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忆里的乡村电影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乡村的文化生活和物质生活一样贫乏,能看上一场露天电影就不错了。露天电影是我这个“60后”人的永恒记忆。
那时候,家乡还没有电,一到夜晚到处一片漆黑。那时的娱乐活动很少,大人小孩天一黑便无事可做,人们常聚在饭场里,东家长西家短地乱说一通,只有少数人家有收音机,可听听评书或戏曲选段什么的。如果听说哪个村庄要演电影,乡亲们别提有多高兴,见面时的第一句话也就变成了“某某庄夸晚要演电影,你去不去呀?”大人们高兴,小孩子也跟着高兴。
在没有电视的年代,能从银幕上见到活动的人、汽车、飞机……真是太让人兴奋了。尤其是每逢看电影时,家里总会炒一些过年才能享用的花生、黄豆,然后每人分上那么一小捧,孩子们捂着热乎乎、香喷喷的小吃,跟着大人往人堆里挤,真有一种无限的惬意。
临时悬挂起来的银幕。像一面旗帜,召唤和吸引着乡亲们。电影未曾开演,“旗帜”下便聚满了人。放映机一般都会安置在打谷场的中央,发电机则放在离打谷场较远的僻静处。比煤油灯亮得多的电灯泡把打谷场照得如同白昼。
露天电影是不卖票的,当然没有固定的座位。看露天电影必须自己带凳子,人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位置。吃过晚饭,我们就早早地准备好板凳去占地儿。有些居住较远_不便带凳子的,就在场边地头搬块石头,吹吹擦擦就坐下了,或者找来一根木棒做板凳。不少孩子老早就用板凳、石头、砖块占据了“有利地形”,电影开演再“对号入座”,没有实物占领的,就用粉笔或者木炭在地上画一个圆圈,标明是某某的“领地”。在正式放映电影之前,往往会先打一会儿幻灯片,宣传国家有关政策,同时等待那些因农活儿忙而来得晚的乡亲们。有时大队干部还借机讲话,通知些事情。
随着“嗵嗵嗵……”几声,发电机响了,在雪亮的电灯下,人们激动的面容清晰可见。这时会有人感叹:“哪天能用上这雪亮的电灯就好了!”放映员照例是先调试机器,在银幕上打出一片雪白的方块。小孩们会站在凳子上高高举着手臂让手影映在银幕上。随着电影的开演,原本嘈杂声一片的会场立即安静了下来。
记忆中,我曾跟着大人徒步到二十里外的村庄看电影,在返回的路上因天黑而掉沟、掉河的事情经常发生。直到现在,有些电影的故事情节依然还清晰地记得,如《铁道游击队》、《地雷战》、《地道战》等革命题材影片。有趣的是,《小兵张嘎》这部电影,我曾看过12遍。
我曾是一名放牛郎
吴德志
我的童年是在上世纪60年代度过的,那时每个家庭都要靠在生产队里挣工分来维持生活,养牛也可以挣工分。大人要参加生产劳动,放牛的任务自然就落在小孩子身上了。那时,我是一个名符其实的放牛郎。
我家养的是一头黄牛,中等个子。每天清晨天还未亮,父母就把我叫醒,让我去放牛。牵着牛儿,睡眼惺忪,我在前边走,牛儿在后面跟。看见青青的小草,牛儿就去吃,吃得特别香。等它吃饱了,我就赶紧回家吃饭,然后急急忙忙地上学去。不用担心上学迟到,那个时候读书不是很重要的事情,一般是上午9点过了才开始上课。
牛一天放两次,除了早上,下午放学还要再放一次。我家的牛很好放。牵着它,它会把草挨个吃完才走;遇到好吃的草,它恨不得连草根都要吃掉。如果有几个放牛娃在一起,那牛儿的日子就不好过了。几个小伙伴在一起不是打扑克就是在树上玩捉猫猫,把牛儿拴在树上。牛儿吃完树下的草,就望着自己的主人,还不时地发出“哞哞”的叫声,好像是叫主人不要玩了,赶快去放它。有时候牛儿会挣脱绳子,跑到庄稼地里去偷吃庄稼。我发现后抓住它,用树棒抽打,它像做错事的孩子一样,赶紧后退。当把它打痛时,我发现它流泪了,就会感到后悔,于是用手轻轻地抚摸着它,心里很是过意不去。
当我自己放牛的时候,我喜欢把牛儿远远地放开,一个人躺在草丛和野花丛里,望着蔚蓝的天空,数着朵朵白云,数累了就闭上眼,用力地嗅那醉人的青草味儿。在那个年代,放牛是为了糊口,为了生存。现在,社会进步了,再也用不着孩子们去放牛了,家长只希望孩子能够安心地学习,有一个好的成绩。美好的记忆总是短暂的,放牛的日子早已一去不复返了。而那些日子已成为我记忆中的永恒。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乡村的文化生活和物质生活一样贫乏,能看上一场露天电影就不错了。露天电影是我这个“60后”人的永恒记忆。
