目得到专家的反馈,还是有信心为已完成的作品去寻找“出路”?目标明确了,最好是对名单上的影像专家有个细致的调研,找到对的人——名字响的不见得是对的——可以大概分析出你的作品更适合什么样的出处,想清楚你想从和每个专家一人20分钟的见面会里得到什么,这样会更有收获。此外,摄影节还举办各式各样的工作坊,同样收费不菲。
  摄影节除了主展还有一些外围展(Voies Off)和小型活动。比如,每晚都有幻灯放映会,主题各不相同;“年度之夜”,在阿尔勒竞技场附近的街道,由15块屏幕放映世界主要平面媒体这一年的佳作,街上狂欢的气氛把本来就闷热的阿尔勒推到了燃点;露天音乐会、街头派对也是每天少不了的,这些以摄影为名义的庆祝让整个古城充满活力……摄影师画廊(Photographer’s Gallery)的主任Brett Rogers把阿尔勒摄影节总结成“好吃、好酒、好玩、好照片的夏日派对”。放眼人海,不知道有多少人是摄影师,多少人准备加入摄影师的行列。遇到一群阿尔勒摄影学校在读的学生,让我想起前两天看过他们毕业生的展览。这个安静小城里的摄影学校在国际上名声颇响,这个学校主要注重观念的引导,学制三年,学生经过一年级的密集技术理论课后,二年级开始专注于创作,不少人会申请去其他大城市的美院做交换生。每年的摄影节也是他们学习交流的好机会。另外像摄影节的书展,参展的人被要求寄两本样书:一本展出,另一本会放到阿尔勒摄影学校图书馆的书架上。
  最近几年,新媒体、多媒体的迅速发展对摄影创作、图片市场的影响是有目共睹的。在摄影节的讨论会上,专家们主要关注了网络和摄影的关系;探讨当今讲故事的不同思路:影像、文字、叙事的互动;在对博物馆的研究中,讨论了教学研究法是否阻碍了情感,以及新技术如何给摄影带来变革和重生。摄影节探讨摄影的新趋势,同时也引导它的走向,这种相互作用力在当今图片市场体现得越来越明显,因为或多或少图片市场就是在由这些人主导,摄影节恰恰加快了这种更新的速度。英国QUAD视觉艺术媒体中心和FORMAT摄影节的艺术总监Louise Clements说:“阿尔勒摄影节仍然在冒险和突破,这一点单从它的品牌建设上就可以看出来。”摄影节从去年开始和北京的三影堂艺术中心合作,中国成为了它第一个海外的展览地,东西两边的艺术交流也活跃起来。“北京第二届草场地艺术节——阿尔勒在北京”于今年5月刚刚落幕。艺术节展出了去年阿尔勒“发现奖”的获奖作品,回顾了1988年六位中国摄影家首次在阿尔勒国际摄影节展出的作品,期间草场地的二十多家画廊机构也举办了各种活动。
  有趣的是,越来越多的摄影节在不同城市相继诞生,让城市结识了摄影也让人们认识了这个城市。2001年阿尔勒摄影节曾陷入低谷,只来了9000名参观者,90%的资金来自公众而且负债累累,展览缺乏自身的定位而且主题分散。2003年阿尔勒市长请弗朗索瓦·赫贝尔来了一个胜利转型,通过设立艺术项目和若干奖项等新举动,阿尔勒摄影节起死回生,之后每年请来新的一批专家和策展人进行合作,2004年英国著名摄影师马丁·帕尔作嘉宾策展人为阿尔勒摄影节带来不少新的生机。
  第42届阿尔勒摄影节7月4日开幕,将持续到9月18日。本届摄影节的主题为“未经证明”(Uncertified),聚焦新时代尤其是与网络及新兴数字创意技术连接互动的摄影艺术家的作品,如Chris Marker,JR都有大型个展。如今在影像泛滥的世界里,摄影节似乎在试图为摄影辩护、为它赋予更多的意义。当人们经过几天的图片洗礼,带着新思想、新朋友的联系方式满载而归,新气象也悄悄在各地发生,也许是画册的出版、参加下一个摄影节的展览或是带着新的灵感投入新的创作……热闹之后的阿尔勒又成了一座空城,很奇妙的气氛,借用摄影师Paolo Woods描述他作品的话:“别人说这个城市让人容易爱上但不容易理解;其实这个城市容易被爱上是因为它不容易被理解。”
其他文献
α35是索尼新发布的具有1620万高像素的APS-C画幅单电数码相机,是索尼α单电系列的入门级产品。7月上旬,笔者参与了索尼组织的“镜随我心”索尼α35广州试拍活动,得以提前接触这款相机。这次试拍的外景地是广州的几个著名景点:南沙滨海沙滩、百万葵园、十九涌、小瀛洲村和番禺香江野生动物园。在外拍活动中,我分别使用了DT18~55毫米F3.5-5.6 SAM和70~400毫米F4-5.6G两只变焦镜头
期刊
在社交网络盛行的时代,不少有价值的新闻照片往往是从网络开始传播,之后再被传统媒体所采用,那么网络照片到底有没有版权?其真实性如何确定,而作者的权益又该如何保障?今年6月发生在北京的一个案例让人们把目光投向了网络照片的版权问题。  让我们回顾一下这次事件的经过:  2011年6月23日下午北京遭遇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暴雨导致多条环路及主干道积水拥堵,地铁线路部分区段停运。随后,“新燕京七景”、“水漫