那时候,家乡还没有电,一到夜晚到处一片漆黑。那时的娱乐活动很少,大人小孩天一黑便无事可做,人们常聚在饭场里,东家长西家短地乱说一通,只有少数人家有收音机,可听听评书或戏曲选段什么的。如果听说哪个村庄要演电影,乡亲们别提有多高兴,见面时的第一句话也就变成了“某某庄夸晚要演电影,你去不去呀?”大人们高兴,小孩子也跟着高兴。
在没有电视的年代,能从银幕上见到活动的人、汽车、飞机……真是太让人兴奋了。尤其是每逢看电影时,家里总会炒一些过年才能享用的花生、黄豆,然后每人分上那么一小捧,孩子们捂着热乎乎、香喷喷的小吃,跟着大人往人堆里挤,真有一种无限的惬意。
临时悬挂起来的银幕。像一面旗帜,召唤和吸引着乡亲们。电影未曾开演,“旗帜”下便聚满了人。放映机一般都会安置在打谷场的中央,发电机则放在离打谷场较远的僻静处。比煤油灯亮得多的电灯泡把打谷场照得如同白昼。
露天电影是不卖票的,当然没有固定的座位。看露天电影必须自己带凳子,人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位置。吃过晚饭,我们就早早地准备好板凳去占地儿。有些居住较远_不便带凳子的,就在场边地头搬块石头,吹吹擦擦就坐下了,或者找来一根木棒做板凳。不少孩子老早就用板凳、石头、砖块占据了“有利地形”,电影开演再“对号入座”,没有实物占领的,就用粉笔或者木炭在地上画一个圆圈,标明是某某的“领地”。在正式放映电影之前,往往会先打一会儿幻灯片,宣传国家有关政策,同时等待那些因农活儿忙而来得晚的乡亲们。有时大队干部还借机讲话,通知些事情。
随着“嗵嗵嗵……”几声,发电机响了,在雪亮的电灯下,人们激动的面容清晰可见。这时会有人感叹:“哪天能用上这雪亮的电灯就好了!”放映员照例是先调试机器,在银幕上打出一片雪白的方块。小孩们会站在凳子上高高举着手臂让手影映在银幕上。随着电影的开演,原本嘈杂声一片的会场立即安静了下来。
记忆中,我曾跟着大人徒步到二十里外的村庄看电影,在返回的路上因天黑而掉沟、掉河的事情经常发生。直到现在,有些电影的故事情节依然还清晰地记得,如《铁道游击队》、《地雷战》、《地道战》等革命题材影片。有趣的是,《小兵张嘎》这部电影,我曾看过12遍。
我曾是一名放牛郎
吴德志
我的童年是在上世纪60年代度过的,那时每个家庭都要靠在生产队里挣工分来维持生活,养牛也可以挣工分。大人要参加生产劳动,放牛的任务自然就落在小孩子身上了。那时,我是一个名符其实的放牛郎。
我家养的是一头黄牛,中等个子。每天清晨天还未亮,父母就把我叫醒,让我去放牛。牵着牛儿,睡眼惺忪,我在前边走,牛儿在后面跟。看见青青的小草,牛儿就去吃,吃得特别香。等它吃饱了,我就赶紧回家吃饭,然后急急忙忙地上学去。不用担心上学迟到,那个时候读书不是很重要的事情,一般是上午9点过了才开始上课。
牛一天放两次,除了早上,下午放学还要再放一次。我家的牛很好放。牵着它,它会把草挨个吃完才走;遇到好吃的草,它恨不得连草根都要吃掉。如果有几个放牛娃在一起,那牛儿的日子就不好过了。几个小伙伴在一起不是打扑克就是在树上玩捉猫猫,把牛儿拴在树上。牛儿吃完树下的草,就望着自己的主人,还不时地发出“哞哞”的叫声,好像是叫主人不要玩了,赶快去放它。有时候牛儿会挣脱绳子,跑到庄稼地里去偷吃庄稼。我发现后抓住它,用树棒抽打,它像做错事的孩子一样,赶紧后退。当把它打痛时,我发现它流泪了,就会感到后悔,于是用手轻轻地抚摸着它,心里很是过意不去。
当我自己放牛的时候,我喜欢把牛儿远远地放开,一个人躺在草丛和野花丛里,望着蔚蓝的天空,数着朵朵白云,数累了就闭上眼,用力地嗅那醉人的青草味儿。在那个年代,放牛是为了糊口,为了生存。现在,社会进步了,再也用不着孩子们去放牛了,家长只希望孩子能够安心地学习,有一个好的成绩。美好的记忆总是短暂的,放牛的日子早已一去不复返了。而那些日子已成为我记忆中的永恒。