期刊
由于孩子的缘故,这几年常去英国,除了饱览大英帝国的余晖,作为古典相机收藏者,自然会借此机会造访古旧相机店。几次下来,对英国特别是伦敦的二手相机市场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也寻觅到一些过去只有在书上和图片中得以一见的收藏珍品。  19世纪中叶,英国的科技领先全球,精密机械和光学工业进入高度发展时期,与法国、德国几乎同时发展的相机工业可谓机械和光学工业的结晶。  英国相机行业发展的百十年中诞生了许多传世之
期刊
将法国阿尔勒摄影节主席、马格南图片社前总裁弗朗索瓦·赫贝尔(Francois Hebel)称为“职业拯救者”,实不为过。这位充满着浪漫气质的法国人既热爱艺术,同样也有着经营的天赋,两次濒临破产的阿尔勒摄影节以及马格南图片社,都因他的到来而得以重新焕发生机。  还在读大学时,年轻的弗朗索瓦·赫伯尔就在一家卖摄影书和摄影器材的法国公司El Pais做助理。那家公司有一个当时是巴黎老城区唯一的摄影画廊F
期刊
当今的香港摄影,基本上有三代摄影人。第一代摄影人许多出生并成长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中国大陆,战后来到香港定居。他们的摄影作品尊崇传统中国文化道德的要求,追求图像简洁之美,一般称之为“画意摄影”。又因为他们喜欢参加沙龙摄影比赛,作品经常入选展览并获奖,所以也被称为“沙龙摄影”。以前照相机和胶卷价格都昂贵的时候,画意或沙龙摄影家多是富家人士,他们视摄影为嗜好,作品内容也充满着闲逸趣味。但是随着香港工业
期刊
因特网和数码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传播和报道方面为新闻报道摄影师提供更多可能性的同时,也对他们提出了更多的挑战。如今,他们不但面临经济和金融危机以及纸质媒体衰退的挑战,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丧失了报道所需的传统上的资金来源,而且还需要应对人人可以通过诸如Facebook和Twitter等社交媒体实时报道突发事件,及这种媒体巨大的信息源和传播力不断扩张的挑战。在这个需要滚动上传新闻照片,而且到达现场报道越发危
期刊
世界摄影节是由美国世界摄影组织(WPO)举办的一个新生摄影节。致力于将年轻的摄影新锐向全球推介,开辟新的、未成熟的摄影市场,帮助摄影师在国际范围内展示作品,为全球摄影业提供多样的年会平台,衔接和促进市场内的交流。  2008年,世界摄影组织在上海举办了他们的第一届世界摄影节,外滩18号画廊是上海的合作方。在那次摄影节上,纪实、报道、当代摄影艺术领域的各方人士,摄影家、艺术家、批评家、传播者聚集在一
期刊
在经历了数天的阴雨大雾天气之后,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终于在7月3日迎来了痛痛快快的艳阳天,久违的阳光打在人们的脸上,仿佛一个久别重逢的老友和每一个在大连的人拥抱——当然也有从北京远道而来的吴晓凌。  他是一名资深摄影记者,也是新华社摄影部国际新闻编辑室副主任。不过,人们提起他更多提到的是:2009年“荷赛”一等奖获得者。“运气,运气罢了。”每每被问及此事,吴晓凌总是这样应答。  当天下午,在大连市第
期刊
在摄影人的心目中,看过的摄影节是个啥模样?理想中的它又应该是个什么样子?哪些摄影节被关注得最多?为什么参加摄影节?我们选择了一些国内外年轻的摄影师进行采访,试图对此做一个了解,他们大多以摄影师身份参加过国际或国内摄影节。  我们采访的对象有限,但是大家的看法却非常一致:摄影节最大的作用是促进摄影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认识摄影师、策展人、评论家、出版商,让业界熟悉自己的作品,也让自己了解更多同行们的所
期刊
每年的9月前后,在法国南部的边境城市佩皮尼昂,都会举办VISA国际报道摄影节(Visa pour l'Image)。摄影节可谓全城的节日,从世界各地蜂拥而至的摄影师和普通观众在城市间各种建筑物中穿梭。1989年创办,马上迎来第23届盛会的VISA摄影节,即使在传统媒体江河日下的今天,也不追求“先锋派”和“时尚范儿”,只谈“报道摄影”(Photojournalism)。今年的摄影节将于8月27日至9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